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减轻脑死亡后循环功能不稳定供肾损伤的研究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减轻循环功能不稳定的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赠(DBD)供肾损伤的研究,以提高DBD供肾的利用率。

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循环功能不稳定的DBD患者,按ECMO体内灌注的时间随机分为3组,第1组利用ECMO灌注2 h,第2组利用ECMO灌注4 h,第3组利用ECMO灌注6 h。同时随机选取20例循环功能稳定的DBD作为对照组。比较肾移植术后的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尿量、术后1年肌酐及术后1年的尿素氮。

结果

第1组、第2组、第3组及对照组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分别为10%(2/20)、15%(3/20)、5%(1/20)及10%(2/20)。第1组、第2组、第3组及对照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6/20)、25%(5/20)、35%(7/20)及25%(5/20)。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3个指标在第1组、第2组和第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第2组、第3组及对照组的平均肾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9.6±2.0) d、(9.7±2.7) d、(9.5±1.9) d及(7.3±3.1) d。第1组、第2组、第3组及对照组的术后第1天平均尿量分别为(3 405±755) ml、(3 300±600) ml、(3 810±825) ml及(3 600±780 ml)。第1组、第2组、第3组及对照组的术后1年平均肌酐分别为(92±28) μmol/L、(101±31) μmol/L、(98±30) μmol/L及(95±30) μmol/L。第1组、第2组、第3组及对照组的术后1年平均尿素氮是(4.2±2.2) mmol/L、(5.6±2.6) mmol/L、(5.2±2.6) mmol/L及(5.5±2.5) mmol/L。与对照组比较,第1组、第2组、第3组的肾功能恢复时间长(P<0.05),但第1组、第2组、第3组之间肾功能恢复时间并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1天的尿量、移植后1年的肾功能在第1组、第2组、第3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MCO辅助的循环功能不稳定的DBD组只有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略长于循环功能稳定的DBD组,而其他各项指标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用ECMO辅助循环功能不稳定的DBD可以较好的保护供肾功能,扩大供者器官使用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行挽救性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及EB病毒(EBV)感染的状况。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6年10月行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定期检测移植后外周血CMV及EBV DNA,分析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毒感染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总的感染率为52.0%(13/25),其中干细胞来源于骨髓组CMV感染
目的探讨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allo-HSCT治疗的39例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总存活率、无病存活率及复发率,并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数为13(11~20)天,血小板植入时间
目的通过观察硼替佐米(Bortezomib)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探讨硼替佐米拮抗HK-2细胞EMT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K-2细胞为对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NF-α组、硼替佐米组及实验组(经硼替佐米和TNF-α共培养),先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实体器官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诊治方法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罕见肾移植术后GVHD受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受者肾移植术后50 d因皮肤散发皮损再次入院,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提示为GVHD。为明确诊断,进一步对患者进行了外周血CD3+淋巴细胞富集后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嵌合分析和皮肤组织供者特异性人类白细胞抗
期刊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侧供肾给成人后移植肾生长发育及移植肾存活的状况。方法回顾分析婴幼儿单侧供肾给61例成人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分为婴儿供肾受者组(供者年龄≤1岁,24例)和幼儿供肾受者组(1<供者年龄≤3岁,37例),收集两组受者术后血清肌酐、多普勒B型超声波测量移植肾长径等资料,随访登记肾移植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血管并发症、尿路并发症、尿蛋白、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等并发症。结果
残胃癌(GSC)是一类胃良、恶性疾病术后残胃出现癌变的疾病,常见于男性,发病风险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随着初次手术间隔的延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癌术后发生GSC的时间间隔显著短于良性疾病。GSC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十二指肠胃内容物的反流、胃黏膜的去神经化导致的胃内环境的改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切除术后由于GSC临床症状不典型,通常发现时病情已较晚,长期生存率低。因此,定期内镜筛查对于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