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的孩子在社交能力上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时代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却使现在的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社会交往能力;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研究表明,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个性、认知、情绪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它更是直接关联着幼儿成人后事业与生活的成功。
但由于时代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却使现在的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独生子女原本就已缺少交往对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孩子们的玩耍方式又更加单一和被动,他们更多地是与玩具、电视和电脑等“机器”为伴,因此使他们更加缺乏交往经验和交往技能。有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社交技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为了幼儿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对幼儿尤其是对即将跨入小学的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学前教育专家卢乐山说过:“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人,重要的变化在游戏之中。”可见,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尤其是社会交往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部分,是由民间创编、在民间流传、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多样性、随意性、简便性、社会性、趣味性等众多特点,对幼儿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规则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对于规则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律,规则对幼儿来说大多还是外在的。但经过成人的提醒督促和启发引导,幼儿还是能将规则逐步转换为内部需要。因此,对于幼儿来说,规则的制定需要是互动的,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要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引导其讨论制定规则。如民间游戏“人、枪、虎”,这个游戏是利用事物之间的关系开展的。若只是由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制定规则,幼儿并不好理解,更谈不上遵守规则,因此必须要让幼儿参与讨论,共同制定規则。在幼儿共同参与讨论之后,幼儿能够很好地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开展起来也更加顺利。
因为幼儿认识到游戏规则协调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能够使活动更顺利更快乐地开展,减少了矛盾冲突,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让规则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6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民间游戏就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一方面,一些民间游戏本身就带有趣味性、节奏性很强的儿歌、口令,比如那些配有童谣的数数歌、问答歌、游戏歌、连锁歌、谜语歌、绕口令、字头歌、颠倒歌等,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自然地就丰富了词汇和语句。如:民间游戏“踢踢扳扳”,这也是我们宁波童谣游戏的代表之一,它具有浓厚的文化传承意味。此类民间游戏还有很多,如“跳秧秧” 、“炒蚕豆”、“编花篮”“跳皮筋”等。
另一方面,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平等关系,使他们有多方面的交流,并相互影响着。比如许多民间游戏都需要两个以上幼儿合作才可以开展,如“点点拗拗”、“抬花轿”、“锤子、剪刀,布”等。另外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会出现一些分歧和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语言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应该作为旁观者,适当地引导而不是直接干预。
三、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几个同伴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许多民间游戏就很好地利用并强化了这一点,促使幼儿跳出了自我中心的小圈子,做出利他行为的选择,养成了思考问题和制定行为策略的良好品格,发展和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性交往。比如民间游戏“两人三足”,这个游戏就要求幼儿两两合作,只有配合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
幼儿在游戏中如果发生不同意见,一般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问题,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年龄幼儿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且幼儿解决协商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如开展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分组,在分组时幼儿之间往往就会有分歧,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干预、评判或替代解决,当问题解决不了游戏不能顺利进行时再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幼儿耐心、虚心地接受同伴的意见,统一意见。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幼儿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些不同类型的民间游戏的开展对幼儿个体成长和群体发展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秋红.采撷盛开在民间的绚丽之花——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探索[M].新时代出版,2010
[3] 李红.幼儿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游戏;社会交往能力;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研究表明,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个性、认知、情绪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它更是直接关联着幼儿成人后事业与生活的成功。
但由于时代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却使现在的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独生子女原本就已缺少交往对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孩子们的玩耍方式又更加单一和被动,他们更多地是与玩具、电视和电脑等“机器”为伴,因此使他们更加缺乏交往经验和交往技能。有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社交技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为了幼儿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对幼儿尤其是对即将跨入小学的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学前教育专家卢乐山说过:“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人,重要的变化在游戏之中。”可见,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尤其是社会交往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部分,是由民间创编、在民间流传、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多样性、随意性、简便性、社会性、趣味性等众多特点,对幼儿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规则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对于规则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律,规则对幼儿来说大多还是外在的。但经过成人的提醒督促和启发引导,幼儿还是能将规则逐步转换为内部需要。因此,对于幼儿来说,规则的制定需要是互动的,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要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引导其讨论制定规则。如民间游戏“人、枪、虎”,这个游戏是利用事物之间的关系开展的。若只是由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制定规则,幼儿并不好理解,更谈不上遵守规则,因此必须要让幼儿参与讨论,共同制定規则。在幼儿共同参与讨论之后,幼儿能够很好地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开展起来也更加顺利。
因为幼儿认识到游戏规则协调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能够使活动更顺利更快乐地开展,减少了矛盾冲突,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让规则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6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民间游戏就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一方面,一些民间游戏本身就带有趣味性、节奏性很强的儿歌、口令,比如那些配有童谣的数数歌、问答歌、游戏歌、连锁歌、谜语歌、绕口令、字头歌、颠倒歌等,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自然地就丰富了词汇和语句。如:民间游戏“踢踢扳扳”,这也是我们宁波童谣游戏的代表之一,它具有浓厚的文化传承意味。此类民间游戏还有很多,如“跳秧秧” 、“炒蚕豆”、“编花篮”“跳皮筋”等。
另一方面,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平等关系,使他们有多方面的交流,并相互影响着。比如许多民间游戏都需要两个以上幼儿合作才可以开展,如“点点拗拗”、“抬花轿”、“锤子、剪刀,布”等。另外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会出现一些分歧和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语言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应该作为旁观者,适当地引导而不是直接干预。
三、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几个同伴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许多民间游戏就很好地利用并强化了这一点,促使幼儿跳出了自我中心的小圈子,做出利他行为的选择,养成了思考问题和制定行为策略的良好品格,发展和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性交往。比如民间游戏“两人三足”,这个游戏就要求幼儿两两合作,只有配合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通过民间游戏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
幼儿在游戏中如果发生不同意见,一般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问题,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年龄幼儿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且幼儿解决协商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如开展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分组,在分组时幼儿之间往往就会有分歧,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干预、评判或替代解决,当问题解决不了游戏不能顺利进行时再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幼儿耐心、虚心地接受同伴的意见,统一意见。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幼儿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些不同类型的民间游戏的开展对幼儿个体成长和群体发展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秋红.采撷盛开在民间的绚丽之花——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探索[M].新时代出版,2010
[3] 李红.幼儿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