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正日益成为高校党建“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要内容和有力载体。本文以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开展的实践为例,详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开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从“碎片化”走向“常态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实践育人 大学生党员 志愿服务 碎片化
一、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的落实与深化
1.“实践育人”理念概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劳动的本质,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育人”就是把各类实践活动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
2.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的落实与深化。大学生党员是高校育人的“优秀成果”,是检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而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则是直接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和能力的载体。因此,在“实践育人”理念日益渗入高校育人工作的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开展也离不开“實践育人”理念的指导,并且开展和推广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恰恰立是“实践育人”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推广,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实践育人”的内涵,体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实践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现状分析—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
经过近3年的运行,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上了一些阻力与困难,这与制度本身有关,但更多地则与制度涉及的主体、组织机制、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等相关,本文把所有的这些相关因素归结为“碎片化”问题,即破碎的、缺失的、尚不完善的状态。
1.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主体建设“碎片化”。大学生党员往往把入党当作了最终目的,入党后的表现则很少被党员们关注。机电学院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在实施之初是完全以“由上而下”的形式开展的,学生“党员之家”承担了全部的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第一个学期试行下来,大部分的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小时数都只有个位数,远远达不到一个学期16个小时的要求。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党员们的“无意识”、“怠行动”。
2.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机制“碎片化”。主体建设“碎片化”问题直接导致了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实行之初的“自上而下”模式,即学院党委的主导和学生“党员之家”的组织占了主要部分,这就使得只有30多名学生组成的 “党员之家”承担了300多名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组织工作,严重阻碍了学生“党员之家”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即使两年多过去了,学生党支部的主动申办意识在慢慢提升,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时数能够基本达到要求,但是党支部的志愿服务策划、组织、实施的能力与效果还有待商榷。
3.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碎片化”。学生“党员之家”承担了大部分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联系与组织工作,“30”对“300”的模式使得“党员之家”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由此导致了对党员个人服务时数的监控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等问题。另一方面,党支部主动申办志愿服务活动后,也会出现由于服务时间、服务地点等原因而没有人员承担监督职责的现象,党支部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因此会流于形式。
4.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激励方式“碎片化”。大学生党员主体建设“碎片化”问题的一大原因就是对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方式不够完善,最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党员的情感激励不够,没有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去实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化,而只是“要求”、“必须”让学生党员完成志愿服务时数,其实践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完成得好与坏其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也不够明显,对志愿服务榜样的宣扬力度还不够有力,对完不成志愿服务任务党员的惩罚措施还不够明确。
三、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从“碎片化”走向“常态化”的对策建议
1.突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主体培育。要从培育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主体着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前”的教育工作,使党员志愿服务“内化”为学生党员的一大义务,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入党后对于党员志愿服务制度的抵触与被动接受。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党员明白“实践”是我党的一贯作风,党员志愿服务就是要让学生党员通过实践端正“三观”,增强奉献与服务意识,进而自觉完成每学期、每学年的志愿服务任务。
2.完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建设。要逐步把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模式从“自上而下”改变为“自下而上”,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应该成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而分院党委则主要承担领导与指导的角色,学生“党员之家”则承担协助与管理的职责。这就要通过选任合适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分院党委委员、优秀教工党员、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指导老师,定期组织党支部交流活动,开展支部骨干成员培训等形式调动党支部策划、组织支部志愿服务活动的能动性。
3.优化大学生党员志愿管理模式设置。进一步突出“党员之家”作为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者角色。要优化“党员之家”内部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员能实时联系学生各个学生党支部,随时监管学生党支部的各个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参与情况。此外,为解决党员之家人手有限问题,可以尝试党支部交叉监督的形式来监管党支部自主申办的志愿服务活动。
4.强化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要重视并强化情感激励,从心理层面激发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自觉性与能动性。要加强对学生党员奉献意识与服务意识的培育,使大学生党员不仅能够自觉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且能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件光荣、神圣的事情来对待,从而增强对党员身份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与此同时,要配套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激励,可以尝试对年度志愿服务优秀的党员进行奖励、表彰、报道,进一步凸显党员志愿服务的崇高。
参考文献:
[1]李维意、郭广伟,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
关键词:实践育人 大学生党员 志愿服务 碎片化
一、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的落实与深化
1.“实践育人”理念概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劳动的本质,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育人”就是把各类实践活动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
2.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的落实与深化。大学生党员是高校育人的“优秀成果”,是检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而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则是直接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和能力的载体。因此,在“实践育人”理念日益渗入高校育人工作的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开展也离不开“實践育人”理念的指导,并且开展和推广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恰恰立是“实践育人”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推广,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实践育人”的内涵,体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实践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现状分析—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
经过近3年的运行,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上了一些阻力与困难,这与制度本身有关,但更多地则与制度涉及的主体、组织机制、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等相关,本文把所有的这些相关因素归结为“碎片化”问题,即破碎的、缺失的、尚不完善的状态。
1.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主体建设“碎片化”。大学生党员往往把入党当作了最终目的,入党后的表现则很少被党员们关注。机电学院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在实施之初是完全以“由上而下”的形式开展的,学生“党员之家”承担了全部的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第一个学期试行下来,大部分的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小时数都只有个位数,远远达不到一个学期16个小时的要求。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党员们的“无意识”、“怠行动”。
2.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机制“碎片化”。主体建设“碎片化”问题直接导致了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实行之初的“自上而下”模式,即学院党委的主导和学生“党员之家”的组织占了主要部分,这就使得只有30多名学生组成的 “党员之家”承担了300多名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组织工作,严重阻碍了学生“党员之家”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即使两年多过去了,学生党支部的主动申办意识在慢慢提升,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时数能够基本达到要求,但是党支部的志愿服务策划、组织、实施的能力与效果还有待商榷。
3.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碎片化”。学生“党员之家”承担了大部分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联系与组织工作,“30”对“300”的模式使得“党员之家”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由此导致了对党员个人服务时数的监控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等问题。另一方面,党支部主动申办志愿服务活动后,也会出现由于服务时间、服务地点等原因而没有人员承担监督职责的现象,党支部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因此会流于形式。
4.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激励方式“碎片化”。大学生党员主体建设“碎片化”问题的一大原因就是对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方式不够完善,最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党员的情感激励不够,没有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去实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化,而只是“要求”、“必须”让学生党员完成志愿服务时数,其实践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完成得好与坏其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也不够明显,对志愿服务榜样的宣扬力度还不够有力,对完不成志愿服务任务党员的惩罚措施还不够明确。
三、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从“碎片化”走向“常态化”的对策建议
1.突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主体培育。要从培育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主体着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前”的教育工作,使党员志愿服务“内化”为学生党员的一大义务,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入党后对于党员志愿服务制度的抵触与被动接受。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党员明白“实践”是我党的一贯作风,党员志愿服务就是要让学生党员通过实践端正“三观”,增强奉献与服务意识,进而自觉完成每学期、每学年的志愿服务任务。
2.完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建设。要逐步把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模式从“自上而下”改变为“自下而上”,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应该成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而分院党委则主要承担领导与指导的角色,学生“党员之家”则承担协助与管理的职责。这就要通过选任合适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分院党委委员、优秀教工党员、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指导老师,定期组织党支部交流活动,开展支部骨干成员培训等形式调动党支部策划、组织支部志愿服务活动的能动性。
3.优化大学生党员志愿管理模式设置。进一步突出“党员之家”作为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者角色。要优化“党员之家”内部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员能实时联系学生各个学生党支部,随时监管学生党支部的各个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参与情况。此外,为解决党员之家人手有限问题,可以尝试党支部交叉监督的形式来监管党支部自主申办的志愿服务活动。
4.强化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要重视并强化情感激励,从心理层面激发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自觉性与能动性。要加强对学生党员奉献意识与服务意识的培育,使大学生党员不仅能够自觉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且能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件光荣、神圣的事情来对待,从而增强对党员身份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与此同时,要配套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激励,可以尝试对年度志愿服务优秀的党员进行奖励、表彰、报道,进一步凸显党员志愿服务的崇高。
参考文献:
[1]李维意、郭广伟,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