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收缩城市理论,在省域、地州市、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尺度下对湖南人口收缩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在全省人口增速放缓和劳动力缩减趋势下,湖南未来的"本地城镇化"和"人口回流"将延续或加剧部分边缘地区的人口收缩。当前各地州市发展规划中的人口和用地增长预期过高,未来人口资源和空间资源分布不相匹配。通过比较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数据,总结出三种县市人口收缩类型:"中心袭夺型"、"空心衰减型"和"资源枯竭型"。通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收缩城市理论,在省域、地州市、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尺度下对湖南人口收缩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在全省人口增速放缓和劳动力缩减趋势下,湖南未来的"本地城镇化"和"人口回流"将延续或加剧部分边缘地区的人口收缩。当前各地州市发展规划中的人口和用地增长预期过高,未来人口资源和空间资源分布不相匹配。通过比较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数据,总结出三种县市人口收缩类型:"中心袭夺型"、"空心衰减型"和"资源枯竭型"。通过绘制乡镇街道尺度的湖南人口"收缩地图",发现人口增长在地级、县级中心城市周边集聚,而其他乡镇收缩明显且集
其他文献
针对两种不同星载微波辐射计在长时间序列的变化探测研究中存在时空间差异问题,应用时空匹配交叉定标方法,选取亚马逊雨林作为高亮温地面观测目标和格陵兰地区为低亮温地面观测目标,采用原始轨道扫描数据对微波成像仪和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的时空上相匹配的5通道水平和垂直极化亮度温度数据进行交叉定标。研究结果表明,校正决定系数都在0.99以上,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3K,定标系数精确度高,匹配数据拟合程度非常好。精确
针对传统遥感手段研究城市热岛演变较大的数据限制问题,该文引入混合像元线性波谱分离算法,以赣州城区2000、2009及2014年的Landsat数据作为数据源,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实现在缺少高分辨率遥感和其他详细地面辅助数据的情况下分析中小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热岛演变、迁移的成因。结果表明:引入混合像元线性波谱分离算法可以有效实现城市热岛成因与转移演变研究,发现热岛变化模式主要和城市的不透水面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颁布的华南前汛期业务监测标准,采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1961~2014年华南前汛期入汛日期、出汛日期、持续时间及前汛期累计降水量异常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入汛日期的年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7~8 a及准2 a周期,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20世纪60至70年代入汛偏晚,80年代入汛偏早;华南前汛期出汛日期的年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6~7 a周期,
通过对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利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1368-1911年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 1368-1911年,宝鸡地区共发生297次旱涝灾害事件,其中旱灾和涝灾分别发生191次和106次,占旱涝灾害发生总次数的64.31%和35.69%。2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368-1644年为偏旱阶段,16
将工业化视为投入,城镇化视为产出,基于中国各省份2001~2012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和污染物排放数据,测算了传统效率值、环境效率值及效率指数,据此分析各省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及其演变。研究发现:全国总体层面的城镇化传统效率值和环境效率值均在下降。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通过工业化来推进城镇化的实施空间有限,中部地区需要调整发展方式,西部地区尚有一定余地。在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化存在前期"负向规律机制"
针对多视影像重叠度高、影像来源丰富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影像的纹理择优映射算法,该方法对模型三角形进行逐个相机场景可见性分析,对模型在场景中不可见三角形和部分可见三角形进行选择性剔除,只对完全可见三角形及符合阈值计算的部分可见三角形提供候选纹理三角形,能有效解决模型不可见三角形和部分可见三角形被误贴纹理的问题,再通过对候选纹理三角形的视角分析,为几何模型表面三角形选择一个理论最优纹理,计算映
针对建筑物三维模型缺乏强烈的真实感,同时目前对纹理的许多处理工作是依赖于人工这一问题,该文结合建筑物点云数据,对基于手持数码相机拍摄像片的建筑物立面纹理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单位四元数法解算大倾角像片外方位元素,解算结果满足纹理精度要求;结合纹理面积、倾斜角度以及树木遮挡3项指标,实现从大量像片中自动选取最优像片;依据色调信息识别出树木遮挡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了很好地补偿;在近景影像中引入蚁群算法
传统R-tree及其变种难以满足移动对象频繁更新位置的需求。本文通过在R*-tree中引入多种移动对象索引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延迟更新和备忘录更新/插入相结合的移动对象索引结构LUMR*-tree(Lazy Update Memo R*-tree)。利用延迟更新策略,LUMR*-tree能够在几乎不改变索引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更新操作;通过引入更新备忘录(Update Memo,UM),LUMR*-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1 km×1 km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定量分析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基本特征及其与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地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西藏高原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人口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对于今后宜居地选址、改善农牧民人居环境、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区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一江两河地区90
科学合作是促进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表明,地理因素是影响科学合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只是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对科学合作强度与地理距离的函数关系进行描述,无法揭示科学合作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内部差异性。因此,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以中国雾霾研究的合作网络为例,通过对文献题录中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将虚拟的科学合作网络映射到地理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