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在眼前长不见 却往别处寻秋波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就是相当多的语文教师热衷于新理论、新主义、新方法、新模式的研究。在文章中开口新理论,闭口新模式,让人莫测高深,俨然一副理论家的姿态,颇能吓倒一些未见过“大世面”的“教书匠”。然而令人可惜的是,这些“理论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却未必见得比普通教师更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这些“理论家”只顾玩弄高深的理论,而忽略了对语文教学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比如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问题。忽视这些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只醉心于新理论的研究,无异于在纸上画宫殿,画里的宫殿美则美矣,却比不上外表破旧的茅草棚更加来得实用。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对新理论的研究,而是说新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语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综观于漪、魏书生、钱梦龙、宁鸿彬等语文教育名家的成功之路,他们无一不是在对语文教学基本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提出自己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的。对语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是他们教学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没有这个根,他们不可能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我深切感到对语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一名语文教师成长与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石。但是由于当前浮躁的教学研究风气的影响,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
  我以为语文教学与驾驶汽车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要驾车去某个地方,首先汽车得有动力能跑起来才行;再就是得有目标,得知道自己往哪儿去;然后就是你得会开车,能把车开走;再就是光会开还不行,还必须对驾车技术多加练习,熟练掌握驾驶技巧,使技术定型,也可以称之为动力定型。只有具备了这四个基本的条件,才有可能开车到目的地。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是学生必须有学习的动力(动力系统),其次是知道自己学习语文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当然教师要更加清楚),再次是学生要会学(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最后要有学习语文良好的习惯(动力定型)。语文教学只有在这四个基本问题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才有可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充足的语文学习动力——要让自己的“车”能跑起来
  学习的动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动机。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有充足的动力才能认真投入地去学语文。车子没有动力或动力不足,是开不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或缺乏学习动力,也是难以把语文学好的。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动力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调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动机),让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语文的愿望,从而为语文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它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的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或力量,是人类行为动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对人们的学习起促进作用。①
  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动机,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例如,有的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很感兴趣,一有空就读文学作品,从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习得语言表达的技能。由内源性动机激起的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励或分数,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原因激起的动机。学生努力学习,其满足不在活动过程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
  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动力充足,从而愿学、乐学。比如于漪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魏书生老师善于通过思想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这样的例子很多,名师在这一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也都有不少经典的论述。至于具体的方法,需要每位教师在学习优秀教师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况加以总结,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要知道自己的“车”往哪儿开
  不清楚语文学习的目的,不明白自己的 “车”往哪儿开,往往会使人走弯路与歧路,甚至到不了目的地。关于语文学习大的目标,以前有过不少的争议,现在则比较统一了。对这个问题,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素养指的是“人(学生)在语文方面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稳定的水平。在中小学,它主要是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不断地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自身生命个体的一部分而逐渐养成的”。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它的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变广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③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有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浙江教育学院的汪潮教授提出五个基本策略: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增进现代的人文素养、形成完美的精神世界;④北京市八一中学的兰瑞平老师认为:教师首先要处理好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其次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兴趣、习惯、方法、效率、途径、文化六个问题,第三要构建“学堂、主人、训练”的有机教学程序;⑤四川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李良品老师建议: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培养较强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⑥从这三位老师的建议中就可以看出“英雄所见略同”:对人文素养、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重视。由以上看来,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在语文的知识能力与学生的精神层面上下功夫,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几个方面都要加以关注,只突出其中一两点恐怕是很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要会自己开“车”
  车有了动力,又知道往哪儿开了,还必须要知道开车的方法,会开车才行。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果不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还是不容易学好语文。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语文,还必须传授给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可以沿着自学、会学的大道主动前进了。
  在进入21世纪之前,联合国组织了15名世界级的专家,花了3年的时间,写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这份报告提出了四大支柱,就是四个学会。第一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第二学会在现代条件下做事;第三学会共同生活;第四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作为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但在当前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得比较细致而深入,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不会学,不擅学,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道怎样学的不良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学会学习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与传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一只母鸡和一只母鸭刚生完蛋,正在“叽叽嘎嘎”地闲谈生蛋的心得。主人从她们旁边经过,不小心把一张报纸丢在地上。  母鸭捡起报纸,念报纸上的新闻:“据报道,三个月后,一颗小行星向地球迎面而来,有撞击地球的可能……”  “啊?”母鸡大吃一惊,一把就抢过报纸,念道:“这颗小行星一旦撞入地球,地球灭亡,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也会完全消失。”  看到这里,母鸡哭了起来:“完了,完了,我们活不成了!”  母鸭乐观地劝
文/跳蚤咬了人,被人追杀,他慌不择路地逃到老鼠那里。  跳蚤对老鼠说:“帮帮我吧!只要你帮我逃过人类的追杀,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你!”  老鼠早就听说了人类和跳蚤之间的恩怨,他想:“跳蚤这东西,名声不太好,要是帮了他,我自己的名声不也坏了吗?”但是,跳蚤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老鼠的心。是啊,我要是救了跳蚤,他就会报答我,他一定会给我很大的好处——救命之恩大于天嘛!  想到这里,老鼠对跳蚤说:“好吧,你就
“真奇怪,那个一元硬币刚放在讲台上,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张老师不动声色地在讲台上下仔细查找,却不见一点踪影。  问学生,可能会耽误一两节课;不问,新接班就遇上这件事,日后会留下隐患。张老师望着一张张陌生的稚气的面孔,又看了看课表,有了,就从这儿入手!  下午的说话课上,张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说:“今天我们以此为内容,进行说话练习。这个圆像什么?”同学们一时不知说什么。  张老师告诉他们:“有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纵观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1)1978~1989年的武术教育思想大讨论,起到了解放思想、重新认识武术的作用;(2)1990~1999年武术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推广,期间武术的文化内涵、教学和学科体系的构建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3)新世纪伊始,学者们从武术教育的历史入手逐渐过渡到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教育改革、教育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上来。贯穿这一历程的主线则是武术教育的日
我叫乔治,今年12岁,来自于美国。
哇,停电了!糟糕!我今天的战绩都付之东流了。
11月,北方的冬天早已飘起了雪花。这不,昨晚又降了一场大雪,今天早晨,外面已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怕冷的老咪本想猫在自己温暖的办公室品尝美味的冬笋,可门口的积雪没人扫可不行,万一谁滑倒了可不得了啊!战胜了自己惰性的老咪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找来了扫把,一锹一锹地做起了“环境卫士”。  雪刚扫到一半,一阵哭声惊动了老咪。兔女士哭着跑过来,一见到老咪,声音都颤抖了:“老咪大侦探,我家小兔……被人……害死
我有一个皮包用了二十年,每次我向年轻人说起,他们都用难以相信的眼神看我的皮包。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二十年实在太长了,几乎没有东西能用二十年,甚至连世上极珍贵的友谊、爱情。对生命的向往,也没有人能维持二十年了。  其实,在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一件东西用二十年是很平常的,结婚二十年是很平常的,有相交二十年的朋友也是平常的,甚至一件衣服穿二十年也是平常的……只可惜现代社会都反常了,才把那些平常的事看成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9年国内媒体对于“两会”报道中凸显出来的创新与突破进行梳理,总结出报道走向实在,注重内外联动,报道个性化,重信息重深度,以人为本这五大特色。  [关键词]“两会”报道 创新 突破    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是国内媒体报导的聚焦,年年都有出彩的地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的两会新闻报道又有哪些创新与突破呢?    一、“不折腾”走向实在    “两会”报道的重点、难点是
目前在语文复习课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师生认为语文课的知识点繁多,考试时又重在考查课外迁移的能力,所以将精力放在一些可以速成的题目上,对课本内容的复习很少;还有部分师生认为文言文是考试中的重头,把大块儿时间都用来梳理文言文……针对以上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复习。  一、齐心协力,夯实重点  首先是以课本为本,抓好基础,夯实重点。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