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林地作为一种重要森林生态资源,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基于湖北省1990—2015年(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基础调查数据、DEM和气象(气温和降水)数据,借助变化率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完成了研究区林地遥感制图分析,并对研究区近25年间林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近25年间湖北省林地面积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0—1995年林地面积增加显著,增加幅度为641.14 km2;20
【机 构】
:
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广东省环境保护核辐射追踪研究重点实验室,韶关 512029;广东省放射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韶关 51202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广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地作为一种重要森林生态资源,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基于湖北省1990—2015年(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基础调查数据、DEM和气象(气温和降水)数据,借助变化率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完成了研究区林地遥感制图分析,并对研究区近25年间林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近25年间湖北省林地面积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0—1995年林地面积增加显著,增加幅度为641.14 km2;2000—2005年林地面减少显著,减少762.96 km2;1990—2015年林地类型主要以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为主,三者占林地总面积的95%以上;研究区林地在空间上分布较不均匀,鄂西北、西南为林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而在江汉平原、武汉市、荆州市及江门市分布较少,整体呈零星状分布;林地变化活跃区集中在高程500—1000 m、坡度5—15°、气温17—18℃、降水1000—1200 mm的区域.在驱动因素上,自然地理要素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影响和制约林地的空间分布态势,而国家政策方针、经济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成为影响林地分布的短期驱动因素.本研究能为湖北省林地制图、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牲畜数量的变化是草地可持续管理的重要问题,掌握牲畜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了解放牧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青藏高原1978—2017年牲畜存栏量为基础,对青藏高原近40年来牲畜的数量变化趋势和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7年青藏高原牲畜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青藏高原牛、羊年末存栏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15%和0.32%,马呈现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5%;青藏高原牲畜量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向西减少的特征,1990—2017年青藏高原牲畜量增
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不同冬种复种方式下水稻产量和土壤氮素特征.结果表明:与冬闲对照处理相比,稻田冬种作物能够改善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促进水稻生长发育,获得较高的群体干物质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年均产量显著增加了0.15%—3.95%,2014年早稻和晚稻产量均是大蒜-早稻-晚稻模式最高,与冬闲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2.91%和3.51%.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铵态氮含量均是紫云英-早稻-晚稻模式达到最大,分蘖盛期和灌浆期显著高出其他处理8.33%—24.80%和12.06%—21.1
由于重金属毒性大,且易在食物链中富集,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东苕溪23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As、Cd、Co、Cr、Cu、Pb、Zn、Mn和Ni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各种重金属来源,并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东苕溪沉积物重金属平均浓度Mn>Pb>Zn>Cr>As>Cu>Ni>Co>Cd,As、Cd、Co、Cu、Pb、Zn和Mn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它们的环境背景值.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d、Co、Cr、Mn和Ni可能来源于自然环境,Cu、
为探究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对滨海滩涂湿地表层土壤的生物扰动效应,在江苏大丰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核心区的滩涂湿地潮坪区,春季末期在潮沟附近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3个植物群落中,分别设置多蟹围隔区、少蟹围隔区和无围隔区,冬季采集并检测处理后围隔区蟹洞数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植物生物量等生态指标,分析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了重庆市主城建成区道路、居住区、单位、公园四类主要绿地共132个,从植物科属、来源、生活型、区系、优势种、多样性、入侵种七个方面分析了绿地植物种类构成,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TWINSPAN)分析植物群落.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35科376属550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居住区绿地最高而公园绿地最低;(2)外来植物占42%,其中81%是引种的观赏植物,外来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3)乔灌植物优势种均为栽培植物,草本80%优势种和90%主要群丛指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两种复合污染(中度污染土壤S1和重度污染土壤S2)条件下硅(Si)、皇竹草生物炭(BC)单施和复配对空心菜生长和吸收重金属以及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施Si、BC及其二者复配均可显著促进空心菜的生长,其中复配组对空心菜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S1和S2土壤中复配组空心菜的株高相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1.72%和123.08%,根长分别提高了117.66%和165.66%;单施Si、BC及其二者复配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0.48—2.06个单位,其中Si+BC复配组的提高效果
长汀县是我国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及时快速地监测区域内水土流失敏感性并开展相关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以长汀县为研究区,选择1994、2006和2016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熵权法及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以降雨、地形因子、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类型5个指标作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指标,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年份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再采用自然分界法将其水土流失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5个等级,结合海拔、
城市森林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有利于市民更直观的认识到城市森林的重要性,为城市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制定提供参考.选择兰州市南北两山作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云平台获取1994、2006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引入资源稀缺性系数、支付意愿性系数和空间异质性系数,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以格网为研究单元对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6和2017年南北两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80、3.33和3.36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
利用污水培养微藻可去除废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又可以实现生物质生产的耦合.以城市二级出水做为培养基,选取了小球藻(Chlorella sp.)、栅藻(Scenedesmus sp.)、螺旋藻(Spirulina sp.)为实验藻种,考察3种微藻的生长特性和脱氮除磷的能力.结果表明,所选的藻种在模拟二级出水中都能较好生长,其中栅藻的生物量高于小球藻和螺旋藻,最大生物量分别为0.328 g·L-1、0.264 g·L-1、0.192 g·L-1,比生长速率为0.226 d-1、0.213 d-1、0.197 d
以海坛岛102种野生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关联度大小划分了开发利用等级.旨在合理开发利用海坛岛野生灌木资源,为滨海城市的园林绿化材料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海坛岛野生灌木资源种类丰富,分布于41科72属102种,桑科Moraceae为优势科,榕属Ficus为优势属;2)海坛岛野生灌木区系地理成分多样,热带成分丰富;3)该类资源适应性强,原生境以海岸林、山坡灌丛为主(59.80%);有63.73%的灌木耐干旱、耐贫瘠,部分耐盐碱(51.96%);灌木的观赏价值较高,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