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宣州区单季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u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在宣州区推广的单季粳稻新品种,于2020年在宣州区选择11个粳稻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以皖垦粳2号作对照品种。结果表明:镇稻18、华粳40、武运粳29号这3个品种在宣州区的气候条件下种植,综合表现优良,全生育期、农艺性状表现适中,经济性状合理,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综合抗性水平较好,适宜在宣州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单季粳稻;品种展示;宣州区;2020年
  中图分类号 S51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76-02
  宣州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近些年当地水稻生产中面临着品种杂乱、种质退化和米质不高等问题,不利于当地优质水稻的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宣州区积极发展粳稻种植。为此,笔者于2020年在宣州区选择了11个粳稻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在当地推广的单季粳稻新品种,推动当地水稻的绿色高效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宣州区水阳镇管家村中心组冯宏智大户的承包田内,前茬作物类型为小麦,田间沟渠配套齐全、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为半粘土类型。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年均温15.6℃左右,最热月平均28.1℃、最冷月平均2.7℃,年均无霜期232d,年均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光照资源非常充足(年均值2000h以上),风向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年均降雨量1420mm,年际间分布差异较大,年均蒸发量802.5mm,5—8月份蒸发量占比超过53%。
  1.2 参试品种 参加2020年宣州区单季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的品种有11个,分别为镇稻18(苏审稻201311,皖农种函〔2016〕174号)、常优998(国审稻20190153)、华粳40(皖审稻2017032)、长农粳1号(鄂审稻2015019,皖引稻2019093)、秀水121(沪审稻2015005,皖引稻2018117)、武运粳29号(苏审稻201213,皖农种函〔2014〕607号)、华粳8号(苏审稻201607)、浙粳优1578(国审稻20190028)、南粳9108(苏审稻201306)、甬优1540(国审稻2015040)、皖垦粳2号(对照,皖审稻2017035)。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皖垦粳2号作为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4次,小区面积100m2(10m×10m),小区间设50cm走道作为试验期间的操作行,各小区边缘种植保护行。所有品种播种均安排在6月18日完成,采取撒播的方式[1]。
  1.4 试验方法 播种前对各处理精选的种子进行晒种处理,在晴日里晒1~2d即可,不可在高温下暴晒,然后选择25%咪鲜胺乳油进行浸种处理,期间每6h翻1次,浸泡40h后捞出种子冲洗干净后继续浸泡在清水里,待种子萌动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各处理除了品种不同外,其余管理均保持一致,同当地常规单季粳稻品种种植方式一致,6月18日前施底肥,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m3/hm2和45%复合肥(15-15-15)600~750kg/hm2,拌合均匀后撒入,之后耕耙地块,确保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2]。秧苗处于3叶期时,在灌水的同时追施尿素120~150kg/hm2作为苗肥,2周后再施入尿素150~225kg/hm2作为分蘖肥,当水稻植株第2节伸长时追施尿素75~120kg/hm2作为穗粒肥[3-4];此外,在水稻抽穗前后、灌浆期分别施入0.3%磷酸二氢钾2250g/hm2作为根外追肥。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5]防治病虫害。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试验期间对各参试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全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及抗性水平进行观察、统计,分品种单独计产[6]。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1可知,各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常优998全生育期最长(152d),长农粳1号最短(140d),对照品种为145d,与对照品种差异在2d内的品种有镇稻18、华粳40、武运粳29号、华粳8号;各品种的株高在87.9~118.1cm,其中常优998最高,秀水121最矮;株型表现为紧凑或者半紧凑的品种有镇稻18、华粳40、秀水121、武运粳29号、华粳8号、南粳9108、皖垦粳2号等,其余品种株型均表现为适中;整齐度表现较好或者好的品种有镇稻18、华粳40、常优998、长农粳1号、武运粳29号、华粳8号、南粳9108、甬优1540、皖垦粳2号;长势表现一般的品种有常优998、浙粳优1578,长势中等的品种有秀水121,其余品种长势均为较旺盛;镇稻18、秀水121叶片颜色表现为中绿,华粳40、武运粳29号、甬优1540、皖垦粳2号4个品种表现为绿,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淡绿。
  2.2 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 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有效穗数在232.5万~336.0万穗/hm2,其中浙粳优1578最低,皖垦粳2号最高;穗实粒数在94.5~193.3粒,其中浙粳优1578最多,长农粳1号最少;结实率在83.0%~94.2%,其中南粳9108最高,长农粳1号最低;千粒重在22.4~28.1g,其中长农粳1号最重,甬优1540最轻;实际产量超过10000kg/hm2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镇稻18、华粳40、武运粳29号、皖垦粳2号(CK),分别达到10921.50、10989.00、11386.50、10102.50kg/hm2,镇稻18、华粳40、武运粳29号分别较对照增产8.11%、8.78%、12.71%,其余品种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2.3 田间抗性水平 由表3可知,各参试品种在田间表现出的抗性不同。其中,抗倒伏能力表现一般的品种有秀水121、浙粳优1578、甬优1540,其余品种的抗倒伏能力表现为较强或者强;除了镇稻18、长农粳1号、秀水121、皖垦粳2号对白叶枯病表现为中抗或者抗外,其余品种均为感或者中感;对纹枯病表现为感的品种有常优998、华粳8号、甬优1540,表现为高感的品种有南粳9108,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抗或者中抗;对稻曲病表现为感或者中感的品种有常优998、华粳8号、浙粳优1578,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抗或者中抗;华粳40、秀水121、武运粳29号、浙粳优1578、皖垦粳2号这5个品种对稻瘟病表现为抗或者中抗。综合考虑,抗性水平相对较好的品种有镇稻18、华粳40、长农粳1号、秀水121、武运粳29号、皖垦粳2号。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11个单季粳稻品种在宣州区种植,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抗性水平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产量表现明显高于对照品种的有镇稻18、华粳40、武运粳29号,分别为10921.50、10989.00、11386.5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综合评价,镇稻18、华粳40、武运粳29号等3个品种表现经济性状合理,全生育期及农艺性状适中,抗性水平相对较好,并且通过皖审或皖引种范围包含宣城区域,因此适合在宣州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继续试验。
  参考文献
  [1]杨许琴.单季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26,92.
  [2]朱华丽,孙秀莉,童培银.单季杂交粳稻生育特性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9(5):37-40.
  [3]邱启生.晚粳稻新品种适应性筛选与高产示范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9(6):8-10,14.
  [4]陈国,金林灿,孙志栋,等.单双季晚粳稻宁81、宁88品种表现及推广成效[J].宁波农业科技,2016(1):24-26.
  [5]陳豪明,童培银,陈龙春,等.单季杂交粳稻新组合联品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6(10):135-138.
  [6]陈哲雯,李新敏,黄辰洁,等.晚粳稻浙辐粳83的特征特性及单季直播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797-1798.
其他文献
摘 要:以蒸馏水、自来水、10%PEG为引发剂对“垦玉六号”玉米陈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渗透引发时间和引发剂对玉米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36h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及芽鲜重等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10%PEG引发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及芽鲜重也有着明显的促进效果,10% PEG引发36h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侧根数促进效果显著,引发效果最好。  关键词:引发;玉米种子;
摘 要:贵州省高坡乡云顶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既要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也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该文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发放问卷等方法得知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并针对云顶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条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特色资源、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等对策,以期为云顶草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顶草原;生态旅游;感知态度;开发对策  中
摘 要:水稻是庐江县泥河镇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当地积极发展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研究不同肥料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以生育进程、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产量等作为指标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入45%红四方复合肥600kg/hm2+有机肥1500kg/hm2,水稻的生育进程、经济性状更加合理,产量最高,极显著优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  关键词
摘 要:采用不同N、K配比营养液与GA3协同处理韶羞幼苗,分析其株高、茎粗、冠幅、叶下高、叶数、叶长、叶宽、芽数、单位长度枝梢上的叶数、根数和根长以及根冠比的变化。结果表明:低K高N的营养液配方对植物的株高、叶宽、叶数、叶下高均有促进作用;低N高K营养液配方能够促进叶片伸长,促进根系生长;GA3处理对韶羞株高、茎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结合韶羞幼苗株型结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C1处
摘 要:青贮玉米作为奶牛、羊饲料的来源之一,其产量及品质对奶牛、羊的肉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因素众多,该文探讨了青贮玉米品种选择、栽培管理、青贮及外源添加剂等技术,旨在提高青贮玉米品质,为推动宁夏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技术支撑。  关键词:青贮玉米;饲料;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69-03  Researc
摘 要:该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分析了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云浮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5;D9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122-03  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是脱贫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的必然趋势。生物炭孔隙发达、吸附性好、官能团种类多样、阳离子交换能力强等特性,赋予了其改良土壤环境、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潜力。该文在总结生物炭和氮肥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质量的影响,以及生物炭配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并展望了生物炭配施氮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在农业生产
摘 要:新增耕地是严格落实占补平衡的基础和抓手,强化新增耕地监管是保障。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耕地后备资源越发匮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新增耕地管理工作,程序复杂化、要素多元化、内容精细化,信息化监管将是必要的手段和方式。该研究使用开源的开发语言Java、Web-GIS框架、MySQL数据库等技术开发智能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了贵州省新增耕地核定信息系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