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肠道肿瘤发生率高,早行内镜检查非常必要,但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的改变,加上内镜操作时引起的应激反应,易造成各种并发症。在检查中辅助麻醉减轻痛苦以提高老年患者对内镜检查耐受性及安全性的措施受到重视。本文对比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和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例1男,56岁,因胸痛1d伴呕血3h入院。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今次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伴呕血,总量约1000ml。急诊胃镜示:距门齿18cm处食管左侧壁见一紫红
乳头旁穿孔是少见的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近期严重并发症,少量的渗漏保守治疗多能自愈,若有多量的肠液和胆汁、胰液进入后腹膜腔继发感染时,会引发败血症等甚至危及生命。穿孔后是否应手术,很难做出准确判断。笔者选择了非手术方法治疗2例,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肝外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腔镜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得到了迅速发展。我院按照个体化方案采用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7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可累全消化道,而以末段回肠及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 称分布。其临床症状多样,伴多种肠外表现,误诊率高。本研究收集经确诊的54例CD患者资料,对其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 phincterotomy,EST)是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由诊断走向治疗的重大进展。自1974年由Kawai等开创以来,该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已成为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诊治手段,但是EST存在着远期胆管结石复发的可能。对于复发结石的定义,目前学术上没有统一意见,
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5%,为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研发胰腺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胆总管可分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及十二指肠壁内段。胰腺段胆总管有2/3在人体中是在胰腺头部的组织中贯穿通过,另1/3则在胰头部后面的沟内下行⑴。贯穿胰腺头部的胆总管往往比十二指肠上后段的胆总管稍细;如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引起中上段胆总管扩张,
患者女,70岁,因下腹部隐痛不适6个月就诊。近6个月来下腹部隐痛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体质量下降约5kg。近1个月来,下腹部隐痛症状发作频繁,进食后有恶心呕吐,粪便不成形,每日1-2次,伴黏液无脓血,食欲不振。查体:腹软,右下腹可扪及一约5cm×5cm大小质韧包块,有压痛,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
患者男,22岁,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3d入院。入院前3d晚进食火锅中辛辣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哎吐,均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
患者女,60岁,外院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近贲门处有-1.5cm×1.0cm大小的长息肉样隆起,表面糜烂(图1),于我院行内镜下经透明帽摘除(图2)。病理检查:食管息肉样组织为黄豆大小,显微镜下观察呈外生性生长,与食管黏膜之间有蒂相连,邻近表皮伴过度角化并有棘细胞增生,病变处被覆表皮扁平、萎缩、有溃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