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什么?巴赞问,不止巴赞答。百十年来,除了这样的理论家,不管有意无意,每位电影人似乎都在回应这个命题,其中许多又好像是为“什么是电影”而交出“答卷”。可如今,一些电影无心自本体本质着眼,也不从现象现实着手,不时令电影蒙羞。
2015年初,被一些观众痛斥“叫一声电影你竟然敢答应”的《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兄弟》),直接携电视综艺真人秀“一期节目”跑进电影院,虽不断遭遇新片“拦路虎”,却一路奔4亿而去,态势疑似2014年最终以7亿元飞过《让子弹飞》而位列有史以来华语片全国票房第8位的《爸爸去哪儿》。问题是,以“爸爸”、“兄弟”为首的这样几部“综艺电影”,各自也就只拍了一周左右。
尽管《兄弟》的“龙标”是“电审纪字[2015]第002号”—表明官方审查已将这类电影看作“纪录片”而非故事片,但冯小刚等电影人还是发了一通暴脾气:这种野蛮的挣钱方式是对严肃电影的挑战和冒犯,对导演而言无技术含量,对演员来说丢份掉价,对中国电影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是电影的自杀。冯导甚至不顾“兄弟”情面,直接喊话合作多年、此次投资《兄弟》的华谊兄弟公司,担忧“今后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影片了”。
若干年前,为给陈凯歌一部电影的“衍生产品”—10集纪录片写解说词,我看了近500个小时的拍片素材,真切体会到何谓“十年磨一剑”。其中有个细节:陈导对专程前来探班的梅尔·吉布森慨叹不能像电影大师库布里克那样为等一朵“适合”的云彩而宁愿坐等。无独有偶,另一位大师黑泽明也曾为一个天晴镜头令全剧组生生等了100天;拍《乱》时,为了把最后那场戏拍得气势恢宏,又干等180多天,终于等到恰到好处的一朵云才喊“开机”……
当然,拍片快慢并不能与质量优劣直接划等号。目前大家担忧的,早已远非大师们“等云到”之类“古典”拍法的伤逝,而是轻慢电影艺术尊严、折损电影产业生态的种种迹象。
因儿子疗伤未参加综艺电影《爸爸去哪儿2》拍摄的吴镇宇对记者表示,“正好也让别的小朋友思考一下:为啥我们父子只参加节目不拍电影呢?”他还一再强调“不是针对哪部影片,只是以尊重电影、从我的角度”说,电影制作人不能迷上,像毒品一样,很容易得到快感,迷上就危险了,这是不劳而获—根本不用找编剧,演员也无需太多付出。
《综艺》等外刊称《奔跑吧兄弟》等综艺电影“纯属中国人民首创”,但好莱坞等与之最接近的“衍生电影”也非凤毛麟角。可《综艺》还是认为,这些作品与中国综艺电影“有本质区别”—均走标准故事片流程,由节目中的小段子衍生而来,有严格的导演编剧团队创作,是按照标准故事片模式而非综艺节目类拍摄手法,“直接界限很明显,算得上泾渭分明,否则,或许会被观众投诉吧。”
知名影评人托姆更是指出,电视与电影观众是截然不同的群体,想要让电影受众在电影院接受一个电视操作的内容,是完全不可以的,“这一方面,美国观众有自己的取舍,他们不需要‘电视化’的电影。”
回到咱国内观众,为啥他们宁可花钱到影院里看个“电视节目”?是特别想看,还是别无其他片子可选?不少人坦言,对其“烂”早有心理预期,但毕竟有电视里“认识”的熟人和“亲切”的惯性,比起许多“烂”到屡屡突破大家“预期”的国产片保险得多。
自“超女”始,便有电视节目衍生电影问世,却往往赔钱还赚不了电视般的吆喝。虽然投资者甚至都不用觊觎电视观众以外的人,以为“把电视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再看一遍就够了,他们足以撑起票房”,但能如“爸爸”、“兄弟”者,也就这几家。
公允地说,综艺电影的尝试并非没有意义,尤其是在中国电影类型尚少、内容欠“丰”的现状下。有专家认为,与其说赚钱是首要或唯一目的,不如視为理性判断前提下的跨界协作和产业链探索。华谊总裁王中磊就表示,自己基本观点跟冯导相同,同时认为综艺节目转换成电影有其特殊性,《兄弟》对他来说更多是一个补充跟尝试,“它不代表中国电影,但我们是用电影创作的规律来做综艺栏目开发的。”
2015年初,被一些观众痛斥“叫一声电影你竟然敢答应”的《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兄弟》),直接携电视综艺真人秀“一期节目”跑进电影院,虽不断遭遇新片“拦路虎”,却一路奔4亿而去,态势疑似2014年最终以7亿元飞过《让子弹飞》而位列有史以来华语片全国票房第8位的《爸爸去哪儿》。问题是,以“爸爸”、“兄弟”为首的这样几部“综艺电影”,各自也就只拍了一周左右。
尽管《兄弟》的“龙标”是“电审纪字[2015]第002号”—表明官方审查已将这类电影看作“纪录片”而非故事片,但冯小刚等电影人还是发了一通暴脾气:这种野蛮的挣钱方式是对严肃电影的挑战和冒犯,对导演而言无技术含量,对演员来说丢份掉价,对中国电影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是电影的自杀。冯导甚至不顾“兄弟”情面,直接喊话合作多年、此次投资《兄弟》的华谊兄弟公司,担忧“今后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影片了”。
若干年前,为给陈凯歌一部电影的“衍生产品”—10集纪录片写解说词,我看了近500个小时的拍片素材,真切体会到何谓“十年磨一剑”。其中有个细节:陈导对专程前来探班的梅尔·吉布森慨叹不能像电影大师库布里克那样为等一朵“适合”的云彩而宁愿坐等。无独有偶,另一位大师黑泽明也曾为一个天晴镜头令全剧组生生等了100天;拍《乱》时,为了把最后那场戏拍得气势恢宏,又干等180多天,终于等到恰到好处的一朵云才喊“开机”……
当然,拍片快慢并不能与质量优劣直接划等号。目前大家担忧的,早已远非大师们“等云到”之类“古典”拍法的伤逝,而是轻慢电影艺术尊严、折损电影产业生态的种种迹象。
因儿子疗伤未参加综艺电影《爸爸去哪儿2》拍摄的吴镇宇对记者表示,“正好也让别的小朋友思考一下:为啥我们父子只参加节目不拍电影呢?”他还一再强调“不是针对哪部影片,只是以尊重电影、从我的角度”说,电影制作人不能迷上,像毒品一样,很容易得到快感,迷上就危险了,这是不劳而获—根本不用找编剧,演员也无需太多付出。
《综艺》等外刊称《奔跑吧兄弟》等综艺电影“纯属中国人民首创”,但好莱坞等与之最接近的“衍生电影”也非凤毛麟角。可《综艺》还是认为,这些作品与中国综艺电影“有本质区别”—均走标准故事片流程,由节目中的小段子衍生而来,有严格的导演编剧团队创作,是按照标准故事片模式而非综艺节目类拍摄手法,“直接界限很明显,算得上泾渭分明,否则,或许会被观众投诉吧。”
知名影评人托姆更是指出,电视与电影观众是截然不同的群体,想要让电影受众在电影院接受一个电视操作的内容,是完全不可以的,“这一方面,美国观众有自己的取舍,他们不需要‘电视化’的电影。”
回到咱国内观众,为啥他们宁可花钱到影院里看个“电视节目”?是特别想看,还是别无其他片子可选?不少人坦言,对其“烂”早有心理预期,但毕竟有电视里“认识”的熟人和“亲切”的惯性,比起许多“烂”到屡屡突破大家“预期”的国产片保险得多。
自“超女”始,便有电视节目衍生电影问世,却往往赔钱还赚不了电视般的吆喝。虽然投资者甚至都不用觊觎电视观众以外的人,以为“把电视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再看一遍就够了,他们足以撑起票房”,但能如“爸爸”、“兄弟”者,也就这几家。
公允地说,综艺电影的尝试并非没有意义,尤其是在中国电影类型尚少、内容欠“丰”的现状下。有专家认为,与其说赚钱是首要或唯一目的,不如視为理性判断前提下的跨界协作和产业链探索。华谊总裁王中磊就表示,自己基本观点跟冯导相同,同时认为综艺节目转换成电影有其特殊性,《兄弟》对他来说更多是一个补充跟尝试,“它不代表中国电影,但我们是用电影创作的规律来做综艺栏目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