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书面符号形式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影响做了探查。研究结果表明,书面符号形式不同,会导致学生在信息量、信息获取偏向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等方面产生差异。
关键词:化学学习;书面符号形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1-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化学学习中,教材以及其他一些学习材料主要是通过书面符号形式来表征各种化学信息的。这些符号中既有文字符号,也有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的化学用语符号(简称化学符号),还有表示物质结构、工艺流程图、实验操作图、实验装置图、结构示意图等图形符号。笔者的研究发现:书面符号形式不同,会导致学生在信息量、信息获取偏向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等方面产生差异。
1 研究设计和实施
笔者选择“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命题为研究的载体。涉及到二氧化锰、浓盐酸、氢氧化钠等物质概念;圆底烧瓶、长颈漏斗、酒精灯、导气管、集气瓶等实验仪器,还涉及加热、尾气处理、向上排空气法等实验操作。笔者设计了七种书面阅读材料,共分两大类型(见表1)。
由表2可以发现,(1)无论是哪种符号形式,“仪器”和“操作”信息获取量都较少,而“收集原理”、“尾气处理原理”得分率普遍较高。(2)文字符号形式对于氯气收集和尾气处理原理的信息获取具有显著的优势。(3)图形符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制备原理的理解。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当学习者接受了外界刺激进行感觉登记后要进行模式识别。即把进入短时记忆平台的刺激信息与先前掌握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当刺激的感觉特征与先前获得的有关知识相匹配时,刺激就被识别了,反之则不能识别。本研究中学生在操作和仪器信息方面获取率极低。是与学生在大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很少有关。笔者事后的访谈也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平时很少受到实验操作训练。有关仪器、操作过程了解甚少。相反,由于气体的收集方式以及尾气处理是初三化学学习中强调较多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学生对其熟悉程度比较高。
2.3 书面符号形式能影响学生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要求被试在阅读完材料后,用适当的图形呈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并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统计了学生提供的答案和提出的问题(见图1)。发现化学符号以及与化学符号相组合的方式对于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具有较好的效果。
上述研究结果是由化学符号固有的属性决定的。化学符号能深入到事物内部,揭示事物的本质,且以最精炼的形式精确表达物质的属性以及各个属性、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化学学习和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借助于化学符号作为载体来编码获得化学知识。这种编码活动有两大类型,一是把非化学符号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化学符号进行识记。这样转化的好处是学生能够由表及里、深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另一类编码是将一种化学符号转换为另一种化学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之间的转化,实际上是以化学符号为起点的认识。由此可见,化学符号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还显示,不管何种符号形式。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对“氯气的制备原理”的理解。如学生认为。浓盐酸的强挥发性是不适宜用来制备氯气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初中制备氧气时作催化剂使用),为何可用来制备氯气?为何在实验中要进行加热?
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知识。通过该命题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知道浓盐酸可以和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氯气。同时还知道这一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这样学生就对这两个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而学生之所以通过材料的阅读仍然对这些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说明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对像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尽量采用符号组合式的学习材料,这样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要通过种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种简洁精确的符号方式。引导学生对命题中关系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7.
[3]付勇,化学符号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研究,扬州大学,2006.
关键词:化学学习;书面符号形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1-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化学学习中,教材以及其他一些学习材料主要是通过书面符号形式来表征各种化学信息的。这些符号中既有文字符号,也有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的化学用语符号(简称化学符号),还有表示物质结构、工艺流程图、实验操作图、实验装置图、结构示意图等图形符号。笔者的研究发现:书面符号形式不同,会导致学生在信息量、信息获取偏向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等方面产生差异。
1 研究设计和实施
笔者选择“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命题为研究的载体。涉及到二氧化锰、浓盐酸、氢氧化钠等物质概念;圆底烧瓶、长颈漏斗、酒精灯、导气管、集气瓶等实验仪器,还涉及加热、尾气处理、向上排空气法等实验操作。笔者设计了七种书面阅读材料,共分两大类型(见表1)。
由表2可以发现,(1)无论是哪种符号形式,“仪器”和“操作”信息获取量都较少,而“收集原理”、“尾气处理原理”得分率普遍较高。(2)文字符号形式对于氯气收集和尾气处理原理的信息获取具有显著的优势。(3)图形符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制备原理的理解。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当学习者接受了外界刺激进行感觉登记后要进行模式识别。即把进入短时记忆平台的刺激信息与先前掌握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当刺激的感觉特征与先前获得的有关知识相匹配时,刺激就被识别了,反之则不能识别。本研究中学生在操作和仪器信息方面获取率极低。是与学生在大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很少有关。笔者事后的访谈也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平时很少受到实验操作训练。有关仪器、操作过程了解甚少。相反,由于气体的收集方式以及尾气处理是初三化学学习中强调较多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学生对其熟悉程度比较高。
2.3 书面符号形式能影响学生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要求被试在阅读完材料后,用适当的图形呈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并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统计了学生提供的答案和提出的问题(见图1)。发现化学符号以及与化学符号相组合的方式对于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具有较好的效果。
上述研究结果是由化学符号固有的属性决定的。化学符号能深入到事物内部,揭示事物的本质,且以最精炼的形式精确表达物质的属性以及各个属性、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化学学习和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借助于化学符号作为载体来编码获得化学知识。这种编码活动有两大类型,一是把非化学符号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化学符号进行识记。这样转化的好处是学生能够由表及里、深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另一类编码是将一种化学符号转换为另一种化学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之间的转化,实际上是以化学符号为起点的认识。由此可见,化学符号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还显示,不管何种符号形式。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对“氯气的制备原理”的理解。如学生认为。浓盐酸的强挥发性是不适宜用来制备氯气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初中制备氧气时作催化剂使用),为何可用来制备氯气?为何在实验中要进行加热?
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知识。通过该命题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知道浓盐酸可以和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氯气。同时还知道这一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这样学生就对这两个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而学生之所以通过材料的阅读仍然对这些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说明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对像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尽量采用符号组合式的学习材料,这样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要通过种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种简洁精确的符号方式。引导学生对命题中关系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7.
[3]付勇,化学符号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研究,扬州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