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村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的依赖作用愈加明显,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言而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侯宪华(1973-),男,河南台前人,河南省台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马楼信用社主任,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09.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62-02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些新型银行业机构相继出现。在金融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农村。一些金融机构已由服务农村转向面向城镇;另一方面,随着新的金融机构不断出现,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金融同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农村信用社要做到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牢牢占领农村这一赖以生存并实现发展壮大的主战场。
一、立足农业。创新信贷业务。把县域经济作为发展的主战场
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实现新跨越,首先要立足于农业,利用信贷投放树立金融市场地位,这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既是服务于“三农”的社会责任,也是利用商业运作取得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采取的普遍信贷方式以农户多户联保小额贷款居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金融风险,但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提高信贷支持的需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和新创立的项目,由于自身流动资金不足而贷款又相当难。造成周转困难,甚至无法经营下去,最终导致破产或无力创办。而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在信贷上又不敢大胆投放,结果只能是农民致富苦于没有资金,农村信用社寻求发展则苦于信贷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在两败俱伤的同时,显然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台前县农村信用社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从扩大经营规模人手,并因势利导地把破解客户借贷担保难的问题当成一项主要任务,利用信贷杠杆激活县域经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短问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中小企业,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坚持优先安排、优先满足、优先发放,既帮助他们解决生根问题,又解决他们的发展问题,以实际行动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
台前县马楼乡农民把从事农机配件经销和外运销售当作是致富的主渠道。农民的借款难问题一度制约了这一行业的规模性发展。2009年。马楼信用社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支持从事这一行业的徐德宝、黄良峰等10户农民组建了该县首个农机配件行业农民借贷担保协会,即马楼乡汽车配件借贷担保协会,并由协会首次存入信用社23万元作为协会担保资金。然后,信用社按照协会基金1:10的比例给以信贷支持。在此基础上,马楼信用社帮助该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明确了信用社和担保协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借贷方式等,这样给所有参加协会的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随着这一行业的不断壮大,截至2010年3月底,该担保协会基金发展到50万元。按照双方约定的存贷比例,借款凡在500万元之内的农户,可以随时到马楼信用社办理信贷手续。协会成立至今。马楼信用社累计为26户协会成员办理担保贷款600余万元。该协会的成立。不但为农户的信贷资金提供了保证,也使该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配件市场的繁荣,促进了马楼信用社信贷规模的扩大。这种良性循环给县域经济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应,发展组建农民借款担保协会,解决农民借款担保难的做法,很快在该县得到推广。目前。台前县农村信用社已经成功发展农机配件、渔业养殖、水果贩运等行业农民借款担保协会11个,成为台前县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民借款担保难的有效途径和成功举措。
创新信贷业务,就是要实现特色经营的有效投放,明确市场定位,突出中小企业的重要位置。随着经济发展,台前县农村信用社适时转变经营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控制风险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不断扩展服务“三农”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市场定位,细分信贷客户,以各种方式,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例如:目前正在推广的“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产权抵押贷款等,只要做到贷前调查、贷中监管、贷后指导,其金融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而且。在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也会不断提高。濮阳市洪源农机配件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最初注册资金50万元,仅有一条垫胎生产线,日现金流量仅2万元,年收入不足100万元。台前县农村信用社创新担保抵押方式。采取仓储抵押、担保协会担保、林权抵押等方式,累计投放近4000万元支持濮阳市洪源农机配件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该公司在不到8年时间里资产规模翻了10余翻,截至目前。该公司注册资金1016万元、固定资产700余万元,有5条垫胎生产线、3条内胎生产线,日现金流量30余万元、年收入5700余万元,8年间共向信用社交纳贷款利息270余万元,目前濮阳市洪源农机配件实业有限公司贷款余额不足200万元。真正实现了社企双赢。
二、面向农村,注重资源优势。用信贷培育农村品牌效应
在农村,培育品牌农业是一项长期任务。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在针对农村的信贷服务中,做到抓大不放小,在抓住大项目、老企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新创办的小型企业的扶持。尤其对于农村中的一些传统项目,那些让人看起来似乎并不被人们看重,但一旦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效应,其经济效益就会成倍增长的企业,应该引起农村信用社的重视和支持。例如:新乡市农村姑娘郑小葵,凭着对布艺设计的喜爱,2006年组织16位姑娘开起粗布小作坊,从纺、径、织、染到加工成品全部由手工操作。然而,就是这一并不被人们看重的手工业,却成就了一个名牌产品。2006年刚开始时,这些产品只靠小额订单来维持,2006年下半年。产品即供不应求。因此,郑小葵资金出现紧张,从信用社贷款3万元,使资金才有所缓解。但随着大额订单的不断出现,致使企业的人员、资金都发生了困难。这样就严重制约了这一粗布作坊的健康发展。当地信用社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市场调研后,认为这种悠远古老的产品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于是及时给以资金扶助,使这一产品做出了特色。走上了品牌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截至2008年12月,郑小葵成功注册了“夜来纺”商标,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信用社又及时注入贷款30万元,使该公司的“牧野”老粗布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并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郑小葵的 公司已经拥有代理商8个,2007年销售额实现100万元,2008年销售额达到456万元,2009年突破900万元。在农村,这种看似非常古老却不被人看重的产业,隐含着勃勃商机。
一方面,一个传统的古老产业,通过农村信用社的扶持。神话般的成就了一个名牌;另一方面,农信社也正是通过扶持这一品牌产业,才使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乡一行业,一村一品牌”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台前,如马楼乡的农机配件销售、打渔陈乡的橡胶加工、城关镇的面粉产业、吴坝乡的大蒜种植等,其资源优势已经形成规模效应,而特色经营也各有千秋。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突破,只有实现特色经营,找准具有地方品牌的特色服务,其所投放的信贷资金就会转化为区域经济效益。而且。农村信用社也会在行业服务和扶持品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服务农民,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业规模化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处在一个良好的阶段。但多数农村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大都还停留在原始状态,不仅难以形成规模,而且科技含量较低。个别企业甚至使用淘汰落后的设备。高污染、高耗能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样就使企业的产品增加了成本。由于农村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增高。同一些大型企业的产品相比,显然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就要从服务农民人手,引导农民实现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产业规模化。
以台前县的粮产品加工业为例。目前,台前县从事粮食产品加工的仍然以生产面粉为主,依靠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来赚取利润,尽管面粉在全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其经济收入还始终停留在赚取加工费上。如果这一类型的企业能够实现粮食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将面粉、麦麸、玉米等原材料向食品业、医药业、生物制品业等领域延伸,那么所取得的利润就会大幅度增长。在这方面,内蒙古草原牧区对牛类的深加工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很好借鉴的典型例子。以前。内蒙古草原的一头牛仅靠宰割加工牛肉。其收入不过数千元。现在一头牛的内脏通过深加工后,所赚取的外汇就高达15万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粮食类产品要改变粗放型的做法,其他种类的产品,如化工、橡胶、大蒜种植、花生种植业等,通过深加工增值,也都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产业规模化,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显然不够,这不仅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也需要各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服务。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诸如人才、技术、资金等各个因素缺一不可。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立足农村,就要以农民为本,对于农民的困难要深入了解。在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不光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尤其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要敢于放手注入信贷资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z].北京:法制出版社.2008.
[2]林江鹏.黄永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06).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侯宪华(1973-),男,河南台前人,河南省台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马楼信用社主任,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09.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62-02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些新型银行业机构相继出现。在金融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农村。一些金融机构已由服务农村转向面向城镇;另一方面,随着新的金融机构不断出现,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金融同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农村信用社要做到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牢牢占领农村这一赖以生存并实现发展壮大的主战场。
一、立足农业。创新信贷业务。把县域经济作为发展的主战场
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实现新跨越,首先要立足于农业,利用信贷投放树立金融市场地位,这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既是服务于“三农”的社会责任,也是利用商业运作取得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采取的普遍信贷方式以农户多户联保小额贷款居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金融风险,但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提高信贷支持的需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和新创立的项目,由于自身流动资金不足而贷款又相当难。造成周转困难,甚至无法经营下去,最终导致破产或无力创办。而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在信贷上又不敢大胆投放,结果只能是农民致富苦于没有资金,农村信用社寻求发展则苦于信贷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在两败俱伤的同时,显然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台前县农村信用社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从扩大经营规模人手,并因势利导地把破解客户借贷担保难的问题当成一项主要任务,利用信贷杠杆激活县域经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短问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中小企业,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坚持优先安排、优先满足、优先发放,既帮助他们解决生根问题,又解决他们的发展问题,以实际行动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
台前县马楼乡农民把从事农机配件经销和外运销售当作是致富的主渠道。农民的借款难问题一度制约了这一行业的规模性发展。2009年。马楼信用社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支持从事这一行业的徐德宝、黄良峰等10户农民组建了该县首个农机配件行业农民借贷担保协会,即马楼乡汽车配件借贷担保协会,并由协会首次存入信用社23万元作为协会担保资金。然后,信用社按照协会基金1:10的比例给以信贷支持。在此基础上,马楼信用社帮助该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明确了信用社和担保协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借贷方式等,这样给所有参加协会的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随着这一行业的不断壮大,截至2010年3月底,该担保协会基金发展到50万元。按照双方约定的存贷比例,借款凡在500万元之内的农户,可以随时到马楼信用社办理信贷手续。协会成立至今。马楼信用社累计为26户协会成员办理担保贷款600余万元。该协会的成立。不但为农户的信贷资金提供了保证,也使该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配件市场的繁荣,促进了马楼信用社信贷规模的扩大。这种良性循环给县域经济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应,发展组建农民借款担保协会,解决农民借款担保难的做法,很快在该县得到推广。目前。台前县农村信用社已经成功发展农机配件、渔业养殖、水果贩运等行业农民借款担保协会11个,成为台前县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民借款担保难的有效途径和成功举措。
创新信贷业务,就是要实现特色经营的有效投放,明确市场定位,突出中小企业的重要位置。随着经济发展,台前县农村信用社适时转变经营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控制风险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不断扩展服务“三农”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市场定位,细分信贷客户,以各种方式,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例如:目前正在推广的“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产权抵押贷款等,只要做到贷前调查、贷中监管、贷后指导,其金融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而且。在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也会不断提高。濮阳市洪源农机配件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最初注册资金50万元,仅有一条垫胎生产线,日现金流量仅2万元,年收入不足100万元。台前县农村信用社创新担保抵押方式。采取仓储抵押、担保协会担保、林权抵押等方式,累计投放近4000万元支持濮阳市洪源农机配件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该公司在不到8年时间里资产规模翻了10余翻,截至目前。该公司注册资金1016万元、固定资产700余万元,有5条垫胎生产线、3条内胎生产线,日现金流量30余万元、年收入5700余万元,8年间共向信用社交纳贷款利息270余万元,目前濮阳市洪源农机配件实业有限公司贷款余额不足200万元。真正实现了社企双赢。
二、面向农村,注重资源优势。用信贷培育农村品牌效应
在农村,培育品牌农业是一项长期任务。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在针对农村的信贷服务中,做到抓大不放小,在抓住大项目、老企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新创办的小型企业的扶持。尤其对于农村中的一些传统项目,那些让人看起来似乎并不被人们看重,但一旦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效应,其经济效益就会成倍增长的企业,应该引起农村信用社的重视和支持。例如:新乡市农村姑娘郑小葵,凭着对布艺设计的喜爱,2006年组织16位姑娘开起粗布小作坊,从纺、径、织、染到加工成品全部由手工操作。然而,就是这一并不被人们看重的手工业,却成就了一个名牌产品。2006年刚开始时,这些产品只靠小额订单来维持,2006年下半年。产品即供不应求。因此,郑小葵资金出现紧张,从信用社贷款3万元,使资金才有所缓解。但随着大额订单的不断出现,致使企业的人员、资金都发生了困难。这样就严重制约了这一粗布作坊的健康发展。当地信用社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市场调研后,认为这种悠远古老的产品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于是及时给以资金扶助,使这一产品做出了特色。走上了品牌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截至2008年12月,郑小葵成功注册了“夜来纺”商标,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信用社又及时注入贷款30万元,使该公司的“牧野”老粗布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并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郑小葵的 公司已经拥有代理商8个,2007年销售额实现100万元,2008年销售额达到456万元,2009年突破900万元。在农村,这种看似非常古老却不被人看重的产业,隐含着勃勃商机。
一方面,一个传统的古老产业,通过农村信用社的扶持。神话般的成就了一个名牌;另一方面,农信社也正是通过扶持这一品牌产业,才使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乡一行业,一村一品牌”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台前,如马楼乡的农机配件销售、打渔陈乡的橡胶加工、城关镇的面粉产业、吴坝乡的大蒜种植等,其资源优势已经形成规模效应,而特色经营也各有千秋。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突破,只有实现特色经营,找准具有地方品牌的特色服务,其所投放的信贷资金就会转化为区域经济效益。而且。农村信用社也会在行业服务和扶持品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服务农民,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业规模化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处在一个良好的阶段。但多数农村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大都还停留在原始状态,不仅难以形成规模,而且科技含量较低。个别企业甚至使用淘汰落后的设备。高污染、高耗能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样就使企业的产品增加了成本。由于农村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增高。同一些大型企业的产品相比,显然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就要从服务农民人手,引导农民实现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产业规模化。
以台前县的粮产品加工业为例。目前,台前县从事粮食产品加工的仍然以生产面粉为主,依靠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来赚取利润,尽管面粉在全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其经济收入还始终停留在赚取加工费上。如果这一类型的企业能够实现粮食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将面粉、麦麸、玉米等原材料向食品业、医药业、生物制品业等领域延伸,那么所取得的利润就会大幅度增长。在这方面,内蒙古草原牧区对牛类的深加工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很好借鉴的典型例子。以前。内蒙古草原的一头牛仅靠宰割加工牛肉。其收入不过数千元。现在一头牛的内脏通过深加工后,所赚取的外汇就高达15万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粮食类产品要改变粗放型的做法,其他种类的产品,如化工、橡胶、大蒜种植、花生种植业等,通过深加工增值,也都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产业规模化,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显然不够,这不仅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也需要各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服务。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诸如人才、技术、资金等各个因素缺一不可。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立足农村,就要以农民为本,对于农民的困难要深入了解。在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不光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尤其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要敢于放手注入信贷资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z].北京:法制出版社.2008.
[2]林江鹏.黄永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