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年级较小,思维和能力也在逐渐养成阶段,在计算时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出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分析他们出错原因,进而想出解决对策,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学生数学计算题出错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原因;对策
小学生数学教师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批改作业了,学生作业和练习册上错题随处可见,如何更好地降低他们错误频率,关键在于找到出错原因,想出解决对策,使其能够养成严谨、细心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高效练习目标。
一、巩固基础知识,降低出错可能性
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所有学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主要以计算为主,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关键,如果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仅会在练习中频繁出错,还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使其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和巩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打好地基,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出错可能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运算定律”时,一定要使学生牢固记住乘法分配率公式为a×(b+c)=a×b+a×c。在课上,学生可能认为教师所讲授乘法分配率很简单,就是将括号去除,然后求得前一项分别与后两项相乘的和,但在做题时常常出现“0.5×(3+8)=0.5×3+8”这样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出错。面对此情况,数学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乘法分配率公式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在公式正下方举出几个合适的例子,使其在记公式同时得到练习,降低后续练习出错可能性,提高做题效率。又如,教师发现学生在计算“25×8÷25×8”时,常常因为思维定式将式子理解为“(25×8)÷(25×8)”,导致错误出现。针对乘除法混合运算出错问题,教师应该将混合运算技巧结合例题重新讲给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懂得“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没有括号,需要按先后顺序完成计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及时带领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进而降低出错可能性。
二、培养良好计算习惯,避免计算错误
俗语云:“习惯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习惯对于学生来说也十分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避免一些错误出现,能够使其体验到学习带来乐趣,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粗心导致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他们养成良好计算和学习习惯,使其在解题中能够细心审题,避免计算中出现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计算一些混合运算题目时,常常会随处乱打草稿,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有人因为计算较快外加字迹潦草,导致写下的数字6和0让人无法看清楚。数学教师在学生出现类似问题出现时,一定要在课堂上立下规矩,在考试和平常练习中,提前准备草稿纸,并按照一定顺序列出草稿,在检查时能够快速找到自己之前出现错误原因,同时还要要求他们规范书写,改变潦草自己,整齐地将答案呈现在作业本或者试卷中。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能够逐渐改掉坏习惯,养成正确计算和书写好习惯,进而有效避免计算中频繁出现错误,提高学习成绩。
三、樹立数学计算自信,减少出错频率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扮演者严师形象,对学生要求较严,导致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弱,掌握知识耗时较长,常常出现打退堂鼓心理。随着新课改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常常与学生建立友好沟通,使得他们不再惧怕教师,进而建立学习自信。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能力之一,如果能够逐渐树立计算自信,不仅能够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减少他们出错频率,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遇到较大数字计算题目“3256-(559-254)”时,常常感觉自己会出错,产生厌烦心理,进而直接写出“3256-559-254”导致计算出错。教师此时要善于采用鼓励法展开教学,首先将较为简单的习题“100-(25-8)”、“95-(36-20)”等展示给学生,使其快速得出答案,增加其学习自信,然后鼓励学生使用同样方法尝试计算较难题目,在他们正确解出答案时对其进行表扬,并尝试将相同难度题目再次呈现出来供其解答,使之愿意尝试解答。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树立学生计算自信,使其对数学运算产生兴趣,进而减少出错频率,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尝到计算带来乐趣后,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去计算和完成解题,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及时巩固基础知识,降低出错可能性,培养良好计算习惯,避免计算错误,同时还要使其树立计算自信,减少出错频率,实现高效计算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焱烽.我们是怎样找到错误原因的——基于298例访谈实证的小学数学错题的错因分析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5):83-85.
[2]徐建萍.小学生数学作业错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51.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原因;对策
小学生数学教师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批改作业了,学生作业和练习册上错题随处可见,如何更好地降低他们错误频率,关键在于找到出错原因,想出解决对策,使其能够养成严谨、细心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高效练习目标。
一、巩固基础知识,降低出错可能性
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所有学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主要以计算为主,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关键,如果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仅会在练习中频繁出错,还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使其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和巩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打好地基,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出错可能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运算定律”时,一定要使学生牢固记住乘法分配率公式为a×(b+c)=a×b+a×c。在课上,学生可能认为教师所讲授乘法分配率很简单,就是将括号去除,然后求得前一项分别与后两项相乘的和,但在做题时常常出现“0.5×(3+8)=0.5×3+8”这样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出错。面对此情况,数学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乘法分配率公式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在公式正下方举出几个合适的例子,使其在记公式同时得到练习,降低后续练习出错可能性,提高做题效率。又如,教师发现学生在计算“25×8÷25×8”时,常常因为思维定式将式子理解为“(25×8)÷(25×8)”,导致错误出现。针对乘除法混合运算出错问题,教师应该将混合运算技巧结合例题重新讲给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懂得“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没有括号,需要按先后顺序完成计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及时带领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进而降低出错可能性。
二、培养良好计算习惯,避免计算错误
俗语云:“习惯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习惯对于学生来说也十分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避免一些错误出现,能够使其体验到学习带来乐趣,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粗心导致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他们养成良好计算和学习习惯,使其在解题中能够细心审题,避免计算中出现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计算一些混合运算题目时,常常会随处乱打草稿,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有人因为计算较快外加字迹潦草,导致写下的数字6和0让人无法看清楚。数学教师在学生出现类似问题出现时,一定要在课堂上立下规矩,在考试和平常练习中,提前准备草稿纸,并按照一定顺序列出草稿,在检查时能够快速找到自己之前出现错误原因,同时还要要求他们规范书写,改变潦草自己,整齐地将答案呈现在作业本或者试卷中。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能够逐渐改掉坏习惯,养成正确计算和书写好习惯,进而有效避免计算中频繁出现错误,提高学习成绩。
三、樹立数学计算自信,减少出错频率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扮演者严师形象,对学生要求较严,导致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弱,掌握知识耗时较长,常常出现打退堂鼓心理。随着新课改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常常与学生建立友好沟通,使得他们不再惧怕教师,进而建立学习自信。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能力之一,如果能够逐渐树立计算自信,不仅能够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减少他们出错频率,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遇到较大数字计算题目“3256-(559-254)”时,常常感觉自己会出错,产生厌烦心理,进而直接写出“3256-559-254”导致计算出错。教师此时要善于采用鼓励法展开教学,首先将较为简单的习题“100-(25-8)”、“95-(36-20)”等展示给学生,使其快速得出答案,增加其学习自信,然后鼓励学生使用同样方法尝试计算较难题目,在他们正确解出答案时对其进行表扬,并尝试将相同难度题目再次呈现出来供其解答,使之愿意尝试解答。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树立学生计算自信,使其对数学运算产生兴趣,进而减少出错频率,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尝到计算带来乐趣后,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去计算和完成解题,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及时巩固基础知识,降低出错可能性,培养良好计算习惯,避免计算错误,同时还要使其树立计算自信,减少出错频率,实现高效计算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焱烽.我们是怎样找到错误原因的——基于298例访谈实证的小学数学错题的错因分析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5):83-85.
[2]徐建萍.小学生数学作业错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