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石走进儒家文化最高殿堂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26日,筹备了半年多的“儒风石渐”——化节长江石儒家文化专题邀请展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博物馆开幕,倾注着组委们心血的石展,终于跨界踏入儒家文化最高殿堂,与世界各地嘉宾见面,一直紧绷着的心这才放松了下来。
  此次石展受到孔子文化节组委会的特别礼遇,以及孔子研究院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山东省济宁市主要领导、国际儒学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等为开幕式剪了彩。之后,在此参加世界儒学大会的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山东省军区政委赵承风、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汤恩佳、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庄金兰等重要嘉宾参观了展览,并对以长江画面石作为弘扬孔子文化载体的创举作出了高度评价。济宁市主要党政领导马平昌、梅永红、赵树国、吴霁雯,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等也来参观了展览。前来参观的儒学大会代表及当地市民更是络绎不绝,济宁、邹城、日照、徐州等地石协与石友也专程赶来。
  跨界策展:长江石与孔子文化对接
  赏石界一直努力寻求石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道,却至今仍处于边缘文化形态。把高品味的长江石放到文化殿堂、艺术殿堂去展示宣传,让文化、艺术界及全社会通过直观的切身感受,深入认识长江石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我们埋藏已久的心愿。但如何与主流文化艺术结合展示,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要跨界踏入文化艺术殿堂,更要寻求机会。山东济宁的崔悦亮老师深爱长江石,正是他全力促成了此次进入儒家文化最高殿堂的石展。


  列入孔子文化节活动内容,长江石面对的将不仅是圈内石友,更多的是不了解观赏石的文化界人士。要让与会嘉宾感兴趣,“儒家文化”是最佳结合点。然而展品如何切入儒家文化却是一道难题。组委会让我负责策划,面对孔子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心里未免惶恐。多次与石友们探讨,都认为这个文化专题不好做。一讲儒家文化,人们大多想到孔子及其他儒学代表人物:颜回、子贡、孟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王阳明??列一串古人名单。然而人物图案石多了,难免千篇一律,单调!能较好表现儒家不同代表人物的画面石也有征集难度。最后,我们将展品立意选材确定为表现孔子生平的“圣迹故事”,体现孔子思想的“六艺”、“仁者乐山”、“知者乐水”,《论语》及孔子删定的《诗经》等六个方面。这样既拓宽了题材范围,丰富了画面的形式内容,也能比较全面、立体的展现孔子及其思想。选材时,尽量照顾了画面内容的叙事性、连贯性,使展品之间有一条文化主线贯穿,尽量提升展览的文化含量;同时,选材时力所能及地征集有代表性画面石珍品。
  展出得失:环境高雅 条件受限
  多年来,产区长江画面石的展示都很粗放,不设专题、展具简陋、缺乏配饰、展品零乱拥挤,难以体现文化艺术品味。“儒风石渐”专题展在世界儒学大会会址的孔子研究院博物馆展出,不能仍走老套路。我们提前收齐展品,根据博物馆橱窗尺寸,在泸州选了一处石馆进行陈列试摆,尽量配置合适的垫板、衬布,研究展品展示的秩序与节奏。
  到了博物馆布展,仍出现不少始料未及的问题无法解决:1、博物馆的灯光是顶光,适合文物展示,而长江画面石的观赏面是侧立面,观赏效果打折扣。博物馆照明是固定设施,无法整改解决,是此次石展的较大不足。2、博物馆的橱窗大多很低,而长江石理想的展示高度应在一米至一米二之间。但寻找到的所有垫物,都只能把展台垫高到八九十公分,观赏者要看仔细,不得不弯腰俯就。3、橱窗高矮大小深浅各异,不似在本地办展,很难根据橱窗、展品事前逐一定制符合专题的背景,而博物馆橱窗内的原背景若要撤换,展后需全部复原,是一项繁琐困难的事情。
  尽管现场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展示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但庄严厚重的文物展厅,典雅静谧的展示环境,神秘的聚焦灯光,都营造出衬托展品文化价值的高雅氛围,为天然的长江石平添几分神秘高贵,让观众对展品怀有敬畏之意。这种展示平台与效果,是当前各种石展所缺乏的,也是“儒风石渐”专题展成功的一个原因。其次,展品命题紧扣孔子文化,整个展览内容贯穿一条文化主线,为观众理解欣赏展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经过这次展览我们体会到,做文化专题性石展,一定要注重参观对象,展品与命题都要考虑参观对象的接受理解能力。本次展事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曲阜参观者的儒学素养,他们对展品的理解甚至超过圈内石友。
  现场反响:文化深厚 普遍共鸣
  跨界展览与业界此起彼伏的展事不同,主要面对的是社会公众。事实证明,我们以孔子文化为主线组织的专题,尽管命题、鉴赏全部引自典籍,显得深奥晦涩,没有白话赏析,因典籍故事都为观者熟知,展览仍能引起观众普遍共鸣。
  典型例证是孔子第76代孙孔森先生,每天到展场为观众津津乐道地讲解,对展品画面与命题的诠释十分精准,观众则频频颔首会意。当地导游的讲解,也似乎受过事前培训一般生动流畅,让我们感叹。还有一位老先生连续三天带着全副照相设备,在展场逐一认真拍照。我们过去与他攀谈,他说这个石展太难得了,怕以后再难有机会欣赏到这样精彩的展览,有些展品一次没拍好,就来反复重拍。被他的虔诚感动,我送了他一本《儒风石渐》画册作纪念。
  季缃绮副省长的参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不仅认真欣赏,仔细听取介绍,还不时发表意见。参观后对展览作了很高评价,他说:石展主题构思、展品题名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功力,与儒家文化的联系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是宣传孔子文化的创举,也是长江石文化品味的魅力展示。长江石非常精彩,很了不起!孔子研究院庄金兰书记几次提议让我们石展延期,并不断打电话告诉朋友:“快来看长江石的高水平专题展,错过机会你一辈子遗憾!”俄罗斯哲学家凤玲女士参观后大加赞赏,在留言簿上用俄文欣然题词。而观众们赞叹之余,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展出的石头卖不卖”?
  一些启示:探索奇石与文化艺术展览的结合
  经过这次展览,我们体会到,赏石文化宣传不一定都办大展。关键在于办出特色,办出品味,选准办展机会。面向社会办展,可能没有经济收益,但对提升赏石活动的社会认知,更有实际效果。
  观赏石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儒风石渐”仅仅是长江石与儒家文化联系起来的专题展。观赏石丰富的内容还可反映在更广阔的文化范畴:如道家文化、佛学文化、民俗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都可以组织专题收藏或展示。赏石文化宣传要向纵深发展,与社会的各种文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组织专题文化石展,是很好的宣传形式,既可拓展赏玩思路,也可创造商机,更是对赏石文化高度的提升。
  此次“儒风石渐”专题展,高度强调长江石的文化价值,是为了与国际孔子文化节合拍,所以展品偏于单一的文化形态,也因此收到良好的展出效果。但是,文化内涵仅是长江石赏玩价值的一个方面,长江石的艺术审美价值还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与重视,其丰富多彩的天然画面,与古今中外的所有平面艺术形式都是融汇贯通的,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发现、理解、欣赏。如何组织与社会各种艺术活动相结合的艺术专题展,揭示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本质关系,赋予天然长江石艺术的生命,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赏石活动只有赋予文化的、艺术的意义,才会有持久的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乍见此石,简约的笔墨,丰厚的意蕴,这不是老萍翁的墨荷清塘图豁然呈现于眼前么?  石绿色的荷叶上,滕黄、墨黑的叶络及光感掩映而现。正似画家饱蘸浓墨,铺毫刷笔,让墨荷在干湿、虚实、浓淡中形成一幅自然和谐的意境,再于其中用细笔勾勒叶脉、纹路。浓淡相宜的用墨、层次丰富的色调,俨然让人置身一种微风轻动、水波荡漾的水墨清塘美景之中。  —— 彭志刚  骄阳洒金染河塘,  影影绰绰共天光。  景物逆光如翰墨, 
期刊
焦立廷先生纵观我国二十余年石文化的发展实践,对“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本人以为“赏石是发现的艺术”可能更为准确)观念的精神内涵、积极意义以及遭遇的瓶颈、面临的困惑,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以敏锐的眼光和鉴赏家的责任意识,大胆提出“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更是表达的艺术”的理念,对于引导当前我国石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人基本赞同。就焦先生提到的一些细节问题,我谈点个人的不同看法。  不迷信专家也不小觑
期刊
初见此石,甚为震惊,这哪里是奇石,分明是一座由几块突突兀兀的巨石磊成的一座苍翠雄峙的巍严大山!其山脚起于右而渐次台高,直至左侧峰顶收稳,虽不显急促,却陡壁森然,倍增山型之奇险宏伟。而相磊不相同的数块大石,虽聚而成势成山,却又似自成一体而彰显出“和而不同”的君子风范。静赏中,总会使人有融入悠远时空,山不知深,如谒君子,唯敬圣贤的礼悟。  此座绿泥石山,产自大渡河,而大渡河的生成年代(经宇宙成因核素埋
期刊
成功和失败,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攀登后,最终会到达山的顶端。这是执着的伟大,更是真爱的不可战胜。  对于新锐奇石收藏家蔡静先生而言,他的好学和执着,终究会成就他收藏事业的成功。  蔡静先生高个俊帅、西装革履、温文尔雅,双眼透着清澈的光芒,身为企业高管,却常见他躬身拿着工具精心洗刷着手中的爱石,常常是浑身上下扬盖着厚厚的尘土,活脱像个建筑工地上的水泥工,但却衬托着他的双眼比平时更加明
期刊
就在本刊“如果·假”的话题引起石友热烈讨论的同时,微信朋友圈里一篇《古玩行里的“二十一条军规”》的文章也在被石友们频繁转发。看得出相对成熟和壮大的古玩行业,对石友的思维影响不小。据说,“无论是买家买假了还是卖家卖漏了,均不能退货或找后账。……买家也许买假买贵,卖家也许卖漏卖低,买卖双方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是古玩的行规,那么这条规则在奇石买卖中是否适用?  本期我们采访的石友,同时拥有古玩收藏背景或
期刊
某日,老石在店里倒腾石头,菜菜来帮忙、顺便见识见识老石藏的好石头。  菜菜:这么多的石头堆在一处,什么时候买的,是没架子上的好吗?  老石:这些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七八年了。好石头越来越少,前些年看着顺眼的,现在拿出来都是冒尖的。  菜菜:好石头越来越少,那我们新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老石:开发过度的石种资源确实越来越少,但是还有很多正在开发和未被开发的石种还是有好石头的,去年,长江石就给了石
期刊
春汛来得早,桃花水把整个春天染得粉红。山在细雨里一重重地苍润,轻风吹斜了才归的鸥鹭,在雨里倦倦地飞……  春就这样无声地来——在开阔的山间,在鼓荡的水和细细的雨中,饱满的激越和如缕的轻愁,一年年来了又去,去了又回……
期刊
为什么不称石农?  说完石绅,就要说说石工。按理说的是“石农”,突然觉得“石农”这个词的诸多不对。  “石农”,最本意是指以捞石为业的农村石友,就一直以石农相称,但今天看来,叫石农之不妥有三。  其一,不再是农产品加工式的农业体系。当今石头产业再不济,也早已归入到一个日渐扩大的文化产业体系。  其二,不再是自然经济式的随机拣取。一些大型机械参与的规模打捞,已经是工业生产特点,只不过生产者多为本地人
期刊
图一:广西大化摩尔石,“桃花岛”,35×30×18厘米,2010年秋柳州国际奇石节银奖。  赏析:咫尺之间变化竟如此奇绝,天然平底与围合形成人间仙境,可遇不可求。  图二:广西“运江摩尔石”,“动静之道”,60×45×30厘米。  赏析:线、面的变化与尺度,从容大气,不是人工,胜似人工。  图三:安徽“灵璧摩尔石”,“回眸”,58×45×32厘米。  赏析:谁说灵璧非要“瘦、漏、皱、透”?似这般千
期刊
2013年9月14日,以“奇石盛汇 合作共赢”为宗旨的第二届中国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石博会”)在中国西部大峡谷温泉奇石城盛装开幕。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高谊明,云南省国土厅副厅长、省石产业办公室主任李连举,昭通市委副书记张绍雄,市政协主席熊启怀,市委常委、副市长孔桂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云峰等领导和本刊主编陈西、北京亿群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益群、山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