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一锅沸腾的开水。与青春伴行的奋斗,100℃的正能量。
人生有了奋斗,有了拼搏,才有了青春的印记。青春因为奋斗而更灿烂、更美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我们专访的这一位位青联委员,奋斗都是他们青春的底色。尽管他们每个人的岗位不同、贡献各异,但都用青春的奋斗来谱写着青春的音符,一路留下奋斗的铿锵足迹。从这些青联人的身影上,我们都能找到同一个关键词——“奋斗”,因为奋斗而青春无悔,因为奋斗而人生精彩。
这些青联人,是青春奋斗的榜样。他们用扎实的脚印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谱写出人生一首首靓丽的青春华章,共圆中国梦!
奋斗是追寻梦想的过程,需要理想与激情,也需要责任与韧劲。
在沂蒙山区长大的张本才委员,身上带着鲁东南老区人特有的热情执着、朴实率真的性格。作为连续四届共20年的老青联人,他对这个优秀的大家庭感情颇深,对青联一直倡导的“奋斗”精神亦感悟颇深。“奋斗就是一个追求梦想的过程。‘青春年少爱追梦’,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对于人生和未来有着种种憧憬和梦想,正因此,奋斗对于青年人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没有奋斗,再美好的梦想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奋斗,梦想就只能是空想。”张本才说。
一份报纸的一路蜕变
199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张本才分配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先被安排到辽宁一家基层院锻炼。在大学期间,张本才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发表过许多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并长期负责校报校刊编辑工作。恰好当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创办一张检察机关自己的报纸,1991年三四月间,刚从基层锻炼回来又表现优异的张本才被领导相中,抽调到报纸筹备小组工作。
“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只有五六个人,没有办公地点和相应设备,更没有办报经验,我们几个人就在京西租来的一处部队大院里边学习、边摸索,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张本才回忆。
万事开头难。报纸创办初期,面临着稿源、排版、印刷、发行等一系列问题,张本才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还当发行员,从采写新闻稿件,到向地方检察院组稿编辑排版,到出版后把报纸打捆送邮局,什么活儿都干。之后几年,从周一刊、周二刊周四刊,直到1996年改成日报,在检察报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里,都印刻着张本才和报社同志们不懈奋斗的足迹。
虽然是专业报,但张本才和当年的报社同事坚持求新求变、开拓创新,做了很多引领风气之先的工作,逐步确立了这份报纸在新闻界的影响力。1994年,张本才主持创办了检察报的第一份周刊——《明镜》周刊,提出“以镜鉴世、秉持正义,以民为本、服务大众”的办刊理念。张本才带领同事们采写编发了大量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案件报道,使这份周刊成为检察报的一大特色,在后来每年的读者问卷调查中多次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周刊。
1995年,张本才又在报纸一版主持策划了《法制三维》专栏,专门刊登情、理、法相冲突的法制新闻稿件,在提高可读性的同时,大大增强了普法教育意义。因定位得当、内容独特,这个栏目被中国记协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那时候做事情真是一腔热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们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努力,想法只有一个,就是要干就把事情干得最好,把报纸办得最出色!”张本才回忆。奋斗的青春敢想敢为、流光溢彩。上世纪90年代,开办个人工作室的媒体闻所未闻,张本才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以笔名“郁东方”的名义开创了“郁东方传媒工作室”,在《明镜周刊》的“每周观察”等栏目发了许多评论文章,为多家报纸提供评论类稿件,当时中国新闻社还为此对他做过专访报道。张本才和同事们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那些年检察报刊发的精彩文章、独到观点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影响力不断扩大,发行量逐年上升,达到40多万份,最多的时候60多万份,在中央报纸里排到了前六名。“现在想想,当时之所以有那么多点子,跟青联有一定关系,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朋友在一起交流,火花碰撞,常常能激发我的灵感。”张本才说。
追梦不曾停歇
“奋斗其实就是追寻梦想的过程,既需要理想与激情,也需要责任与韧劲。小到实现个人梦想,大到追寻法治梦、中国梦,无不有赖于此。”张本才说。他举了很多在报社期间组织开展的新闻报道事例。
比如针对“高速公路乱收费”“收容遣送制度违法”“火车票春运涨价”“餐车消费不给发票”“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受侵犯”等关涉民生的社会法治领域热点、焦点事件,张本才积极组织报社记者进行跟踪采访,以个案为突破口,开展相关舆论监督报道,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并带来相关体制机制的改变。“我们坚持以感性观照社会、以理性辨析法治,本着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依法报道、释法说理,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点滴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张本才说。
可能是与自己所长期从事的媒体职业和法治工作有关,张本才身上始终体现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把握时代脉博,将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奋斗才最有意义。”张本才说。“家国情怀,法治真谛”,正是他一直追寻的事业理想,也是他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1999年4月,张本才从检察日报社调回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成为当时最高检机关最年轻的厅级干部。2004年3月,张本才又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调回检察日报社任总编辑,不久后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兼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主任,再次踏上了检察新闻工作的新征途。
“当时的检察日报经过10多年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面临传媒业迅速发展趋势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们整个报业基础还很薄弱,行业报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张本才回忆说。
奋斗的脚步不停歇。面对新形势,张本才向全体检察日报员工提出了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治大报”的奋斗目标,并具体谋划了“一体两翼”的检察报业发展战略。“所谓‘一体’就是要继续巩固发展好报纸这个报业的本体;所谓‘两翼’就是指要发展好正义网和报社影视中心,为报业发展插上两个腾飞的翅膀。” 廿载青联情
从当选八届全国青联委员起,张本才在青联已有20年。回想自己作为第一届国家机关青联委员被推荐加入全国青联至今,张本才感慨良多:“我近20年来的工作轨迹与青联密不可分,青联给了我不懈奋进的精神与动力,我也与青联结下了难解难分的情缘。”
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张本才到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挂职担任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011年10月,张本才第二次调回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任计划财务装备局局长。2013年,他调任办公厅主任并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成立后,又兼任新闻办公室主任。最近几年,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新要求,面对不断加大甚至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张本才始终以一名优秀“青联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保持着强烈的奋斗意识和拼搏精神。
办公厅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枢纽部门,承担着决策参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政务保障等多项职责,工作头绪多、责任大、时限紧、要求高,必须全身心投入。
超负荷工作的背后,是异乎寻常的艰辛付出。如今张本才除出差外,基本上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上班,七点前到单位,晚上加班加点更是常态。有时加班太晚,就只能在办公室凑合着睡一晚。说起这些年来为何能够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和工作激情,张本才认为与自己多年来在青联受到的熏陶不无关系。“青春易逝,精神永存。不抛弃不放弃、敢拼搏勇攀登的青联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感召着我。”他说。
的确,青联情愫已经濡染进张本才20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20年来,参加了很多青联活动,接触了很多青联委员。有时候我回想,人生中在青联结识的朋友,比同事同学中结识的还要多。四届委员下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广泛融洽的青联‘朋友圈’。我们大家在一起相处特别坦诚,交流工作得失、探讨生活感悟,相互勉励,形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有一种和谐亲切的青联‘大家庭’的感觉。”
“这几年我虽然工作很忙,但还是心系青联、心系服务青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和全国青联政法界别的几位副主任委员商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并尽可能地挤出时间亲身参加。”张本才说。
2011年9月,张本才和青联政法界别的同志们组织开展了“‘青年成长导师团’政法高校行”活动,分别到中国政法大学等政法高校与青年学生们进行交流。青联委员们结合自身求学、成长经历和工作体会,现身说法,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发挥青春热情和创新力量,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早日成才。“每次活动现场气氛都十分热烈,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每个问题委员们都进行认真解答,每次交流活动对我们每个委员而言也是一次触动和提高。”张本才表示。
在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张本才深切地感受到广大青年朋友们富有的激情与活力。“只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青年朋友对形势判断和对未来的认识还有一些模糊之处,奋斗的目标、方向、途径有些还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我们青联组织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多组织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真正贴近青年朋友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时代发展形势、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好奋斗的目标,既不好高骛远,又不苟且盲从,让‘奋斗’从口号变成脚踏实地的努力行动。”
“青春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服务青年的意识从未缩减。”这是张本才作为一名老青联人给人最大的感受。
人生有了奋斗,有了拼搏,才有了青春的印记。青春因为奋斗而更灿烂、更美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我们专访的这一位位青联委员,奋斗都是他们青春的底色。尽管他们每个人的岗位不同、贡献各异,但都用青春的奋斗来谱写着青春的音符,一路留下奋斗的铿锵足迹。从这些青联人的身影上,我们都能找到同一个关键词——“奋斗”,因为奋斗而青春无悔,因为奋斗而人生精彩。
这些青联人,是青春奋斗的榜样。他们用扎实的脚印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谱写出人生一首首靓丽的青春华章,共圆中国梦!
奋斗是追寻梦想的过程,需要理想与激情,也需要责任与韧劲。
在沂蒙山区长大的张本才委员,身上带着鲁东南老区人特有的热情执着、朴实率真的性格。作为连续四届共20年的老青联人,他对这个优秀的大家庭感情颇深,对青联一直倡导的“奋斗”精神亦感悟颇深。“奋斗就是一个追求梦想的过程。‘青春年少爱追梦’,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对于人生和未来有着种种憧憬和梦想,正因此,奋斗对于青年人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没有奋斗,再美好的梦想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奋斗,梦想就只能是空想。”张本才说。
一份报纸的一路蜕变
199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张本才分配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先被安排到辽宁一家基层院锻炼。在大学期间,张本才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发表过许多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并长期负责校报校刊编辑工作。恰好当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创办一张检察机关自己的报纸,1991年三四月间,刚从基层锻炼回来又表现优异的张本才被领导相中,抽调到报纸筹备小组工作。
“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只有五六个人,没有办公地点和相应设备,更没有办报经验,我们几个人就在京西租来的一处部队大院里边学习、边摸索,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张本才回忆。
万事开头难。报纸创办初期,面临着稿源、排版、印刷、发行等一系列问题,张本才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还当发行员,从采写新闻稿件,到向地方检察院组稿编辑排版,到出版后把报纸打捆送邮局,什么活儿都干。之后几年,从周一刊、周二刊周四刊,直到1996年改成日报,在检察报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里,都印刻着张本才和报社同志们不懈奋斗的足迹。
虽然是专业报,但张本才和当年的报社同事坚持求新求变、开拓创新,做了很多引领风气之先的工作,逐步确立了这份报纸在新闻界的影响力。1994年,张本才主持创办了检察报的第一份周刊——《明镜》周刊,提出“以镜鉴世、秉持正义,以民为本、服务大众”的办刊理念。张本才带领同事们采写编发了大量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案件报道,使这份周刊成为检察报的一大特色,在后来每年的读者问卷调查中多次被评为“最受读者欢迎”周刊。
1995年,张本才又在报纸一版主持策划了《法制三维》专栏,专门刊登情、理、法相冲突的法制新闻稿件,在提高可读性的同时,大大增强了普法教育意义。因定位得当、内容独特,这个栏目被中国记协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那时候做事情真是一腔热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们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努力,想法只有一个,就是要干就把事情干得最好,把报纸办得最出色!”张本才回忆。奋斗的青春敢想敢为、流光溢彩。上世纪90年代,开办个人工作室的媒体闻所未闻,张本才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以笔名“郁东方”的名义开创了“郁东方传媒工作室”,在《明镜周刊》的“每周观察”等栏目发了许多评论文章,为多家报纸提供评论类稿件,当时中国新闻社还为此对他做过专访报道。张本才和同事们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那些年检察报刊发的精彩文章、独到观点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影响力不断扩大,发行量逐年上升,达到40多万份,最多的时候60多万份,在中央报纸里排到了前六名。“现在想想,当时之所以有那么多点子,跟青联有一定关系,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朋友在一起交流,火花碰撞,常常能激发我的灵感。”张本才说。
追梦不曾停歇
“奋斗其实就是追寻梦想的过程,既需要理想与激情,也需要责任与韧劲。小到实现个人梦想,大到追寻法治梦、中国梦,无不有赖于此。”张本才说。他举了很多在报社期间组织开展的新闻报道事例。
比如针对“高速公路乱收费”“收容遣送制度违法”“火车票春运涨价”“餐车消费不给发票”“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受侵犯”等关涉民生的社会法治领域热点、焦点事件,张本才积极组织报社记者进行跟踪采访,以个案为突破口,开展相关舆论监督报道,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并带来相关体制机制的改变。“我们坚持以感性观照社会、以理性辨析法治,本着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依法报道、释法说理,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点滴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张本才说。
可能是与自己所长期从事的媒体职业和法治工作有关,张本才身上始终体现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把握时代脉博,将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奋斗才最有意义。”张本才说。“家国情怀,法治真谛”,正是他一直追寻的事业理想,也是他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1999年4月,张本才从检察日报社调回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成为当时最高检机关最年轻的厅级干部。2004年3月,张本才又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调回检察日报社任总编辑,不久后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兼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主任,再次踏上了检察新闻工作的新征途。
“当时的检察日报经过10多年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面临传媒业迅速发展趋势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们整个报业基础还很薄弱,行业报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张本才回忆说。
奋斗的脚步不停歇。面对新形势,张本才向全体检察日报员工提出了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治大报”的奋斗目标,并具体谋划了“一体两翼”的检察报业发展战略。“所谓‘一体’就是要继续巩固发展好报纸这个报业的本体;所谓‘两翼’就是指要发展好正义网和报社影视中心,为报业发展插上两个腾飞的翅膀。” 廿载青联情
从当选八届全国青联委员起,张本才在青联已有20年。回想自己作为第一届国家机关青联委员被推荐加入全国青联至今,张本才感慨良多:“我近20年来的工作轨迹与青联密不可分,青联给了我不懈奋进的精神与动力,我也与青联结下了难解难分的情缘。”
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张本才到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挂职担任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011年10月,张本才第二次调回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任计划财务装备局局长。2013年,他调任办公厅主任并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成立后,又兼任新闻办公室主任。最近几年,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新要求,面对不断加大甚至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张本才始终以一名优秀“青联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保持着强烈的奋斗意识和拼搏精神。
办公厅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枢纽部门,承担着决策参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政务保障等多项职责,工作头绪多、责任大、时限紧、要求高,必须全身心投入。
超负荷工作的背后,是异乎寻常的艰辛付出。如今张本才除出差外,基本上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上班,七点前到单位,晚上加班加点更是常态。有时加班太晚,就只能在办公室凑合着睡一晚。说起这些年来为何能够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和工作激情,张本才认为与自己多年来在青联受到的熏陶不无关系。“青春易逝,精神永存。不抛弃不放弃、敢拼搏勇攀登的青联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感召着我。”他说。
的确,青联情愫已经濡染进张本才20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20年来,参加了很多青联活动,接触了很多青联委员。有时候我回想,人生中在青联结识的朋友,比同事同学中结识的还要多。四届委员下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广泛融洽的青联‘朋友圈’。我们大家在一起相处特别坦诚,交流工作得失、探讨生活感悟,相互勉励,形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有一种和谐亲切的青联‘大家庭’的感觉。”
“这几年我虽然工作很忙,但还是心系青联、心系服务青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和全国青联政法界别的几位副主任委员商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并尽可能地挤出时间亲身参加。”张本才说。
2011年9月,张本才和青联政法界别的同志们组织开展了“‘青年成长导师团’政法高校行”活动,分别到中国政法大学等政法高校与青年学生们进行交流。青联委员们结合自身求学、成长经历和工作体会,现身说法,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发挥青春热情和创新力量,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早日成才。“每次活动现场气氛都十分热烈,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每个问题委员们都进行认真解答,每次交流活动对我们每个委员而言也是一次触动和提高。”张本才表示。
在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张本才深切地感受到广大青年朋友们富有的激情与活力。“只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青年朋友对形势判断和对未来的认识还有一些模糊之处,奋斗的目标、方向、途径有些还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我们青联组织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多组织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真正贴近青年朋友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时代发展形势、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好奋斗的目标,既不好高骛远,又不苟且盲从,让‘奋斗’从口号变成脚踏实地的努力行动。”
“青春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服务青年的意识从未缩减。”这是张本才作为一名老青联人给人最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