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当中,在《串联和并联》这一节内容当中就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出现了实物图和电路图中的开关位置不匹配的现象,这种错误看上去无伤大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是不小的,给学生理解电学的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开关连接问题
一、没有将电路图中的元器件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不利于学生理解学习
在2013年版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九年上册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这一节内容当中,就出现了实物图和电路图中的开关位置不匹配的错误,教材实物图中的开关连接的位置和电路图上的是相反的。由于教材的这一问题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的指出来了要求初中生会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能够看懂基本的简单电路图,并且可以连接实际的电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笔者就利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可以指出图中电器元件和实际器件的两端连接处的名称,然后一一对应的连接起来,这样学生们连接电路图的正确率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笔者要首先让学生来认识开关的两个端点,一个是动触点,就是其中能转动的一端,一个是静触点,就是不能动的一端,在连接电路时,只要是对应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就很容易把电路连接起来,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连接的位置和连接点,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1)随意的连接开关会导致实验的效果和视觉效果大不相同。笔者就以下面的实际例题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按照下面的图1电路图来连接图1的实物图,许多学生都会把连接开关s1与开关s2的导线连成①,很少有学生会连成②。这时笔者就开始引导学生来讨论,这两种方案,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呢?经过讨论和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两种方案都具有一定的道理,谁也不能够说服对方,因此笔者就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亲自实验,两组学生分别按照两种连线方式来连接实物电路,然后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际的实验,同学们发现在方案①中,当断开开关s2的时候,这时如果闭合开关s1,灯L1发光,说明开关s2在这个电路中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在方案②中,只有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灯L1才发光,这说明这两个开关都是起作用的,因此学生们就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方案②才是正确的。这时笔者就开始引导他们进行分析,由于电路图s1的静触点和s2的静触点是相互连接的,而在方案①当中的连接方式并不是这样,因此就会导致电路图连接错误,实验的效果自然会不一样,由此可见小小的连接开关如果连接的不当,也会导致实验效果大相径庭,因此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就不能够像教材中一样马马虎虎,随意的连接开关。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帮助学生来纠正这一错误。
(2)随意的连接开关,不利于学生学习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知识。电磁继电器这一部分内容虽然原理比较简单,但是由于继电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在绘制关于继电器的电路图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呢?首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来认识单刀单擲开关,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单刀多掷开关,掌握它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的容易,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了电磁继电器的相关内容。例如在图2中,就是关于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基本结构图,在途中就可以把B看作是一个开关的中出点,而把A、C看作是开关的静触点,经过这样的等效替代就可以把电磁继电器等效成一个单刀双掷的开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开展教学,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好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在做类似的题时,就能掌握好解题的基本方法,如果像教材中那样随意的连接动触点和静触点,要想利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利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简化问题的复杂程度,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在解题时学生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遇到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二、将电路图中的元器件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而将电气元器件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树立起正解的科学观念,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一丝不苟,认真的完成工作,而不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在工程施工中,许多图纸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按照图纸的标准来进行施工,才能够保障施工的质量,如果随意的改变图纸中的内容,就会导致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出现很大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还会导致人身伤亡。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旦确定了图纸就不允许随意的更改。
总而言之,物理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任何一点点小的失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就需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符海东.《串联和并联》的教学设计[J].新教育(海南),2016(7).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开关连接问题
一、没有将电路图中的元器件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不利于学生理解学习
在2013年版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九年上册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这一节内容当中,就出现了实物图和电路图中的开关位置不匹配的错误,教材实物图中的开关连接的位置和电路图上的是相反的。由于教材的这一问题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的指出来了要求初中生会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能够看懂基本的简单电路图,并且可以连接实际的电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笔者就利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可以指出图中电器元件和实际器件的两端连接处的名称,然后一一对应的连接起来,这样学生们连接电路图的正确率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笔者要首先让学生来认识开关的两个端点,一个是动触点,就是其中能转动的一端,一个是静触点,就是不能动的一端,在连接电路时,只要是对应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就很容易把电路连接起来,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连接的位置和连接点,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1)随意的连接开关会导致实验的效果和视觉效果大不相同。笔者就以下面的实际例题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按照下面的图1电路图来连接图1的实物图,许多学生都会把连接开关s1与开关s2的导线连成①,很少有学生会连成②。这时笔者就开始引导学生来讨论,这两种方案,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呢?经过讨论和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两种方案都具有一定的道理,谁也不能够说服对方,因此笔者就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亲自实验,两组学生分别按照两种连线方式来连接实物电路,然后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际的实验,同学们发现在方案①中,当断开开关s2的时候,这时如果闭合开关s1,灯L1发光,说明开关s2在这个电路中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在方案②中,只有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灯L1才发光,这说明这两个开关都是起作用的,因此学生们就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方案②才是正确的。这时笔者就开始引导他们进行分析,由于电路图s1的静触点和s2的静触点是相互连接的,而在方案①当中的连接方式并不是这样,因此就会导致电路图连接错误,实验的效果自然会不一样,由此可见小小的连接开关如果连接的不当,也会导致实验效果大相径庭,因此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就不能够像教材中一样马马虎虎,随意的连接开关。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帮助学生来纠正这一错误。
(2)随意的连接开关,不利于学生学习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知识。电磁继电器这一部分内容虽然原理比较简单,但是由于继电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在绘制关于继电器的电路图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呢?首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来认识单刀单擲开关,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单刀多掷开关,掌握它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的容易,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了电磁继电器的相关内容。例如在图2中,就是关于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基本结构图,在途中就可以把B看作是一个开关的中出点,而把A、C看作是开关的静触点,经过这样的等效替代就可以把电磁继电器等效成一个单刀双掷的开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开展教学,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好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在做类似的题时,就能掌握好解题的基本方法,如果像教材中那样随意的连接动触点和静触点,要想利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利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简化问题的复杂程度,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在解题时学生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遇到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二、将电路图中的元器件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而将电气元器件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树立起正解的科学观念,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一丝不苟,认真的完成工作,而不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在工程施工中,许多图纸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按照图纸的标准来进行施工,才能够保障施工的质量,如果随意的改变图纸中的内容,就会导致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出现很大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还会导致人身伤亡。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旦确定了图纸就不允许随意的更改。
总而言之,物理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任何一点点小的失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就需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符海东.《串联和并联》的教学设计[J].新教育(海南),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