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独山县出发,流经三都县之后,都柳江进入榕江县,并在这里与来自雷公山的两大支流——寨蒿河和平永河汇合,从此它那雄壮的身体开始形成,也逐渐有了一条大江的气势和作为运输通道的优势。
榕江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自古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县境内拥有多个国家知名的民族村寨,“风情浓郁、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赞誉,可谓实至名归。
1927年,时任贵州省省长的周西城从香港购买了一辆小轿车。但他发现,山高谷深的贵州境内,竟然找不到一条可以让汽车行驶的道路。无奈之余,只好先开到广西梧州,然后转水路经从江到三都,再雇请两百余马帮和人力挑夫,辗转黔南群山约半个月,才把这个现代化的新玩意弄到了贵阳。
这是贵州第一辆汽车,而承载水路行程的,主要就是都柳江在榕江县境内的河段。对此,茅盾在他的散文特写集《贵阳巡礼》中写道:“据说贵州之有汽车,周西成实开纪元;当时周经营全省马路,以省城为起点,故购得汽车后,由大帮民夫翻山越岭抬到贵阳。然后放它在路上走,这恐怕也是中国‘兴行汽车史’上一段笑话罢。”
然而正是因为这段“笑话”,才让贵州现代交通史记住了都柳江的名字,榕江县作为都柳江上的重要码头,也在现代水运发展史上留下了一段辉煌时光。
大河口码头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曾为广东会馆专用码头,是10个码头中临江面最大、停靠船舶和吨位最大的码头,也是至今唯一还在使用的码头。1876年,古州兵备道易佩绅设“义渡”于此,称为“南渡”。1930年4月30日,红七军经大河口渡江攻占古州城,几日后,又在此渡口登船撤离古州,顺流而下转战广西。当地船工数十人驾驶50余只大小木船,载着红军伤病员和辎重从大河口出发,沿都柳江下行。大部队在船队左右沿岸行进护卫,古州群众到江边送别红军,依依不舍。革命时期团结奋战的精神,也成为大河口码头最珍贵的红色记忆。
从大河口码头往北入古州城,就能看到一条老街,这就是中河古街。清雍正八年,张广泗建古州厅,建筑了古城墙。随后各地商人沿着城墙定居,古街渐成规模。随着商品逐渐丰富,又有了篾匠街、铁匠街、豆腐业、鸡鸭街等区域划分。商人来往运进来的大多是手工产品,运出去的是木材、桐油、稻米、香糯以及侗布、兽皮、蓝靛、香菌等土特产。
“三江汇流,百年木商”,商业的繁荣昌盛,曾带给榕江县“小南京”的美称。民国时期,都柳江水系上下船只云集三江河口,江波如鳞,灯火显隐,彻夜不歇,“三江渔火”的奇景,成为榕江历史文化底蕴中的闪亮符号。
贵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方,而黔东南又是整个贵州省苗族人口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这一地区中,榕江县有着“苗文化祖源地”之誉。
据黔东南州志记载,贵州的苗族有世系可考的先祖是蚩尤。自蚩尤战败后,苗族人便开始被迫性地自东向西迁徙,大部分人沿江而上,进入西南大山腹地,第一站到达榕江后,再分化到各县,以部落或氏族繁衍生息。
榕江城内的苗王庙,是对苗族文化祖源地最有力的见证。
自古以来,苗族有“不建庙、不立碑、不修坟”的习俗,因而榕江的苗王庙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是苗族百姓心中“根”之所在,意义重大。
苗王庙位于榕江县城西的卧龙冈上,现在看到的苗王庙是后来重建的,相比原先的苗王庙,规模要小得多。庙中,有苗王塑像,身长七尺,赤足芒鞋,头缠包帕,着左衽服,手持长竹烟杆,双目炯炯。每逢节庆,苗族乡亲都要到这里上供烟叶,焚香烧纸,厚祭苗王。汉族进入古州后,认为苗王庙可护佑一方平安,同时感谢苗族最先开发了这片土地,因此也将苗王庙视为“祖庙”。而离苗王塑像不远的神台上,供奉着送子观音菩萨雕像,其他两间侧堂里供奉财神爷以及墙壁上所贴的各路菩萨画像,则是汉族和苗族同胞友好相处,两种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最好写照。
作为“苗族天下独一庙”的苗王庙,不仅在中国闻名遐迩,甚至名扬海外,而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上世纪初,一位来自法国的传教士走进了榕江,从此,榕江的田野間多了一位金发碧眼的洋教士。然而,闭塞险峻的环境及交通,让这位虔诚的传教士举步为艰,无所适从。为了尽快把上帝的“福音”传递给每一位苗民,他将目光投向了每日香火缭绕、祭拜者络绎不绝的苗王庙。于是,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风雨,在通往苗王庙的泥沼小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位身穿长袍、手捧圣经的法国传教士的身影。苗王庙的恢弘、壮观,以及苗民们对苗王的那份崇敬之心,令传教士感慨万分。于是,在传教之余,苗王庙的建筑文化、构造特色、人文特征,以及苗民祭奠苗王的活动细节,便成了这位传教士重点记录、研究的对象。若干年后,当这位传教士回到巴黎后,一份有关中国榕江苗王庙的详细文图资料,被送进了巴黎国家博物馆。正是这份日积月累的记录,让榕江苗王庙成为一座享誉海外的人文名胜。 作为苗族祖源地,奇特的歌舞、服饰和神秘古朴的节庆风俗,浸透着一个个散落群山之间的苗族村寨:吴家寨、摆贝、滚仲、卡寨、空申……
其中,空申是榕江最具代表性的苗寨之一。空申以苗族妇女的超短裙服饰而闻名,被称为“世界超短裙之乡”。据说,由于生活艰难,空申先民便以树皮做帽子,芭蕉叶围成裙,后来学会了纺织,就照着芭蕉的叶脉形状做出只有5寸长的百褶裙。山高坡陡,妇女们穿着短裙上坡下田,跋山涉水,很是轻巧方便。就这样,5寸短裙代代传袭。
超短裙苗族的婚恋习俗也别有特色,这就要说到“茅人节”。以前,苗族本寨青年不能结亲,而且婚姻都由父母包办,没有自由,许多苗族姑娘被迫与心上人分离,远嫁他乡。每年三月的农忙季节,远嫁的姑娘们纷纷回家帮忙,小伙子们借此机会,用嫩茅草做成人形,插在谈恋爱时经常流连的山坡上,向姑娘们发出信号,表达相思之苦。远嫁的姑娘们则三五成群,往山上而去。在山坡上,他们以对歌的方式互诉相思和无奈。后来,这个习俗渐渐演变成为苗族未婚男女谈情说爱、互相选择对象的一项活动。每年过“茅人节”时,当地青年男女可任意邀约情投意合者前往风光秀美的茅人坡对歌、逗趣、野炊,享受甜蜜而浪漫的时光……
榕江不仅是苗族祖源地,同样也是侗族的发源地之一。侗族于苗族之后进入榕江,现有8个支系,是黔南州侗族支系最多的县。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民委创造的侗文,就是以榕江县车江镇章鲁村的语言作为标准音而创建的。1997年,旅游资源专家考察了榕江后,就有了“榕江是苗侗文化祖源地”的结论。
除了声势浩大的萨玛节,三宝侗寨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观,例如寨子沿江河堤上的古榕树群。这些榕树大概植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有30多株。这些高20米,直径6米以上的参天巨树,彼此之间根系相连,枝叶相拥,如同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让人惊叹。
三宝侗寨的另一特色要数三宝鼓楼。鼓楼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主楼坐北朝南,为三重檐四角攒尖木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建筑面积225平方米,21层,总高35.18米。在鼓楼内和附属建筑物上,绘画和雕刻有侗族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侗族多支系的古风遗韵、传统服饰、民间习俗等。2001年10月20日,古楼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特点,入编《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的确,放眼整个榕江县,苗山侗水和多彩民族文化让这片土地引人入胜。步入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古老厚重的历史气息,会让人深深感动……
榕江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自古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县境内拥有多个国家知名的民族村寨,“风情浓郁、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赞誉,可谓实至名归。
第一辆汽车入黔的码头“三江汇流,百年木商”的辉煌
1927年,时任贵州省省长的周西城从香港购买了一辆小轿车。但他发现,山高谷深的贵州境内,竟然找不到一条可以让汽车行驶的道路。无奈之余,只好先开到广西梧州,然后转水路经从江到三都,再雇请两百余马帮和人力挑夫,辗转黔南群山约半个月,才把这个现代化的新玩意弄到了贵阳。
这是贵州第一辆汽车,而承载水路行程的,主要就是都柳江在榕江县境内的河段。对此,茅盾在他的散文特写集《贵阳巡礼》中写道:“据说贵州之有汽车,周西成实开纪元;当时周经营全省马路,以省城为起点,故购得汽车后,由大帮民夫翻山越岭抬到贵阳。然后放它在路上走,这恐怕也是中国‘兴行汽车史’上一段笑话罢。”
然而正是因为这段“笑话”,才让贵州现代交通史记住了都柳江的名字,榕江县作为都柳江上的重要码头,也在现代水运发展史上留下了一段辉煌时光。
大河口码头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曾为广东会馆专用码头,是10个码头中临江面最大、停靠船舶和吨位最大的码头,也是至今唯一还在使用的码头。1876年,古州兵备道易佩绅设“义渡”于此,称为“南渡”。1930年4月30日,红七军经大河口渡江攻占古州城,几日后,又在此渡口登船撤离古州,顺流而下转战广西。当地船工数十人驾驶50余只大小木船,载着红军伤病员和辎重从大河口出发,沿都柳江下行。大部队在船队左右沿岸行进护卫,古州群众到江边送别红军,依依不舍。革命时期团结奋战的精神,也成为大河口码头最珍贵的红色记忆。
从大河口码头往北入古州城,就能看到一条老街,这就是中河古街。清雍正八年,张广泗建古州厅,建筑了古城墙。随后各地商人沿着城墙定居,古街渐成规模。随着商品逐渐丰富,又有了篾匠街、铁匠街、豆腐业、鸡鸭街等区域划分。商人来往运进来的大多是手工产品,运出去的是木材、桐油、稻米、香糯以及侗布、兽皮、蓝靛、香菌等土特产。
“三江汇流,百年木商”,商业的繁荣昌盛,曾带给榕江县“小南京”的美称。民国时期,都柳江水系上下船只云集三江河口,江波如鳞,灯火显隐,彻夜不歇,“三江渔火”的奇景,成为榕江历史文化底蕴中的闪亮符号。
苗族天下独一庙超短裙之乡的“茅人节”
贵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方,而黔东南又是整个贵州省苗族人口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这一地区中,榕江县有着“苗文化祖源地”之誉。
据黔东南州志记载,贵州的苗族有世系可考的先祖是蚩尤。自蚩尤战败后,苗族人便开始被迫性地自东向西迁徙,大部分人沿江而上,进入西南大山腹地,第一站到达榕江后,再分化到各县,以部落或氏族繁衍生息。
榕江城内的苗王庙,是对苗族文化祖源地最有力的见证。
自古以来,苗族有“不建庙、不立碑、不修坟”的习俗,因而榕江的苗王庙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是苗族百姓心中“根”之所在,意义重大。
苗王庙位于榕江县城西的卧龙冈上,现在看到的苗王庙是后来重建的,相比原先的苗王庙,规模要小得多。庙中,有苗王塑像,身长七尺,赤足芒鞋,头缠包帕,着左衽服,手持长竹烟杆,双目炯炯。每逢节庆,苗族乡亲都要到这里上供烟叶,焚香烧纸,厚祭苗王。汉族进入古州后,认为苗王庙可护佑一方平安,同时感谢苗族最先开发了这片土地,因此也将苗王庙视为“祖庙”。而离苗王塑像不远的神台上,供奉着送子观音菩萨雕像,其他两间侧堂里供奉财神爷以及墙壁上所贴的各路菩萨画像,则是汉族和苗族同胞友好相处,两种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最好写照。
作为“苗族天下独一庙”的苗王庙,不仅在中国闻名遐迩,甚至名扬海外,而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上世纪初,一位来自法国的传教士走进了榕江,从此,榕江的田野間多了一位金发碧眼的洋教士。然而,闭塞险峻的环境及交通,让这位虔诚的传教士举步为艰,无所适从。为了尽快把上帝的“福音”传递给每一位苗民,他将目光投向了每日香火缭绕、祭拜者络绎不绝的苗王庙。于是,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风雨,在通往苗王庙的泥沼小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位身穿长袍、手捧圣经的法国传教士的身影。苗王庙的恢弘、壮观,以及苗民们对苗王的那份崇敬之心,令传教士感慨万分。于是,在传教之余,苗王庙的建筑文化、构造特色、人文特征,以及苗民祭奠苗王的活动细节,便成了这位传教士重点记录、研究的对象。若干年后,当这位传教士回到巴黎后,一份有关中国榕江苗王庙的详细文图资料,被送进了巴黎国家博物馆。正是这份日积月累的记录,让榕江苗王庙成为一座享誉海外的人文名胜。 作为苗族祖源地,奇特的歌舞、服饰和神秘古朴的节庆风俗,浸透着一个个散落群山之间的苗族村寨:吴家寨、摆贝、滚仲、卡寨、空申……
其中,空申是榕江最具代表性的苗寨之一。空申以苗族妇女的超短裙服饰而闻名,被称为“世界超短裙之乡”。据说,由于生活艰难,空申先民便以树皮做帽子,芭蕉叶围成裙,后来学会了纺织,就照着芭蕉的叶脉形状做出只有5寸长的百褶裙。山高坡陡,妇女们穿着短裙上坡下田,跋山涉水,很是轻巧方便。就这样,5寸短裙代代传袭。
超短裙苗族的婚恋习俗也别有特色,这就要说到“茅人节”。以前,苗族本寨青年不能结亲,而且婚姻都由父母包办,没有自由,许多苗族姑娘被迫与心上人分离,远嫁他乡。每年三月的农忙季节,远嫁的姑娘们纷纷回家帮忙,小伙子们借此机会,用嫩茅草做成人形,插在谈恋爱时经常流连的山坡上,向姑娘们发出信号,表达相思之苦。远嫁的姑娘们则三五成群,往山上而去。在山坡上,他们以对歌的方式互诉相思和无奈。后来,这个习俗渐渐演变成为苗族未婚男女谈情说爱、互相选择对象的一项活动。每年过“茅人节”时,当地青年男女可任意邀约情投意合者前往风光秀美的茅人坡对歌、逗趣、野炊,享受甜蜜而浪漫的时光……
隆重的“萨玛节”三宝侗寨的古榕树群和鼓楼
榕江不仅是苗族祖源地,同样也是侗族的发源地之一。侗族于苗族之后进入榕江,现有8个支系,是黔南州侗族支系最多的县。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民委创造的侗文,就是以榕江县车江镇章鲁村的语言作为标准音而创建的。1997年,旅游资源专家考察了榕江后,就有了“榕江是苗侗文化祖源地”的结论。
榕江是苗族迁徙进入贵州的第一站,是苗族文化的發祥地,共有苗族15支,其奇特的歌舞、服饰、芦笙和神秘古朴的苗族牯脏节、茅人节等民族风情,充分展现了原始古朴的苗族祖源文化。
除了声势浩大的萨玛节,三宝侗寨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观,例如寨子沿江河堤上的古榕树群。这些榕树大概植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有30多株。这些高20米,直径6米以上的参天巨树,彼此之间根系相连,枝叶相拥,如同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让人惊叹。
三宝侗寨的另一特色要数三宝鼓楼。鼓楼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主楼坐北朝南,为三重檐四角攒尖木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建筑面积225平方米,21层,总高35.18米。在鼓楼内和附属建筑物上,绘画和雕刻有侗族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侗族多支系的古风遗韵、传统服饰、民间习俗等。2001年10月20日,古楼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特点,入编《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的确,放眼整个榕江县,苗山侗水和多彩民族文化让这片土地引人入胜。步入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古老厚重的历史气息,会让人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