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北大教授 黄方毅
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成就
(一)发展路径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顺着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再到市场创新的路径走下来的。近年来,宏观经济调控对中国民营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非公经济36条”之后,各部委、各省市相继制定了200件相关的实施文件和配套法规,对民营经济有所放宽。
(二)民营经济的成就(2000~2005年)
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截至2005年,民营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私人资本总额已达6万亿元;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占GDP比重65%;已成为就业的主力军,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民营企业就业人口超过75%;已成为我国税收的大来源,特别是在地方财政中民营企业贡献占70%~80%;已成为外贸新主力,尤其是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出口总额是5931.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的77.8%。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
近几年,民营经济在成就和规模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民营经济仍面临三个方面的障碍:税收方面,民营
经济至今仍是受次国民待遇;市场准入方面,民营经济不容易进入,这涉及观念问题、部门利益、国企利益等问题;融资方面,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
三、融资:进展、问题与建议
(一)间接融资
1.贷款:“非公经济36条”公布以来,在民营经济的贷款方面有初步进展。银监会做了很多开展小企业贷款方面的工作,相继发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责指导》的意见稿,召开了中金融工作会,成立了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室,采取了务实的措施,推进非公企业的贷款问题。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各个银行纷纷出台相应的措施,如工商行发布了《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2006年8月底工行小企业贷款余额是1400亿元,比2005年一年的贷款都多。而且外资银行越来越看好中小企业,如花旗银行公开表示看好中国小企业融资市场。
近一两年银行贷款方面有一些松动,但进展还是不大,民营经济贷款最大的问题是贷款比例极为不足,非公经济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仅5/109左右。最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做了一个“非公经济36条”对民营经济融资效应问题的课题。据调查报告分析,民营经济融资难的原因:缺乏担保机构;银行抵押不收机械设备厂房;做质押的民营企业没有股票。因此报告提出五条意见:加快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发展;加快社保基金的建立;开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加快邮政改革。
2.企业债券:企业债方面,从2005年5月底首次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债到2006年2月底,共有70余家企业获准发行,但只包括浙江万象钱潮等几家民企,企业债的债权性质不太适合。从融资来说,民营企业更可以充分利用发行企业债券的优越性:利息低;手续相对简便,时间短;发行成本低;容易符合银监会设定的包括财务等指标在内的条件。
(二)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在国内上市困难,民营企业被迫海外上市。2004年底,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290家,总市值3492.04亿美元,同期国内深沪两市上市的企业1377家,流通市值1413.38亿美元,仅为国外融资的40%。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存在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导致股价偏低。
四、地下金融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一)现状:据中央财经大学最新调查,全国“地下金融”约7405亿~8164亿的规模,与正规融资的比重为28.07%。而截止2005年10月末,入股国内银行外资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而相对来说,中国的民营资本没有进入中国的银行,只有民生银行进入。
(二)建议:民营资本入股银行有助于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的动力;有助于解决银行业的市场定位问题。虽然作为机构进入的道路行不通,但是应该把民营资本进入国有银行的事,提上日程。
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成就
(一)发展路径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顺着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再到市场创新的路径走下来的。近年来,宏观经济调控对中国民营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非公经济36条”之后,各部委、各省市相继制定了200件相关的实施文件和配套法规,对民营经济有所放宽。
(二)民营经济的成就(2000~2005年)
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截至2005年,民营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私人资本总额已达6万亿元;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占GDP比重65%;已成为就业的主力军,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民营企业就业人口超过75%;已成为我国税收的大来源,特别是在地方财政中民营企业贡献占70%~80%;已成为外贸新主力,尤其是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出口总额是5931.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的77.8%。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
近几年,民营经济在成就和规模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民营经济仍面临三个方面的障碍:税收方面,民营
经济至今仍是受次国民待遇;市场准入方面,民营经济不容易进入,这涉及观念问题、部门利益、国企利益等问题;融资方面,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
三、融资:进展、问题与建议
(一)间接融资
1.贷款:“非公经济36条”公布以来,在民营经济的贷款方面有初步进展。银监会做了很多开展小企业贷款方面的工作,相继发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责指导》的意见稿,召开了中金融工作会,成立了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室,采取了务实的措施,推进非公企业的贷款问题。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各个银行纷纷出台相应的措施,如工商行发布了《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2006年8月底工行小企业贷款余额是1400亿元,比2005年一年的贷款都多。而且外资银行越来越看好中小企业,如花旗银行公开表示看好中国小企业融资市场。
近一两年银行贷款方面有一些松动,但进展还是不大,民营经济贷款最大的问题是贷款比例极为不足,非公经济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仅5/109左右。最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做了一个“非公经济36条”对民营经济融资效应问题的课题。据调查报告分析,民营经济融资难的原因:缺乏担保机构;银行抵押不收机械设备厂房;做质押的民营企业没有股票。因此报告提出五条意见:加快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发展;加快社保基金的建立;开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加快邮政改革。
2.企业债券:企业债方面,从2005年5月底首次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债到2006年2月底,共有70余家企业获准发行,但只包括浙江万象钱潮等几家民企,企业债的债权性质不太适合。从融资来说,民营企业更可以充分利用发行企业债券的优越性:利息低;手续相对简便,时间短;发行成本低;容易符合银监会设定的包括财务等指标在内的条件。
(二)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在国内上市困难,民营企业被迫海外上市。2004年底,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290家,总市值3492.04亿美元,同期国内深沪两市上市的企业1377家,流通市值1413.38亿美元,仅为国外融资的40%。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存在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导致股价偏低。
四、地下金融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一)现状:据中央财经大学最新调查,全国“地下金融”约7405亿~8164亿的规模,与正规融资的比重为28.07%。而截止2005年10月末,入股国内银行外资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而相对来说,中国的民营资本没有进入中国的银行,只有民生银行进入。
(二)建议:民营资本入股银行有助于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的动力;有助于解决银行业的市场定位问题。虽然作为机构进入的道路行不通,但是应该把民营资本进入国有银行的事,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