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2-0165-01
当前,新闻传播载体和渠道越来越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传播内容和为受众服务占优势外,搞好新闻策划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编人员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有创意的有组织的报道,其目的是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形成信息强势,增强舆论引导效果。
新闻策划贵在正确引导舆论。当前,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大众传媒也喜欢新闻策划,但他们所谓的“策划”却都是千方百计的亮出自己的旗帜,人为地制造轰动和喧哗,自我炫耀,甚至靠商业性包装、炒作或捉销来抬高自己身价。有的已酿成了不良后果,像对“刘德华粉丝”跟踪报道之类新闻策划,以及“纸馅包子”类的新闻制假,在全国搞得沸沸扬扬,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一再遭到质疑,新闻策划陷入十分尴尬的困境。
新闻媒体必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是它的旗帜和灵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报必须五条件地宣传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新闻要成为党和政府及人民的喉舌,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指导。”新闻策划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原则。
新闻策划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新闻工作宗旨。当前,新闻媒体的主要的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努力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輿论监督,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进行策划时,必须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看它是否“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是否具有“振奋人们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众力量、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然后再确定报道思路、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报道规模、以及采编力量的组织安排等。一般来说,策划的精度决定报道的深度。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特别是在重大题材的报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极大地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重大题材和正面报道的策划,其难点在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与下的结合、政情与民意的结合。因为,党和政府想说的,一般是总揽全局、宏观上的东西;人民群众想听的,又常常是具体的个性的、针对性很强的东西,因此这类报道的策划只有在党和政府想说的,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点上下功夫,才能提高受众关注度,产生社会共鸣效应。去年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报道策划中,《温州日报》独辟蹊径,跳出经验总结的套路,让读者定进来,让新闻走出去,策划了题为《十七大精神在温州,记者邀你一起来采访》的专栏,该报在编者按中说:“也许你是温州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许你是温州创业的亲历者;我们真诚邀请你加入我们的采访队伍,用你的经历和故事、用你的所见所闻,共同讲述十七大精神在温州的故事”。这一策划在当地引起轰动效应,很多读者纷纷打进热线,希望成为“编外记者”。被选为“编外记者”的同志或经历、或见证、无不对选题有着切身的感受。通过他们对采访的融入,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厚度,为广大读者指明新闻事件的宏观背景、效应和深远意义,还使我们的报道跳出了单项传播的模式,代之以双向互动交流的新方式,进一步调动受众的接受和参与意识。同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又使得报道与活动形成合力,产生更强的张力,以独特的视角做活了重大主题。
为正确引导舆论,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搞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的必然选择,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引导舆论向中心工作凝聚。这类策划关键是抓住政策导向,不断深化新闻主题。为取得最佳宣传效果,必须摆脱书面文件的束缚,跳出硬性宣传的老套套。诸如,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关注改善民生问题,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惠民、亲民的政策。我们不会忘记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绵延数千年的“皇粮国税”从此退出中国历史舞台。这一消息轰动全国,震惊世界,人民群众喜幸满怀,奔走相告。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手,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到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土地、住房、道路、物价等都做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句句说到群众的心坎了,让人顿生暖意,有一种子实的幸福感。对这类重大政策性题材的宣传报道,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事实切入,让鲜活的新闻事件站到前台来,通过组织策划,将文件性、政策性的东西转化成活生生的新闻事件。用事实说话,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开辟了《说句心里话》专栏,通过人民群众讲述自身的变化折射党的富民政策的光辉。辽宁省北票市台吉镇坤头村二组村民徐秀芝在人民日报该专栏发表文章说:“党和政府太关心我们农民了,十七大报告讲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了,我们是赶上好时候了,特别知足。”有些电台、电视台,通过邀请观众做客直播间或演播厅进行现身说法,或通过“时空连线”、“网台互动”、“记者博客”等形式宣传十七大精神,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更好地引导舆论,新闻策划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介入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当好“减压阀”,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当前,新闻传播载体和渠道越来越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传播内容和为受众服务占优势外,搞好新闻策划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编人员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有创意的有组织的报道,其目的是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形成信息强势,增强舆论引导效果。
新闻策划贵在正确引导舆论。当前,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大众传媒也喜欢新闻策划,但他们所谓的“策划”却都是千方百计的亮出自己的旗帜,人为地制造轰动和喧哗,自我炫耀,甚至靠商业性包装、炒作或捉销来抬高自己身价。有的已酿成了不良后果,像对“刘德华粉丝”跟踪报道之类新闻策划,以及“纸馅包子”类的新闻制假,在全国搞得沸沸扬扬,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一再遭到质疑,新闻策划陷入十分尴尬的困境。
新闻媒体必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是它的旗帜和灵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报必须五条件地宣传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新闻要成为党和政府及人民的喉舌,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指导。”新闻策划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原则。
新闻策划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新闻工作宗旨。当前,新闻媒体的主要的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努力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輿论监督,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进行策划时,必须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看它是否“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是否具有“振奋人们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众力量、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然后再确定报道思路、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报道规模、以及采编力量的组织安排等。一般来说,策划的精度决定报道的深度。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特别是在重大题材的报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极大地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重大题材和正面报道的策划,其难点在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与下的结合、政情与民意的结合。因为,党和政府想说的,一般是总揽全局、宏观上的东西;人民群众想听的,又常常是具体的个性的、针对性很强的东西,因此这类报道的策划只有在党和政府想说的,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点上下功夫,才能提高受众关注度,产生社会共鸣效应。去年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报道策划中,《温州日报》独辟蹊径,跳出经验总结的套路,让读者定进来,让新闻走出去,策划了题为《十七大精神在温州,记者邀你一起来采访》的专栏,该报在编者按中说:“也许你是温州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许你是温州创业的亲历者;我们真诚邀请你加入我们的采访队伍,用你的经历和故事、用你的所见所闻,共同讲述十七大精神在温州的故事”。这一策划在当地引起轰动效应,很多读者纷纷打进热线,希望成为“编外记者”。被选为“编外记者”的同志或经历、或见证、无不对选题有着切身的感受。通过他们对采访的融入,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厚度,为广大读者指明新闻事件的宏观背景、效应和深远意义,还使我们的报道跳出了单项传播的模式,代之以双向互动交流的新方式,进一步调动受众的接受和参与意识。同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又使得报道与活动形成合力,产生更强的张力,以独特的视角做活了重大主题。
为正确引导舆论,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搞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的必然选择,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引导舆论向中心工作凝聚。这类策划关键是抓住政策导向,不断深化新闻主题。为取得最佳宣传效果,必须摆脱书面文件的束缚,跳出硬性宣传的老套套。诸如,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关注改善民生问题,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惠民、亲民的政策。我们不会忘记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绵延数千年的“皇粮国税”从此退出中国历史舞台。这一消息轰动全国,震惊世界,人民群众喜幸满怀,奔走相告。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手,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到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土地、住房、道路、物价等都做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句句说到群众的心坎了,让人顿生暖意,有一种子实的幸福感。对这类重大政策性题材的宣传报道,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事实切入,让鲜活的新闻事件站到前台来,通过组织策划,将文件性、政策性的东西转化成活生生的新闻事件。用事实说话,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开辟了《说句心里话》专栏,通过人民群众讲述自身的变化折射党的富民政策的光辉。辽宁省北票市台吉镇坤头村二组村民徐秀芝在人民日报该专栏发表文章说:“党和政府太关心我们农民了,十七大报告讲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了,我们是赶上好时候了,特别知足。”有些电台、电视台,通过邀请观众做客直播间或演播厅进行现身说法,或通过“时空连线”、“网台互动”、“记者博客”等形式宣传十七大精神,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更好地引导舆论,新闻策划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介入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当好“减压阀”,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