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不再种田,而是选择外出打工,在城镇化工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一方面,劳动力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劳动力涌入城镇,也解决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也给城镇带来一定的压力,并且对于农村来说,劳动力减少,更加不利于农村的发展。本文就劳动力的转移所带来的好处和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0-01
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选择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富余而城镇化的发展真好需要很多劳动力,这就为劳动力的涌入提供了可能。而且,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外部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不再闭塞,而是积极地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日益开放。但是再看见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所带来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好处和问题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好处
毫无疑问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给城镇化带来很多好处。首先,农村劳动力可以胜任建设城镇化的工作,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且农村劳动力大多朴实,但是他们吃苦耐劳,肯踏踏实实的工作,其次,城镇中劳动力本来就不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正好给城镇化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仅如此,由于农村和城镇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一定会带来属于他们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二)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问题
对于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带来的某些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城镇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就使得本来就已经很拥挤的城镇更加拥挤,不仅给交通带来拥堵,而且住房问题也不容小觑,造成很多外来人口居住条件比较差的现状。其次,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就那么多,由于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在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已经没有多余的工作可以提供给他们,因此,失业率的问题也接踵而來。最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观念比较落后,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可能有所偏差。另外自身素质不高,会增加城镇的犯罪率,比如抢劫等。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和问题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受到较好的工作条件的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一方面给农村建设增加收入,使农村逐渐的富余起来。农民获得更多的财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能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城镇里的一些观念和生活习惯,势必会对保守的农村造成一定影响,城镇开放前沿的思想,有利于农村文明开化作用。城镇化建设也为农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方案和模式,更加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建设带来的问题分析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给农村带来大量收入的同时,造成大量强壮年劳动力的流失。而且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儿童和老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如此,由于是外来人口,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中的地位并不高,他们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哪一种人群,要忍受城镇居民的歧视,忍受生活的辛酸,跟要忍受对待上的差别。
三、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问题
(一)城镇和用人单位打造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环境
城镇化今天的快速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城镇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环境。比如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完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也可以拥有本地户口,让他们的孩子在教育方面,可以受到与本地人没有差别的待遇。
用人单位也要遵守道德的规范,建立良好的用人环境。一定要做到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准时的发放工资,是用人单位最起码的道德。与农民工签订合同,通过合同的方法保护他们也保护用人单位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充分尊重农村劳动力,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他们,不歧视,这样才能消除农村劳动力的顾虑,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二)农村劳动力应该增强法律意识
另外,农村劳动力自己也应该有努力学习的精神,参加技能培训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技能,提升自我的价值。同时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在产生纠纷时,敢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地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涌入条件更好的城镇的时候,也要考虑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和老人,尽量多关心他们。
四、结束语
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劳动力转移在今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全面的看待这个现象,不仅要看到好的一面,还应该看到有害的一面,积极地采取措施,营造一个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在保障劳动力权益的同时,使城镇化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萍,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状况研究——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09).
[2]郭建军.“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0(45).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06).
作者简介:万梦君(1990-),女,湖南益阳人,汉族,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统计。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0-01
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选择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富余而城镇化的发展真好需要很多劳动力,这就为劳动力的涌入提供了可能。而且,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外部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不再闭塞,而是积极地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日益开放。但是再看见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所带来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好处和问题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好处
毫无疑问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给城镇化带来很多好处。首先,农村劳动力可以胜任建设城镇化的工作,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且农村劳动力大多朴实,但是他们吃苦耐劳,肯踏踏实实的工作,其次,城镇中劳动力本来就不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正好给城镇化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仅如此,由于农村和城镇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一定会带来属于他们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二)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问题
对于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带来的某些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城镇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就使得本来就已经很拥挤的城镇更加拥挤,不仅给交通带来拥堵,而且住房问题也不容小觑,造成很多外来人口居住条件比较差的现状。其次,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就那么多,由于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在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已经没有多余的工作可以提供给他们,因此,失业率的问题也接踵而來。最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观念比较落后,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可能有所偏差。另外自身素质不高,会增加城镇的犯罪率,比如抢劫等。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和问题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受到较好的工作条件的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一方面给农村建设增加收入,使农村逐渐的富余起来。农民获得更多的财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能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城镇里的一些观念和生活习惯,势必会对保守的农村造成一定影响,城镇开放前沿的思想,有利于农村文明开化作用。城镇化建设也为农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方案和模式,更加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建设带来的问题分析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给农村带来大量收入的同时,造成大量强壮年劳动力的流失。而且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儿童和老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如此,由于是外来人口,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中的地位并不高,他们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哪一种人群,要忍受城镇居民的歧视,忍受生活的辛酸,跟要忍受对待上的差别。
三、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问题
(一)城镇和用人单位打造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环境
城镇化今天的快速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城镇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环境。比如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完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也可以拥有本地户口,让他们的孩子在教育方面,可以受到与本地人没有差别的待遇。
用人单位也要遵守道德的规范,建立良好的用人环境。一定要做到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准时的发放工资,是用人单位最起码的道德。与农民工签订合同,通过合同的方法保护他们也保护用人单位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充分尊重农村劳动力,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他们,不歧视,这样才能消除农村劳动力的顾虑,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二)农村劳动力应该增强法律意识
另外,农村劳动力自己也应该有努力学习的精神,参加技能培训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技能,提升自我的价值。同时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在产生纠纷时,敢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地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涌入条件更好的城镇的时候,也要考虑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和老人,尽量多关心他们。
四、结束语
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劳动力转移在今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全面的看待这个现象,不仅要看到好的一面,还应该看到有害的一面,积极地采取措施,营造一个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在保障劳动力权益的同时,使城镇化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萍,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状况研究——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09).
[2]郭建军.“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0(45).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06).
作者简介:万梦君(1990-),女,湖南益阳人,汉族,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