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妮宝贝、陈可辛和曾国祥,原来构成这个电影班底的每个人都有过“七月”与“安生”的交换,不仅是两个不同特质的人相互交换,也是与不同时期的自己、不同特质的自己交换。
在拍摄《七月与安生》之前,陈可辛与曾国祥都没读过安妮宝贝。初始印象,来自别人的介绍:“这是一个好的ip”。陈可辛读后,对这个本子颇有感觉。因为它很像自己电影里常有的情感结构:三角关系,且又无对错。
他的第一部电影 《双城故事》也是类似的故事,但那是两男一女,这是两女一男,他对自己是否能很好拿捏一个从女性角度进入的戏有所顾虑,加之这是一个面向年轻人的电影,他觉得需要一个更年轻的导演。
后来他找到了曾国祥。曾国祥是好友曾志伟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三年,一直在陈可辛的公司打杂。那些年,陈可辛对他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很稳的年轻人,反叛的东西会包裹起来,很像那个年龄的自己。后来,他看到曾国祥和别人合导的《恋人絮语》,觉得他很会选演员,拍摄技巧也成熟,就一直想找合适的本子合作。
曾国祥则一直着迷于拍爱情题材。因为这是可以把人拍得很好看又能让很多人看懂的题材,可以在商业与文艺间找到很好的平衡。看完剧本后,他觉得这是一个情感非常细致的戏,是自己想要的那种。
事情就这么成了。拍摄大约持续了3个月,陈可辛探班不过三分之一,而且在的时候也几乎是在酒店和编剧聊剧本。但局部试映后,很多人还是从中看到了陈可辛的印记。
电影完成前,他们并没有去和安妮宝贝取得联络。完成后的小范围试映时,导演邀请她来观看。此时的安妮宝贝已更名为庆山。来观看时,她剪的是板寸头,着纯色长裙,穿的是一双绿色绣花鞋。“她很像一个老师的气质”。香港青年曾国祥这样总结。
看完后,她并无多言。只是说,她对主人公衣服的设想是“白衬衫加长裙”。但其实,“光脚穿球鞋”“棉布长裙”等经典的安妮宝贝式符号并没有在电影中被采纳。曾国祥说,这是出于对于年代感的考虑。他们更想用那些可以体现出时间变化感的衣服。
回去后,她还是发了微博,表达对电影的肯定。“是18年前写下的早期故事,也是曾经动荡与对抗的一段人生。觉得制作诚恳、演得认真。”
她说自己是不看任何青春电影的,但这部除外。她觉得目前的成片还是很结实和端正的。因为它探讨了自由的人生观等问题。
戏中“七月”与“安生”的情感是她的一种理想化阐述,她觉得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存在。她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承诺、理解、包容、接纳。她俩的波折体现的也是这种深度。也像一个人对自我的两个矛盾层面的理解和接纳,但现实中,更多女性则缺乏这样的勇气和容量。
当有人把这种有层次的情感拿来调侃打趣,用腐文化的视角,把两个女性爱上同一个男性还能互相接纳的感情看作是百合恋时,她对这个词显得木然。
尽管是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一代网红,她本人却很少在媒体曝光,也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几年前,她难得出现在李敬泽出版新书《小春秋》时一个对谈会现场,齐刘海,扎马尾,珍珠耳环,玉手镯。声音甜甜的,有些南方口音。等她讲话的时候,并无客套,直奔主题,讲到中间突然卡壳,一看就是不善言谈,缺乏社交的样子。
那次露面,她讲了自己对于时代的理解。这是一辆飞速前进的列车,很挤,又很闷,有的人选择跟着车前进,有的人中途下车,她选择的是离人群远一点,离自己的心近一点。当微博由公知主导换成段子手的天下时,她并未察觉外部这一切,而是持续更新自己的微博,希望有人从中找到安静,保持清醒。
她认为比起那些试图以文字解决社会问题的写作,她更爱那些为美和灵魂而写下的文字。在傅雷与张爱玲关于作家题材中什么更辽阔的对辩中,她站在张爱玲那一边。张说“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时更素朴,也更放恣的。”
这样一种写作取向,决定了她的写作本质是一种小众趣味的私人化写作。但她却同时是畅销书作家,这使得她要接受大众的围观和评议。当她的写作文风被恶意模仿和扭曲,以及有人认为她的写作是一种有毒写作时,她反应平静,觉得畅销书作家在所置身的时代都会被从低处评价。而更重要的是文字本身体现出的意志,如果强硬,便可以穿越这些妄评。
她说,面对年轻时的那些自我内心困顿,需要有勇气和意志去自我跋涉。经过四处求索和上下求证后,才能重新找到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视角。如果没有,只能继续麻木或者腐烂。即便在早期的写作里,她也提示人需要出发,需要远离, 需要实践,需要独立。因为人面对的困境,除了自己其实没有别的任何援助。但总有人只模仿了其中的颓废,便将之归于是作者毒害了他们。
陈可辛觉得安妮宝贝的出现像当年台湾的三毛,当一个社会在成长,在对外部开放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作家。而从个体来说,她的文字恰好可以对应年轻人成长中的突破需要。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有人提出“交换人生”的概念。电影的主人公,七月与安生,一个是在规矩之内生活,温顺,平稳,按部就班。另一个是在规矩之外,反叛,对抗,颠沛流离。但因为爱上同一个男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几经反转,慢慢变成了彼此的样子,好像完成了人生互换。
导演曾国祥很认同这个概念。陈可辛则觉得不妥,他担心这像是一个知识分子圈的趣味话题,太虚,并不能让更多人共鸣。但在电影完成,组织八零后九零后试映后的调查中,他发现观众对这个还是非常接纳的。陈可辛领悟到,原来他们要的接地气,并不是完全写实,而是他们认为的真实。
但其实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七月与安生更像两种迥异的特质,她们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体内,也可以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时期。安妮宝贝说,她俩就像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 1998年,在网上写作《七月与安生》的时候,安妮宝贝还是浙江宁波一家银行的职员,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内向,刻板,规矩。那个时候,她像七月,但体内的安生却在不断召唤她。
那一年,她在网上写作了《告别薇安》《七月与安生》等,一举成名。1999年,她从银行辞职。因为家里反对,手续直到第二年才办妥。然后她开始离家,像安生一样,开始漂泊生活,并同时写作。
她早期的写作激烈又颓废,像一个童年缺爱的孩童在与环境对抗,她说那个状态下的自己因对抗而充满毁灭的快感。是阅读,写作和生活,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匮乏,并开始修复。时间给予她新的视角去看待过去。从出版散文集《素年锦时》开始,她的作品开始不同,开始有温柔的光。等到《眠空》时,她借助母亲的旧信件,开始理解父母在有限条件下的脆弱和无力,这种理解使得她最终接纳了自己的历史。
2014年,安妮宝贝在微博宣称已更名为庆山。她说:“庆是有一种欢喜赞颂的意思,我现在比较喜欢这样的一种基调,它对事物或者对周围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一种赞美敬仰的方式,而不是消极的、灰暗的态度。山是因为我自己旅行,我爬过非常多的高山,山有时候是从海洋变出来的,它看起来很结实,好像是大地上特别稳定的东西,事实上它是有神性的,它跟天地都是联结在一起,它是一个中间的过渡部分。”
这像一个仪式,使得她告别了一种童稚的、匮乏的状态,或者说不安分,寻求突破的“安生”状态。最初的七月,在经过安生后,又回到了七月。
作为没有青春期的人,陈可辛将自己的个性归为稳定的七月。父亲自由派的施教方法,让他从小并无对抗。他的父母都是泰国华侨,在陈可辛出生前,他们曾辗转泰国、北京,并于1958年前后,抵达香港。陈可辛成长中,先后辗转香港、泰国、美国三地。常年被动的迁居漂泊,加之个头小,身体也不壮实,使得他生性谨慎,适应性超强。
尽管上世纪90年代,他就凭借《双城故事》《甜蜜蜜》等赢得声誉,并有机会去好莱坞拍片看世界,但在他看来,当时香港电影在迎来高峰的同时,也开始滑落,自己勉强算赶上了香港电影黄金期的末班车。而且在类型片才是大气候的香港,拍警匪片、动作片才是主流,拍现实题材的他其实一直都相对边缘。善于接受规则的个性加之香港电影的颓势,让他全然没有大香港主义的观念,他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寻找生存空间。
千禧年后,随着内地市场起飞,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内地。一直以来,他认为自己所做出的所有决定,都不是主动的,他是被潮流所裹挟的。但恰好,这种裹挟也给他带来机会。他是最早在北京设立工作室的香港导演。在他拍出《亲爱的》这一部根据内地社会新闻改编的亲情伦理片后,很多人已经将他列为最本土化的香港导演。
个性和际遇让他对于既定的规则,首先不会去质疑,反而是一律接纳,然后在其中再做出自我调整。在央视一个面向年轻人的节目中,他表示妥协并不是件糟糕的事。
2005年,当他凭借《因为爱》试水内地市场后,他本想在这个正在起飞的,充满故事的地方拍摄出更多的现实故事,却发现赶上了大片时代。
当时业界的一个笑话是,如果你想拍一个1000万的戏,没人投,但要拍一个八千万到一个亿的,就很多人投。潮流如此,他只能挣扎着适应,并遭遇了《武侠》《血滴子》等的惨败。直到中小制作重回市场,他才凭借《中国合伙人》《亲爱的》迎来转机。至此,陈可辛已经北上近十年。
表面看来,他一直都是在适应规则的七月。幸好导演这个职业,把他从一种平稳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产生跳跃。他在文艺与商业中巧妙腾挪,看重票房,重视营销和发行。一种更得体的解释是,因为没有谁更能保护好自己的作品,票房也意味着可以通过电影和更多人产生交流。
在他看来,迫于地产等的压力,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容易因为排片制度被三四线城市的口味所绑架。而当下,网络可以把导演从这种限制中解救出来:网剧可以获得和电影一样的百分百关注度和忠诚度,导演也不必拘泥于两个小时的限制。他预测在半年一年内,大量的导演会向网剧迁移。互联网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拍摄电影《七月与安生》时的导演曾国祥也更像“七月”。 在规则之内,毕恭毕敬,这也像一个承载父辈余荫的晚辈该有的样子。
作为曾志伟的儿子,进入香港电影界,他的第一步要比常人容易得多。没有学过表演的他,在最开始被邀请出演角色的时候,也很清楚,自己作为曾志伟儿子这个身份才是真正的卖点。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是常人可望而不可求。只是第二步要迈得更艰难,他需要更大的成就才可以从自己身上克服掉这重身份。
在接到《七月与安生》的本子时,他觉得里边的女性关系很有意思。打小在和两个姐姐成长的过程中,他就发现女性的情感世界比男性丰富太多,他和弟弟之间很简单,好时好,不喜欢了就打一架。但两个姐姐会因为东西放的位置不对而起冲突, 但很快那个关系又可以改变。这种女性情感中的层次让她们的情感世界比男性好看太多,所以他一直希望有机会去讲述这种微妙。
戏中的男主角始终是被动的,并没有给予他一个视角。陈可辛说,这是因为两个女性视角的转换已经足够,如果再加入一个男性视角会显得杂乱。个性和经历也使得他在生活中喜欢强悍的,可以和他吵架的女子,他的电影中,女性也通常是复杂、主动的,男性则被动、单纯。
曾国祥说,周边的生活经验也在告诉自己,一段关系中,女生往往更为主动。尽管很多表面不是,但如果从更长一个时间段,更深一个层面来看,重要的决定往往是女性做出的。生活给予他的爱情启示是,别人的爱情自己永远不会懂,任何两人的关系都是很多细节堆积出的一种特殊结果,外人很少明白其中发生了什么。这也是他执着于拍摄有关爱情形态电影的原因。
在与别人合导的,2010年获得第四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的电影《爱情絮语》中,他也是探讨了这个主题。他敬佩陈可辛导演,因为他电影的核心都在讲人,人的情感。从《双城故事》到《亲爱的》,他看到其中的执着。其中他最爱《甜蜜蜜》,因为这样一个爱情故事里的年代变化太有趣了,另一部是《投名状》,尽管是部动作片,但能让人看到里边兄弟间的情感和矛盾。他可以在不同类型里把人物情感刮得很细。
偶尔在片场看到曾国祥在片场从监视器跑到演员身边讲戏,陈可辛会觉得他是像自己的那种导演,谦虚、温和、好说话。的确,在重视电影每一道流程的陈可辛这边,曾国祥像所有勤勉的晚辈一样,兢兢业业。但其实这之前,他和尹志文、彭浩翔组建的彭氏铁三角已经合作过多部片子,那个情境里的他,鬼马、戏谑、恶趣味,是“安生”。
他们有个名字粗俗的观影俱乐部,不定期聚在一起吃饭,吃饭同时必然要开看一部烂片,边吃边喷。他们有自己私密的烂片榜,且不时更新。曾国祥觉得自己少年时期是叛逆的,尽管他和自己母亲一样低调,但其实并不安分。
年少时会因为父亲很少在家,心生抱怨,父亲偶尔回去也会觉得不自然。但回到香港做电影后,他开始和父亲有共同话题,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生活的繁忙,于是开始有了理解。
这次拍片是他真正意义上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内地片。和核心主创聊的时候,他会非常注意片中细节的呈现,特别是与时代的对应,因为他不想让人感觉这是一个香港导演拍摄的关于我们生活的片子。但香港的身份又给了它切换的自由。合适内地的,他可以选择内地,一些类型化的,踩线的,他可以选择回香港拍。就如同他在与陈可辛导演合作时,是认真的“七月”,在与彭浩翔导演合作时,他会切换成不合规矩的“安生”。
原来构成这个电影班底的每个人都有过“七月”与“安生”的交换,在意识到所谓的交换人生不仅是两个不同特质的人相互交换,一个人也可以与不同时期的自己,不同特质的自己交换时,陈可辛觉得这个概念才真的接上地气。“这才是一种普遍性的经验,可以让人有所共鸣的”。
在拍摄《七月与安生》之前,陈可辛与曾国祥都没读过安妮宝贝。初始印象,来自别人的介绍:“这是一个好的ip”。陈可辛读后,对这个本子颇有感觉。因为它很像自己电影里常有的情感结构:三角关系,且又无对错。
他的第一部电影 《双城故事》也是类似的故事,但那是两男一女,这是两女一男,他对自己是否能很好拿捏一个从女性角度进入的戏有所顾虑,加之这是一个面向年轻人的电影,他觉得需要一个更年轻的导演。
后来他找到了曾国祥。曾国祥是好友曾志伟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三年,一直在陈可辛的公司打杂。那些年,陈可辛对他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很稳的年轻人,反叛的东西会包裹起来,很像那个年龄的自己。后来,他看到曾国祥和别人合导的《恋人絮语》,觉得他很会选演员,拍摄技巧也成熟,就一直想找合适的本子合作。
曾国祥则一直着迷于拍爱情题材。因为这是可以把人拍得很好看又能让很多人看懂的题材,可以在商业与文艺间找到很好的平衡。看完剧本后,他觉得这是一个情感非常细致的戏,是自己想要的那种。
事情就这么成了。拍摄大约持续了3个月,陈可辛探班不过三分之一,而且在的时候也几乎是在酒店和编剧聊剧本。但局部试映后,很多人还是从中看到了陈可辛的印记。
电影完成前,他们并没有去和安妮宝贝取得联络。完成后的小范围试映时,导演邀请她来观看。此时的安妮宝贝已更名为庆山。来观看时,她剪的是板寸头,着纯色长裙,穿的是一双绿色绣花鞋。“她很像一个老师的气质”。香港青年曾国祥这样总结。
看完后,她并无多言。只是说,她对主人公衣服的设想是“白衬衫加长裙”。但其实,“光脚穿球鞋”“棉布长裙”等经典的安妮宝贝式符号并没有在电影中被采纳。曾国祥说,这是出于对于年代感的考虑。他们更想用那些可以体现出时间变化感的衣服。
回去后,她还是发了微博,表达对电影的肯定。“是18年前写下的早期故事,也是曾经动荡与对抗的一段人生。觉得制作诚恳、演得认真。”
她说自己是不看任何青春电影的,但这部除外。她觉得目前的成片还是很结实和端正的。因为它探讨了自由的人生观等问题。
戏中“七月”与“安生”的情感是她的一种理想化阐述,她觉得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存在。她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承诺、理解、包容、接纳。她俩的波折体现的也是这种深度。也像一个人对自我的两个矛盾层面的理解和接纳,但现实中,更多女性则缺乏这样的勇气和容量。
当有人把这种有层次的情感拿来调侃打趣,用腐文化的视角,把两个女性爱上同一个男性还能互相接纳的感情看作是百合恋时,她对这个词显得木然。
尽管是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一代网红,她本人却很少在媒体曝光,也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几年前,她难得出现在李敬泽出版新书《小春秋》时一个对谈会现场,齐刘海,扎马尾,珍珠耳环,玉手镯。声音甜甜的,有些南方口音。等她讲话的时候,并无客套,直奔主题,讲到中间突然卡壳,一看就是不善言谈,缺乏社交的样子。
那次露面,她讲了自己对于时代的理解。这是一辆飞速前进的列车,很挤,又很闷,有的人选择跟着车前进,有的人中途下车,她选择的是离人群远一点,离自己的心近一点。当微博由公知主导换成段子手的天下时,她并未察觉外部这一切,而是持续更新自己的微博,希望有人从中找到安静,保持清醒。
她认为比起那些试图以文字解决社会问题的写作,她更爱那些为美和灵魂而写下的文字。在傅雷与张爱玲关于作家题材中什么更辽阔的对辩中,她站在张爱玲那一边。张说“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时更素朴,也更放恣的。”
这样一种写作取向,决定了她的写作本质是一种小众趣味的私人化写作。但她却同时是畅销书作家,这使得她要接受大众的围观和评议。当她的写作文风被恶意模仿和扭曲,以及有人认为她的写作是一种有毒写作时,她反应平静,觉得畅销书作家在所置身的时代都会被从低处评价。而更重要的是文字本身体现出的意志,如果强硬,便可以穿越这些妄评。
她说,面对年轻时的那些自我内心困顿,需要有勇气和意志去自我跋涉。经过四处求索和上下求证后,才能重新找到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视角。如果没有,只能继续麻木或者腐烂。即便在早期的写作里,她也提示人需要出发,需要远离, 需要实践,需要独立。因为人面对的困境,除了自己其实没有别的任何援助。但总有人只模仿了其中的颓废,便将之归于是作者毒害了他们。
陈可辛觉得安妮宝贝的出现像当年台湾的三毛,当一个社会在成长,在对外部开放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作家。而从个体来说,她的文字恰好可以对应年轻人成长中的突破需要。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有人提出“交换人生”的概念。电影的主人公,七月与安生,一个是在规矩之内生活,温顺,平稳,按部就班。另一个是在规矩之外,反叛,对抗,颠沛流离。但因为爱上同一个男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几经反转,慢慢变成了彼此的样子,好像完成了人生互换。
导演曾国祥很认同这个概念。陈可辛则觉得不妥,他担心这像是一个知识分子圈的趣味话题,太虚,并不能让更多人共鸣。但在电影完成,组织八零后九零后试映后的调查中,他发现观众对这个还是非常接纳的。陈可辛领悟到,原来他们要的接地气,并不是完全写实,而是他们认为的真实。
但其实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七月与安生更像两种迥异的特质,她们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体内,也可以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时期。安妮宝贝说,她俩就像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 1998年,在网上写作《七月与安生》的时候,安妮宝贝还是浙江宁波一家银行的职员,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内向,刻板,规矩。那个时候,她像七月,但体内的安生却在不断召唤她。
那一年,她在网上写作了《告别薇安》《七月与安生》等,一举成名。1999年,她从银行辞职。因为家里反对,手续直到第二年才办妥。然后她开始离家,像安生一样,开始漂泊生活,并同时写作。
她早期的写作激烈又颓废,像一个童年缺爱的孩童在与环境对抗,她说那个状态下的自己因对抗而充满毁灭的快感。是阅读,写作和生活,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匮乏,并开始修复。时间给予她新的视角去看待过去。从出版散文集《素年锦时》开始,她的作品开始不同,开始有温柔的光。等到《眠空》时,她借助母亲的旧信件,开始理解父母在有限条件下的脆弱和无力,这种理解使得她最终接纳了自己的历史。
2014年,安妮宝贝在微博宣称已更名为庆山。她说:“庆是有一种欢喜赞颂的意思,我现在比较喜欢这样的一种基调,它对事物或者对周围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一种赞美敬仰的方式,而不是消极的、灰暗的态度。山是因为我自己旅行,我爬过非常多的高山,山有时候是从海洋变出来的,它看起来很结实,好像是大地上特别稳定的东西,事实上它是有神性的,它跟天地都是联结在一起,它是一个中间的过渡部分。”
这像一个仪式,使得她告别了一种童稚的、匮乏的状态,或者说不安分,寻求突破的“安生”状态。最初的七月,在经过安生后,又回到了七月。
作为没有青春期的人,陈可辛将自己的个性归为稳定的七月。父亲自由派的施教方法,让他从小并无对抗。他的父母都是泰国华侨,在陈可辛出生前,他们曾辗转泰国、北京,并于1958年前后,抵达香港。陈可辛成长中,先后辗转香港、泰国、美国三地。常年被动的迁居漂泊,加之个头小,身体也不壮实,使得他生性谨慎,适应性超强。
尽管上世纪90年代,他就凭借《双城故事》《甜蜜蜜》等赢得声誉,并有机会去好莱坞拍片看世界,但在他看来,当时香港电影在迎来高峰的同时,也开始滑落,自己勉强算赶上了香港电影黄金期的末班车。而且在类型片才是大气候的香港,拍警匪片、动作片才是主流,拍现实题材的他其实一直都相对边缘。善于接受规则的个性加之香港电影的颓势,让他全然没有大香港主义的观念,他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寻找生存空间。
千禧年后,随着内地市场起飞,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内地。一直以来,他认为自己所做出的所有决定,都不是主动的,他是被潮流所裹挟的。但恰好,这种裹挟也给他带来机会。他是最早在北京设立工作室的香港导演。在他拍出《亲爱的》这一部根据内地社会新闻改编的亲情伦理片后,很多人已经将他列为最本土化的香港导演。
个性和际遇让他对于既定的规则,首先不会去质疑,反而是一律接纳,然后在其中再做出自我调整。在央视一个面向年轻人的节目中,他表示妥协并不是件糟糕的事。
2005年,当他凭借《因为爱》试水内地市场后,他本想在这个正在起飞的,充满故事的地方拍摄出更多的现实故事,却发现赶上了大片时代。
当时业界的一个笑话是,如果你想拍一个1000万的戏,没人投,但要拍一个八千万到一个亿的,就很多人投。潮流如此,他只能挣扎着适应,并遭遇了《武侠》《血滴子》等的惨败。直到中小制作重回市场,他才凭借《中国合伙人》《亲爱的》迎来转机。至此,陈可辛已经北上近十年。
表面看来,他一直都是在适应规则的七月。幸好导演这个职业,把他从一种平稳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产生跳跃。他在文艺与商业中巧妙腾挪,看重票房,重视营销和发行。一种更得体的解释是,因为没有谁更能保护好自己的作品,票房也意味着可以通过电影和更多人产生交流。
在他看来,迫于地产等的压力,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容易因为排片制度被三四线城市的口味所绑架。而当下,网络可以把导演从这种限制中解救出来:网剧可以获得和电影一样的百分百关注度和忠诚度,导演也不必拘泥于两个小时的限制。他预测在半年一年内,大量的导演会向网剧迁移。互联网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拍摄电影《七月与安生》时的导演曾国祥也更像“七月”。 在规则之内,毕恭毕敬,这也像一个承载父辈余荫的晚辈该有的样子。
作为曾志伟的儿子,进入香港电影界,他的第一步要比常人容易得多。没有学过表演的他,在最开始被邀请出演角色的时候,也很清楚,自己作为曾志伟儿子这个身份才是真正的卖点。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是常人可望而不可求。只是第二步要迈得更艰难,他需要更大的成就才可以从自己身上克服掉这重身份。
在接到《七月与安生》的本子时,他觉得里边的女性关系很有意思。打小在和两个姐姐成长的过程中,他就发现女性的情感世界比男性丰富太多,他和弟弟之间很简单,好时好,不喜欢了就打一架。但两个姐姐会因为东西放的位置不对而起冲突, 但很快那个关系又可以改变。这种女性情感中的层次让她们的情感世界比男性好看太多,所以他一直希望有机会去讲述这种微妙。
戏中的男主角始终是被动的,并没有给予他一个视角。陈可辛说,这是因为两个女性视角的转换已经足够,如果再加入一个男性视角会显得杂乱。个性和经历也使得他在生活中喜欢强悍的,可以和他吵架的女子,他的电影中,女性也通常是复杂、主动的,男性则被动、单纯。
曾国祥说,周边的生活经验也在告诉自己,一段关系中,女生往往更为主动。尽管很多表面不是,但如果从更长一个时间段,更深一个层面来看,重要的决定往往是女性做出的。生活给予他的爱情启示是,别人的爱情自己永远不会懂,任何两人的关系都是很多细节堆积出的一种特殊结果,外人很少明白其中发生了什么。这也是他执着于拍摄有关爱情形态电影的原因。
在与别人合导的,2010年获得第四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的电影《爱情絮语》中,他也是探讨了这个主题。他敬佩陈可辛导演,因为他电影的核心都在讲人,人的情感。从《双城故事》到《亲爱的》,他看到其中的执着。其中他最爱《甜蜜蜜》,因为这样一个爱情故事里的年代变化太有趣了,另一部是《投名状》,尽管是部动作片,但能让人看到里边兄弟间的情感和矛盾。他可以在不同类型里把人物情感刮得很细。
偶尔在片场看到曾国祥在片场从监视器跑到演员身边讲戏,陈可辛会觉得他是像自己的那种导演,谦虚、温和、好说话。的确,在重视电影每一道流程的陈可辛这边,曾国祥像所有勤勉的晚辈一样,兢兢业业。但其实这之前,他和尹志文、彭浩翔组建的彭氏铁三角已经合作过多部片子,那个情境里的他,鬼马、戏谑、恶趣味,是“安生”。
他们有个名字粗俗的观影俱乐部,不定期聚在一起吃饭,吃饭同时必然要开看一部烂片,边吃边喷。他们有自己私密的烂片榜,且不时更新。曾国祥觉得自己少年时期是叛逆的,尽管他和自己母亲一样低调,但其实并不安分。
年少时会因为父亲很少在家,心生抱怨,父亲偶尔回去也会觉得不自然。但回到香港做电影后,他开始和父亲有共同话题,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生活的繁忙,于是开始有了理解。
这次拍片是他真正意义上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内地片。和核心主创聊的时候,他会非常注意片中细节的呈现,特别是与时代的对应,因为他不想让人感觉这是一个香港导演拍摄的关于我们生活的片子。但香港的身份又给了它切换的自由。合适内地的,他可以选择内地,一些类型化的,踩线的,他可以选择回香港拍。就如同他在与陈可辛导演合作时,是认真的“七月”,在与彭浩翔导演合作时,他会切换成不合规矩的“安生”。
原来构成这个电影班底的每个人都有过“七月”与“安生”的交换,在意识到所谓的交换人生不仅是两个不同特质的人相互交换,一个人也可以与不同时期的自己,不同特质的自己交换时,陈可辛觉得这个概念才真的接上地气。“这才是一种普遍性的经验,可以让人有所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