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有此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今以此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为“中国式打拼”做出这样的概括。那么,今天的中国民众为了什么而打拼?民众是如何看待国家富强与个人打拼的关系的?又是什么让奋斗中的民众备感艰辛?日前,人民论坛杂志与腾讯网联合开展中国民众“打拼”心态调查,关注民众感触与内心世界。本次调查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参与,截至2009年11月8日,共收回有效网络问卷5892份。
为生活,不为信仰
42.83%的受访者选择“为了生活,为了衣食住行”,21.79%的受访者选择“为下一代能过得更好”
“也许我们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工作、打拼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让家人过好日子呢?还是为了要让喜欢的人得到幸福?抑或是在权力与地位上的追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位受访者表示,这是当前忙碌的人们最应该思考的地方。
打拼要有目标,在回答“下列那一项最值得您去打拼”时,42.83%的受访者选择“为了生活,为了衣食住行”,21.79%的受访者选择“为下一代能过得更好”。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为自已生计改善,还是为下一代构筑更好的生存环境,受访网民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以生活为中心的“中国式打拼”形象。一位广东佛山的网友说“我不开工没得吃,上有老,下有小”;另一位湖南娄底网友留言“我要生存,要生活”;一位河南郑州网友留言说:“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奋斗”。近期,反映底层民众生活、打拼状态的《蜗居》等市民题材电视剧热播,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入体察公众为衣食住行而打拼的生活状态,也许能够激起更多普通民众的共鸣。
除外在目标外,是什么构成了“中国式打拼”的内心世界?22.62%的受访者选择“为了人生没有遗憾”,22.18%的受访者选择“为理想,为梦想”,19.77%的受访者选择“为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3.28%的受访者选择“为信仰”。调查结果显示,对受访网民而言,人生、理想、家人等情感要素扮演了“中国式打拼”的内心支柱,而“信仰”则显然不是受访网民的主要精神支撑点。
“一个人的战争”:是进步,是隐忧?
认为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打拼的受访者仅占3.78%
调查中,带有国家、集体色彩的选项均在相当程度上遭遇冷落。关于为什么而打拼,认为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打拼的受访者仅占3.78%;关于打拼的信心,因“对民族复兴充满信心”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仅占3.82%;关于打拼中的艰辛,认为“受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制约,打拼时付出的比发达国家普通民众更多,回报却更少”的仅占10.34%。
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网民对于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普遍持相对淡漠态度。专家强调,国家衰落,民生必然凋敝;然而国家强盛,每个人不是必然生活过得更好。今年初,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曾撰文,对于“社会认同和社会向心力在急剧流失”表示忧虑。专家指出,国家富强是个体富裕与个人前途的基础,比如一个美国白领同一个中国白领,同样的资历、能力,干同样的活,美国白领的收入可能是中国白领的数倍或十多倍,这不是个体能力不同而是因为国别不同造成的,因为美国更富裕。当前中国比以前确实强大了,但部分老百姓并没有真正富裕,特别是存在的贪腐、不公平等现象使公众在认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联系出现偏差。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欠账较多,同客观需求差距较大,要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共中央党校高新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远离说教和宣传的时代,民生政策和社会政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加速社会事业的发展,构建良好而通畅的利益共享机制,让国家发展的成果更有效地惠及广大民众,或许能够对社会认同感的增强有所助益。
另一方面,调查结果也体现了民众价值观的变迁。分析人士称,民众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更加注重自身的价值实现,也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在战争、灾难等非常规状态下,国家更加需要民众的政治热忱,但是在和平安定的局面中,不仅民众应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自己内心的幸福感,国家亦应在公共治理层次更多为民众个体考量,让民众在打拼、奋斗过程中感到有援手,而不只是“一个人的战争”。
受访网民对自己打拼的前景普遍持乐观、坚定态度
34.57%的受访者选择“虽然有艰辛和无奈。但有付出就一定会成功”。43.53%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成败。只有努力打拼才是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
在回答“您对自己的打拼能否成功有信心吗?”这一问题时,34.57%的受访者选择“虽然有艰辛和无奈,但有付出就一定会成功”,43.53%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成败,只有努力打拼才是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仅15.21%的受访者选择“打拼中遇到太多困难,使自已对打拼是否能成功产生了怀疑”。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网民对自己打拼的前景普遍持乐观、坚定态度。
此种乐观源自何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周淑真教授表示,在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我们自信和乐观的来源。然而,即使面临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考验、挫折,中国民众依然保持着“无条件乐观”。金融危机中,当代传媒业巨擎默多克曾评论:“中国人的乐观向上,与笼罩世界其它地方的悲观情绪形成鲜明反差。”
“无条件乐观”并非盲目乐观。在回答“您的打拼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最让您感到艰辛”这一问题时,“社会不公平、不公正,自己打拼的力量太卑微,无法改变现实”和“房价、物价太高,觉得纵使打拼也徒劳”分别以26.27%、19.60%到受访网民“备感艰辛”榜单第三、四位。此结果显示。受访网民普遍有着清晰而务实的问题意识。但是,35.73%的受访者选择了“社会竞争激烈,自身能力欠缺”;26.92%的受访者选择“没有目标,缺乏动力和方向感”,排在所有选项的前两位。由此可见,尽管民众对种种社会问题存在不满,但受访网民仍然深信,要打拼,“靠自己”,自身的强大和意志的坚定才是在打拼中胜出的关键。
7月16日《人民日报》刊载施芝鸿的署名文章,以“憧憬和奋斗”为题,概括三代领导人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论述。国家形象是民众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也许“憧憬和奋斗”同样可以作为“中国武打拼”内心世界的最好注释。
为生活,不为信仰
42.83%的受访者选择“为了生活,为了衣食住行”,21.79%的受访者选择“为下一代能过得更好”
“也许我们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工作、打拼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让家人过好日子呢?还是为了要让喜欢的人得到幸福?抑或是在权力与地位上的追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位受访者表示,这是当前忙碌的人们最应该思考的地方。
打拼要有目标,在回答“下列那一项最值得您去打拼”时,42.83%的受访者选择“为了生活,为了衣食住行”,21.79%的受访者选择“为下一代能过得更好”。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为自已生计改善,还是为下一代构筑更好的生存环境,受访网民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以生活为中心的“中国式打拼”形象。一位广东佛山的网友说“我不开工没得吃,上有老,下有小”;另一位湖南娄底网友留言“我要生存,要生活”;一位河南郑州网友留言说:“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奋斗”。近期,反映底层民众生活、打拼状态的《蜗居》等市民题材电视剧热播,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入体察公众为衣食住行而打拼的生活状态,也许能够激起更多普通民众的共鸣。
除外在目标外,是什么构成了“中国式打拼”的内心世界?22.62%的受访者选择“为了人生没有遗憾”,22.18%的受访者选择“为理想,为梦想”,19.77%的受访者选择“为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3.28%的受访者选择“为信仰”。调查结果显示,对受访网民而言,人生、理想、家人等情感要素扮演了“中国式打拼”的内心支柱,而“信仰”则显然不是受访网民的主要精神支撑点。
“一个人的战争”:是进步,是隐忧?
认为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打拼的受访者仅占3.78%
调查中,带有国家、集体色彩的选项均在相当程度上遭遇冷落。关于为什么而打拼,认为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打拼的受访者仅占3.78%;关于打拼的信心,因“对民族复兴充满信心”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仅占3.82%;关于打拼中的艰辛,认为“受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制约,打拼时付出的比发达国家普通民众更多,回报却更少”的仅占10.34%。
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网民对于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普遍持相对淡漠态度。专家强调,国家衰落,民生必然凋敝;然而国家强盛,每个人不是必然生活过得更好。今年初,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曾撰文,对于“社会认同和社会向心力在急剧流失”表示忧虑。专家指出,国家富强是个体富裕与个人前途的基础,比如一个美国白领同一个中国白领,同样的资历、能力,干同样的活,美国白领的收入可能是中国白领的数倍或十多倍,这不是个体能力不同而是因为国别不同造成的,因为美国更富裕。当前中国比以前确实强大了,但部分老百姓并没有真正富裕,特别是存在的贪腐、不公平等现象使公众在认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联系出现偏差。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欠账较多,同客观需求差距较大,要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共中央党校高新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远离说教和宣传的时代,民生政策和社会政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加速社会事业的发展,构建良好而通畅的利益共享机制,让国家发展的成果更有效地惠及广大民众,或许能够对社会认同感的增强有所助益。
另一方面,调查结果也体现了民众价值观的变迁。分析人士称,民众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更加注重自身的价值实现,也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在战争、灾难等非常规状态下,国家更加需要民众的政治热忱,但是在和平安定的局面中,不仅民众应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自己内心的幸福感,国家亦应在公共治理层次更多为民众个体考量,让民众在打拼、奋斗过程中感到有援手,而不只是“一个人的战争”。
受访网民对自己打拼的前景普遍持乐观、坚定态度
34.57%的受访者选择“虽然有艰辛和无奈。但有付出就一定会成功”。43.53%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成败。只有努力打拼才是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
在回答“您对自己的打拼能否成功有信心吗?”这一问题时,34.57%的受访者选择“虽然有艰辛和无奈,但有付出就一定会成功”,43.53%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成败,只有努力打拼才是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仅15.21%的受访者选择“打拼中遇到太多困难,使自已对打拼是否能成功产生了怀疑”。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网民对自己打拼的前景普遍持乐观、坚定态度。
此种乐观源自何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周淑真教授表示,在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我们自信和乐观的来源。然而,即使面临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考验、挫折,中国民众依然保持着“无条件乐观”。金融危机中,当代传媒业巨擎默多克曾评论:“中国人的乐观向上,与笼罩世界其它地方的悲观情绪形成鲜明反差。”
“无条件乐观”并非盲目乐观。在回答“您的打拼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最让您感到艰辛”这一问题时,“社会不公平、不公正,自己打拼的力量太卑微,无法改变现实”和“房价、物价太高,觉得纵使打拼也徒劳”分别以26.27%、19.60%到受访网民“备感艰辛”榜单第三、四位。此结果显示。受访网民普遍有着清晰而务实的问题意识。但是,35.73%的受访者选择了“社会竞争激烈,自身能力欠缺”;26.92%的受访者选择“没有目标,缺乏动力和方向感”,排在所有选项的前两位。由此可见,尽管民众对种种社会问题存在不满,但受访网民仍然深信,要打拼,“靠自己”,自身的强大和意志的坚定才是在打拼中胜出的关键。
7月16日《人民日报》刊载施芝鸿的署名文章,以“憧憬和奋斗”为题,概括三代领导人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论述。国家形象是民众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也许“憧憬和奋斗”同样可以作为“中国武打拼”内心世界的最好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