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信息技术课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活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不是流于形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43-01
新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合作学习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课堂形式。但如何才能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的作用,审视运用合作学习的课堂,会发现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合作学习效率的发挥。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活动,探讨了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程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问题
1.分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随意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按学生水平分组;学生自由组合。
2.学生合作意识差,不知什么叫合作,缺乏合作的能力。主要表现:有的学生“以我为中心”,小权独霸,不能团结合作,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有的学生看不起“学困生”,认为她们说得做得都无可取之处;有的学生依赖优生,自己什么都不管。
3.未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其主要表现: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二、策略
如何解决上述“三大问题”呢?经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采取以下“三大策略”能解决以上“三大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它关系到今后合作学习的效率乃至成败。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主要表现为:(1)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对计算机还很陌生。(2)学习态度存在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甚至还会有学生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因此我们在建组前应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家里有无电脑等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再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性别、个性等因素将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内,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此外还应根据机房布置特点,以方便讨论、协作为依据分组。若在分组过程中遇到个别学生不愿意与某同学在一个小组,教师要加以引导: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并由学生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计算机水平高、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便于在合作过程中协调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有效的教师指导
2.1及时适当的启发
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和指导。有的小组做得比较快也比较好时,这时作为教师,可给他们再提出问题,设置困难,帮助孩子拓宽思路,鼓励他们更敢想,做得更好。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差异性发展。有的小组说的做的学生总是那么一两位,教师应当对该小组的学生提出要求,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说,都要做,而且发言的内容要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要有具体的任务。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行不同的指导与帮助,教师的启发能够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更好更完美。如我们在做“精彩上海”的网站项目时,有几个小组都想制作“上海美食”的网站,我们就进行了引导,如果大家都这样做,那么做出的网站内容就会很接近,因此我们在上课时特意做了一个“精彩上海”的PPt,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了上海的精彩,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拓宽了,最终学生做出来的网站都很有特色。
2.2 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小组要及时地给予适度的、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无形之中也给其它小组以压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状态。
2.3 调节矛盾
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小组成员的意见不合;个别的学生在某些情况下会游离于学习小组之外;组长没有关心到每一位组员;有的孩子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学习任务、角色分工还不太明确;小组成员的合作氛围不太融洽等。教师要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调控,提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承担小组的任务,协调矛盾,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
2.4参与讨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位置,但教师则始终处于合作学习的主导位置。因此作为主导合作学习的教师不但要做好小组引导,更要在知识和技术上进行指引。从而使合作小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得到扩展和更新,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要能促进小组的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并且还要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互助合作,团结友受;能够将学习的过程评价与学习的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制定这样的评价体系:三个结合——课堂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
此外评价还应当突出鼓励为主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克服了以往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还建立了成长档案袋,档案袋中主要是收集每次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评、合作小组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表现的评价。这样更能激发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动力,不断进步,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43-01
新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合作学习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课堂形式。但如何才能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的作用,审视运用合作学习的课堂,会发现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合作学习效率的发挥。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活动,探讨了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程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问题
1.分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随意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按学生水平分组;学生自由组合。
2.学生合作意识差,不知什么叫合作,缺乏合作的能力。主要表现:有的学生“以我为中心”,小权独霸,不能团结合作,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有的学生看不起“学困生”,认为她们说得做得都无可取之处;有的学生依赖优生,自己什么都不管。
3.未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其主要表现: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二、策略
如何解决上述“三大问题”呢?经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采取以下“三大策略”能解决以上“三大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它关系到今后合作学习的效率乃至成败。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主要表现为:(1)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对计算机还很陌生。(2)学习态度存在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甚至还会有学生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因此我们在建组前应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家里有无电脑等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再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性别、个性等因素将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内,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此外还应根据机房布置特点,以方便讨论、协作为依据分组。若在分组过程中遇到个别学生不愿意与某同学在一个小组,教师要加以引导: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并由学生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计算机水平高、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便于在合作过程中协调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有效的教师指导
2.1及时适当的启发
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和指导。有的小组做得比较快也比较好时,这时作为教师,可给他们再提出问题,设置困难,帮助孩子拓宽思路,鼓励他们更敢想,做得更好。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差异性发展。有的小组说的做的学生总是那么一两位,教师应当对该小组的学生提出要求,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说,都要做,而且发言的内容要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要有具体的任务。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行不同的指导与帮助,教师的启发能够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更好更完美。如我们在做“精彩上海”的网站项目时,有几个小组都想制作“上海美食”的网站,我们就进行了引导,如果大家都这样做,那么做出的网站内容就会很接近,因此我们在上课时特意做了一个“精彩上海”的PPt,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了上海的精彩,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拓宽了,最终学生做出来的网站都很有特色。
2.2 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小组要及时地给予适度的、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无形之中也给其它小组以压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状态。
2.3 调节矛盾
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小组成员的意见不合;个别的学生在某些情况下会游离于学习小组之外;组长没有关心到每一位组员;有的孩子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学习任务、角色分工还不太明确;小组成员的合作氛围不太融洽等。教师要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调控,提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承担小组的任务,协调矛盾,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
2.4参与讨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位置,但教师则始终处于合作学习的主导位置。因此作为主导合作学习的教师不但要做好小组引导,更要在知识和技术上进行指引。从而使合作小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得到扩展和更新,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要能促进小组的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并且还要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互助合作,团结友受;能够将学习的过程评价与学习的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制定这样的评价体系:三个结合——课堂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
此外评价还应当突出鼓励为主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克服了以往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还建立了成长档案袋,档案袋中主要是收集每次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评、合作小组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表现的评价。这样更能激发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动力,不断进步,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