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犀牛望月”是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第六式。其意是借喻犀牛的生理特点和习性及月白风清之幽静,以达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之效。
《辞海》云:“犀牛,哺乳纲,犀科,体型大,皮厚而韧,颈短,转头不便,吻上有一角或二角,其角是珍贵的药材,具有凉血,解毒,清热之作用。”
《唐诗名句详解词典》云:“传说犀牛角中心有白纹状之髓(灵犀),它像白线一样从角尖直通大脑,感应非常灵敏。犀牛彼此之间就是用角尖相触磨以表示情意。”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是以“灵犀”比喻双方心领神会,感情共鸣之佳句。
月,乃月球的统称。众所周知,月之光芒是由太阳光反射出来的。特别是十五的月亮,高挂夜空,其光如水,格外动人。“星移斗转月西沉”,可谓是宁静夜晚的象征。人们在此环境下修身养性、习功健身,自然会勾起“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的遐想,使人忘却烦恼,宁静心神,促进健康。
另据《说文》云:“月者,阙也。太阴之精,象形。月亮运行,一盈一亏,周而复始。月者,缺也,满者缺也。所谓日中则昃(zè),月盈而亏”。日月如此,人道亦不能违反此理,故古人告诫曰:“满招损,谦受益,良有理也。”(《周易与汉字》)
再从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犀牛望月”的动作结构来看,它是在遵从“培其本不足,不可伐其余”的总原则下,通过习练者躯体的“左旋右转”,以达纳气归肾、滋阴补肾、温补肾阳,防治肾病、腰痛等多种疾病为其主要目的的。
那么,躯体的“左旋右转”为何有纳气归肾、滋阴补肾、温补肾阳以强身健体的作用呢?现拟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1、命门、神阙相对接,阴虚肾病远离我
中医学告诉我们,在人体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有一长寿大穴命门(命门属于肾,左为肾,右为命门)。《难经·三十九难》云:“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指命门是两肾中间的动气)。”而“肾间动气”,即生气之原,乃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中医学又告诉我们,身体前面正中之任脉上也有一长寿大穴神阙。《会元针灸学》云:“神阙者,乃神之所舍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则人部,而两旁有足少阴肾经之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阴交、气海、关元,脐居正中,入门之阙,神通先天。”《中医针灸学》亦云:“神阙之神,乃心灵、生命力是也,阙是君主居住之门,为生命力居住的地方。”又云:隔姜、隔盐灸之,对肾病、中风虚脱、形惫体乏、脱肛,妇女不孕等病症有效。
当人们习练“犀牛望月”动作时,由于躯体的左旋右转,可有效地促使、激发督脉上命门之脉气与任脉上神阙之脉气,前后相交,阴阳和合,以达滋阴补肾、温补肾阳,生命能大增,强身健体之效(见图1)。
2、任督二脉巧结合,百脉接通精不竭
中医学告诉我们,人体躯干上有督脉,而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贯脊属肾、络脑、以统率一身手足三阳经脉,为诸“阳脉之海”(见图2)。
在人体腹面上有任脉,而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其脉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之称(见图3)。
另据《生理解剖学》记载:“脊柱是由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等构成的,脊柱中央有椎孔连成的椎管以容纳脊髓。其周围分布着脊神经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与脊髓相连。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其后支支配着背部肌肉运动和背部皮肤感觉;胸神经的前支,沿着肋骨下缘形成肋间神经,支配着胸腹壁的皮肤和肌肉;颈神经、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互相交织,形成神经丛(分别称之为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等),各神经丛又分出许多神经,分布于颈部、上肢、下肢等处的皮肤和肌肉。
当人们练习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犀牛望月”势时,由于身体躯干反复多次地左旋右转、能促使压力均衡顺利传递,所以,不仅对腰部的椎间盘和韧带有着良好的锻炼作用,尚可对肾经脉、膀胱经脉以及对颈、胸、腰、骶尾部之神经、肌肉、皮肤乃至上下肢、内脏也均有着协调发展之效;不仅可有效地发挥贯脊属肾之督脉对全身阳气的统率、督促作用,而且还可有效地发挥任脉对全身阴经脉之妊养、担当作用,从而取得“医书有任督,人能通此两脉,则百脉皆通”之效及“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强身健体之果。
《辞海》云:“犀牛,哺乳纲,犀科,体型大,皮厚而韧,颈短,转头不便,吻上有一角或二角,其角是珍贵的药材,具有凉血,解毒,清热之作用。”
《唐诗名句详解词典》云:“传说犀牛角中心有白纹状之髓(灵犀),它像白线一样从角尖直通大脑,感应非常灵敏。犀牛彼此之间就是用角尖相触磨以表示情意。”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是以“灵犀”比喻双方心领神会,感情共鸣之佳句。
月,乃月球的统称。众所周知,月之光芒是由太阳光反射出来的。特别是十五的月亮,高挂夜空,其光如水,格外动人。“星移斗转月西沉”,可谓是宁静夜晚的象征。人们在此环境下修身养性、习功健身,自然会勾起“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的遐想,使人忘却烦恼,宁静心神,促进健康。
另据《说文》云:“月者,阙也。太阴之精,象形。月亮运行,一盈一亏,周而复始。月者,缺也,满者缺也。所谓日中则昃(zè),月盈而亏”。日月如此,人道亦不能违反此理,故古人告诫曰:“满招损,谦受益,良有理也。”(《周易与汉字》)
再从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犀牛望月”的动作结构来看,它是在遵从“培其本不足,不可伐其余”的总原则下,通过习练者躯体的“左旋右转”,以达纳气归肾、滋阴补肾、温补肾阳,防治肾病、腰痛等多种疾病为其主要目的的。
那么,躯体的“左旋右转”为何有纳气归肾、滋阴补肾、温补肾阳以强身健体的作用呢?现拟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1、命门、神阙相对接,阴虚肾病远离我
中医学告诉我们,在人体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有一长寿大穴命门(命门属于肾,左为肾,右为命门)。《难经·三十九难》云:“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指命门是两肾中间的动气)。”而“肾间动气”,即生气之原,乃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中医学又告诉我们,身体前面正中之任脉上也有一长寿大穴神阙。《会元针灸学》云:“神阙者,乃神之所舍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则人部,而两旁有足少阴肾经之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阴交、气海、关元,脐居正中,入门之阙,神通先天。”《中医针灸学》亦云:“神阙之神,乃心灵、生命力是也,阙是君主居住之门,为生命力居住的地方。”又云:隔姜、隔盐灸之,对肾病、中风虚脱、形惫体乏、脱肛,妇女不孕等病症有效。
当人们习练“犀牛望月”动作时,由于躯体的左旋右转,可有效地促使、激发督脉上命门之脉气与任脉上神阙之脉气,前后相交,阴阳和合,以达滋阴补肾、温补肾阳,生命能大增,强身健体之效(见图1)。
2、任督二脉巧结合,百脉接通精不竭
中医学告诉我们,人体躯干上有督脉,而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贯脊属肾、络脑、以统率一身手足三阳经脉,为诸“阳脉之海”(见图2)。
在人体腹面上有任脉,而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其脉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之称(见图3)。
另据《生理解剖学》记载:“脊柱是由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等构成的,脊柱中央有椎孔连成的椎管以容纳脊髓。其周围分布着脊神经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与脊髓相连。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其后支支配着背部肌肉运动和背部皮肤感觉;胸神经的前支,沿着肋骨下缘形成肋间神经,支配着胸腹壁的皮肤和肌肉;颈神经、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互相交织,形成神经丛(分别称之为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等),各神经丛又分出许多神经,分布于颈部、上肢、下肢等处的皮肤和肌肉。
当人们练习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犀牛望月”势时,由于身体躯干反复多次地左旋右转、能促使压力均衡顺利传递,所以,不仅对腰部的椎间盘和韧带有着良好的锻炼作用,尚可对肾经脉、膀胱经脉以及对颈、胸、腰、骶尾部之神经、肌肉、皮肤乃至上下肢、内脏也均有着协调发展之效;不仅可有效地发挥贯脊属肾之督脉对全身阳气的统率、督促作用,而且还可有效地发挥任脉对全身阴经脉之妊养、担当作用,从而取得“医书有任督,人能通此两脉,则百脉皆通”之效及“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强身健体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