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薯为天下粮,粮豐天下安”。在侨乡恩平市冯如故乡牛江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马铃薯大王”。他十多年如一日,专注于马铃薯产业的创业,用小小的马铃薯,谱写了牵动四乡六里的好文章。他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领农民科学种植马铃薯,让田头“土豆”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
他叫冯柱泉,今年52岁。冯柱泉告诉笔者,他不但要做大马铃薯生意,把自己的品牌马铃薯销售到全国各地,销售到港澳和其它国家和地区,还为助力牛江镇和恩平市乡村振兴形成了巨大的马铃薯产业链。
冯柱泉是怎么成为“马铃薯大王”的?
在种植之路不断“加”
人的际遇往往不同。冯柱泉高中刚毕业不久,就被选送到当时的牛江育场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积极肯干,任劳任怨,不久就被提拔为场长。后来,育种场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冯柱泉要下岗了。
那年,马铃薯在恩平刚刚兴起,冯柱泉看到有不少农户靠种植马铃薯致富,就有意选择马铃薯种植作为他未来的事业。从那时起,他加入了“马铃薯事业”,开始学习钻研马铃薯种植技术。下岗后,他就承包了原来育种场的部分土地,进行他“马铃薯事业”的“序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冯柱泉种植马铃薯的时间不长,但由于他有技术指引,精耕细作,管理到位,当年就得到好收成,每亩有2000多斤。尝到了马铃薯种植甜头的冯柱泉,并不安于现状,他觉得他理想中的马铃薯产量,应该还很大的提升。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他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就开始改良马铃薯种植。首先,他淘汰了原来的本地品种,引进产量更高、薯形更好的品种荷兰七号,种植技术上也摒弃原来的粗放种植,采取稻草覆盖技术。这一改良,他的马铃薯产量有了很大的改观,每亩达到了5000多斤。
2017年,冯柱泉对马铃薯种植的追求,并没有止境。他又摸索着加进了黑色地膜覆盖技术,经过一番实验,自如地使用这一技术。果然,他的马铃薯亩产提高到7000多斤。
到了2019年,他又从黑色地膜覆盖技术的基础之上,又加了细水管滴灌,推行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的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在种植时一次过把所需要的肥施放到地里,装上滴水胶管,然后再覆盖上覆盖地膜,既节省了人力又保持水肥的充足供应而不流失。这一来,他的马铃薯产量提高到亩产8000多斤,成为远近驰名的马铃薯种植行业佼佼者。
冯柱泉作出的努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和鼓励,各种名誉也纷纷“加”进他身上。2007年被共青团江门市委、江门市农业局授予2007年度“江门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2008年,他被中共恩平市委、恩平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五批拔尖人才。2010年,他被共恩平市委、恩平市人民政府评为强村富民“六个一工程”先进个人。2011年,恩平市科技局授予冯柱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
冯柱泉的“马铃薯王国”又如何进行“乘”?他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带动更多的乡村农户进入马铃薯种植的产业,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他率先在恩平创立了“公司+农户”式的马铃薯生产新路子。
2007年9月,冯柱泉的合作社从恩平市工商部门取得注册登记资格,自此江门市首个公司性质的合作社—恩平市丰江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丰江农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6万元,共八股,六个社员每人一股,冯柱泉作为社长认股两股。合作社刚成立,便得到了江门市和恩平市农科部门的大力支持。牛江镇政府扶持合作社农用拖拉机一台。2012年,丰江农业合作社被广东省相关部门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从此,丰江合作社切入了牛江镇创新扶贫攻坚思路,以“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就业”的产业模式。牛江镇依托丰江专业合作社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与贫困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带领贫困户通过马铃薯种植脱贫。
冯柱泉的合作社,不仅使全部社员掌握先进的农产品栽培技术,而且提供销售、运输、贮藏等相关技术和信息。合作社在牛江镇梨园村委会建设马铃薯精准扶贫示范基地56亩,通过基地收益增加贫困户实际收入,同时发挥马铃薯基地示范效应,带动贫困户、周边群众的种植积极性。2018年,马铃薯示范基地与贫困户签订马铃薯收购协议共3户,签订就业意向书共17户24人。2018-2019年马铃薯示范基地实现产业收益20.68万元,每户贫困户获得约8000元分红效益。
冯柱泉的丰江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的成功,不仅带动了牛江镇农户脱贫致富、助力了牛江镇乡村振兴,也辐射到恩平其他地方,引发了更大的“马铃薯效应”。到2019年,恩平市以本市被列为国家马铃薯创建高产万亩示范片为契机,带动本地的特色产业,作为全市的扶贫主导产业,马铃薯种植达到了近5万亩,成为广东省继惠东县之后的一个马铃薯最大生产市县之一,年产量达到11.5万吨。
打造“恩丰江”品牌
由于马铃薯的生产,季节性极强。有一年,马铃薯丰收,但销售困难,他们合作社以保底价格回收的一批马铃薯,未能及时销售,亏损了5万多元。“马铃薯王国”要吸引农民,保持青春活力,冯柱泉需要做一番“除”功夫。
“除”什么?为了将自己的丰江马铃薯种植合作社,打造成为一艘能够稳健致远的“马铃薯产业航母”,冯柱泉首先“除”杂牌。他想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丰江合作社的马铃薯产品注册品牌商标为“恩丰江”商标,将自己合作社种植的马铃薯变成可溯源性商品。他在马铃薯的包装上下功夫,不断改进“恩丰江”产品的外包装,由原来的编织袋包装到竹笠包装,最后又改为纸盒包装,以适应商品销售的需要,让“恩丰江”马铃薯以靓丽的形象走进各地市场、走进各地超市,走进广大顾客的视野。
“马铃薯大王”的“除”功夫还体现在他教子务农上。去年他的儿子从广州读化工专业的大学毕业,冯柱泉以切身经历,及时帮儿子除去看不起农业的想法,与他一道在“马铃薯王国”施展拳脚。他儿子利用互联网知识,办起了马铃薯网销业务,通过电商平台,直接把产品销售到客户手上。
南方马铃薯生产自然收获的销售季节集中,季节性强,是一种缺陷,但也是一种商机。冯柱泉建设了冷冻贮藏库,把马铃薯的销售时间延长一两个月。这样,他的马铃薯就得以在全国许多大城市的马铃薯缺乏了,才徐徐补充到市场。冯柱泉原来的冷链购销能力原来是三百吨的,后来觉得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就又将马铃薯冷链销售能力提升到八百吨。
这次“疫情”期间,就有不少老客户帮冯柱泉他扩大销售,把他的产品输送到香港、澳门和一些国外市场去。冯柱泉凭借自己拥有的马铃薯冷链贮藏配送的优势,延后马铃薯的销售时间,与北方马铃薯错峰销售,在北方马铃薯基本销售告空的时候,源源不断运送到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就这样,在2020年的马铃薯销售季节中,冯柱泉的销售渠道购销了马铃薯和其他农产品5千多吨。日前,他正派出业务骨干在国内各大城市活动,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把他的马铃薯和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朝着1万吨的购销目标迈进。
他叫冯柱泉,今年52岁。冯柱泉告诉笔者,他不但要做大马铃薯生意,把自己的品牌马铃薯销售到全国各地,销售到港澳和其它国家和地区,还为助力牛江镇和恩平市乡村振兴形成了巨大的马铃薯产业链。
冯柱泉是怎么成为“马铃薯大王”的?
在种植之路不断“加”
人的际遇往往不同。冯柱泉高中刚毕业不久,就被选送到当时的牛江育场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积极肯干,任劳任怨,不久就被提拔为场长。后来,育种场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冯柱泉要下岗了。
那年,马铃薯在恩平刚刚兴起,冯柱泉看到有不少农户靠种植马铃薯致富,就有意选择马铃薯种植作为他未来的事业。从那时起,他加入了“马铃薯事业”,开始学习钻研马铃薯种植技术。下岗后,他就承包了原来育种场的部分土地,进行他“马铃薯事业”的“序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冯柱泉种植马铃薯的时间不长,但由于他有技术指引,精耕细作,管理到位,当年就得到好收成,每亩有2000多斤。尝到了马铃薯种植甜头的冯柱泉,并不安于现状,他觉得他理想中的马铃薯产量,应该还很大的提升。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他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就开始改良马铃薯种植。首先,他淘汰了原来的本地品种,引进产量更高、薯形更好的品种荷兰七号,种植技术上也摒弃原来的粗放种植,采取稻草覆盖技术。这一改良,他的马铃薯产量有了很大的改观,每亩达到了5000多斤。
2017年,冯柱泉对马铃薯种植的追求,并没有止境。他又摸索着加进了黑色地膜覆盖技术,经过一番实验,自如地使用这一技术。果然,他的马铃薯亩产提高到7000多斤。
到了2019年,他又从黑色地膜覆盖技术的基础之上,又加了细水管滴灌,推行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的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在种植时一次过把所需要的肥施放到地里,装上滴水胶管,然后再覆盖上覆盖地膜,既节省了人力又保持水肥的充足供应而不流失。这一来,他的马铃薯产量提高到亩产8000多斤,成为远近驰名的马铃薯种植行业佼佼者。
冯柱泉作出的努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和鼓励,各种名誉也纷纷“加”进他身上。2007年被共青团江门市委、江门市农业局授予2007年度“江门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2008年,他被中共恩平市委、恩平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五批拔尖人才。2010年,他被共恩平市委、恩平市人民政府评为强村富民“六个一工程”先进个人。2011年,恩平市科技局授予冯柱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
冯柱泉的“马铃薯王国”又如何进行“乘”?他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带动更多的乡村农户进入马铃薯种植的产业,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他率先在恩平创立了“公司+农户”式的马铃薯生产新路子。
2007年9月,冯柱泉的合作社从恩平市工商部门取得注册登记资格,自此江门市首个公司性质的合作社—恩平市丰江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丰江农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6万元,共八股,六个社员每人一股,冯柱泉作为社长认股两股。合作社刚成立,便得到了江门市和恩平市农科部门的大力支持。牛江镇政府扶持合作社农用拖拉机一台。2012年,丰江农业合作社被广东省相关部门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从此,丰江合作社切入了牛江镇创新扶贫攻坚思路,以“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就业”的产业模式。牛江镇依托丰江专业合作社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与贫困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带领贫困户通过马铃薯种植脱贫。
冯柱泉的合作社,不仅使全部社员掌握先进的农产品栽培技术,而且提供销售、运输、贮藏等相关技术和信息。合作社在牛江镇梨园村委会建设马铃薯精准扶贫示范基地56亩,通过基地收益增加贫困户实际收入,同时发挥马铃薯基地示范效应,带动贫困户、周边群众的种植积极性。2018年,马铃薯示范基地与贫困户签订马铃薯收购协议共3户,签订就业意向书共17户24人。2018-2019年马铃薯示范基地实现产业收益20.68万元,每户贫困户获得约8000元分红效益。
冯柱泉的丰江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的成功,不仅带动了牛江镇农户脱贫致富、助力了牛江镇乡村振兴,也辐射到恩平其他地方,引发了更大的“马铃薯效应”。到2019年,恩平市以本市被列为国家马铃薯创建高产万亩示范片为契机,带动本地的特色产业,作为全市的扶贫主导产业,马铃薯种植达到了近5万亩,成为广东省继惠东县之后的一个马铃薯最大生产市县之一,年产量达到11.5万吨。
打造“恩丰江”品牌
由于马铃薯的生产,季节性极强。有一年,马铃薯丰收,但销售困难,他们合作社以保底价格回收的一批马铃薯,未能及时销售,亏损了5万多元。“马铃薯王国”要吸引农民,保持青春活力,冯柱泉需要做一番“除”功夫。
“除”什么?为了将自己的丰江马铃薯种植合作社,打造成为一艘能够稳健致远的“马铃薯产业航母”,冯柱泉首先“除”杂牌。他想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丰江合作社的马铃薯产品注册品牌商标为“恩丰江”商标,将自己合作社种植的马铃薯变成可溯源性商品。他在马铃薯的包装上下功夫,不断改进“恩丰江”产品的外包装,由原来的编织袋包装到竹笠包装,最后又改为纸盒包装,以适应商品销售的需要,让“恩丰江”马铃薯以靓丽的形象走进各地市场、走进各地超市,走进广大顾客的视野。
“马铃薯大王”的“除”功夫还体现在他教子务农上。去年他的儿子从广州读化工专业的大学毕业,冯柱泉以切身经历,及时帮儿子除去看不起农业的想法,与他一道在“马铃薯王国”施展拳脚。他儿子利用互联网知识,办起了马铃薯网销业务,通过电商平台,直接把产品销售到客户手上。
南方马铃薯生产自然收获的销售季节集中,季节性强,是一种缺陷,但也是一种商机。冯柱泉建设了冷冻贮藏库,把马铃薯的销售时间延长一两个月。这样,他的马铃薯就得以在全国许多大城市的马铃薯缺乏了,才徐徐补充到市场。冯柱泉原来的冷链购销能力原来是三百吨的,后来觉得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就又将马铃薯冷链销售能力提升到八百吨。
这次“疫情”期间,就有不少老客户帮冯柱泉他扩大销售,把他的产品输送到香港、澳门和一些国外市场去。冯柱泉凭借自己拥有的马铃薯冷链贮藏配送的优势,延后马铃薯的销售时间,与北方马铃薯错峰销售,在北方马铃薯基本销售告空的时候,源源不断运送到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就这样,在2020年的马铃薯销售季节中,冯柱泉的销售渠道购销了马铃薯和其他农产品5千多吨。日前,他正派出业务骨干在国内各大城市活动,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把他的马铃薯和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朝着1万吨的购销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