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拥有综合的素质构成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从扎实的知识构成、完备的能力构成、独特的专业情意构成三方面论述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构成。
关键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82-02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要求的是拥有综合素质构成的人才。作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拥有综合的素质构成对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师范生为将来从教生涯做准备的,在职前教育阶段所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意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的总和。因此笔者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构成分为扎实的知识构成、完备的能力构成、独特的专业情意构成三方面。
1 扎实的知识构成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只有掌握扎实的知识构成,才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管是师范院校还是师范生都应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知识构成分为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全面的执教学科知识、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初步的实践性知识四方面。
1.1 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
由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即教授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因此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不仅要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类知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科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要熟悉语文英语数学等工具类、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类知识和劳技类知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老师在教授有关植物之类的课文时,必然要用到生物类知识。小学生是充满好奇心的,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经常要面对学生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很少问题涉及的知识不是教师的执教学科知识,那么就得看这位老师是不是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了,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教师会比较容易收到学生的爱戴。
1.2 全面的执教学科知识
执教学科知识是关于将来教授的学科的知识。对于专研的执教学科知识要重点掌握,对于辅教的学科知识则一般掌握。现在多数本科类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教师。因此,师范生要重点专研将来有意向教授的学科,对于其他两门学科则在一般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加深学习。对于执教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其基础知识,还要熟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了解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
1.3 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以及小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关于“怎么教”的知识远远比“教什么”的知识更重要。有关“怎么教”的知识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某一门学科比如数学能深入掌握的人未必能将数学教好。这就是要专门开始师范教育的原因之一。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这就要小学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来教学生。小学阶段的知识是相当基础性的,但又是很难教好的,小学阶段对于孩子人格品质等的养成也最关重要,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启蒙阶段,作为小学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小学教育教学有系统的了解才行,这就需要师范生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应付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
1.4 初步的实践性知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对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类型、知识基础及其形成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教学知识基础的形成中,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奥克肖特认为实践者应具有“实践性”知识,指知性、信念、价值观、态度等,只存在于使用过程中,并且只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此外,有人认为:“个人实践知识”是指教师关于课堂情境和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境的知识,它集中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教师行为的主动性,是一种体现教师个人特征和教学智慧的知识。这类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指师范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所初步形成的,关于如何解决课堂情境中出现的问题的知识。之所以称之为初步的实践性知识,是因为实践性知识主要是在以后的执教生涯中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师范生还未正式从教,其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是只是初步的。
2 完备的能力构成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的培训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形式,忽视了师范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在具备知识基础后,必须掌握完备的能力,因为教育教学能力是沟通知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桥梁,能力又能将内在的知识外显化。作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只有具备完备的能力构成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在此主要提出了五种能力,分别为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2.1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反映出教師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1可见教学能力是直接指向将来的教学工作的,对于师范生至关重要。能完成好教学任务是任何一位小学教师首要的基础的能力,不能搞好教学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更不用说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学型”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个方面。2教学基本功主要是要求师范生写好三笔字书写,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水平,初步掌握简笔画,流利的演讲口才。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指初步的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交流互动技能、结束技能等。教学基本环节是指包括说课、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课外辅导等。教学基本功是要求师范生刻苦练习牢固掌握的,而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要求达到熟识的程度以便能初步应付教学活动。
2.2 组织管理能力
早在1982年英国皇家都学团就在其报告《学校里的新教师》中指出,14的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没有对他们实际从事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缺乏课堂组织﹑课堂管理和课堂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3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师范院校的培养具有不可推介的责任。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将来很可能要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即使作为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面对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也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师范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主要有:班主任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2.3 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经过反复实践、探索、验证直至成功解决、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认知活动。4教育科研能力是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为师范生的特长,一是因为现在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二是基于教育科研能力对师范生成为“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重要性考虑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熟识教育科研的知识、具有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方法、完成一定的教育科研任务。
2.4 反思能力
学者们对反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他所说的反思主要是对观念信念的反思。舍恩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行动中反思”的意念,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对行动中反思的反思”的概念。他的反思是关于行动的反思。之后的范梅南将反思分为技术性的反思﹑实践反思和批判反思3个层次。反思不仅是对观念的反思,也是对行动的反思。这里要求师范生具备的反思能力,包括对教育观念的反思、对专业知识的反思、对教育教学技能的反思、对教育教学策略的反思、对教育科研的反思、对专业情意的反思。总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要对知识、能力、情意全方位进行反思,从反思中获得进步。
2.5 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单单靠四年的本科师范学习就能获得的,主要还是靠将来入职后不断的学习。只有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师范生才能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慢慢成长和发展。当学习成为师范生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师范生才具备了终生学习的能力。四年的本科学习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能使师范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毕业之后才能把在校期间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能力情感继续下去,对他们的一生将会受益匪浅。四年课本主要是培养师范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的基本方法。
3 独特的专业情意构成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它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5教师的专业情意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厚感情,师范生的专业情意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坚持。而从小学教师专业情意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通过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小学教师的专业情意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在具体内容指标上表现存在差异,专业理念的水平整体比较均衡,专业情操相对比较低迷,专业自我指标上教师们整体得分相对较高,但是偏下和偏上的比较多,差距较大。6因此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将形成独特的专业情意构成列入培养目标之一。
3.1 爱教师职业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的专业情操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表现为:一是理智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学能力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二是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无论是光荣感和自豪感,还是责任感和义务感,都离不开一个字“爱”。这种“爱”是对教师职业、教育事业、学生的爱。对将来不想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进行的师范教育是徒劳的,不热爱教育事业的师范生怎么肯能对教育教学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不爱学生的师范生怎么可能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富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3.2 献身于小学教育的专业理想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对小学教育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会对教师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愿意终身献身与小学教育事业。反之,只有具有献身于小学教育的专业理想的师范生,才能对小学教育事业充满向往和追求。愿意献身于小学教育也是一种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理想和追求。现在很多的小学教师由于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教育献身的精神减弱,不能搞好教育教徐工作。作为职前教育阶段的师范教育,要培养师范生具有献身于小学教育的专业理想,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教师对工作的负责。
3.3 适合小学教育的专业性向
教師的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适合于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简单的教师的专业性向教师适合当教师,涉及到教师的性格等特征。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是未成年人,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是个小朋友,是非常容易受伤害而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具有宽容心和同情心。小学生的对教师还是很依赖的,往往教师说的话会被他们当作金科玉律,这就需要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能像父母一样爱护学生。另外,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活泼生动的形成,要求教师的肢体语言丰富。性格过于内向和粗暴的师范生是不适合从事小学教育的,但是性格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要知晓自已的个性倾向,学会调整不利因素。
3.4 积极向上的专业自我
对教学工作而言,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专业自我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教学工作,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形成科学的自我评价等。对自我从事的教学工作具有接纳和肯定,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更何况师范生尚未踏入教育事业,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冉玉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情意体现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2] 袁锐锷.教师专业化与高素质教师:经验、理论与改革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82-02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要求的是拥有综合素质构成的人才。作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拥有综合的素质构成对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师范生为将来从教生涯做准备的,在职前教育阶段所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意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的总和。因此笔者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构成分为扎实的知识构成、完备的能力构成、独特的专业情意构成三方面。
1 扎实的知识构成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只有掌握扎实的知识构成,才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管是师范院校还是师范生都应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知识构成分为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全面的执教学科知识、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初步的实践性知识四方面。
1.1 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
由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即教授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因此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不仅要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类知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科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要熟悉语文英语数学等工具类、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类知识和劳技类知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老师在教授有关植物之类的课文时,必然要用到生物类知识。小学生是充满好奇心的,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经常要面对学生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很少问题涉及的知识不是教师的执教学科知识,那么就得看这位老师是不是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了,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教师会比较容易收到学生的爱戴。
1.2 全面的执教学科知识
执教学科知识是关于将来教授的学科的知识。对于专研的执教学科知识要重点掌握,对于辅教的学科知识则一般掌握。现在多数本科类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教师。因此,师范生要重点专研将来有意向教授的学科,对于其他两门学科则在一般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加深学习。对于执教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其基础知识,还要熟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了解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
1.3 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以及小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关于“怎么教”的知识远远比“教什么”的知识更重要。有关“怎么教”的知识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某一门学科比如数学能深入掌握的人未必能将数学教好。这就是要专门开始师范教育的原因之一。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这就要小学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来教学生。小学阶段的知识是相当基础性的,但又是很难教好的,小学阶段对于孩子人格品质等的养成也最关重要,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启蒙阶段,作为小学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小学教育教学有系统的了解才行,这就需要师范生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应付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
1.4 初步的实践性知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对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类型、知识基础及其形成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教学知识基础的形成中,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奥克肖特认为实践者应具有“实践性”知识,指知性、信念、价值观、态度等,只存在于使用过程中,并且只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此外,有人认为:“个人实践知识”是指教师关于课堂情境和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境的知识,它集中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教师行为的主动性,是一种体现教师个人特征和教学智慧的知识。这类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指师范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所初步形成的,关于如何解决课堂情境中出现的问题的知识。之所以称之为初步的实践性知识,是因为实践性知识主要是在以后的执教生涯中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师范生还未正式从教,其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是只是初步的。
2 完备的能力构成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的培训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形式,忽视了师范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在具备知识基础后,必须掌握完备的能力,因为教育教学能力是沟通知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桥梁,能力又能将内在的知识外显化。作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只有具备完备的能力构成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在此主要提出了五种能力,分别为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2.1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反映出教師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1可见教学能力是直接指向将来的教学工作的,对于师范生至关重要。能完成好教学任务是任何一位小学教师首要的基础的能力,不能搞好教学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更不用说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学型”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个方面。2教学基本功主要是要求师范生写好三笔字书写,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水平,初步掌握简笔画,流利的演讲口才。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指初步的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交流互动技能、结束技能等。教学基本环节是指包括说课、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课外辅导等。教学基本功是要求师范生刻苦练习牢固掌握的,而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要求达到熟识的程度以便能初步应付教学活动。
2.2 组织管理能力
早在1982年英国皇家都学团就在其报告《学校里的新教师》中指出,14的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没有对他们实际从事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缺乏课堂组织﹑课堂管理和课堂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3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师范院校的培养具有不可推介的责任。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将来很可能要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即使作为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面对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也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师范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主要有:班主任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2.3 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经过反复实践、探索、验证直至成功解决、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认知活动。4教育科研能力是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为师范生的特长,一是因为现在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二是基于教育科研能力对师范生成为“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重要性考虑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熟识教育科研的知识、具有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方法、完成一定的教育科研任务。
2.4 反思能力
学者们对反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他所说的反思主要是对观念信念的反思。舍恩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行动中反思”的意念,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对行动中反思的反思”的概念。他的反思是关于行动的反思。之后的范梅南将反思分为技术性的反思﹑实践反思和批判反思3个层次。反思不仅是对观念的反思,也是对行动的反思。这里要求师范生具备的反思能力,包括对教育观念的反思、对专业知识的反思、对教育教学技能的反思、对教育教学策略的反思、对教育科研的反思、对专业情意的反思。总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要对知识、能力、情意全方位进行反思,从反思中获得进步。
2.5 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单单靠四年的本科师范学习就能获得的,主要还是靠将来入职后不断的学习。只有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师范生才能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慢慢成长和发展。当学习成为师范生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师范生才具备了终生学习的能力。四年的本科学习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能使师范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毕业之后才能把在校期间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能力情感继续下去,对他们的一生将会受益匪浅。四年课本主要是培养师范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的基本方法。
3 独特的专业情意构成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它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5教师的专业情意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厚感情,师范生的专业情意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坚持。而从小学教师专业情意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通过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小学教师的专业情意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在具体内容指标上表现存在差异,专业理念的水平整体比较均衡,专业情操相对比较低迷,专业自我指标上教师们整体得分相对较高,但是偏下和偏上的比较多,差距较大。6因此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将形成独特的专业情意构成列入培养目标之一。
3.1 爱教师职业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的专业情操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表现为:一是理智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学能力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二是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无论是光荣感和自豪感,还是责任感和义务感,都离不开一个字“爱”。这种“爱”是对教师职业、教育事业、学生的爱。对将来不想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进行的师范教育是徒劳的,不热爱教育事业的师范生怎么肯能对教育教学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不爱学生的师范生怎么可能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富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3.2 献身于小学教育的专业理想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对小学教育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会对教师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愿意终身献身与小学教育事业。反之,只有具有献身于小学教育的专业理想的师范生,才能对小学教育事业充满向往和追求。愿意献身于小学教育也是一种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理想和追求。现在很多的小学教师由于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教育献身的精神减弱,不能搞好教育教徐工作。作为职前教育阶段的师范教育,要培养师范生具有献身于小学教育的专业理想,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教师对工作的负责。
3.3 适合小学教育的专业性向
教師的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适合于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简单的教师的专业性向教师适合当教师,涉及到教师的性格等特征。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是未成年人,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是个小朋友,是非常容易受伤害而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具有宽容心和同情心。小学生的对教师还是很依赖的,往往教师说的话会被他们当作金科玉律,这就需要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能像父母一样爱护学生。另外,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活泼生动的形成,要求教师的肢体语言丰富。性格过于内向和粗暴的师范生是不适合从事小学教育的,但是性格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要知晓自已的个性倾向,学会调整不利因素。
3.4 积极向上的专业自我
对教学工作而言,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专业自我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教学工作,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形成科学的自我评价等。对自我从事的教学工作具有接纳和肯定,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更何况师范生尚未踏入教育事业,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冉玉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情意体现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2] 袁锐锷.教师专业化与高素质教师:经验、理论与改革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