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185-01
骨性膝关节炎为临床老年常见病,祖国医学认为由年老体衰,肾髓空虚,骨失滋养,寒瘀阻络所致,属于“痹症”范畴。本人将近5年运用针刺辅以闪罐刺络放血治疗治疗本病9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52例,45岁至55岁者26人,56岁至78岁者64人,病程最长者10余年,病程最短者2个月,其中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52人,6个月以下者38人,其中单侧膝关节痛者76人,双侧膝关节痛者14人。
2 诊断标准(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準》)
(1)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活动受限,尤以屈膝动作时疼痛明显。
(2)膝关节肿胀,关节活动是有摩擦声。
3 治疗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刺鹤顶、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出针,局部在施以点刺闪火拔罐法以罐内有出血为佳,5分钟后起罐。
(2)患者取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刺委中、委阳、阴谷、浮郄、承山、足三里等穴位,手法同前,起针后再用点刺闪火拔罐法,仍以罐内有出血为度,5分钟后起罐。
二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4 疗效判定标准(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治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膝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无变化。
5 治疗结果
经1~4疗程治疗后,90例患者中痊愈46例占51.1%,好转32例占35.6%,无效12例占13.3%,总有效率86.7%。
6 典型病例
张某,女性,54岁,主诉右膝关节疼痛半年余,近2周加重,尤以下蹲或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查体:右膝关节局部肿胀,活动时有摩擦感,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诊断:痹症(阳虚寒凝型),治以:散寒扶阳、疏通经脉法。选用上述方法治疗一疗程后,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又经第二疗程治疗后,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随访一未复发。
7 体会
本病多发于年龄较大患者,由于年老体衰,肾髓空虚,卫气不固,外受风寒湿邪而致寒凝经脉,脉络不通,不通则通,依据其病因病机,取足三里可见健运脾胃而化湿祛浊;筋会阳陵泉能壮骨强筋;血海、梁丘可养血活血,诸穴相配能达到益气扶阳,驱寒祛湿的作用;取委中、委阳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作用。二组穴位交替使用,一通一补,相辅相承,增强散寒扶阳、疏通经脉之效果,再辅以闪火拔罐法增加祛风散寒、祛瘀止痛的目的,临床取得了很好疗效。
骨性膝关节炎为临床老年常见病,祖国医学认为由年老体衰,肾髓空虚,骨失滋养,寒瘀阻络所致,属于“痹症”范畴。本人将近5年运用针刺辅以闪罐刺络放血治疗治疗本病9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52例,45岁至55岁者26人,56岁至78岁者64人,病程最长者10余年,病程最短者2个月,其中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52人,6个月以下者38人,其中单侧膝关节痛者76人,双侧膝关节痛者14人。
2 诊断标准(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準》)
(1)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活动受限,尤以屈膝动作时疼痛明显。
(2)膝关节肿胀,关节活动是有摩擦声。
3 治疗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刺鹤顶、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出针,局部在施以点刺闪火拔罐法以罐内有出血为佳,5分钟后起罐。
(2)患者取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刺委中、委阳、阴谷、浮郄、承山、足三里等穴位,手法同前,起针后再用点刺闪火拔罐法,仍以罐内有出血为度,5分钟后起罐。
二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4 疗效判定标准(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治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膝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无变化。
5 治疗结果
经1~4疗程治疗后,90例患者中痊愈46例占51.1%,好转32例占35.6%,无效12例占13.3%,总有效率86.7%。
6 典型病例
张某,女性,54岁,主诉右膝关节疼痛半年余,近2周加重,尤以下蹲或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查体:右膝关节局部肿胀,活动时有摩擦感,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诊断:痹症(阳虚寒凝型),治以:散寒扶阳、疏通经脉法。选用上述方法治疗一疗程后,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又经第二疗程治疗后,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随访一未复发。
7 体会
本病多发于年龄较大患者,由于年老体衰,肾髓空虚,卫气不固,外受风寒湿邪而致寒凝经脉,脉络不通,不通则通,依据其病因病机,取足三里可见健运脾胃而化湿祛浊;筋会阳陵泉能壮骨强筋;血海、梁丘可养血活血,诸穴相配能达到益气扶阳,驱寒祛湿的作用;取委中、委阳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作用。二组穴位交替使用,一通一补,相辅相承,增强散寒扶阳、疏通经脉之效果,再辅以闪火拔罐法增加祛风散寒、祛瘀止痛的目的,临床取得了很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