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英语(ESP)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建设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桥梁作用,但目前ESP师资队伍建设较为滞后。本文首先分析了ESP教师队伍现状,接着对ESP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进行进一步阐释,最后重点探讨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多元途径。
关键词:专业英语;师资建设;途径
专业英语(ESP)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建设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桥梁作用。ESP课程具有跨学科教学的特征,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ESP师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本文将在分析ESP教师队伍现状、师资水平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ESP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ESP教师知识结构不协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ESP教师队伍主要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两大部分组成。英语教师语言能力强,却缺乏办学项目需要的专业方面的素养和训练;而专业教师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普遍不熟悉英语教学方法与规律,将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水平不尽如人意。
(二)缺乏对ESP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视。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普遍重视在硬件和课程设置上加强ESP教学配备,却受制于聘请国外师资的条件有限,自有教师定向培养的专项经费和出国进修机会较少等客观原因,使得具备合格资质的外国专家或有在国外留学并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数量无法满足ESP教学需求,教师队伍的培养仅仅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同时,师资力量的不充足、不系统也导致已经开展的ESP教学必然存在试验性质和个人风格较为突出的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ESP教学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评估体系,不仅不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也不利于ESP教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形成。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ESP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分析
ESP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者们一直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鉴于ESP课程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从事ESP教学的老师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ESP教师应该能灵活运用语言,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练习和实践来掌握英语和运用英语。同时,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即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2.以技能为中心的设计课程能力。ESP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设计,包括理论学习在设计和实践学习的设计,同时鼓励和要求学生加大课外专业英语的文献阅读量,提高英文水平的同时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3.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ESP课程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要求教师用英语向学生介绍和讲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其具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4.ESP理论研究的能力。当前,我国对于ESP教学的理论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较少学者对针对ESP教学基本内涵、基本理论、价值定位与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鉴于此,很有必要梳理ESP理论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我国ESP教学实践和理论体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
三、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ESP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分析
(一)开展专业教师、语言教师合作式教学。在我国ESP专业教师大量缺乏的情况下,促进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的跨专业合作是缓解ESP师资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所谓“合作式教学”,就是一组专业教师和一组语言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指一位专业教师和另一位英语教师共同承担某一门ESP课程。二者的结合将为ESP教师的培养创造极大的便利条件。我国学者李红研究出一套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的ESP教师培养模式,即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共同编写教学大纲与教学素材等。通过这种集体备课、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方式,英语老师加强了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则提升了专业英语水平,从而真正提高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ESP课程教学质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组织专业实践。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英语教学的培养方案应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合作单位学习,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国外合作高校互派师资。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外高校有密切的交往。选派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英语,或选派英语教师到国外合作高校进修专业课,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将对ESP师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设置专门的教师岗位和教研机构。鉴于ESP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性,学院可专门设置的ESP教研室或管理中心,并在引进教师时就明确其ESP教学、科研岗位的属性,从而增加教师的职业倾向性、专业性和归属感。同时,定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加强各个院系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建立ESP教研室,还可以加强对ESP课的统一管理,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加强对课程的监督,从而保障ESP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艳芬.ESP教师素质、现状及培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6-168.
[2]余琳.论高职院校ESP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J].科协论坛,2012(10):158-159.
[3]余丽雯.基于个案的高职院校ESP师资队伍建设议[J].师资建设,2011(7):74-75.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专业英语;师资建设;途径
专业英语(ESP)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建设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桥梁作用。ESP课程具有跨学科教学的特征,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ESP师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本文将在分析ESP教师队伍现状、师资水平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ESP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ESP教师知识结构不协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ESP教师队伍主要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两大部分组成。英语教师语言能力强,却缺乏办学项目需要的专业方面的素养和训练;而专业教师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普遍不熟悉英语教学方法与规律,将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水平不尽如人意。
(二)缺乏对ESP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视。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普遍重视在硬件和课程设置上加强ESP教学配备,却受制于聘请国外师资的条件有限,自有教师定向培养的专项经费和出国进修机会较少等客观原因,使得具备合格资质的外国专家或有在国外留学并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数量无法满足ESP教学需求,教师队伍的培养仅仅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同时,师资力量的不充足、不系统也导致已经开展的ESP教学必然存在试验性质和个人风格较为突出的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ESP教学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评估体系,不仅不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也不利于ESP教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形成。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ESP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分析
ESP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者们一直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鉴于ESP课程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从事ESP教学的老师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ESP教师应该能灵活运用语言,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练习和实践来掌握英语和运用英语。同时,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即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2.以技能为中心的设计课程能力。ESP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设计,包括理论学习在设计和实践学习的设计,同时鼓励和要求学生加大课外专业英语的文献阅读量,提高英文水平的同时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3.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ESP课程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要求教师用英语向学生介绍和讲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其具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4.ESP理论研究的能力。当前,我国对于ESP教学的理论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较少学者对针对ESP教学基本内涵、基本理论、价值定位与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鉴于此,很有必要梳理ESP理论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我国ESP教学实践和理论体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
三、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ESP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分析
(一)开展专业教师、语言教师合作式教学。在我国ESP专业教师大量缺乏的情况下,促进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的跨专业合作是缓解ESP师资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所谓“合作式教学”,就是一组专业教师和一组语言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指一位专业教师和另一位英语教师共同承担某一门ESP课程。二者的结合将为ESP教师的培养创造极大的便利条件。我国学者李红研究出一套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的ESP教师培养模式,即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共同编写教学大纲与教学素材等。通过这种集体备课、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方式,英语老师加强了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则提升了专业英语水平,从而真正提高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ESP课程教学质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组织专业实践。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英语教学的培养方案应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合作单位学习,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国外合作高校互派师资。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外高校有密切的交往。选派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英语,或选派英语教师到国外合作高校进修专业课,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将对ESP师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设置专门的教师岗位和教研机构。鉴于ESP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性,学院可专门设置的ESP教研室或管理中心,并在引进教师时就明确其ESP教学、科研岗位的属性,从而增加教师的职业倾向性、专业性和归属感。同时,定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加强各个院系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建立ESP教研室,还可以加强对ESP课的统一管理,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加强对课程的监督,从而保障ESP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艳芬.ESP教师素质、现状及培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6-168.
[2]余琳.论高职院校ESP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J].科协论坛,2012(10):158-159.
[3]余丽雯.基于个案的高职院校ESP师资队伍建设议[J].师资建设,2011(7):74-75.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