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rong1988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本文对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智力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自学能力的形成,不只是通过外部学习掌握具体技法的过程,更是一种智力的发展过程。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激增,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奉送真理”,而是要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即把教师的“送去”变成学生的“拿来”,这种教学模式的转换,智力因素是关键。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质,最大限度地调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呢?笔者结合教与学的实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跨过智力活动的门坎,培养独立有意的观察力
  观察是学生学习和吸收知识信息的门坎,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这是培养其观察力的有利条件。作为教师,要依据中学生观察不自觉、不充分的特点,提供或利用观察情境,指导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实践中发展观察力。
  1.利用情境,提供观察机会
  例如本学期笔者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布置了一次笔记体作文《记一次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可是绝大部分同学竟不知如何下笔。于是,笔者有目的地给他们上了一节开放式的主题班会,形式灵活多样,有朗诵、演讲、辩论、歌咏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班会开得非常成功。事后,笔者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主题班会过程的观察进行写作。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能一气呵成地完成作文,并且把班会课的情景描绘得有声有色,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由此观之,适当提供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有意观察力,形成其写观察笔记的习惯,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种观察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是随意性的“看”,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需要一定意志力的观察,它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读书要通过观察来辩识文字符号,听说活动要通过察言观色、接受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语行为,作文要通过认识生活来积累写作素材等。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观察方法,是学生跨过智力活动门坎的关键。
  3.巩固和提高观察力
  由于中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认识能力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灵敏地捕捉每一个社会焦点,多角度地观察社会并实践于写作上,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观察力。例如,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题或诗歌鉴赏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从多个侧面作答,只要回答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可以拿到高分。因此,笔者常常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或立足点观察事物,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只要留意观察,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由此观之,巩固和提高观察力是学生跨过智力活动门坎的重要阶段。
  二、探索智力活动的足迹,加强语文信息的存储和记忆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
  都在于记忆。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我们能将大脑的思维开发到一半的水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还能够学完数十门大学课程。由此可知,记忆力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前提。如果智力活动不留下痕迹,信息就无法贮存与提取。语言本身的概括性与物质性,使语文学习本身具有利于记忆的条件。而中学生记忆力很强的生理机制,又提供了良好的记忆基础。针对记忆的这些特点,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语文信息的記忆。
  1.培养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大多数学生获取语文信息都是靠机械记忆,记得少,遗忘快。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记忆,从理解上巩固记忆效果。例如修改病句、辨别修辞手法、理解一词多义和文言句式特点等,若靠死记硬背其类型特点,既费时费力,又欠准确。因此,笔者常常引导学生从语法规则、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上去理解记忆,加强信息的贮存。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2.反复训练,巩固记忆
  针对“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每间隔一段时间,笔者都会采用观察、背诵、听写、复述或测验的方法巩固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点,及时进行复习训练,以战胜遗忘,不断充实学生的智慧仓库,开发他们的记忆潜力。
  3.加工记忆材料,增强语文信息的可记性
  对材料进行变换加工、组织整理,有助于加强其可记忆性。例如,把“唐宋八大家”用谐音法编成“岸(韩愈)柳(宗元)藕(欧阳修),一蒸(曾巩)旺(王安石)三酥(苏氏父子)”,这一谐音记忆法可以让学生在趣味中强化记忆,进而推广到其它知识的记忆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在材料中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点与网络,如重点词、关键词、过渡句等,以加强记忆的组织性和系统性。譬如,笔者在分析《药》这篇课文中的康大叔时,只在黑板写下“嚷、抢、扯、裹、塞、抓、捏、哼、披、散”等十个字,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这个顺序复述课文的相关情节,并分析康大叔的形象,结果,大多数同学的复述和分析都十分精彩中肯,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科学用脑,强化记忆效果
  要加强学生对语文信息的存储,教师必须经常用读写听说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既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又要分散复习,消除抑制,在科学用脑中不断挖掘记忆潜能。
  三、拓宽思维空间,推动智力发展
  因为思维过程是分析与综合的过程,而逻辑思维能力又是以分析和综合为基础的,所以思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思路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思路,学习文章的思维方法
  例如,笔者在分析《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设置了两个问题:(1)信陵君椎杀晋鄙后,进攻秦军应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然而作者只写了公子勒兵发布一道命令后就交代战斗的结果。如此关系全局的战斗,作者却一笔带过,是不是主次不分?(2)作者写信陵君窃符救赵,却又将窃符细节,与秦交战等一并从略。反而去详写公子如何结交侯生和朱亥,笔墨大多落在描写门客的身上,这是否喧宾夺主?通过设疑,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思考更加深入了,他们兴趣盎然地把这一探求带入了课文作者的思路安排上,从而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色,轻松地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2.通过“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发现创造的能力
  教师既要掌握“问”的主动权,又要掌握问的艺术,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一要善于把握问的时机,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二要注意变换问的角度,善于“曲问”,故设迂回,旁敲侧击,以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三要有意加强“问”的力度,避免过易、过泛、过繁、过死。
  3.通过立体训练发展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笔者在启发式教学中,经常结合观察、提问、议论、读写练习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在设疑点拨、过渡、疏通、补充、评价的基础上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有的放矢地发展学生的求同、求异、逆向等思维能力,把学生训练实践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
  四、扇动智力的翅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知识是很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进化的源泉。”捷普洛夫说:“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塑造的形象不能像直观的造型艺术、表演艺术那样可
  以“见其人、闻其声”,而只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此,学生在读写训练中必须依赖“想象”这种艺术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是连接学生思维的链条,能使他们在读写听说中灵活地进行审美鉴赏。中学生求知欲强,热情洋溢,富于想象和联想,这为语文学习发挥想象力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挖掘教学内容中可供想象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形象的可塑性、语言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文学习本身极需要联想和想象。比如《雨中登泰山》,作者看到松树扎根在悬崖绝壁的隙缝时,就把它想象成“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又比如朱自清在《绿》中,把绿想象成少妇的裙幅、温润的碧玉。有感于此,笔者在讲授《荷塘月色》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月下荷塘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和朱老先生一道“走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田田的叶子”,欣赏那迷人的荷塘月色,体验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这样,单调的文字符号就变成了色彩浓郁的图象。趁此机会,笔者又播放了一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即时写一篇情景作文。结果,大多数同学都能当堂完成,并且画面描绘得非常优美。因此,教师在挖掘教学内容的想象因素时,只要适时点拨学生,就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兴趣。
  2.激发学生想象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想象是指联系生活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种想象能力,来源于生活知识的积累,经验丰富,想象的翅膀就能飞得高、飞得远。因此,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社会是创造想象的关键。例如,笔者在讲授完《联想和想象》单元知识训练一文后,布置了作文《站在校徽前》。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详细观察校徽,其次要理解校徽的含义,再次是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失去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写出来的文章都是苍白无力的。有位同学写道:“两轮‘弯月’从这里升起,颇像‘两阳’的拼音字头‘L’‘Y’……我的眼睛突然被一道强烈的反光灼了一下,哦,被月牙儿拥抱着的一个大圆球异常眩目,这不正象征着两阳中学蒸蒸日上的教育事业和教育战线上闪耀的明珠吗?……在这一瞬间,我的思想仿佛插上了翅膀,在两中这座古老学校的历史长河上空遨翔……”作者展开想象,追忆两阳中学的过去,描绘出学校未来的蓝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说成功的文章得益于学生的自觉想象和丰富的知识。另外,在训练自由想象作文《五十年后的……》中,笔者惊讶地发现,在没有束缚限制的文题中,学生的想象力竟如此之丰富,想象竟如此之奇妙,甚至令人拍案叫绝。那些平时文笔不甚好的学生,竟也写得酣畅淋漓,得心应手。可见,教师自由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恰当与否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只要我们能把语文学习方法与知识传授、智力发展结合起来,依据智力发展规律,就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学”的一代新人。
  [作者通联:广东两阳中学]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校外培训不同于传统学校监管,對教育治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教育市场,“双减负”工作中要通过创新的形式、途径和方法,运用技术破解难题,发挥社会监管作用,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管理平台。培训机构数量多,地区连锁多,对其监管也应加强地区联动。用大数据赋能教育治理,建立“覆盖全国、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部省市区四级管理平台,实现一数一源和伴随式数据采集,打破数据壁垒,实时掌握机构信息、资金异动、教师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
  加强社会监督。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制定信息公示清单。要依法建立培训机构、举办者、校长、教师信用体系,构建信用评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实现在教育领域“一处失信、处处办学受限”,并与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提高治理效能。
  推动行业自律。加强对线上线下培训行业协会的指导,发布全国性校外培训行业自律公约,在市场准入、课程内容、教师管理、收费标准、招生宣传、示范合同、资金监管、争议处理等方面明确企业责任,鼓励行业互助保险,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曲一帆,《光明日报》2021年07月20日15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國古典诗词语言精粹简练、意境幽深隽永,能够为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将古诗词素材资源加以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在高中作文中,巧妙灵活地化用古典诗词,能够丰富文章的表达内容和语言形式,提升作文的思想境界。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探索在作文中应用古典诗词的途径,并指导学生运用古典诗词素材的技法,使
本文对四川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在主体培育、品牌建设、科技支撑、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四川茶产业的做法,并展望了四川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作为重要的任务群学习之一。该任务群中明确提出:“注重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形成整体的阅读知识点,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整本书中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呐喊》的阅读中,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单”的方式,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