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老师每次教学生舞蹈的时候,总会强调“数拍子”。正如钢琴老师叫学生弹钢琴时亦是如此,学生要一边读五线谱一边按下琴键。不言而喻,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在肢体运动进行的过程中要配合语言表达才会使记忆更加清楚呢?是否语言表达和身体部件的运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回想学生在早读一边背《日有所诵》里的儿歌一边用手比划时的活跃,更坚定了我的这一猜想。我希望能够从中找出相应的科学依据,有效增强低年段语文教学活力,释放儿童的天性,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说的多,学生做得少”的被动局面。
运动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有健康的身体方有健全的精神。”我们需要挖掘的就是学生的这一“生命活力”和“充沛的精力”。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儿歌的学习,不断地发掘学生的运动细胞,让语文教学变得灵活起来,学生的参与度也十分高涨。
(一)动中感受语言美
以《日有所诵》为例。这是一部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审美情趣,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作品。孩子在不同的诵读单元都能接触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解开了孩子对陌生事物的疑惑。因此,从上学期开始,我都布置孩子们每天回家背一首诗歌。每天早晨回校的早读任务,其中有一项就是背《日有所诵》。孩子们整齐、洪亮而熟练的诵读打动了我,更意外的是个别同学还配上了相应的动作,沉浸在自己的诵读世界不亦乐乎!鉴于此,我可以每天引导孩子在背诵这些儿歌的时候,都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例如:
落叶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在背这首儿歌的时候,我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片落叶,站起来随着风儿左右摆动,一会儿又变成蝴蝶,张开“翅膀”,互相追逐嬉戏,增加孩子诵读诗歌的趣味性。
再如:
山羊和绵羊
角儿尖尖,胡子长长,借你毛皮,好做衣裳。
角儿弯弯,毛儿卷卷,剪下毛毛,好纺线线。
背到这首儿歌, 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比划羊角,通过用手“捋胡子”和手指“画圈圈”来感受山羊和绵羊的区别,这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也是拓展他们对于农村生活知识的一个手段。
语言的表达是一种动,肢体的动作也是一种动,二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肢体语言”,恰是在用肢体的动作来诠释语言,当儿童自发地将生动有趣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将自己放进了语言之中,还用担心他们游离于语言之外吗?
(二)拍拍手来唱春天
在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出现了8个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天是美好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样描写春天的词语,还可以从孩子嘴里跳出很多很多。孩子的眼里不乏春天的美景,但是怎样才能让这些美好的春景种进学生的心里面,而不是每次提到春天只有单调的四字词语呢?在教学当中,我就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春天在哪里》。
你听!“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美好的春景配上孩子气的童声变成了与世无争的天籁之音,当他们稚嫩的小手和着这声音,轻快地打着拍子时,你可以感受并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这时不需要老师用太多的语言去为春天做注解,这春景早已在孩子心中随着有节奏的拍手声融化于心。
(三)与自然共舞
孩子的心需要一場旅行,或近或远。这就需要语文课堂要勇于走向室外——这绝不是体育课的专利。
我希望我的课堂是开放的,对孩子开放,对大自然开放。为什么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什么老是苦口婆心劝导还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发呆?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的课堂束缚了孩子的童心,阻止了他们的脚步?记得曾经带四年级的我,在一次以“观察植物”为主题的写作中,带学生走出了教室,带他们去花园般的校园里观察。孩子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至今我不记得哪篇文章写得最好,只记得他们在行走校园之后讲述他们的见闻时的争先恐后。孩子们愿意表达了,这种表达建立在他们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之上,他们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如果能将这一做法实践到低年级的儿童之中,我想效果会更加明显吧!毕竟“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与自然共舞,不限于一时、一地、一隅。散散步去吧,相信我们亦能耕种好孩子心底专属于语言的那一块田园!
通过肢体运动改变语文课堂教学原有的讲学模式,可以让孩子真正活动起来,他们不再是只会听老师灌输知识的木偶,他们需要活动,用肢体语言去展示自己对于新事物的理解,表达自己对于新事物的看法与见解,这需要老师更多地去领悟。通过短时间的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初具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实践当中,还是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难,比如在调动学生的“肢体运动”之时,学生的兴奋点一触即发,如何才能控场,争取活动的效率最优化,还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运动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有健康的身体方有健全的精神。”我们需要挖掘的就是学生的这一“生命活力”和“充沛的精力”。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儿歌的学习,不断地发掘学生的运动细胞,让语文教学变得灵活起来,学生的参与度也十分高涨。
(一)动中感受语言美
以《日有所诵》为例。这是一部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审美情趣,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作品。孩子在不同的诵读单元都能接触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解开了孩子对陌生事物的疑惑。因此,从上学期开始,我都布置孩子们每天回家背一首诗歌。每天早晨回校的早读任务,其中有一项就是背《日有所诵》。孩子们整齐、洪亮而熟练的诵读打动了我,更意外的是个别同学还配上了相应的动作,沉浸在自己的诵读世界不亦乐乎!鉴于此,我可以每天引导孩子在背诵这些儿歌的时候,都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例如:
落叶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
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在背这首儿歌的时候,我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片落叶,站起来随着风儿左右摆动,一会儿又变成蝴蝶,张开“翅膀”,互相追逐嬉戏,增加孩子诵读诗歌的趣味性。
再如:
山羊和绵羊
角儿尖尖,胡子长长,借你毛皮,好做衣裳。
角儿弯弯,毛儿卷卷,剪下毛毛,好纺线线。
背到这首儿歌, 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比划羊角,通过用手“捋胡子”和手指“画圈圈”来感受山羊和绵羊的区别,这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也是拓展他们对于农村生活知识的一个手段。
语言的表达是一种动,肢体的动作也是一种动,二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肢体语言”,恰是在用肢体的动作来诠释语言,当儿童自发地将生动有趣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将自己放进了语言之中,还用担心他们游离于语言之外吗?
(二)拍拍手来唱春天
在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出现了8个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天是美好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样描写春天的词语,还可以从孩子嘴里跳出很多很多。孩子的眼里不乏春天的美景,但是怎样才能让这些美好的春景种进学生的心里面,而不是每次提到春天只有单调的四字词语呢?在教学当中,我就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春天在哪里》。
你听!“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美好的春景配上孩子气的童声变成了与世无争的天籁之音,当他们稚嫩的小手和着这声音,轻快地打着拍子时,你可以感受并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这时不需要老师用太多的语言去为春天做注解,这春景早已在孩子心中随着有节奏的拍手声融化于心。
(三)与自然共舞
孩子的心需要一場旅行,或近或远。这就需要语文课堂要勇于走向室外——这绝不是体育课的专利。
我希望我的课堂是开放的,对孩子开放,对大自然开放。为什么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什么老是苦口婆心劝导还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发呆?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的课堂束缚了孩子的童心,阻止了他们的脚步?记得曾经带四年级的我,在一次以“观察植物”为主题的写作中,带学生走出了教室,带他们去花园般的校园里观察。孩子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至今我不记得哪篇文章写得最好,只记得他们在行走校园之后讲述他们的见闻时的争先恐后。孩子们愿意表达了,这种表达建立在他们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之上,他们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如果能将这一做法实践到低年级的儿童之中,我想效果会更加明显吧!毕竟“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与自然共舞,不限于一时、一地、一隅。散散步去吧,相信我们亦能耕种好孩子心底专属于语言的那一块田园!
通过肢体运动改变语文课堂教学原有的讲学模式,可以让孩子真正活动起来,他们不再是只会听老师灌输知识的木偶,他们需要活动,用肢体语言去展示自己对于新事物的理解,表达自己对于新事物的看法与见解,这需要老师更多地去领悟。通过短时间的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初具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实践当中,还是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难,比如在调动学生的“肢体运动”之时,学生的兴奋点一触即发,如何才能控场,争取活动的效率最优化,还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