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我县小城镇化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各乡镇加大工作力度,在不断开拓新路子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规模,也摸索出了一点经验。可是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为此必须根据本县自身的优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精神,进一步理清建设和发展城镇化的思路,落实推进城镇化的措施,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县在全国城镇化浪潮中,奋起直追。县委县政府根据整体战略部署、分类指导、具体落实,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一、我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一)城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势头
小城镇建设规划日益完善。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各地根据国家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全面构筑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突出中心、发展重点;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具体负责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统一认识,将城镇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合理规划,增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城镇建设发展有序进行。近年来,我县各乡镇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使城镇化建设得到了有序发展。长岭镇聘请有关专家,根据本地特点,制定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杨湾镇、高士镇、雷池乡等乡镇相继成立小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城镇建设管理细则。各项工作都有序展开,管理制度日渐完善。分别制定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小城镇建设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同时在环境方面也得到了相应改善,各地不仅建立环卫所,负责整个镇区街道的环境卫生,各街道也投入物力和人力,改善街道的环境卫生。并对流动摊点加强整治,不仅改善环境,也加强了治安管理,提高了公民的文明素质,为小城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我县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体系不健全。根据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经验,城镇人口达到5万以上时,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才能形成一定规模,发挥其辐射功能,带动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而我县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善,无法形成带动性效应。且城镇布局缺乏前瞻性,没有站在全县的角度综合规划实施。短期效果不明显,致使长期性目标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长期坚持。根据我们实地调查,各乡镇规划操作性不强。总体规划目标不明确,全县10个乡镇中就有9个乡镇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且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并报县政府审批,规划的法律效力几乎为零,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只是口头规划,想起来干一场,忘记了放一边,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
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严重缺乏。我县在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不仅需要基础设施方面建设,还需要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投入。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县政府能拿出资金投入这方面的也很有限。同时,目前我县适应农村城镇化需要的融资机制还没能建立起来,加之银行金融系统放贷上,也无法在原则规定内进行放贷支持。因为乡镇是不能作为承贷主体,银行就是想放贷也无能为力,所以,导致了我县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的严重问题。
小城镇建设特色不够鲜明。由于我县小城镇建设规划总体目标不够明确、方向定位不够清晰,各地规划重视度不够,造成规划无各地特色,难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更谈不上形成独有的经济特色和产业风格。因而在城镇建筑、结构布局等方面也只能是千镇一面、单调呆板。
小城镇建设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农村城镇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农民,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的好坏,都直接关系着小城镇建设的成败。近年来,有些乡镇农民思想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乡村文化又受到西方价值的冲击,加上乡村政府没有很好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造成了乡村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贫乏。盲目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一些宗教。有的还大搞封建迷信,乱建寺庙。使得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古迹长期沉睡于地下,而未能按计划开发面世,难以发挥其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如雷池乡的文化古迹雷池,就是如此。乡村文明的弱化现象,导致农民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给农村经济带来畸形发展,而且也给小镇建设带来了极大难度。
二、我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首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城镇化建设。我县要立足长远,按照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的需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全面完成农村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工作。因地制宜,对各乡镇进行高标准、高适用性的整体功能区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突出商贸功能,形成服装、餐饮、小商品交易一条街,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功能。按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农村集中建设用地,统一城乡建筑风格,推广农村居民点建设,充分显示出传统文化古迹名镇的优势和特色。如漳湖镇回民村伊斯兰教风格建筑、鸦滩镇望马楼村联锁村式建筑。乡村的美丽首要是文化上的美丽。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各乡镇都要从本地乡村文化建设开始。要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发掘乡土文化的底蕴、特有的民风民俗,并对现有历史文化古迹加以修缮和维护,将历史文化作为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乡村独有的民风习俗才能体现出小城镇独特的文化精神,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小城镇化建设中文化的传递与继承,也才能体现出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特色。 其次,深化改革,完善并落实保障机制。规划出台后,各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积极研究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户籍、教育、土地、就业、医疗等配套措施。积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户籍、房产、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农民投入城镇化建设中来;努力简化土地征用手续,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凝聚力,实现小城镇建设顺利进行。
再次,扩大融资,建立多元的资金渠道。农村城镇化的资金投入,过去主要是依赖政府,而地方财政力量又是十分有限,难以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的发展。为此必须扩大融资,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一是筑巢引凤,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前提下,大力引进外来资金,充分利用外来资本的投入。二是政府尽可能地采取财政方面的支持,利用土地出让金和收取的部分税费作为后盾。三是聚结民间闲散资金,参与入股方式,盘活民间的存量资产,提升民间闲散资金的利用率。鼓勵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方面。通过组合、出租、转让等灵活方式,对地方人财物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民间资本找到有用武之地。所以戴相龙说,只有地方明确了哪些是政府该投资的,并且有了投资机制保障,才有利于城镇化健康推进。因此,只要我们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就能使农村小城镇化真正做到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最后,优化环境,健全环境保护的机制。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它改善了农民生活,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然而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污水随意排放,造成了农村大面积土地无法种植。这不仅大大影响了农业粮食上的欠收,粮食安全面临威协,而且也影响了人们饮用水以及日常生活。所以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是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措施。在治理环境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另一面要实行领导责任制,把环境治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人人参与环境治理,积极营造和谐环境,美化公共卫生,突出人文特色。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农村城镇化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小均.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2010(2).
[2]陈锡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1).
[3]赵金成.生态小城镇建设[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县在全国城镇化浪潮中,奋起直追。县委县政府根据整体战略部署、分类指导、具体落实,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一、我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一)城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势头
小城镇建设规划日益完善。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各地根据国家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全面构筑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突出中心、发展重点;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具体负责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统一认识,将城镇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合理规划,增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城镇建设发展有序进行。近年来,我县各乡镇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使城镇化建设得到了有序发展。长岭镇聘请有关专家,根据本地特点,制定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杨湾镇、高士镇、雷池乡等乡镇相继成立小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城镇建设管理细则。各项工作都有序展开,管理制度日渐完善。分别制定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小城镇建设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同时在环境方面也得到了相应改善,各地不仅建立环卫所,负责整个镇区街道的环境卫生,各街道也投入物力和人力,改善街道的环境卫生。并对流动摊点加强整治,不仅改善环境,也加强了治安管理,提高了公民的文明素质,为小城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我县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体系不健全。根据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经验,城镇人口达到5万以上时,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才能形成一定规模,发挥其辐射功能,带动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而我县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善,无法形成带动性效应。且城镇布局缺乏前瞻性,没有站在全县的角度综合规划实施。短期效果不明显,致使长期性目标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长期坚持。根据我们实地调查,各乡镇规划操作性不强。总体规划目标不明确,全县10个乡镇中就有9个乡镇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且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并报县政府审批,规划的法律效力几乎为零,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只是口头规划,想起来干一场,忘记了放一边,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
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严重缺乏。我县在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不仅需要基础设施方面建设,还需要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投入。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县政府能拿出资金投入这方面的也很有限。同时,目前我县适应农村城镇化需要的融资机制还没能建立起来,加之银行金融系统放贷上,也无法在原则规定内进行放贷支持。因为乡镇是不能作为承贷主体,银行就是想放贷也无能为力,所以,导致了我县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的严重问题。
小城镇建设特色不够鲜明。由于我县小城镇建设规划总体目标不够明确、方向定位不够清晰,各地规划重视度不够,造成规划无各地特色,难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更谈不上形成独有的经济特色和产业风格。因而在城镇建筑、结构布局等方面也只能是千镇一面、单调呆板。
小城镇建设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农村城镇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农民,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的好坏,都直接关系着小城镇建设的成败。近年来,有些乡镇农民思想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乡村文化又受到西方价值的冲击,加上乡村政府没有很好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造成了乡村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贫乏。盲目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一些宗教。有的还大搞封建迷信,乱建寺庙。使得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古迹长期沉睡于地下,而未能按计划开发面世,难以发挥其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如雷池乡的文化古迹雷池,就是如此。乡村文明的弱化现象,导致农民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给农村经济带来畸形发展,而且也给小镇建设带来了极大难度。
二、我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首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城镇化建设。我县要立足长远,按照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的需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全面完成农村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工作。因地制宜,对各乡镇进行高标准、高适用性的整体功能区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突出商贸功能,形成服装、餐饮、小商品交易一条街,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功能。按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农村集中建设用地,统一城乡建筑风格,推广农村居民点建设,充分显示出传统文化古迹名镇的优势和特色。如漳湖镇回民村伊斯兰教风格建筑、鸦滩镇望马楼村联锁村式建筑。乡村的美丽首要是文化上的美丽。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各乡镇都要从本地乡村文化建设开始。要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发掘乡土文化的底蕴、特有的民风民俗,并对现有历史文化古迹加以修缮和维护,将历史文化作为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乡村独有的民风习俗才能体现出小城镇独特的文化精神,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小城镇化建设中文化的传递与继承,也才能体现出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特色。 其次,深化改革,完善并落实保障机制。规划出台后,各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积极研究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户籍、教育、土地、就业、医疗等配套措施。积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户籍、房产、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农民投入城镇化建设中来;努力简化土地征用手续,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凝聚力,实现小城镇建设顺利进行。
再次,扩大融资,建立多元的资金渠道。农村城镇化的资金投入,过去主要是依赖政府,而地方财政力量又是十分有限,难以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的发展。为此必须扩大融资,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一是筑巢引凤,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前提下,大力引进外来资金,充分利用外来资本的投入。二是政府尽可能地采取财政方面的支持,利用土地出让金和收取的部分税费作为后盾。三是聚结民间闲散资金,参与入股方式,盘活民间的存量资产,提升民间闲散资金的利用率。鼓勵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方面。通过组合、出租、转让等灵活方式,对地方人财物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民间资本找到有用武之地。所以戴相龙说,只有地方明确了哪些是政府该投资的,并且有了投资机制保障,才有利于城镇化健康推进。因此,只要我们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就能使农村小城镇化真正做到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最后,优化环境,健全环境保护的机制。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它改善了农民生活,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然而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污水随意排放,造成了农村大面积土地无法种植。这不仅大大影响了农业粮食上的欠收,粮食安全面临威协,而且也影响了人们饮用水以及日常生活。所以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是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措施。在治理环境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另一面要实行领导责任制,把环境治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人人参与环境治理,积极营造和谐环境,美化公共卫生,突出人文特色。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农村城镇化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小均.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2010(2).
[2]陈锡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1).
[3]赵金成.生态小城镇建设[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