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的孩子太多,家长管不了,只能自生自灭。如果有艺术家来,孩子们就会追求艺术
这天,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孙金龙的画展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正式开幕了。看画展的是戴草帽的村民和孩子,相对于画家孙金龙,他们更熟悉小学老师孙金龙。
去年5月,孙金龙在广州结识了同好中国传统文化的雷州足荣籍儒商陈宇,并随陈宇参与了雷州足荣村新农村建设活动。8月8日孙金龙第一次踏上雷州半岛,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所画的层层桉树,第一次真实地呈现在眼前。一条小路望去,红泥土染上一圈赤红,上头是葱葱郁郁的大树,绿得新鲜发亮,远处是成片的甘蔗林、香蕉林,小屋在林间若隐若现。好一幅天然水墨画。孙金龙问足荣村小学的校长,孩子们是否画画,校长说学校没有固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只是“随便上”。
孙金龙决定留下来,在这里支教。这只是瞬间迸出的想法,却十分坚定,他要让孩子们把“这种惊奇转化为艺术”。
支教生活
孙金龙支教的第一天,村委书记夹着“雷语”憨憨地说:“孙老师,我不会讲普通话哦。”
语言不通是孙金龙当美术老师遇到的最大困难。
开学典礼那天,孙金龙给孩子们挥毫:“天道酬勤”,还给他们唱了歌,把一首《姑娘我爱你》改编成了《猪笼我爱你》。晚上,村民大会又把他请上主席台,大伙儿说的雷州话他完全没听懂。
低年级的孩子普通话不灵光,上课自由散漫,讲话,做小动作,随意走动,孙金龙一开始有些“心灰意冷”。他在日记里写道:“这里的孩子多少有点野性,这野性是城市孩子所没有的童真,他们需要引导、关心,他们会成长的。”
孙金龙一周上12节课,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上两节。
早晨7点钟,孙金龙起床准备上课。他8平米左右的卧房,仅够摆一张旧式大床,带来的衣服不多,直接挂在蚊帐里。蚊帐里的空间被一块木板分成两层,上层密密地排着书,下层一张棉被,仅留下一个刚好能容下他高大身躯的空子。这里容不下他和妻女的“敖包相会”。他甚至没敢把她们带到这边来看看,“怕她们接受不了”。
早晨他给自己煮粥。雷州半岛多梅雨,潮气大,孙金龙的被子总是湿润润的。虫、四脚蛇、蜘蛛特别多。有一天他揭开锅盖想做点东西吃,发现全是蚂蚁,突然感到沮丧。
而孩子们总能给他力量。他教一二年级的孩子画简单的画,启发孩子们用心去感受美,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写生。他在黑板前一动不动地站着,给孩子们当肖像模特。
他的第一个教师节,孩子们给他送礼物,他说:“我不要你们买的礼物,你们可以自己制作。”那以后,低年级的小孩手上总扬着一张自己的画对他说:“孙老师,这是送给你的。”
学生们还总是把家长让带的东西递到孙老师跟前说:“这个好好吃的。”
附近村子也有人把孩子送到足荣村,希望跟孙金龙学画。孙金龙收了26个徒弟。孩子们在孙金龙的知足小院,可以将宣纸占为己有,可以随便用孙金龙的画笔和墨水。而在孙金龙南京的家,女儿是不被允许碰父亲的画笔的。
孩子,你们要自由飞翔
对于从小痴迷画画的孙金龙来说,他的童年比足荣村的小孩要幸运得多。虽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他出生在城里,读的是城里的学校。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没有紧张的课程。做木工的父亲有个徒弟,偶尔简单作画。一次,他送给父亲一幅画,写了毛主席的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旁边配一个小三峡的图。孙金龙很喜欢,临摹了好几遍,这是他画画的开始 。父亲并不喜欢儿子学画,希望他学点手艺,能有饭吃。孙金龙自己省下零花钱买纸笔。从那开始,他画了40年。
而足荣村的村民一辈子没见过画家,没看过画展,孩子们更没见过真正的国画,没抓过画笔。
孙金龙说,女儿从小上学都是接送的,现在已经读完研究生了,而这里的孩子学前班就自己背着书包回家。他经常说,农村的孩子太多,家长管不了,自生自灭,能走到哪就是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在这里,他第一次看见女同学上课还要带着弟弟,读书时还有另一双小手抢着抓课本。
孙金龙希望通过支教,让孩子们有“走出去”的理想,有画画的可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但他也经常体会到这里的孩子读书的艰难。
广东商人陈宇,27年前正是从这个小院走出去,上中学、大学,后来创立了樟树湾集团。他至今感慨,这是广东最穷的地方,小时候就没看过画笔。
开学那天,孩子们回答陈宇的提问“你长大了做什么?”有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像你——陈董一样上大学,做大老板,赚大钱回报社会,孝敬父母。”虽然听上去有些稚气,这淳朴的语言还是被孙金龙写进了日记。
孙金龙画展的开幕式上,城里来的姐姐带着孩子们一起唱《自由飞翔》,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大,你們要好好读书,要飞出这里。孩子们听得懵懵懂懂,却在歌声中天真地笑着。
孙金龙的努力是有成果的。除了一个学生的作品被拿到雷州市的画展展出之外,大家发现,村委书记的普通话流畅多了,这个村子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乡下的画展。除了媒体,光顾的基本是足荣村的村民,多数出于没看过画展的好奇。
有多少人能懂?
孙金龙想,农民可能不懂画,但他们可能认识到这样是“美”,等他们以后去镇上买画的时候,可能会说,这个画没有孙老师画得好,或者比孙老师画得好,这就是对“美”的认识了。
孙金龙曾问学生:“你们家有几本书?”90%以上的家庭都是没有书的。这里的知识投资基本没有。如果不在这里办画展,这里的人一辈子也不会进美术馆看画,也不会看到真正的国画。
画展的主题是“天蓝地红”,展出的是孙金龙在足荣村支教半年的作品。主要作品是他新尝试的红泥画,用朱砂、咖啡、茶叶、美酒和着雷州的红泥巴做成颜料,画的是月下树,树中屋,祥和的归隐之所,到处带着热烈的红色尘土,透着不屈的风骨。村里请来木工,给孙老师的画装上画框。这粗糙的画框,放在城里同行们也许会认为很土,而孙金龙现在觉得很美,古朴自然。他用鸡笼、簸箕做灯罩,悬上瓦屋顶,灯光柔柔地照亮了整个屋子。
篆刻艺术家钟国康说,“很多艺术家都是农民的孩子,没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我就不会成为艺术家。要让村民对艺术更尊重,让村民鼓励孩子追求艺术。”
当一个聋者
比起作画时的激情澎湃,孙金龙是略短于言辞的,话语完全不经修饰。更多时候,他独享一份孤独,宁愿当一个聋者。
聋者善视。拂去喧嚣,美好尽在心里。
孙金龙从来都是寂寞的。小时候一起学画的5个师兄弟,有的当官了,有的进学校做科研了,在画画的道路上坚持下来的只有他。
孙金龙一直在追求心中的禅静,他的右手腕经常戴一串佛珠,一直有出家的想念,最终怕家人不理解而放弃。他认为,现在的艺术家首先是社会活动家,还要经营市场,这些他都做不来。而抓起画笔,他可以48小时不睡觉。
早在1994年,孙金龙的作品就登上了美国《读者文摘》的封面,作品名字是《无为》,98年他在江苏山水画展上获奖的作品是《清净无为》。
无欲则刚,也正是在这与世隔绝的足荣村,他找到了悟“道”之所。只要拿起画笔,寂寞皆可抛诸脑后。以前画画,他不喜欢小桥流水,认为那太甜腻,只喜欢山林的冷寂和空旷。
现在,他开始画上了村里的人家,以及慢慢升腾的炊烟。
这天,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孙金龙的画展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正式开幕了。看画展的是戴草帽的村民和孩子,相对于画家孙金龙,他们更熟悉小学老师孙金龙。
去年5月,孙金龙在广州结识了同好中国传统文化的雷州足荣籍儒商陈宇,并随陈宇参与了雷州足荣村新农村建设活动。8月8日孙金龙第一次踏上雷州半岛,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所画的层层桉树,第一次真实地呈现在眼前。一条小路望去,红泥土染上一圈赤红,上头是葱葱郁郁的大树,绿得新鲜发亮,远处是成片的甘蔗林、香蕉林,小屋在林间若隐若现。好一幅天然水墨画。孙金龙问足荣村小学的校长,孩子们是否画画,校长说学校没有固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只是“随便上”。
孙金龙决定留下来,在这里支教。这只是瞬间迸出的想法,却十分坚定,他要让孩子们把“这种惊奇转化为艺术”。
支教生活
孙金龙支教的第一天,村委书记夹着“雷语”憨憨地说:“孙老师,我不会讲普通话哦。”
语言不通是孙金龙当美术老师遇到的最大困难。
开学典礼那天,孙金龙给孩子们挥毫:“天道酬勤”,还给他们唱了歌,把一首《姑娘我爱你》改编成了《猪笼我爱你》。晚上,村民大会又把他请上主席台,大伙儿说的雷州话他完全没听懂。
低年级的孩子普通话不灵光,上课自由散漫,讲话,做小动作,随意走动,孙金龙一开始有些“心灰意冷”。他在日记里写道:“这里的孩子多少有点野性,这野性是城市孩子所没有的童真,他们需要引导、关心,他们会成长的。”
孙金龙一周上12节课,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上两节。
早晨7点钟,孙金龙起床准备上课。他8平米左右的卧房,仅够摆一张旧式大床,带来的衣服不多,直接挂在蚊帐里。蚊帐里的空间被一块木板分成两层,上层密密地排着书,下层一张棉被,仅留下一个刚好能容下他高大身躯的空子。这里容不下他和妻女的“敖包相会”。他甚至没敢把她们带到这边来看看,“怕她们接受不了”。
早晨他给自己煮粥。雷州半岛多梅雨,潮气大,孙金龙的被子总是湿润润的。虫、四脚蛇、蜘蛛特别多。有一天他揭开锅盖想做点东西吃,发现全是蚂蚁,突然感到沮丧。
而孩子们总能给他力量。他教一二年级的孩子画简单的画,启发孩子们用心去感受美,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写生。他在黑板前一动不动地站着,给孩子们当肖像模特。
他的第一个教师节,孩子们给他送礼物,他说:“我不要你们买的礼物,你们可以自己制作。”那以后,低年级的小孩手上总扬着一张自己的画对他说:“孙老师,这是送给你的。”
学生们还总是把家长让带的东西递到孙老师跟前说:“这个好好吃的。”
附近村子也有人把孩子送到足荣村,希望跟孙金龙学画。孙金龙收了26个徒弟。孩子们在孙金龙的知足小院,可以将宣纸占为己有,可以随便用孙金龙的画笔和墨水。而在孙金龙南京的家,女儿是不被允许碰父亲的画笔的。
孩子,你们要自由飞翔
对于从小痴迷画画的孙金龙来说,他的童年比足荣村的小孩要幸运得多。虽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他出生在城里,读的是城里的学校。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没有紧张的课程。做木工的父亲有个徒弟,偶尔简单作画。一次,他送给父亲一幅画,写了毛主席的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旁边配一个小三峡的图。孙金龙很喜欢,临摹了好几遍,这是他画画的开始 。父亲并不喜欢儿子学画,希望他学点手艺,能有饭吃。孙金龙自己省下零花钱买纸笔。从那开始,他画了40年。
而足荣村的村民一辈子没见过画家,没看过画展,孩子们更没见过真正的国画,没抓过画笔。
孙金龙说,女儿从小上学都是接送的,现在已经读完研究生了,而这里的孩子学前班就自己背着书包回家。他经常说,农村的孩子太多,家长管不了,自生自灭,能走到哪就是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在这里,他第一次看见女同学上课还要带着弟弟,读书时还有另一双小手抢着抓课本。
孙金龙希望通过支教,让孩子们有“走出去”的理想,有画画的可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但他也经常体会到这里的孩子读书的艰难。
广东商人陈宇,27年前正是从这个小院走出去,上中学、大学,后来创立了樟树湾集团。他至今感慨,这是广东最穷的地方,小时候就没看过画笔。
开学那天,孩子们回答陈宇的提问“你长大了做什么?”有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像你——陈董一样上大学,做大老板,赚大钱回报社会,孝敬父母。”虽然听上去有些稚气,这淳朴的语言还是被孙金龙写进了日记。
孙金龙画展的开幕式上,城里来的姐姐带着孩子们一起唱《自由飞翔》,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大,你們要好好读书,要飞出这里。孩子们听得懵懵懂懂,却在歌声中天真地笑着。
孙金龙的努力是有成果的。除了一个学生的作品被拿到雷州市的画展展出之外,大家发现,村委书记的普通话流畅多了,这个村子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乡下的画展。除了媒体,光顾的基本是足荣村的村民,多数出于没看过画展的好奇。
有多少人能懂?
孙金龙想,农民可能不懂画,但他们可能认识到这样是“美”,等他们以后去镇上买画的时候,可能会说,这个画没有孙老师画得好,或者比孙老师画得好,这就是对“美”的认识了。
孙金龙曾问学生:“你们家有几本书?”90%以上的家庭都是没有书的。这里的知识投资基本没有。如果不在这里办画展,这里的人一辈子也不会进美术馆看画,也不会看到真正的国画。
画展的主题是“天蓝地红”,展出的是孙金龙在足荣村支教半年的作品。主要作品是他新尝试的红泥画,用朱砂、咖啡、茶叶、美酒和着雷州的红泥巴做成颜料,画的是月下树,树中屋,祥和的归隐之所,到处带着热烈的红色尘土,透着不屈的风骨。村里请来木工,给孙老师的画装上画框。这粗糙的画框,放在城里同行们也许会认为很土,而孙金龙现在觉得很美,古朴自然。他用鸡笼、簸箕做灯罩,悬上瓦屋顶,灯光柔柔地照亮了整个屋子。
篆刻艺术家钟国康说,“很多艺术家都是农民的孩子,没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我就不会成为艺术家。要让村民对艺术更尊重,让村民鼓励孩子追求艺术。”
当一个聋者
比起作画时的激情澎湃,孙金龙是略短于言辞的,话语完全不经修饰。更多时候,他独享一份孤独,宁愿当一个聋者。
聋者善视。拂去喧嚣,美好尽在心里。
孙金龙从来都是寂寞的。小时候一起学画的5个师兄弟,有的当官了,有的进学校做科研了,在画画的道路上坚持下来的只有他。
孙金龙一直在追求心中的禅静,他的右手腕经常戴一串佛珠,一直有出家的想念,最终怕家人不理解而放弃。他认为,现在的艺术家首先是社会活动家,还要经营市场,这些他都做不来。而抓起画笔,他可以48小时不睡觉。
早在1994年,孙金龙的作品就登上了美国《读者文摘》的封面,作品名字是《无为》,98年他在江苏山水画展上获奖的作品是《清净无为》。
无欲则刚,也正是在这与世隔绝的足荣村,他找到了悟“道”之所。只要拿起画笔,寂寞皆可抛诸脑后。以前画画,他不喜欢小桥流水,认为那太甜腻,只喜欢山林的冷寂和空旷。
现在,他开始画上了村里的人家,以及慢慢升腾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