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

来源 :经济与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1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为背景,以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主体利益诉求为目标,基于区域品牌发展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区域资源、利益诉求、共建意愿与共建行为,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问题。优越的区域资源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基础与出发点;利益诉求的实现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原动力;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建设主体不同的品牌协同共建行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协同共建能够产生一系列良好的品牌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与品牌效应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重视角探索中国情境下驱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内在机制及外在联系,以期为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其他文献
旅游发展在解决地区贫困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该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然而,乡村振兴战略下脱贫地旅游发展可能出现后续支撑不足引发的资源沉没风险、市场定位失准引发的经营风险以及过度卷入引发的依赖风险等“内卷化”风险,并可能带来降低居民福祉、延缓乡村振兴进程等危害。脱贫地旅游发展“内卷化”风险是脱贫地旅游发展更高诉求和内在既有局限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对此,需要精准识别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地金融以金融工具和金融思维为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扶持,助力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发展。比照乡村振兴战略对农地金融制度创新的要求看,农地金融制度创新明显存在“能量耗散”现象,在主体方面存在协同不足的偏差,在服务对象方面存在互动不够的偏差,在权益保护机制方面存在缺失的偏差。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要,新时代农地金融制度创新需要以“三元并进”为基本优化遵循思维,全面发挥政府协调机制建构
<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逐渐庞大而繁杂的工作,办公室改革势在必行。办公室工作效率滞缓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目前,对于办公室的改革多趋向于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包括“五精四细”,其不仅能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等得到提升,还能够减少过度消耗,节省经费,使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最大化运用
期刊
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已经进入乡村转型发展的快速转型阶段,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分化与趋势。科学认知国内外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城乡人口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城乡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视角基础上,从农村劳动力迁出与回流、逆城市化视角阐述了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出了人口迁移与乡村转型发
<正>《民法典》第147条的重大误解制度,域外法也称之为错误制度,最初起源于罗马法。错误制度的规范目的在于救济法律行为中一方当事人因错误认识而导致的意思表示。关于错误制度的关注范围,一直存在着“一元论”及“二元论”的争论,我国也同样存在着这俩种学说。传统的“二元论”区分表示错误与动机错误,是根据意思表示人错误产生的阶段不同而划分的,其仍具有实益。而“一元论”虽然在实践上更具有可操作,但存在着潜在的
期刊
针对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就其在资源融合、专业设置、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思政育人等方面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的情况进行分析,为地方高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下,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城市和乡村不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空间形态,是经济主体市场博弈的场所和载体,是区域空间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城乡空间关系和结构变迁特征,需要在系统思维下认识城乡空间组织及协同发展机制,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举措。在城乡融合发展阶段,需要树立城乡等值理念,构建基于“元素—产业—空间”的城乡“互动—融
中国电影产业在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电影产业逐渐融入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伴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国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振兴繁荣方面越发重视,为电影产业融入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文从电影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角度出发,立足于理念的逻辑、价值的思维和实践的路径三个维度去审视两者的融合发展,并对这种发展模式进行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