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看到过一幅画,是以细腻的工笔描摹的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贴自然”式的消闲生活场景:人们袖笼宽博飘逸,神情闲淡自然,于山间于溪旁,盛水的瓢就漂在水上,渴了就随手捞起来喝。人在自然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如一。这是魏晋时倡导的自然和简约的生活,还有一个专门的词来自鲁迅,叫“魏晋风度”。
魏晋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年代,那时文人的风度气韵也算叹为观止了。那是个文学、书画的至高点,那时的文人处在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高峰,而这种地位或者说心理状态似乎在后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再没有重新达到过。“桃花源”更是东晋的隐逸诗人留给后人的无尽想象,基本就是风光加生活方式的同步诠释,那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风光上的乡土绝美,到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俨然推行的就是生活方式。因此,《桃花源记》是关乎风景以及风景之外的生活态度,读上去一个都投有少。
四季里,春让人联想得最多,最自然,顶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头衔,又以无数唐宋咏春的绝句妙辞加身,难怪古人会起那么多寄春怀春的名字,远的不说,大观园里就有“四春”。
而对于我,对春天的想象和认知更多的来自更近代的更亲切的文字和更朴实的视像,比如高中时课本的第一篇——朱自清的《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比如冰心的《樱》,丰子恺的《杨柳》,又比如冯牧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不说脍炙人口,也算得上入眼人心了。
当然,还有电影《家》中高家三少爷拉着侍女明凤的手在绽放到了极致的梅园里充满喻意的自由式奔跑,《早春二月》里肖先生说的春日江南的质朴清新,还有费穆的《小城之春》里女主人拎着菜篮子于初春的上午在郊外矮墩墩的土墙边散步,体味着冬春交替的影子和生活的无奈,做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人生迫问。而到了赖声川那里,对桃花源的暗恋被演绎成一种无休止的对幸福的寻找、困惑和再寻找。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寻找呢,寻找属于我们的生活状态和幸福之所,我们怀想魏晋之风,向往那份自然和怡然,就让我们的寻找从“春住桃花源”开始吧。
魏晋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年代,那时文人的风度气韵也算叹为观止了。那是个文学、书画的至高点,那时的文人处在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高峰,而这种地位或者说心理状态似乎在后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再没有重新达到过。“桃花源”更是东晋的隐逸诗人留给后人的无尽想象,基本就是风光加生活方式的同步诠释,那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风光上的乡土绝美,到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俨然推行的就是生活方式。因此,《桃花源记》是关乎风景以及风景之外的生活态度,读上去一个都投有少。
四季里,春让人联想得最多,最自然,顶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头衔,又以无数唐宋咏春的绝句妙辞加身,难怪古人会起那么多寄春怀春的名字,远的不说,大观园里就有“四春”。
而对于我,对春天的想象和认知更多的来自更近代的更亲切的文字和更朴实的视像,比如高中时课本的第一篇——朱自清的《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比如冰心的《樱》,丰子恺的《杨柳》,又比如冯牧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不说脍炙人口,也算得上入眼人心了。
当然,还有电影《家》中高家三少爷拉着侍女明凤的手在绽放到了极致的梅园里充满喻意的自由式奔跑,《早春二月》里肖先生说的春日江南的质朴清新,还有费穆的《小城之春》里女主人拎着菜篮子于初春的上午在郊外矮墩墩的土墙边散步,体味着冬春交替的影子和生活的无奈,做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人生迫问。而到了赖声川那里,对桃花源的暗恋被演绎成一种无休止的对幸福的寻找、困惑和再寻找。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寻找呢,寻找属于我们的生活状态和幸福之所,我们怀想魏晋之风,向往那份自然和怡然,就让我们的寻找从“春住桃花源”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