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至2013年在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非急症手术患者128例,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统计两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普外科实际护理工作中加入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患者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提高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普外科手術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医疗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转变思想,从多维角度进行思考,全方位对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普外科在临床工作中患者量巨大,其诊疗和护理工作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在普外科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在传统的护理工作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元素,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疗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对临床实际观察,发现心理护理在普外科实际诊疗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水平,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间就诊非急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54±1.8岁。所涉及疾病,肝癌患者15例,胆道结石患者46例,胃癌患者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37例,结肠癌患者14例,直肠癌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包括开腹、腹腔镜手术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术式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即根据医嘱进行分级护理,每日按时查房,2次/日,进行输液、切口换药等常规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2.1 术前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病史询问等,帮助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并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协助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问题,着重阐明手术可能并发症,并告知患者术后应采用的体位及疼痛可能出现的时间,并在术前48h前嘱患者联系床上排便,以使患者提前进行生理及心理适应,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预防患者术后常见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事件发生。
2.2 术后床旁护理
术后患者恢复清醒由ICU转入普通病房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床旁宣教,告知患者适当体位,进行术后饮食宣教,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功能锻炼。嘱家属密切关注患者排气排便情况,增加床旁访视频率,由常规每日两次访视提高至每日四次,由主管护师带队进行护理查房,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如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医疗处理。
2.3 术后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查房时,除观察患者状态和询问病情外,着重对术后患者疼痛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告知患者正常的痛域,告知患者如疼痛在痛域范围内属正常情况,并指导患者通过改变体位等方式缓解疼痛。此外,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及时给予止痛药、镇痛泵治疗,并告知患者非不能忍受的疼痛不要使用镇痛药物和镇痛泵,以免产生镇痛药物依赖。同时告知家属利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协助患者抵抗疼痛。
3. 评价指标
以患者出院时间点为评价点,向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两组患者出院时心理变化情况。
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等手段,取P=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所有128例患者均进行SAS和SDS量表评价,全部量表均得到回收。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抑郁、焦虑量表评分统计
组别 例数 SAS SDS
观察组 64 33.61±12.13 27.37±8.46
对照组 64 46.67±10.26 38.47±9.19
注: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讨论
在普外科就诊的患者,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普外科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极易对手术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事件而影响手术效果,起因多数在于患者对于手术方案的不理解,对于手术效果的担忧、对于术后疼痛的恐惧和对于术后床上排便活动的羞涩等[1]。为达到满意的预后结果,除术中精密操作外,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在护理工作中加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术后不良心理事件发生,使患者更好的获得预后效果[2]。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在术前和术后床旁护理工作中加入了心理护理因素。在术前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知情同意等工作,有助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概况进行了解,能够使患者及家属手术相关信息有充分了解,对于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床上排便等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有助于术后患者恢复,增强患者术后康复信心。
综上,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普外科实际护理工作中加入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患者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提高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丽霞,侯俊.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下):1628.
[2]赵素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28(3):233-235.
关键词:心理护理普外科手術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医疗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转变思想,从多维角度进行思考,全方位对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普外科在临床工作中患者量巨大,其诊疗和护理工作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在普外科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在传统的护理工作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元素,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疗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对临床实际观察,发现心理护理在普外科实际诊疗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水平,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间就诊非急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54±1.8岁。所涉及疾病,肝癌患者15例,胆道结石患者46例,胃癌患者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37例,结肠癌患者14例,直肠癌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包括开腹、腹腔镜手术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术式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即根据医嘱进行分级护理,每日按时查房,2次/日,进行输液、切口换药等常规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2.1 术前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病史询问等,帮助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并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协助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问题,着重阐明手术可能并发症,并告知患者术后应采用的体位及疼痛可能出现的时间,并在术前48h前嘱患者联系床上排便,以使患者提前进行生理及心理适应,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预防患者术后常见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事件发生。
2.2 术后床旁护理
术后患者恢复清醒由ICU转入普通病房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床旁宣教,告知患者适当体位,进行术后饮食宣教,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功能锻炼。嘱家属密切关注患者排气排便情况,增加床旁访视频率,由常规每日两次访视提高至每日四次,由主管护师带队进行护理查房,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如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医疗处理。
2.3 术后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查房时,除观察患者状态和询问病情外,着重对术后患者疼痛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告知患者正常的痛域,告知患者如疼痛在痛域范围内属正常情况,并指导患者通过改变体位等方式缓解疼痛。此外,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及时给予止痛药、镇痛泵治疗,并告知患者非不能忍受的疼痛不要使用镇痛药物和镇痛泵,以免产生镇痛药物依赖。同时告知家属利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协助患者抵抗疼痛。
3. 评价指标
以患者出院时间点为评价点,向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两组患者出院时心理变化情况。
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等手段,取P=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所有128例患者均进行SAS和SDS量表评价,全部量表均得到回收。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抑郁、焦虑量表评分统计
组别 例数 SAS SDS
观察组 64 33.61±12.13 27.37±8.46
对照组 64 46.67±10.26 38.47±9.19
注: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讨论
在普外科就诊的患者,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普外科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极易对手术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事件而影响手术效果,起因多数在于患者对于手术方案的不理解,对于手术效果的担忧、对于术后疼痛的恐惧和对于术后床上排便活动的羞涩等[1]。为达到满意的预后结果,除术中精密操作外,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在护理工作中加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术后不良心理事件发生,使患者更好的获得预后效果[2]。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在术前和术后床旁护理工作中加入了心理护理因素。在术前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知情同意等工作,有助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概况进行了解,能够使患者及家属手术相关信息有充分了解,对于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床上排便等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有助于术后患者恢复,增强患者术后康复信心。
综上,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普外科实际护理工作中加入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患者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提高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丽霞,侯俊.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下):1628.
[2]赵素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28(3):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