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视神经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伤性视神经病是最常见的视神经损伤类型,其在头部闭合性损伤中约占0.5%~5%,伤后视力损害严重,预后不良,约50%的患者遗留永久性视力丧失。临床发现部分患者不需治疗即可自行恢复,部分患者应用任何治疗都无恢复迹象,而部分患者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目前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已成为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不同学者报道的手术疗效也差别甚大。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根据受伤后的典型表现、影像学检查等该病比较容易诊断,但是对于TON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有一定争议,已成为国内外眼科、耳鼻喉-头颈外科以及神经外科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病;视神经管减压术;神经修复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50-02
  
  
  视神经按解剖位置可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管内段即视神经的骨管部,走行在视神经管内且与骨壁关系紧密。当头面部,特别中颞、眶外上方受到外力作用时,极其容易造成视神经的损伤。由于视神经属于中枢神经,损伤后缺乏神经修复和再生所需要的微循环和物质,因此视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为了深入探讨TON的损伤和治疗机制,有必要建立规范可靠、方便易行、可重复的与临床接近的视神经损伤模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确诊TON患者共95例(100眼),其中男85例,女10例,年龄3~61岁,中位年龄25岁。由交通事故造成的58例,高空坠落造成的16例,暴力造成的21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眼分为2组,行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药物治疗眼归为手术组,共47例(48眼);单纯药物治疗眼归为保守组,共48例(52眼)。受伤至开始治疗的时间0.5h~60d:手术组0.5d~31d,平均6.5d;保守组0.5h~60d,平均13.3d.
  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瞳孔对光反射、眼底及影像学(CT或MRI)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①有闭合性颅脑外伤,特别是额部及眉弓部的钝挫伤史;②受伤后眼球未受损伤,但受伤眼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③受伤眼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眼底可正常。
  将视力分为无光感、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和能见标准视力表(0.02以上)5个级别[5],分别计为I~V级,见表1。手术组47例(48眼),其中CT检查23眼显示视神经管骨折,3眼眼底视盘颜色变浅。保守组48例(52眼),其中CT检查1l眼显示视神经管骨折,6眼眼底视盘颜色略变浅。
  表1入院视力情况
   Ⅰ级(眼) Ⅱ级(眼) Ⅲ级(眼) Ⅳ级(眼) Ⅴ级(眼) 合计
  本院 手术 23 4 2 0 1 30
   保守 10 2 5 3 7 27
  各眼科医院 手术 15 5 0 0 0 18
   保守 5 2 2 4 12 25
  合计 53 11 9 7 20 100
  分析病人中5例为双眼力受损,l例双眼均手术组;3例均归为保守组:l例无光感眼归为手术组、另一眼视力0.5归为保守组。
  2治疗方法
  手术组患者均在全麻下由同一术者行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有严重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尽快行急症手术;否则先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手术经筛窦径路进入蝶窦,并暴露部分眶尖处眶纸板,清洗蝶窦内积血,使用0。或30。内窥镜观察蝶窦外侧壁,认清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向蝶窦内的压迹,并寻找骨折部位。如为粉碎性骨折,则沿开放的视神经管隆突依次向内取碎骨片,骨片清除后视神经就可暴露于蝶窦内;如为线性骨折则用电钻磨薄视神经管内侧壁后用刮匙小心去除纸板后部和视神经管内侧壁全长约1/2周径。若无电钻等条件,可从眶尖纸板薄弱处打开眶尖向视神经管减压。对于视力I级患眼可切开暴露的视神经鞘膜和前端的总键环以减压,对于有残存视力的患眼尽量不损伤神经鞘膜。术前、术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甘露醇及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方法同保守组。
  保守组患者确诊后按以下原则进行治疗:①消炎、脱水:地塞米松30--40mg或甲基强的松龙1000mg,1次/d,7d后逐渐减量:甘露醇125ml,2次/d,7d一个疗程。②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弥可保500IJ g,胞二磷胆碱500mg,1次/d。⑨补充能量:hTP20~40mg,辅酶A100~200U,1次/d。④扩张血管: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1次/d。⑤预防感染。
  3结果
  3.1治疗后基本情况
  3.1.1随访视力情况
  表3手术组入院视力与疗效关系
   Ⅰ级(眼) Ⅱ级(眼) Ⅲ级(眼) Ⅳ级(眼) Ⅴ级(眼) 合计
  本院 手术 20 2 3 3 2 30
   保守 8 4 2 3 10 27
  各眼科医院 手术 7 5 1 1 4 18
   保守 5 2 0 2 16 25
  合计 40 13 6 9 32 100
  
  手术组 眼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Ⅰ级(眼) 38 5 6 27 28.6
  Ⅱ级(眼) 7 4 2 1 85.7
  Ⅲ级(眼) 2 0 2 0 100
  Ⅳ级(眼) 0 0 0 0 -
  Ⅴ级(眼) 1 1 0 0 100
  合计 48 10 10 28 41.7
  表4 保守组入院视力与疗效关系
  保守组 眼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Ⅰ级(眼) 15 0 2 13 13.3
  Ⅱ级(眼) 4 0 0 4 0
  Ⅲ级(眼) 7 3 2 2 71.4
  Ⅳ级(眼) 7 0 4 3 57.1
  Ⅴ级(眼) 19 12 5 2 100
  合计 52 15 13 41 53.8
  手术组与保守组中,入院视力V级者,经积极治疗均得到很好恢复,所有眼均达到0.3以上.
  3.2手术并发症
  2例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给予修补并完成视神经管减压:l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术中填塞纱条未完成减压。1例术后3周出现鼻腔大出血,经DSA证实为假性动脉瘤,经导管治疗痊愈。
  4讨论
  当前诊断TON主要依据是外伤史明确,清醒状态下主诉视力下降或丧失:昏迷状态下则依据患侧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早期极少出现视乳头水肿或轻度水肿。CT因其在显示骨质方面的优势,现已成为TON的常规检查。但其诊出率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①视神经和听眦线有一定夹角,常规CT扫描难以在同一层面将视神经管完全显露;②视神经直径平均4.8~7.Imm,若按5ram层厚扫描,有时会漏掉或显示不完整;③视神经管骨折移位不明显或移位的角度与扫描线平行。因此,影像学检查有无视神经管骨折,不应作为是否手术的决定因素。
  TON的治疗仍然是目前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尽管研究己证明某些治疗措施如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视神经减压术在一些患者中确实达到很好的疗效,使这些患者的视力有了较大的恢复[1,2],但部分患者的疗效又出现不确定性,因而至今治疗TON的最佳疗法仍有争议。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配合脱水剂及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治疗TON。
  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有确切保护脊髓继发损伤、维持有效血液供应疗效。而视神经和脊髓同属于中枢神经的外延部分,实验研究初步证实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够治疗视神经的损伤,其作用机制为:①阻断磷脂一花生烯酸的代谢,减少过氧化脂质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视神经损伤后的炎症反应。②支持能量代谢,保护微循环,有利于钙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转运。③预防损伤后的缺血,抑制血管收缩因子和血小板凝集因子的释放,缓解损伤后的出血及相对缺血部位再灌注的损伤,防止视神经损伤后的继发变性[3]。Anderson[4]首先介绍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外伤后失明,其目的是减少视神经微循环的痉挛、水肿和视神经细胞死亡。结果6例患者中3例在64小时内获得有用视力,另3例虽经手术亦未恢复。此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得到关注,展至今已成为TON的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Berestka JS,Rizzo JF-3rd..Controversy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int Ophthalmol Clin,1994,34:87-96
  [2]Cook MW,Levin LA,Joseph MP,et al.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ameta-analysis.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6,122:389-392
  [3] 别曼, 中药及有效成分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23):
  [4] Anderson RL et al.Ophthalmology,1982,89:445
  
其他文献
严重多发伤经常包括一处或多处骨折,当伤员需要进行全身救治时,如何确定对骨折的处理方针,是临床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院1995年1月-1997年11月收治多系统损伤合并骨折32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83岁,其中10-30岁11例,31-50岁10例,51-70岁8例,70岁以上3例。伤因以交通事故损伤占首位,工18例
期刊
【摘要】甲状旁腺激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钙稳态调节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证明,PTH 在骨的代谢过程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TH及其活性片段PTH1-34已成为重要的骨形成促进剂,它是目前临床应用效果最好的的促进骨合成代谢的药物。本文就其自身活性结构、一般特性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治疗的肺结核空洞38例(观察组)以及肺癌空洞患者41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特点。结果:肺结核空洞多以厚壁空洞(55.3%)、钙化(26.3%)、周围卫星灶(76.3%)为主要特点,薄壁空洞、壁结节、分叶、毛刺以及胸膜凹陷征较
期刊
【摘要】目的:检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从而分析了解血尿酸水平和冠心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到2013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的血尿酸的水平,包括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者200例,测量方法采用的是尿酸酶比色法进行检测。 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健康者的血尿酸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从而使得生物制药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当前,生物制药技术在西药制药生产中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在西药研发和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当前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在西药制药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西药制药;生产;生物制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无防护性交女性216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54例,在其性交72小时后,1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mg;2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0mg;3组给予服用25mg;4组给予服用50mg。一个月后将4组女性避孕效果与不良反应发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4组避孕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
期刊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优选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方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水、75%乙醇、碱水进行热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对比黄芩苷提取率。结果 以75%乙醇为溶剂,热回流提取黄芩苷含量最高,提取效果好。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适用于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  【关键词】黄芩苷;提取;含量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研究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的血脂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科脑出血患者132例、脑梗塞患者1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对其血脂资料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组患者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脑出血血脂与脑梗塞血脂代谢异常,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血脂指标中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塞;血脂;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生命质量状况,发现主要身心问题,为制定科学可行的保健措施和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抽取铜仁市碧江区四所市级医院里,建卡进行孕期检查的100例妊娠期妇女,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调查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资料经过严格筛选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领域评分按高低顺序依次为环境、生理、心理和社会。评分中等及以上者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病,特征是持续性气流受限,通常为进行性,与气道和肺内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相关,急性加重及合并症是导致个体患者中总体严重度的因素,病情进一步发展多合并有呼吸衰竭、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血压等)、肺癌、、肺部感染、骨质疏松、抑郁和焦虑、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严重患者在缓解期仍有低氧血症,严重影响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