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中,班主任不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有着它的特殊性。本文以保山市关爱学校为例,分享在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班级管理的路径及对策,即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掌握管理技巧,加强学习。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制度不健全
  特殊教育学校一般都没有详细的班级管理制度,平时班级里的大小事务,大家就会去找班主任。新生入学时的家庭情况及学生的身体、能力情况由班主任负责了解、登记;学生遇到什么问题,班主任要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没进教室上课,班主任要去找;学生闹情绪,班主任要出面化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不一而足。
  为什么大家都会找班主任呢?因为大家一致认为班主任拿着岗位津贴。在2015年3月之前,我校班主任津贴每月最高不超过100元,学生全是住校生,家离学校特别远,要常常打电话联系,还要常常上街给孩子买生活用品,区区100元津贴,实难与班主任的辛劳付出相匹配。其实,班主任这个岗位,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二)职业倦怠
  特殊教育是一项神圣的职业,它要求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富有爱心、耐心、信心和责任心。然而,特殊教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长期接触残疾儿童工作中,无疑要付出比普通学校的班主任更多的辛苦,感受更大的压力,他们对工作的感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有些人会更加热爱这份工作,从而实现职业的升华;有些人则对工作产生职业倦怠。由于班主任工作占据了个人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时间,人与工作的联系已经内化为一种工作特质或工作价值观,从而对组织和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特教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将影响其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继而影响其心理和生活。
  (三)压力过大
  班主任的压力来源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来自上级的压力。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一有事,就是班主任的事,这几乎成了人们的一个共识。其二,来自家长的压力。由于孩子身患残疾,大部分家长出于补偿心理原因,非常溺爱孩子,只求付出不计回报;少部分家长出于逃避心理原因,对孩子不理不睬,教育孩子常常采用直接、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压力。其三,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上大多数人不看好特殊教育,特教教师难以得到应有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其四,来自自身的压力。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自身想改变各种“困境”,认真、努力地教育孩子,对孩子期望很高,可是教育对象不同,要想将这些特殊孩子教育成跟正常学生一样,很难办到,最终希望越高,失望越大。班主任如果不会调整自身的特殊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不断的失望过程中,压力会越来越大。
  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办法与对策
  (一)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制度作为一种便捷的学校管理模式,成了中国教育的特色产物,班主任更多地被赋予“行政科层制”色彩。班主任成为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几乎集中了一个班级中教育学生的所有权力。
  针对我校班主任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学校领导班子先后多次召开教职工大会,于2015年3月通过了针对班主任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班主任的月津贴提升为平均150元左右,同时规定一、二级领导班子的岗位津贴与班主任一样。在此之前,一、二级领导班子的岗位津贴远远高于班主任津贴,班主任的绩效工资也只和科任教师一个档次,而一级领导班子的绩效工资是教师的2倍,二级班子的绩效工资是教师的1.5倍。学校绩效工资最高与最低的差距每年在8 000元左右。从中不难看出,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同时,学校还针对班主任群体制定了班主任考核制度,这就给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学校在对全校班主任的考核中,不会产生厚此薄彼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良好、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当前和发展中的社会环境,使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良好或完满的状态。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特殊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大部分学生家长对老师寄予厚望,可是因为学生的特殊性,教育起来不容易见成效,容易使班主任产生挫败感,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最终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不注意把握、不注意调整,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自身的心理素养,努力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这是培养和提高特殊孩子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三)掌握管理技巧
  班主任管理工作不等同于“保姆”“管家”的工作。在人们的眼光中,认为班主任是“保姆”“管家”的想法较为普遍。如此时间一长,就会扼杀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班主任还会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是厌恶心理。那么如何让我们的班主任摆脱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如何将烦琐、低效的工作化为简单、高效的工作呢?
  首先,要指導学生建设班集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班集体“是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学生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我们坚信,团结集体,强化集体的力量,集体就能成为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
  其次,尊重学生。新的“教与学的文化”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民主”与“平等”的教育理念。虽然特殊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生理残疾,但他们的人格和普通人是平等的。他们不需要怜悯,需要的是尊重、民主、平等。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要充分发扬民主、平等,尊重每一个孩子,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心理气氛,以“对话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主动参与、自由表达,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再次,加强协调。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宿管员等人沟通,做到左右沟通、相互促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经常联系学生家长,通过电话、短信、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统一思想认识,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各教育力量的独特教育功效。
  最后,赏识学生。特殊学生虽然有生理残疾,但他首先是一个人。我们如果只关注他的缺点,就会发现他满身是缺点,一无是处;如果多关注他的优点,就会发现他的优点很多。作为特教班的班主任,要学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借助闪光点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和正常人一样,也有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自信心。因此,特教班主任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在他们心中播撒自信的种子,让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被欣赏的幸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小李是我班一名听障生,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出于补偿心理,老人特别溺爱孩子。而这个孩子很聪明,情感丰富,喜欢与他人交流,但因家人的溺爱,让他养成了自私自利、好吃懒做、做事虎头蛇尾的行为习惯。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他常常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沓、喜欢与人打架,有时甚至逃学,让老师和同学很头疼。我先找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跟前班主任了解他的学习、生活习惯,再寻找他的闪光点,如“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也有作业字迹特别工整的时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等优点,及时引导,帮助他在班集体中树立自信心,增强他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小李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学会团结同学,去年还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特校的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接收的新班级不一样,同一个特殊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班主任除了平时备课、上课、处理学生的问题以外,还应多看看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和教育教学管理的书籍,更新管理理念,努力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础理论水平。同时,要向实践学习,在借鉴他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智慧。只有理论结合实践,知行合一,才能生成屬于自己的智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找到适合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方法,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班级管理者。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来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特教班主任就是在干叶的事业,为了每一朵残缺的花朵都能吐露芬芳,为了每一粒种子都不被遗忘。
其他文献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教育改革首先要從家长的教育开始。但是,有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家长素质能力普遍偏低,还不能和学校形成合力。由此引来的问题就是——家长的教育由谁来做?这是问题的关键。  社会教育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家长大致有几种情况:一些大城市学校家长学历相对较高,愿意参与学校活动,将自己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贡献给学校。相对而言,大部分地区的家长由于自身知识、能力水平有限,对于
期刊
共享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来探究,先要从共享经济说起。共享经济这个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群落结构和协同消费:基于日常生活方式》(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
期刊
近年来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暴露出一些学校教育管理在公平与质量方面的薄弱之处。不久前,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教育管理提出更有針对性的策略,可望有效遏制此类事件多发频发。但若要根治,仍需进一步找到“病灶”,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在惩戒失范行为的同时,关爱那些有错失的孩子。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存在心理危机,“自贬自卑”就是青春
期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建筑形态,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公共浴场,中世纪的大教堂……现今时代的建筑形态,非大学莫属。这是建筑史学家约瑟夫·里克沃特的观点。近日,国外一部名为《世界最美大学》的画册以多种文字版本同时发行,深深触及大众对大学的审美情愫。该画册精选全球23所大学,从欧罗巴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直至新大陆的耶鲁大学、麦吉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因美而成为文化遗产。大学这份人类
期刊
2006年,一本名为 《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世界简史》 的美国畅销书在中国走红。在这本书中,全球化进程按其行为主体的不同,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版 (1492—1800年),这个阶段,是劳动力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全球化2.0版 (1800—2000年) 是企业的全球化,工业革命扮演主要角色;全球化3.0版(从2000年至今) 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沟通无界限,全球融为一个市场,劳动
期刊
21世纪快要来临的时候,我们曾经心潮澎湃,觉得21世纪一到,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没想到21世纪已经过去17年了,我们好像还在原地踏步,困扰中国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严重的应试教育、严重的学生负担等,并未根本解决,甚至正在加剧。  我们迎接未来的时候,对于未来要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而未来确已到来。  有一个最新的故事,2017年夏天机器人参加了数学的高考,满分150分,他得了105分,成绩不算太
期刊
01 教室就是犯错误的地方——每个阶段各有特殊的生命价值  学生对人生目标的理解不可能是一样的。人们鼓吹“成功”“成才”,期望“成长”,然而人们也许忘记了,学生的生命价值不一定要用这些来衡量,况且每个阶段各有其特殊的生命价值,教师不要以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加速成长”。  童年,应当无忧无虑,睁大眼睛尽情地欣赏世界。有人说,教室就是犯错误的地方。我想说的是:这个年龄也是可以出点麻烦的年龄。如果中国的孩
期刊
编者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校园欺凌,不仅是校园“顽疾”,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2017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文件见本刊2018年第1期),提出“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确保把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期刊
学校是防治校园欺凌的终端执行者,也是校园欺凌问题问责的第一主体。一所学校究竟应该如何防治校园欺凌呢?笔者结合日本《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防止欺凌基本方针》(2013)等法规文件、教育部门开展的欺凌问题追踪调查,以及学校的实践经验,梳理出一些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路径与策略。  “预防”是根本——有共识、育能力、创环境  对校园欺凌的正确认识是学校开展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都能认识到:
期刊
最近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文章提到,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可是,她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买了,原因就是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三万五。  来看看这位高管妈妈的账单:20 000(美国游学)﹢5 000(阿姨)+2 000(钢琴)+2 000(游泳)+6 000(培优)=35 000。这份账单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浓浓的钱味儿,表面看是经济压力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