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货币贬值,美元本位,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48-03
2010年高考天津卷历史第6题: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答案:A
罗斯福新政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绝大多数专题都要涵盖几个乃至更多的历史事件,以一个事件为中心的专题唯有罗斯福新政。在近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罗斯福新政又成为热门话题,可见其影响深远。2010年高考天津卷的这道试题,着眼于新政金融政策中的货币政策,这大概是高考从来没有关注过的角度。题干设置的情境教学既能重视也容易忽略。本文借题发挥,讨论在今后教学中如何加深对新政货币政策的理解。
对照教科书的表述,该题的难度并不大。人教版教科书在罗斯福新政二课中这样描述金融措施:“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一般来说,整顿银行业不难理解;实行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也并不深奥。此题题干中“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与教科书说的“刺激出口”,意思相近。学生如果不考虑后面的话,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应毫不犹豫地选择A项。因为,美元贬值就会使美国商品取得价格上的优势,有利于出口。这同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压力是一个道理。近几年,美国一直在人民币升值上对我国施加压力,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呢?因为中国商品无处不在。有个美国人曾经写了一本书,叫《离开中国商品的日子》,书的内容是说想下决心不用中国商品,但是离开中国商品日子就没法儿过了。这本书说明中国的日用商品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份额。中国商品除了质量好以外,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现在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牌价是1:6.8。假如人民币升值,就等于出口的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价格的优势就会消失。新政实行美元贬值就等于降低了美国商品的出口价格,使美国商品以优势价格获取更大的海外市场。
但是,美元贬值后为什么“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呢?美元贬值意味着印刷更多的美元纸币。有研究者说,新政使美元贬值了30%,也就是说,政府陆续印刷的货币增加了货币流通量的30%,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金本位制是以黄金的储备量作为发行货币的保证,那么,放弃金本位制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实行“美元纸币本位制”。二战以后,美国控制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手段就是,有利于美国时,美元就实行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如此;不利于美国时就实行“美元纸币本位制”,1971年,尼克松公开提出全球实行“美元纸币本位制”。纸币本位制以本国经济情况决定货币的印刷量,决定权在货币国的中央政府。美元纸币本位制在美国还没有取得世界经济霸权时,影响还多限于美国国内。新政时期,美国首次放弃金本位制,大量印制美元,对国内和西欧影响比较大,对世界其他地区影响相对较小一些。用于国内的新增货币支持了公共工程和政府组织的社会救济以及下岗就业再培训,这就增强了社会购买力。制定工资最低标准则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两股力量推动了物价上涨。农业补贴和货币贬值则使农民的债务减轻。整顿工业,控制生产的总量,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整个新政的措施中,金融财政政策是核心。人教版增加“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两个内容,也在财政金融政策的范畴内。从新政以后,全国银行的存储利率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调控,管制证券业主要是监督,当“证监会”发现某只股票异常或净资产值连续下滑到一定程度,就会采取措施,防止违规操作,引发市场动荡。
顺便说一句,自从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以来,它就是农业用地过剩和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国家。美国农民也不是中国农民的概念。美国地广人稀,中部地区至今还是粮食生产区。美国农民大多是中小农场主,无地出卖劳动力和只有几亩地的中国式的农民很少。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补贴农业的政策至今仍在实行。美国现在也还是粮食出口大国。
借助此题我们应该搞清楚,金融财政政策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新政从整顿银行业开始,成功地使十多亿美元存回到银行,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盘活经济。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的第二天,罗斯福政府就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10月美元贬值约30%。然后先实行的是《农业调整法》,财政部对削减产量的农场主给予补贴,给农场主提供新的信贷。随后实行的《工业复兴法》,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使各行业接受公平竞争的法规,调节雇主和工人的关系。与此同时推行的《联邦紧急救济法》,到1935年共花费了30亿美元。新政在1933年到1935年的第一阶段期间,失业人数减少了400万,农民现金总收入从1932年的40亿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资本收入增加了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在上述挽救经济的措施中,整顿银行起到稳定全局、恢复信心的作用,但恢复银行信誉只是表面的,不能解决实质问题。美元贬值是盘活全局的核心举措。贬值直接稳定了农业,增量货币除了刺激出口外,用于补贴生产和社会救济,使新政的各方面措施得以施展。
我们在教学中解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经常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甚至说成计划性;说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笼统地这样解释极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实际上,二战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美国对新政的继承主要是运用金融手段,掠夺他国财富,保持美国的经济优势。金融至今也是美国对应全球化的杀手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政的影子。
近10年来,美元货币的印刷总量超过过去40年的印刷总量。全球各国官方储备的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倍之多。中国的官方储备由2000年的165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3万亿美元。赵本山在小品里说:“美国牛成啥样儿,不也是到中国来借钱了吗?”赢得了一片掌声。这代表了部分民众肤浅的理解,以为我们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其实美国现在有几万亿的外债,它根本就没打算还钱。有人用格林斯潘的思维解释说:“美国民众用一堆纸消费了全球的大量资源,美国的跨国公司用一堆纸占有了全球的大量资源。一堆纸 一堆纸=一大堆纸,留在全球各国,而美元则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灵魂与生命。”这里的意思是说,美国通过美元纸币本位制大量印制美元,由于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位置,因此,美国借此优 势掌握全球金融,通过美元消耗、占有了别国的资源,而到头来各国储存的美元不过是一堆纸,它的价值操控在美国手里。还有一则传说很说明问题:巴菲特在回答美国债务问题时说:让我们的下一代还吧。于是一个小朋友问:巴菲特爷爷,你是说,你们欠的债要我们来还吗?巴菲特摸着小孩的脑袋说:孩子,好好学习吧,让你的后代去还。这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最近有文章说:“美国财政部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到9002亿美元,较上个月增持50亿美元。一年之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增加了1367亿美元,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但这能得到什么呢?美国似乎根本不可能偿还这些债务,因为美国欠债实在太多了,2009年外债占GDP的比重超过95%,联邦债务已经达到13万多亿美元,只能借新债还旧债,或者印发钞票,使美元更加贬值,使中国受到损害。2008年美国开动印钞机新发行美元达1.9万亿,美元贬值已是大势所趋。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09年财政年度赤字是1.4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高纪录。而中国为了保持美元和美国国债稳定,就必须继续持有美元,买进国债,从而越陷越深,被美国控制了经济命脉,脖子上的绳索越套越紧,难以解套。正像美国财政部长曾经说过的‘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其他国家的麻烦’。”
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使美国处于主动地位。以我们的常识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国不赶紧抛售手中的美国债券呢?“只要我们大量投资美国资产,我们就走进了美国人的包围圈,成了美国人的盘中餐。如果我们大量抛售美国资产,美国资产就会崩溃,我们的债权大幅消失,美国人的债务大幅消失。我们不抛售美国资产,美国人就会不停地发行美国债券,迫使我们购买,直到我们无力购买,美元就会崩盘,我们同样债权大量消失,美国人债务大量消失。”美元的崩盘对美国来说只是一场债务削减的游戏。而改革“美元本位制”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的成本美国是不会承担的。
高中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要求是指导教学的首要原则。高考命题未必以时代性考虑,但效果需要我们从时代性去发挥。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科书的水平上,借题发挥,应该引起我们对现实经济全球化中金融对弈的思考。当然,对高中学生只需稍加联系,不必太深,点到为止,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就是成功。
[责任编辑: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48-03
2010年高考天津卷历史第6题: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答案:A
罗斯福新政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绝大多数专题都要涵盖几个乃至更多的历史事件,以一个事件为中心的专题唯有罗斯福新政。在近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罗斯福新政又成为热门话题,可见其影响深远。2010年高考天津卷的这道试题,着眼于新政金融政策中的货币政策,这大概是高考从来没有关注过的角度。题干设置的情境教学既能重视也容易忽略。本文借题发挥,讨论在今后教学中如何加深对新政货币政策的理解。
对照教科书的表述,该题的难度并不大。人教版教科书在罗斯福新政二课中这样描述金融措施:“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一般来说,整顿银行业不难理解;实行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也并不深奥。此题题干中“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与教科书说的“刺激出口”,意思相近。学生如果不考虑后面的话,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应毫不犹豫地选择A项。因为,美元贬值就会使美国商品取得价格上的优势,有利于出口。这同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压力是一个道理。近几年,美国一直在人民币升值上对我国施加压力,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呢?因为中国商品无处不在。有个美国人曾经写了一本书,叫《离开中国商品的日子》,书的内容是说想下决心不用中国商品,但是离开中国商品日子就没法儿过了。这本书说明中国的日用商品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份额。中国商品除了质量好以外,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现在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牌价是1:6.8。假如人民币升值,就等于出口的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价格的优势就会消失。新政实行美元贬值就等于降低了美国商品的出口价格,使美国商品以优势价格获取更大的海外市场。
但是,美元贬值后为什么“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呢?美元贬值意味着印刷更多的美元纸币。有研究者说,新政使美元贬值了30%,也就是说,政府陆续印刷的货币增加了货币流通量的30%,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金本位制是以黄金的储备量作为发行货币的保证,那么,放弃金本位制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实行“美元纸币本位制”。二战以后,美国控制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手段就是,有利于美国时,美元就实行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如此;不利于美国时就实行“美元纸币本位制”,1971年,尼克松公开提出全球实行“美元纸币本位制”。纸币本位制以本国经济情况决定货币的印刷量,决定权在货币国的中央政府。美元纸币本位制在美国还没有取得世界经济霸权时,影响还多限于美国国内。新政时期,美国首次放弃金本位制,大量印制美元,对国内和西欧影响比较大,对世界其他地区影响相对较小一些。用于国内的新增货币支持了公共工程和政府组织的社会救济以及下岗就业再培训,这就增强了社会购买力。制定工资最低标准则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两股力量推动了物价上涨。农业补贴和货币贬值则使农民的债务减轻。整顿工业,控制生产的总量,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整个新政的措施中,金融财政政策是核心。人教版增加“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两个内容,也在财政金融政策的范畴内。从新政以后,全国银行的存储利率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调控,管制证券业主要是监督,当“证监会”发现某只股票异常或净资产值连续下滑到一定程度,就会采取措施,防止违规操作,引发市场动荡。
顺便说一句,自从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以来,它就是农业用地过剩和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国家。美国农民也不是中国农民的概念。美国地广人稀,中部地区至今还是粮食生产区。美国农民大多是中小农场主,无地出卖劳动力和只有几亩地的中国式的农民很少。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补贴农业的政策至今仍在实行。美国现在也还是粮食出口大国。
借助此题我们应该搞清楚,金融财政政策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新政从整顿银行业开始,成功地使十多亿美元存回到银行,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盘活经济。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的第二天,罗斯福政府就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10月美元贬值约30%。然后先实行的是《农业调整法》,财政部对削减产量的农场主给予补贴,给农场主提供新的信贷。随后实行的《工业复兴法》,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使各行业接受公平竞争的法规,调节雇主和工人的关系。与此同时推行的《联邦紧急救济法》,到1935年共花费了30亿美元。新政在1933年到1935年的第一阶段期间,失业人数减少了400万,农民现金总收入从1932年的40亿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资本收入增加了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在上述挽救经济的措施中,整顿银行起到稳定全局、恢复信心的作用,但恢复银行信誉只是表面的,不能解决实质问题。美元贬值是盘活全局的核心举措。贬值直接稳定了农业,增量货币除了刺激出口外,用于补贴生产和社会救济,使新政的各方面措施得以施展。
我们在教学中解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经常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甚至说成计划性;说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笼统地这样解释极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实际上,二战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美国对新政的继承主要是运用金融手段,掠夺他国财富,保持美国的经济优势。金融至今也是美国对应全球化的杀手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政的影子。
近10年来,美元货币的印刷总量超过过去40年的印刷总量。全球各国官方储备的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倍之多。中国的官方储备由2000年的165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3万亿美元。赵本山在小品里说:“美国牛成啥样儿,不也是到中国来借钱了吗?”赢得了一片掌声。这代表了部分民众肤浅的理解,以为我们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其实美国现在有几万亿的外债,它根本就没打算还钱。有人用格林斯潘的思维解释说:“美国民众用一堆纸消费了全球的大量资源,美国的跨国公司用一堆纸占有了全球的大量资源。一堆纸 一堆纸=一大堆纸,留在全球各国,而美元则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灵魂与生命。”这里的意思是说,美国通过美元纸币本位制大量印制美元,由于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位置,因此,美国借此优 势掌握全球金融,通过美元消耗、占有了别国的资源,而到头来各国储存的美元不过是一堆纸,它的价值操控在美国手里。还有一则传说很说明问题:巴菲特在回答美国债务问题时说:让我们的下一代还吧。于是一个小朋友问:巴菲特爷爷,你是说,你们欠的债要我们来还吗?巴菲特摸着小孩的脑袋说:孩子,好好学习吧,让你的后代去还。这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最近有文章说:“美国财政部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到9002亿美元,较上个月增持50亿美元。一年之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增加了1367亿美元,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但这能得到什么呢?美国似乎根本不可能偿还这些债务,因为美国欠债实在太多了,2009年外债占GDP的比重超过95%,联邦债务已经达到13万多亿美元,只能借新债还旧债,或者印发钞票,使美元更加贬值,使中国受到损害。2008年美国开动印钞机新发行美元达1.9万亿,美元贬值已是大势所趋。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09年财政年度赤字是1.4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高纪录。而中国为了保持美元和美国国债稳定,就必须继续持有美元,买进国债,从而越陷越深,被美国控制了经济命脉,脖子上的绳索越套越紧,难以解套。正像美国财政部长曾经说过的‘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其他国家的麻烦’。”
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使美国处于主动地位。以我们的常识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国不赶紧抛售手中的美国债券呢?“只要我们大量投资美国资产,我们就走进了美国人的包围圈,成了美国人的盘中餐。如果我们大量抛售美国资产,美国资产就会崩溃,我们的债权大幅消失,美国人的债务大幅消失。我们不抛售美国资产,美国人就会不停地发行美国债券,迫使我们购买,直到我们无力购买,美元就会崩盘,我们同样债权大量消失,美国人债务大量消失。”美元的崩盘对美国来说只是一场债务削减的游戏。而改革“美元本位制”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的成本美国是不会承担的。
高中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要求是指导教学的首要原则。高考命题未必以时代性考虑,但效果需要我们从时代性去发挥。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科书的水平上,借题发挥,应该引起我们对现实经济全球化中金融对弈的思考。当然,对高中学生只需稍加联系,不必太深,点到为止,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就是成功。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