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皇帝,究竟是一种何等的滋味,怕只有两种人知道,一种是做过天子的皇帝,一种是演过皇帝的倡优。做过天子的皇帝,生在皇宫的继承者多生而有之的滋味,怕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演过皇帝的倡优,进出于角色之间,恍兮惚兮,总是隔了一层。然而,还有一种如同刘邦这样的人,生为平民,长于乱世,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登上社会的顶点,做皇帝接受天下臣民的匍匐欢呼。那种体验,怕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刘邦即皇帝位,时间在汉五年阴历二月初二,地点在东郡定陶县城北的汜水北岸,故址在今山东定陶,当是灭楚的联军主力韩信所统领的齐国军队的屯驻地。
等到汉五年十二月,联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天下大定,刘邦要在定陶军中即皇帝位。皇帝称号,创建于秦始皇。皇帝即位,有其庄严肃穆的仪礼。叔孙通学儒,仪礼之学,正是儒学的重头戏。于是,即位的仪礼就由叔孙通主持。
秦始皇时,叔孙通供职于博士官署,熟悉秦王朝的仪礼制度。他按照秦的制度,拟订方案,交由刘邦审阅。刘邦是游侠行武之人,孙猴子穿戴不了衣冠,受不得礼仪规矩的约束。他嫌叔孙通的方案烦琐,劈头盖脸一阵大砍大删,只愿意接受最简单的即位礼。精明柔顺的叔孙通一一照办,只保留了简单的仪式,起台筑坛,告祭天地先祖,以诸侯王领头,将相大臣跟进,奉上皇帝称号,简略如同军中拜大将一般。刘邦接受了。于是,在叔孙通主持下,定陶即位,顺利举行如仪。
汉帝国建立,汉政府开始大封功臣,排排坐,吃果果,评功摆好,分配到手的胜利果实。到了汉六年正月间,第一批元老功臣得到封赏,二十多位列侯安排就位,余下的更多功臣,人人期待盼望,个个摩拳擦掌,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益发争功抢先。
随同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除少数文臣谋士,如萧何、张良等外,都是领兵打仗的军人将士,大多如同刘邦一样,出身于草根平民,粗莽尚武,不通文墨礼法。萧何、张良、陈平自不待言,粗放如刘邦,也终于是看不下去了,心生厌烦,成为一桩心病。
这件事情,早就看在叔孙通眼里,他一直察言观色,待到他确认刘邦益发厌恶时,小心进言道:“陛下所烦心的,岂非是群臣粗野而没有规矩?”刘邦怏怏答道:“正是如此。”叔孙通答道:“庙堂不同于江湖,皇宫之内,自有礼仪。所谓礼仪,是用来明确上下尊卑秩序的规矩。如今国家新建,礼仪未曾得到整备,群臣多出身草莽,自然是没有规矩。”
刘邦点点头问道:“那你看如何是好?”叔孙通胸有成竹,从容答道:“承蒙陛下所知,儒者保守尚文,难与进取,却可以守成。典章礼仪,正是儒者之长。鲁国,是儒学之乡,礼仪之国。臣下愿意从鲁国征集儒生,与臣下的弟子们一道,共同草拟群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即皇帝位时,刘邦已经见识过叔孙通所拟定的即位礼,颇嫌烦琐。他有些不安地问道:“会不会很难呢?”聪明的叔孙通,听出刘邦的心思,马上答道:“所谓礼仪者,乃是根据时代和人情之不同而制定的典章规范。因此之故,臣下希望参考三代以来的古礼,配合秦朝的礼仪,综合取舍,混合制定。”刘邦将信将疑,回答道:“那你试试吧。要简单易行,要我能做得到哈。”
叔孙通率领新召集来的儒生、门下弟子和刘邦身边的学者,组成近二百人的团队,着手制定朝礼制度。待到演练成熟,有了相当的把握,叔孙通面见刘邦,请刘邦前往观看。抱着试试看心情的刘邦,看后觉得不烦。叔孙通又请他按照朝礼演习一番,感觉還好,说道:“这个样子嘛,我还能做到。”于是下诏,命令群臣如法演习,明年十月的朝会大典正式启用。
汉七年十月初一这一天,长乐宫内外警备森严,肃穆庄重,朝会之与会者,无不早早起身,次第进入宫门,在前殿外等候。天大亮之前,钟声响起,宫官谒者司仪,引领与会者有序进入殿门,来到殿前廷中。广阔的廷中,车骑步三军列阵排列,兵器寒光闪闪,旗帜迎风飘扬,与会者无不心生敬畏,肃然雅静。
司仪官一声令下,在高声传呼的“趋”声中,与会者按照地位高低,排定先后,整队成列,小步快走,当他们通过三军间的夹道,来到殿前的台阶之下时,已经是战战兢兢。
由廷中登殿的台阶,称为陛。从廷中上殿,有台阶数十级。台阶之下的位置,称为陛下,是臣下们上殿觐见皇帝的低点,也用来作为臣下称呼皇帝的尊称。
在谒者的引导之下,功臣列侯、诸将军等各色武官,转至陛下西侧,面向东方,整齐站列。以丞相为首的各色文官,转向陛下东侧,面向西方,整齐站列。而皇帝刘邦,已经出寝宫来到前殿,从前殿后面登阶进入东房,停驻休憩。待到方方面面整饬完毕,各色人等就位待命。司礼官大行署下之九位礼官,依次传呼起驾。于是,皇帝刘邦乘坐御辇,由内官执旗先行开道,高声传呼驾临,在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中,出东房进入殿中就座。
礼官引导下的拜贺行列,徐徐进入殿中,依次趋前奉贺。皇帝刘邦,法冠盛装,独坐高堂,庄严肃穆,威压逼人。趋前拜贺者无不人人震恐,依次跪拜行礼。朝礼完毕,殿中已经设坐准备了爵酒。入座后,皆俯伏低头,不敢仰望。在礼官引导下,按照地位高低,逐次奉爵酒起身致贺。九次举爵齐饮共贺后,司礼之谒者宣言“罢酒”,任何人不得再饮。朝会大典上,设有执法御史,受命宣布:有不听从指令者,当场纠劾带出。然而,当天的朝会大典,从进入殿门等候开始,直到罢酒结束大典,竟然没有一个人违规失礼,敢于高声喧哗。
朝会完美结束后,刘邦感叹道:“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当即赏赐黄金五百斤,拜叔孙通为太常,以九卿之任,全权负责朝廷和宗庙的礼仪祭祀。
趁着刘邦高兴,叔孙通进言道:“臣下的诸位弟子,已经跟随多年。此次朝会仪礼的制定,皆由他们共同参与,恳愿陛下恩赐,也为他们做合适的安排。”豪爽的刘邦,当即诏令,将叔孙通的弟子们,全部委任为郎官,在宫中充当侍从。
司马迁评论说:叔孙通观望世态,忖度实务。他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礼仪,能够与时进退善于变通,可谓是汉代儒士的宗师。老子说过,道路本是逶迤曲折,循道而行者,自然有弯绕。这些智言慧语,用来观照叔孙通,岂不正好。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刘邦即皇帝位,时间在汉五年阴历二月初二,地点在东郡定陶县城北的汜水北岸,故址在今山东定陶,当是灭楚的联军主力韩信所统领的齐国军队的屯驻地。
等到汉五年十二月,联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天下大定,刘邦要在定陶军中即皇帝位。皇帝称号,创建于秦始皇。皇帝即位,有其庄严肃穆的仪礼。叔孙通学儒,仪礼之学,正是儒学的重头戏。于是,即位的仪礼就由叔孙通主持。
秦始皇时,叔孙通供职于博士官署,熟悉秦王朝的仪礼制度。他按照秦的制度,拟订方案,交由刘邦审阅。刘邦是游侠行武之人,孙猴子穿戴不了衣冠,受不得礼仪规矩的约束。他嫌叔孙通的方案烦琐,劈头盖脸一阵大砍大删,只愿意接受最简单的即位礼。精明柔顺的叔孙通一一照办,只保留了简单的仪式,起台筑坛,告祭天地先祖,以诸侯王领头,将相大臣跟进,奉上皇帝称号,简略如同军中拜大将一般。刘邦接受了。于是,在叔孙通主持下,定陶即位,顺利举行如仪。
汉帝国建立,汉政府开始大封功臣,排排坐,吃果果,评功摆好,分配到手的胜利果实。到了汉六年正月间,第一批元老功臣得到封赏,二十多位列侯安排就位,余下的更多功臣,人人期待盼望,个个摩拳擦掌,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益发争功抢先。
随同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除少数文臣谋士,如萧何、张良等外,都是领兵打仗的军人将士,大多如同刘邦一样,出身于草根平民,粗莽尚武,不通文墨礼法。萧何、张良、陈平自不待言,粗放如刘邦,也终于是看不下去了,心生厌烦,成为一桩心病。
这件事情,早就看在叔孙通眼里,他一直察言观色,待到他确认刘邦益发厌恶时,小心进言道:“陛下所烦心的,岂非是群臣粗野而没有规矩?”刘邦怏怏答道:“正是如此。”叔孙通答道:“庙堂不同于江湖,皇宫之内,自有礼仪。所谓礼仪,是用来明确上下尊卑秩序的规矩。如今国家新建,礼仪未曾得到整备,群臣多出身草莽,自然是没有规矩。”
刘邦点点头问道:“那你看如何是好?”叔孙通胸有成竹,从容答道:“承蒙陛下所知,儒者保守尚文,难与进取,却可以守成。典章礼仪,正是儒者之长。鲁国,是儒学之乡,礼仪之国。臣下愿意从鲁国征集儒生,与臣下的弟子们一道,共同草拟群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即皇帝位时,刘邦已经见识过叔孙通所拟定的即位礼,颇嫌烦琐。他有些不安地问道:“会不会很难呢?”聪明的叔孙通,听出刘邦的心思,马上答道:“所谓礼仪者,乃是根据时代和人情之不同而制定的典章规范。因此之故,臣下希望参考三代以来的古礼,配合秦朝的礼仪,综合取舍,混合制定。”刘邦将信将疑,回答道:“那你试试吧。要简单易行,要我能做得到哈。”
叔孙通率领新召集来的儒生、门下弟子和刘邦身边的学者,组成近二百人的团队,着手制定朝礼制度。待到演练成熟,有了相当的把握,叔孙通面见刘邦,请刘邦前往观看。抱着试试看心情的刘邦,看后觉得不烦。叔孙通又请他按照朝礼演习一番,感觉還好,说道:“这个样子嘛,我还能做到。”于是下诏,命令群臣如法演习,明年十月的朝会大典正式启用。
汉七年十月初一这一天,长乐宫内外警备森严,肃穆庄重,朝会之与会者,无不早早起身,次第进入宫门,在前殿外等候。天大亮之前,钟声响起,宫官谒者司仪,引领与会者有序进入殿门,来到殿前廷中。广阔的廷中,车骑步三军列阵排列,兵器寒光闪闪,旗帜迎风飘扬,与会者无不心生敬畏,肃然雅静。
司仪官一声令下,在高声传呼的“趋”声中,与会者按照地位高低,排定先后,整队成列,小步快走,当他们通过三军间的夹道,来到殿前的台阶之下时,已经是战战兢兢。
由廷中登殿的台阶,称为陛。从廷中上殿,有台阶数十级。台阶之下的位置,称为陛下,是臣下们上殿觐见皇帝的低点,也用来作为臣下称呼皇帝的尊称。
在谒者的引导之下,功臣列侯、诸将军等各色武官,转至陛下西侧,面向东方,整齐站列。以丞相为首的各色文官,转向陛下东侧,面向西方,整齐站列。而皇帝刘邦,已经出寝宫来到前殿,从前殿后面登阶进入东房,停驻休憩。待到方方面面整饬完毕,各色人等就位待命。司礼官大行署下之九位礼官,依次传呼起驾。于是,皇帝刘邦乘坐御辇,由内官执旗先行开道,高声传呼驾临,在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中,出东房进入殿中就座。
礼官引导下的拜贺行列,徐徐进入殿中,依次趋前奉贺。皇帝刘邦,法冠盛装,独坐高堂,庄严肃穆,威压逼人。趋前拜贺者无不人人震恐,依次跪拜行礼。朝礼完毕,殿中已经设坐准备了爵酒。入座后,皆俯伏低头,不敢仰望。在礼官引导下,按照地位高低,逐次奉爵酒起身致贺。九次举爵齐饮共贺后,司礼之谒者宣言“罢酒”,任何人不得再饮。朝会大典上,设有执法御史,受命宣布:有不听从指令者,当场纠劾带出。然而,当天的朝会大典,从进入殿门等候开始,直到罢酒结束大典,竟然没有一个人违规失礼,敢于高声喧哗。
朝会完美结束后,刘邦感叹道:“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当即赏赐黄金五百斤,拜叔孙通为太常,以九卿之任,全权负责朝廷和宗庙的礼仪祭祀。
趁着刘邦高兴,叔孙通进言道:“臣下的诸位弟子,已经跟随多年。此次朝会仪礼的制定,皆由他们共同参与,恳愿陛下恩赐,也为他们做合适的安排。”豪爽的刘邦,当即诏令,将叔孙通的弟子们,全部委任为郎官,在宫中充当侍从。
司马迁评论说:叔孙通观望世态,忖度实务。他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礼仪,能够与时进退善于变通,可谓是汉代儒士的宗师。老子说过,道路本是逶迤曲折,循道而行者,自然有弯绕。这些智言慧语,用来观照叔孙通,岂不正好。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