推选国肉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QWSX1234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向来重视国家级称号,有国画、国酒、国术、国语、国脚甚至国骂。奇怪的是,作为一个爱吃肉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国却没有自己的国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疏忽。国肉其实是有的,它就像一个做完好事往暗处一躲,嘿嘿傻笑的家伙,只差被人拽出来披红挂绿,上光荣榜了。
  拽哪个呢?频频露脸、日渐时髦的煎牛排?它能够一声令下,让十几亿人都改名叫约翰、杰克、玛丽亚,让大江南北嚓嚓嚓地响起一片刀叉声?不能!那好,煎牛排不能评为国肉。
  那么,梅菜扣肉够资格吗?还有蒜泥白肉、酸菜川肉、水煮肉、粉蒸肉、腊肉、酱肉、熏肉、肴肉……到底谁有资格当国肉呢?请允许我借用庄严的评委会主任的套话指出:作为参评者、候选者、被提名者,这些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民族性、重要性。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些肉的全局性、历史性、经典性还是有那么一些欠缺。
  说完以上话语,我改用一种委婉而诚恳的口吻宣布说,我心目中的国肉是———红烧肉。
  我看到无数人在含笑点头,且双唇紧闭,似乎担心某种液体外溢。另一些人则面有妒色,懊悔不已,觉得这么重大的发现竟让这小子抢先说了出来。还有人在冷笑:你是不是看人家毛主席爱吃红烧肉,你才这么说?莫非谁的官最大,谁的手表就最准?
  我说:嗨,你光知道毛主席爱吃,不知道中国人民都爱吃?
  是的,都爱吃。北方人爱吃,南方人也爱吃;城里人爱吃,农民兄弟也爱吃;汉族爱吃,一些少数民族也爱吃,云南有的民族办喜事,小两口就要合吃红烧肉;国内的人爱吃,海外侨胞也爱吃,我当年在美国打工的那个餐馆,台湾大厨给老外做完甜酸肉后,时不时就焖一锅红烧肉犒劳中国员工;现代人爱吃,古代人也爱吃,那个源远流长的东坡肉说白了就是红烧肉。苏东坡他老先生吃得快活,居然用写“大江东去”那支妙笔写了一首非常“形而下”的、土里土气的“厨房诗”:“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赞扬之,推广之。
  一块貌不惊人的生肉,切巴切巴,加些冰糖、酱油、八角、葱、姜等调料,个把小时就变成酱红油亮、酥香浓郁的佳肴,这真是盘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以来的一个奇迹。多少年了,红烧肉一直在默默地、香喷喷地伺候着中华民族,让十几亿中国胃中国心滋润无比、欢畅无比。红烧肉这个家常菜在中国特有人缘、特有底蕴,几乎每个喜爱红烧肉的人都能讲出一段相关的故事,温馨、淳朴、隽永。
  红烧肉与回锅肉、腐乳肉等地方特色菜不同,特色菜可以说是某某市肉或省肉,但红烧肉则是我们大家的,是全中国的宠儿,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不叫它国肉叫什么呢?
  可是,不吃猪肉的民族怎么办?又有人提出疑问,总不能强人所难吧?好办,在红烧肉的后面,加一个括号,写上含红烧猪肉、红烧牛羊肉,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因为,不管什么肉,只要一红烧,咱中华民族特有的香气、喜气便从容不迫地、自豪地升腾起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定期家访对脊柱伤病出院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该院骨科收治的脊柱伤病患者96例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为2012年1~12月出院的脊柱伤病患者48例 ,家访组为2013年1~
我最近在各地作演讲,有一站是亚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此地海拔高达七千英尺.rn从飞机上一下来,我就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rn“这是股什么气味?”我问前来接机的人.rn“我什
期刊
我在这条繁华的大街上已经走了很久。考察了十五家铸造青铜器的作坊之后,我挑了一家铸造工艺最为精良的作坊走了进去。  我指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鼎问老板:“铸造这样一件青铜器要多少钱?”  老板说:“两千元。如果你有特别需要,就要再加五百元。”  我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只是感觉这个鼎左右两个大的面有些空,是不是可以铸上两首诗歌?”  老板说:“当然可以。你定一下诗歌的内容,我重新给你翻铸就行了。” 
期刊
一位国王在骑马路过乡村时遇见了一个农夫,他向来关心子民的福祉,便问起了农夫的收入情况。  “我每天挣四个硬币,陛下。”农夫答道。  “那你怎么去花这四个硬币呢?”  “一个用在我自己身上,一个我用来感激,一个我用作回报,还有一个我用来谋取一点利息。”农夫说。  国王百思不得其解,要农夫做一番解释。  “我挣的一部分钱花在我自己身上,作为对自己的奖赏。”这人解释道,“一部分钱花在我妻子身上,用来感谢
期刊
枷上贴画  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潍县有个盐商,捉到一个贩私盐的人,请郑板桥惩办。按当时的法律,盐不能私下买卖,贩私盐是要惩办的。  郑板桥为官一向很清廉公正,特别同情平民百姓。他知道,那个盐商虽然是个官商,做生意的牌子“正当”,却一向哄抬盐价,利用官商的牌子坑害百姓。至于那个贩私盐的,一看就知道是个做小生意的人,郑板桥反而很同情他。  郑板桥毕竟是个吃朝廷俸禄的知县,必须按当时的法律办事。于
期刊
晚清年间,云南某地村口社庙曾贴一春联,读之让人玩味:  咦,哪里放炮?  哦,他们过年!  这副对联形式较为特别,上、下联像两个人在说话,一问一答,讲“过年”的事儿。过年本来是全民的节日,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可是从这副对联里,我们隐约感到当事人(无疑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大众)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他们被剥夺了真正过年的权利,只能听一听别人过年的炮声而已。  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有一土地庙门前贴了一
期刊
我和妻子的工资收入都不高,儿子到了谈恋爱的年纪,我们还没能给他买上一套房。  这天,妻子对我说:“咱们一时半会儿没能力给儿子买房,反正如今不少人裸婚,看他有没有本事讨个不要房的老婆。”我自信地说:“就凭儿子的长相,我想应该没问题吧。”  没过多久,儿子就谈了一个女朋友。当她得知我们没给儿子买房后,突然就人间蒸发了。有了这个教训,我和妻子咬咬牙,给儿子按揭买了一套房。  几个月后,儿子又谈了一个女朋
期刊
在离开仙桃之前,我们吃到了一种手做的牛肉饼,一大块一大块地漂浮在汤里面,我还以为是一种类似午餐肉的香肠,但是吃起来柔滑细腻,又绝对与市面上淀粉灌的香肠不一样。问起来,这种牛肉饼是当地的特产,而且居然是按块卖的,一整块要三块钱,当地人点菜都是按人头先报数。  无非是牛肉而已,怎么就变得这么金贵了呢?  我们是在“鸭头沈”吃到这道菜的,老板沈翔是仙桃烹饪协会会长李和鸣的徒弟,李会长此前专门嘱咐他给我们
期刊
我老家的村庄在黄海岸边,那里有个天然港湾与大海相连,港湾里的潮汐与大海相通。这个港湾,当地人称为“海岔子”。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到海岔子赶海,见潮滩上爬着无数的小蟹子。母亲告诉我,这种小蟹子土名叫沙马。  沙马的个头与枣核差不多,在沙滩上跑起来就跟箭一样快。那时的人看到的跑得最快的动物是马,这种小蟹子之所以得名沙马,是否有这个缘故呢?  夏秋两季是沙马最活跃的季节。它们平时藏在沙底下,退了潮,沙滩一片
期刊
科尔丘拉岛位于克罗地亚最南端,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远在公元五世纪初,希腊殖民者便在海岸沿线及大小岛屿广植葡萄。由于土壤肥沃、阳光充沛,葡萄收成好、质地佳,这儿因此成了酿酒天堂,家庭酒坊星罗棋布。  波吕斯拥有的四万余株葡萄树,散植于科尔丘拉岛38个不同的地方,雇用了十多名员工照顾。他笑着说,单单驱车到各个种植点去视察葡萄的生长,便大费周章了。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集中在一起种植呢?”他说:“哎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