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寒假,尤其是春节,同学们都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和往年的寒假、春节不一样?今年的寒假与春节显得特别清冷、特别无聊,不能和伙伴们畅快地玩耍,不能外出享受美食、美景,甚至最热闹的春节,也不能走亲访友去拜年……为这个春节、这个寒假的美好都被新型冠状病毒给夺走了。
2019年年底,首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它来势汹汹,甚至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学们或许不知,21世纪短短20年来,已经发生了非典型性肺炎(SARS)、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现在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等儿次大的疫病,每一次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创伤。而对同学们亲身感知和经历的这种传染率高、危害大的新型冠状病毒,大家现在对它又认识多少呢?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冠状病毒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为在电镜下,其形态像一顶皇冠而得名。此前,人们已发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包括229E、NL63、OC43、HKU1、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和非典型性肺炎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这些都可引起较为严重的人类疾病。冠状病毒除了感染人类,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及多种鸟类。
而导致这次病毒性肺炎疫情暴发的病毒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老七”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源头——野生动物
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发起之初,结合其症状,很多人都联想到了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同学们或许会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C中多多少少了解到一点。
2002年11月,我国广东省发现了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用传统方法治疗无效,更为严重的是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由于病因不明,当时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SARS,简称“非典”)。从2002年11月发现SARS病例到2003年7月13日,历时7个多月,疫情才基本结束。该次疫情波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感染了8422人,死亡919人,病死率近11%。而中国内地共确诊SARS病例5327人,死亡349人,被称为21世纪人类遭受的第一场瘟疫。后来,我国科学家对SARS病毒的源头进行了追踪,并在广东生禽市场上所销售的果子狸中发现了基因类似的病毒,从此果子狸背上了无数的骂名。但之后的调查显示,大量SARS相关冠状病毒在中国的菊头蝠中传播,而果子狸喜欢吃菊头蝠,而人类又吃了果子狸,进而导致染病。
那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又是来自哪儿呢?国家卫健委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病毒不光在感染的人体内看到了,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这些摊位上也分离到了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来自野生动物,这应该说是证据确凿。
蝙蝠
身上能携带100多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等都是在蝙蝠体内发现的。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让很多野生动物成为病毒的中间宿主。
天灾还是人祸?
已有研究表明,SA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均来源于野生动物。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穿山甲为其潜在宿主。这些病毒之所以袭击人类,很可能是人类侵扰野生动物所致。
其实,病毒会随着宿主的死亡而消亡。也就是說,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大多会“自生自灭”。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会在人类中暴发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主要还是因为人祸。很多人对于野生动物,总有着一股错误的执念:“滋补”“治病”……在这些荒谬的理由下,很多野生动物被吃成濒危物种。还有很多人会把吃野生动物当作“尝鲜”“体验生活”,甚至还有人会觉得“物以稀为贵”,吃野生动物是身份的象征,是自己炫耀的资本。殊不知,他们所接触的不仅仅是野生动物本身,还有跟野生动物共生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那每一次体验,都会让更多人陷入病毒疫情的风险中。
从SARS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我们应该接受个深刻的教训:拒绝吃野生动物。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野猪
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体内携带多种寄生虫,可损伤肠胃、大脑等多个器官。
穿山甲
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可损伤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体外也会携带多种蜱虫种类。穿山甲的肉及甲片并无滋补和药用价值。
野生蛇
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包括舌形虫、隐孢子虫、颚口线虫等,感染可致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等,损害多个脏器,危及性命。
野兔
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连续多头蚴等,可损伤肠道、肝脏等身体器官,体外也会携带多种蜱虫种类。
别信这些谣言
截至本刊发稿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仍在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仍非常严重。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错误信息也非常多。因此,我们对信息的甄选和梳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吃抗生素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如果以预防为目的,错误使用抗生素,会增强病原体的耐药性。
2室内用食用醋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不能!食用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达不到消毒效果,同时易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3吃维生素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能!维生素可帮助机体维持正常免疫功能,但不能增强免疫力,也没有抗病毒的作用。疾病治疗过程中,摄入维生素C通常只是辅助性治疗手段。
4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可以。板蓝根主要用于治疗流感中属于风热类型的病症,尤其适宜于发热、咽喉肿痛、口渴等症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5佩戴多层口罩就可以更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戴一个口罩就可以了,戴上三四个口罩会使人喘不过气来。因为空气无法从正面进入鼻腔,只能从侧面进入,反而起不到防护效果。另外,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C]罩也可以阻挡飞沫传播。
6嚼大蒜瓣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吃大蒜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如果吃大蒜就能轻松杀灭,病毒也不会这么猖獗了。
7洗热水澡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家里洗(泡)热水澡和高温消毒是两码事,高温消毒是专业的事情,跟在家里洗(泡)热水澡不一样。
人类类如何与之战斗?
SARS病毒的源头经过了几年才锁定蝙蝠,经过了13年才最终定案,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又要多久才能找到应对的方法?
要对付新型冠状病毒,就需要阻止或者抑制其复制,但又不能影响细胞代谢,这是一件+分困难的事情。抗体,是最为有效的对付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当人体中有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也就能够“见招拆招”,解除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
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与病毒伴生多年,身体中往往存在着特效的抗体。虽然筛选抗体、制成药物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自然宿主的寻找依然是人类攻克新型冠状病毒征程上的重要节点。不过,在特效药物研发成功之前,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及自身的免疫力。
除了从动物身,上直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与人之间也会传染这种病毒。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两种:首先是唾液的飞沫传播。这种病毒藏在人们的鼻涕、口水里,所以人们,尤其是病毒携带者打喷嚏、咳嗽时,它就可以“乘虚而入”。其次是接触传播。当人们与病毒携带者有接触,而又没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就揉眼睛、挖鼻孔、摸嘴巴,那病毒就可以在人们身上“落户”了。此外,最新研究显示,该病毒还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也就是传染病学上常说的粪-口传播。
知识链接
喷嚏和咳嗽到底能飞手远?
通过大量实验,并将数据输入数学模型后,科学家得出结论:打喷嚏产生的较大液滴最远可以到达8米远的地方,而咳嗽则达到6米远。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喷嚏和咳嗽最多可以在空中停留长达10分钟。
由此可见,咳嗽和喷嚏不管在传播距离还是停留空中的时间方面,都足够长。如果是在室内打喷嚏或咳嗽的话,高密度喷射物肯定可以从房间一端飘到另一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站在离患者10米开外就没问题了。实验的计算结果是均值,并不是所有的数据。一些颗粒较小(5微米以下)的液滴会飞得很远,甚至有可能会在空中一直飘浮。至于到底能飘多久,这就很难说了,所以室内通风很重要。另外,人与人之间能呼出的距离是有一定差异的,有的人肺活量大,传播距离会更远。
最终,小液滴落了下来,落在了桌子上、手机上、键盘上、门把上、手上……而而你无意中触摸了这些液滴,又不洗手,就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病毒。所以,勤洗手也很重要。
无症状带病毒者
感染之后不发病,仅在呼吸道中检测到病毒,所以要求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市民要主动报告,自我隔离。
轻症患者
仅有一点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
重症患者
早期症状尤其是前三五天为发热、咳嗽及逐渐加重的乏力,一周后,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会出现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脏i器损害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的话,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甚至会导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到了第二周,病情往往最为严重。
因此,没有特殊情况时,尽量待在家中。非得出去时,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同时必须佩戴口罩,回到家中要彻底清洗双手。同時,也要注意休息、均衡饮食、
加强锻炼,进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口罩的选择与佩戴及洗手方法,详见本期《小诺爱科学》栏目一《开学不用怕!科学防护,共同战“疫”》。
实验室里,科学家正在紧急研制这种冠状病毒的抗体以及相关特效药物(截至本刊发稿时,还未研制出相关抗体和药物);医院里,许许多多勇敢又专业的医护,人员不顾自己可能会被病毒传染的危险,夜以继日地诊断、治疗和照顾被感染的病人;医药工厂里,人们也在连夜赶制缓解病情的药物和防护口罩;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清洁人员每天在消毒清洁……有这么多足智多谋和英勇无畏的人在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其实,在预防、治疗的征途上,我们最应记住的还是这次疫情的源头——野生动物。今天,食物已经极其丰富,家畜已经足够满足人类对于肉类的需求。野生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园,不管它们是凶猛还是可爱,让它们在自己的栖息地内繁衍生息就好。人类实在没有必要再为了“新奇”,而去承担死亡的风险。
阴霾中仍有阳光穿透,人类一定会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人类历史上公认的重大疫病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和疫病斗争的历史
165年安东尼瘟疫
从近东回来的罗马士兵携带着天花或麻疹病毒回到了罗马帝国而引发了安东尼瘟疫,1/3的罗马军队遭受灭顶之灾,650万人丧生。
541-542年查士丁尼瘟疫
在传播到最顶峰时,曾在一天里就造成1万人死亡,共约2500万人死亡。
1346-1353年黑死病
元凶是一种叫鼠疫耶尔森菌的病毒,在1348一1350年间导致欧洲六成人口死亡,约1亿人。之所以称之为黑死病,并不仅仅因为它会使患者死前身体呈现大量黑色,更多的是因为它所造成的恐怖压抑的氛围。
1852-1860年第三次霍乱
传播范围包括亚洲、北美和非洲,其中俄罗斯情况最为严重,全球死亡约100万人。
1889-1890年俄罗斯流感
由俄罗斯开始迅速向欧洲传播,一直传到了北美和亚洲才逐渐减弱,约100万人死亡。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传播范围波及全球,死亡人数据估计达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
1957年亚洲流感
首先发生于中国贵州西部,病源来自野鸭,与人类病毒结合,变种为H2N2,后传播到全国,经东南亚和日本传播到全世界,共有200万人死亡。
1976年确认的艾滋病
2018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90万,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者2330万,新感染艾滋病病毒者170万例左右,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人数约77万。
责任编辑:陆艳 责任校对:夏越
2019年年底,首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它来势汹汹,甚至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学们或许不知,21世纪短短20年来,已经发生了非典型性肺炎(SARS)、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现在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等儿次大的疫病,每一次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创伤。而对同学们亲身感知和经历的这种传染率高、危害大的新型冠状病毒,大家现在对它又认识多少呢?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冠状病毒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为在电镜下,其形态像一顶皇冠而得名。此前,人们已发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包括229E、NL63、OC43、HKU1、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和非典型性肺炎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这些都可引起较为严重的人类疾病。冠状病毒除了感染人类,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及多种鸟类。
而导致这次病毒性肺炎疫情暴发的病毒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老七”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源头——野生动物
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发起之初,结合其症状,很多人都联想到了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同学们或许会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C中多多少少了解到一点。
2002年11月,我国广东省发现了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用传统方法治疗无效,更为严重的是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由于病因不明,当时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SARS,简称“非典”)。从2002年11月发现SARS病例到2003年7月13日,历时7个多月,疫情才基本结束。该次疫情波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感染了8422人,死亡919人,病死率近11%。而中国内地共确诊SARS病例5327人,死亡349人,被称为21世纪人类遭受的第一场瘟疫。后来,我国科学家对SARS病毒的源头进行了追踪,并在广东生禽市场上所销售的果子狸中发现了基因类似的病毒,从此果子狸背上了无数的骂名。但之后的调查显示,大量SARS相关冠状病毒在中国的菊头蝠中传播,而果子狸喜欢吃菊头蝠,而人类又吃了果子狸,进而导致染病。
那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又是来自哪儿呢?国家卫健委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病毒不光在感染的人体内看到了,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这些摊位上也分离到了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来自野生动物,这应该说是证据确凿。
蝙蝠
身上能携带100多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等都是在蝙蝠体内发现的。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让很多野生动物成为病毒的中间宿主。
天灾还是人祸?
已有研究表明,SA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均来源于野生动物。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穿山甲为其潜在宿主。这些病毒之所以袭击人类,很可能是人类侵扰野生动物所致。
其实,病毒会随着宿主的死亡而消亡。也就是說,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大多会“自生自灭”。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会在人类中暴发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主要还是因为人祸。很多人对于野生动物,总有着一股错误的执念:“滋补”“治病”……在这些荒谬的理由下,很多野生动物被吃成濒危物种。还有很多人会把吃野生动物当作“尝鲜”“体验生活”,甚至还有人会觉得“物以稀为贵”,吃野生动物是身份的象征,是自己炫耀的资本。殊不知,他们所接触的不仅仅是野生动物本身,还有跟野生动物共生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那每一次体验,都会让更多人陷入病毒疫情的风险中。
从SARS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我们应该接受个深刻的教训:拒绝吃野生动物。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野猪
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体内携带多种寄生虫,可损伤肠胃、大脑等多个器官。
穿山甲
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可损伤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体外也会携带多种蜱虫种类。穿山甲的肉及甲片并无滋补和药用价值。
野生蛇
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包括舌形虫、隐孢子虫、颚口线虫等,感染可致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等,损害多个脏器,危及性命。
野兔
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连续多头蚴等,可损伤肠道、肝脏等身体器官,体外也会携带多种蜱虫种类。
别信这些谣言
截至本刊发稿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仍在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仍非常严重。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错误信息也非常多。因此,我们对信息的甄选和梳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吃抗生素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如果以预防为目的,错误使用抗生素,会增强病原体的耐药性。
2室内用食用醋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不能!食用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达不到消毒效果,同时易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3吃维生素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能!维生素可帮助机体维持正常免疫功能,但不能增强免疫力,也没有抗病毒的作用。疾病治疗过程中,摄入维生素C通常只是辅助性治疗手段。
4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可以。板蓝根主要用于治疗流感中属于风热类型的病症,尤其适宜于发热、咽喉肿痛、口渴等症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5佩戴多层口罩就可以更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戴一个口罩就可以了,戴上三四个口罩会使人喘不过气来。因为空气无法从正面进入鼻腔,只能从侧面进入,反而起不到防护效果。另外,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C]罩也可以阻挡飞沫传播。
6嚼大蒜瓣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吃大蒜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如果吃大蒜就能轻松杀灭,病毒也不会这么猖獗了。
7洗热水澡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家里洗(泡)热水澡和高温消毒是两码事,高温消毒是专业的事情,跟在家里洗(泡)热水澡不一样。
人类类如何与之战斗?
SARS病毒的源头经过了几年才锁定蝙蝠,经过了13年才最终定案,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又要多久才能找到应对的方法?
要对付新型冠状病毒,就需要阻止或者抑制其复制,但又不能影响细胞代谢,这是一件+分困难的事情。抗体,是最为有效的对付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当人体中有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也就能够“见招拆招”,解除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
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与病毒伴生多年,身体中往往存在着特效的抗体。虽然筛选抗体、制成药物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自然宿主的寻找依然是人类攻克新型冠状病毒征程上的重要节点。不过,在特效药物研发成功之前,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及自身的免疫力。
除了从动物身,上直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与人之间也会传染这种病毒。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两种:首先是唾液的飞沫传播。这种病毒藏在人们的鼻涕、口水里,所以人们,尤其是病毒携带者打喷嚏、咳嗽时,它就可以“乘虚而入”。其次是接触传播。当人们与病毒携带者有接触,而又没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就揉眼睛、挖鼻孔、摸嘴巴,那病毒就可以在人们身上“落户”了。此外,最新研究显示,该病毒还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也就是传染病学上常说的粪-口传播。
知识链接
喷嚏和咳嗽到底能飞手远?
通过大量实验,并将数据输入数学模型后,科学家得出结论:打喷嚏产生的较大液滴最远可以到达8米远的地方,而咳嗽则达到6米远。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喷嚏和咳嗽最多可以在空中停留长达10分钟。
由此可见,咳嗽和喷嚏不管在传播距离还是停留空中的时间方面,都足够长。如果是在室内打喷嚏或咳嗽的话,高密度喷射物肯定可以从房间一端飘到另一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站在离患者10米开外就没问题了。实验的计算结果是均值,并不是所有的数据。一些颗粒较小(5微米以下)的液滴会飞得很远,甚至有可能会在空中一直飘浮。至于到底能飘多久,这就很难说了,所以室内通风很重要。另外,人与人之间能呼出的距离是有一定差异的,有的人肺活量大,传播距离会更远。
最终,小液滴落了下来,落在了桌子上、手机上、键盘上、门把上、手上……而而你无意中触摸了这些液滴,又不洗手,就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病毒。所以,勤洗手也很重要。
无症状带病毒者
感染之后不发病,仅在呼吸道中检测到病毒,所以要求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市民要主动报告,自我隔离。
轻症患者
仅有一点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
重症患者
早期症状尤其是前三五天为发热、咳嗽及逐渐加重的乏力,一周后,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会出现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脏i器损害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的话,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甚至会导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到了第二周,病情往往最为严重。
因此,没有特殊情况时,尽量待在家中。非得出去时,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同时必须佩戴口罩,回到家中要彻底清洗双手。同時,也要注意休息、均衡饮食、
加强锻炼,进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口罩的选择与佩戴及洗手方法,详见本期《小诺爱科学》栏目一《开学不用怕!科学防护,共同战“疫”》。
实验室里,科学家正在紧急研制这种冠状病毒的抗体以及相关特效药物(截至本刊发稿时,还未研制出相关抗体和药物);医院里,许许多多勇敢又专业的医护,人员不顾自己可能会被病毒传染的危险,夜以继日地诊断、治疗和照顾被感染的病人;医药工厂里,人们也在连夜赶制缓解病情的药物和防护口罩;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清洁人员每天在消毒清洁……有这么多足智多谋和英勇无畏的人在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其实,在预防、治疗的征途上,我们最应记住的还是这次疫情的源头——野生动物。今天,食物已经极其丰富,家畜已经足够满足人类对于肉类的需求。野生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园,不管它们是凶猛还是可爱,让它们在自己的栖息地内繁衍生息就好。人类实在没有必要再为了“新奇”,而去承担死亡的风险。
阴霾中仍有阳光穿透,人类一定会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人类历史上公认的重大疫病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和疫病斗争的历史
165年安东尼瘟疫
从近东回来的罗马士兵携带着天花或麻疹病毒回到了罗马帝国而引发了安东尼瘟疫,1/3的罗马军队遭受灭顶之灾,650万人丧生。
541-542年查士丁尼瘟疫
在传播到最顶峰时,曾在一天里就造成1万人死亡,共约2500万人死亡。
1346-1353年黑死病
元凶是一种叫鼠疫耶尔森菌的病毒,在1348一1350年间导致欧洲六成人口死亡,约1亿人。之所以称之为黑死病,并不仅仅因为它会使患者死前身体呈现大量黑色,更多的是因为它所造成的恐怖压抑的氛围。
1852-1860年第三次霍乱
传播范围包括亚洲、北美和非洲,其中俄罗斯情况最为严重,全球死亡约100万人。
1889-1890年俄罗斯流感
由俄罗斯开始迅速向欧洲传播,一直传到了北美和亚洲才逐渐减弱,约100万人死亡。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传播范围波及全球,死亡人数据估计达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
1957年亚洲流感
首先发生于中国贵州西部,病源来自野鸭,与人类病毒结合,变种为H2N2,后传播到全国,经东南亚和日本传播到全世界,共有200万人死亡。
1976年确认的艾滋病
2018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90万,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者2330万,新感染艾滋病病毒者170万例左右,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人数约77万。
责任编辑:陆艳 责任校对: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