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底,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天以头条用浓墨宣传时代先锋——我国首支核潜艇部队铸就共和国安全盾牌、用生命践行使命、用生命守护核安全的先进事迹。一时间,中国核潜艇成为国人、世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如果镜头可以延伸到幕后英雄,一定会聚焦为核潜艇研制事业协力攻关、呕心沥血、一次次圆满完成研究设计任务、将核潜艇交付给部队使用的研究设计人员;如果镜头要在这些研究设计人员里找寻一颗闪亮的新星,一定会聚焦将青春和热血都交给核潜艇研制事业的船舶设计大师、中国核潜艇某型号总设计师、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副所长张锦岚。
评上大师的时候,张锦岚还不到五十岁。浓密的黑发,浑厚的声音,谦逊的微笑,用传统的眼光看,作为大师,他似乎年轻了些。
但三十年为核潜艇研制事业奋斗,由室主任到型号副总师、主管军品研制的副所长、再到总师,寻访张锦岚走过的历程,便能发现,在他身上,可载入核潜艇研制史册的东西很多。
船舶设计大师于他,实至名归。
但很多情况下,他又是无名的。只因选择了核潜艇研制这一赫赫而又无名的伟业,几十年里,张锦岚和他的同事们在名声面前,力争像他们研制的产品一样,深深地潜下去,一声不响。目标只有一个:让祖国说话更有分量!
一
198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工程专业的张锦岚来到核潜艇总体研究所。
那年,他抓住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一代艇首艇深潜试验。年仅25岁的他,得到只有资深专家认可才能享受的“福利”,作为中国核潜艇研制史上最年轻的技术人员,荣列参试人员名单。他不顾危险,两次随艇出海,全程参加实艇变形测量和数据分析,为试验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自己积累了难得的实战经验……
1993年,新一代核潜艇上马,不断自我加压、已成长为技术骨干的张锦岚,挑起了新型号技术攻关的大梁,先后参加过“大尺寸复合材料稀筋导流罩研究”等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主持过型号技术攻关项目“CAD在总体性能及基本结构图中的应用研究”、“建造原则工艺研究”、某型艇结构专业各设计阶段的研究设计工作、某型艇总体设计各阶段的研究设计工作……为核潜艇作战性能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他也由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成长为本专业学科带头人、总体研究室主任。在长期的型号研制工作中,张锦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研究成果,先后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和著作。曾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船舶总公司嘉奖1次、中国舰船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与此同时,张锦岚还先后获中国船舶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舰船研究院“舰船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
二
跟张锦岚合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干将,也是个闯将。
三十年,实干为上,一路向前,没有一刻稍有松懈。
实干的激情和动力,一方面,来自作为09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对核潜艇的敬畏。
很多人从电视画面里看到过巨鲸卧波般劈浪前行的核潜艇,却不一定知道,“集中体现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核潜艇,有各类设备上万台,仪器仪表上万件,大小阀门几千个,是座名副其实的水下科技城堡。”
就是巨鲸腹内这座“科技城堡”的搭建,耗尽了几代09人的青春和心血。作为接力者,张锦岚从不敢掉以轻心;作为决策者,他承担的压力和付出的心血,难以述尽。
新型号上马后,由于多年断线,技术断层,可供借鉴的现成东西不多。科技城堡内一个最小的设备“使坏”,都可能影响甚至破坏整个建造的进度。可以说,型号研制建造过程中,每天都需要新的决断,每天都需要突破过往。张锦岚原本是个喜欢挑战和创新的人,他总是力求用最新的技术、最优的方案解决问题。在某艇技术攻关项目“建造原则工艺研究”中,作为课题组长,他组织相关专业的人员,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了既满足设计要求,又符合总装厂实际的建造方案、主要建造工艺措施,为新型号的顺利研制奠定了基础;在某型艇的建造中,面对“第一次大面积采用一种新型船体材料,第一次三大总段并行建造,第一次在船体分段建造时预先敷设消声瓦”等型号产品研制史上的多个“第一”,时任型号副总师和现场行政负责人的张锦岚,和型号总师一起,向未知领域挑战,攻克了大量的技术难题,有力地保证了型号产品的建造。
2005年,某工程的决战决胜年,在张锦岚和其他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总体所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军方、厂方,实现了09工程史上多个重大节点如期实现的伟大壮举。
决胜归来,来不及喘息。2006年,更重的担子压到张锦岚肩上,他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新型号总设计师。自此,研制节点、产品安全性能、减振降噪、技术故障等问题……千头万绪,他作为总师,一肩挑起。
好在,多年实战,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善于学习,时时不忘关注国外型号产品研制最新动态,他练就了超人的洞察力、预见性和敏感性。2007年,当得知某服役多年的型号产品因从北到南水土不服、出现通海系统管路腐蚀泄露的故障后,他立即敏感地意识到,新型号也可能面临同样问题。他组织人马对尚在建造阶段的新型号进行探伤检查。结果,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所有预埋管路在新环境下几乎全部不合格!他带领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判断危害,防患未然,通过更换材料、细化工艺、优化设计等一系列举措,提前消除了隐患。新的方案和工艺为后续新研产品劈开了一条新路,彻底解决了可能出现的隐患。
时时仰望星空,才能使决断更科学、更准确;每一刻都脚踏实地,与科研人员一起战斗,一起攻堅克难,才能探知更多“水下科技城堡”的奥秘。 从任何一种角度看,这样的日子仍然是苦的。特别是驻厂配建和专项试验的那几年,张锦岚一直守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现场。从春节到年关,他难得回家呆几天。当时的现场,任务空前繁重,三个型号在建,一个型号改换装,同时还有一个型号即将开工。他是副总,也是行政负责人,双重责任压身。每天白天,他上艇勘查,查阅图纸,组织解决施工问题;每天下午下班前,雷打不动地深入一线,参加现场指挥部会议讨论,协调处理当天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带回新任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好不容易开始休息,只要一个电话,他就又带领专业人员出现在现场。
为了赶工期,为了问题不过夜,军、厂、所三方都憋着劲,不将难关攻下来,誓不罢休。
有一天晚上,张錦岚和总师一起到现场指挥部研究管路安装精度问题,军、厂、所三方各持己见,一时难以达成一致。讨论过程中,工厂的师傅“急眼”了,用锁将指挥部的铁门锁上,说,今天不给个说法,谁也不许走!争论一直持续到午夜,最终,各方达成一致,工厂师傅开锁放行,张锦岚和同事们才“获得了自由”,感觉一块压在心头的石头落地了。因为对他来说,研制过程中的问题是不能过夜的。
在某艇专项试验时,某金属波纹管的变形超出了预计值,将影响极限下潜试验的进行。由于试验计划已确定,必须当天提出解决方案。张锦岚和型号总师一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反复上艇现场勘验,深入分析金属波纹管的结构和变形特点。一个一个方案被否决,一个一个新的设想产生,最终研究形成了可行的优化方案。当他和同事们走出会议室时,已是凌晨2点……
也许只有这样的时候,他才能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滋味。
三
如果将张锦岚出差的天数加起来,一年里,估计不会少于200天。
实际上,驻厂结束后,他又变成了“空中飞人”。
因为型号总师之外,他还负责总体所军品科研的全面管理、质量、预研等多项工作。面对更为繁重的任务,为处理好技术问题,协调多方关系,关键时候拍板决策,张锦岚常年奔波于武汉、葫芦岛、大连、成都、哈尔滨等地。最紧张的时候,他白天在现场处理完技术问题,连夜坐车赶往几百公里之距的京城,在北京机场附近找一家小旅馆将就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赶7点的航班回所。
当他精神抖擞地坐在评审会场时,鲜有人知,过去的24小时,他经过了怎样的旅途颠簸。
为了理想和信念,总有一些人,是要牺牲一些个人的东西。
张锦岚自是这些人中的一位。为了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他一直将“小我”置之度外,所以有些东西,他无暇也无心在乎。他在乎的,是作为国家安全重要支撑的核潜艇的明天;是与同事们一起,不断创造中国核潜艇发展史上的新记录。
当然,他从不将这些挂在嘴边,他只是用实际行动在践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正如他对核潜艇研制人才的培养,不是当副所长之后,也不是任总师之后,实际上,早在他还是研究室的主任助理时,他就有些“好为人师”了。
那时候,画图纸还全部是用手工,直尺、三角板是最原始的工具。张锦岚喜欢捣鼓计算机,甚至有些痴迷。他敏感地意识到,CAD的应用必将成为趋势,并带来核潜艇设计史上一场大的变革。他独立完成了“七五”期间CAD工作的完善和移植工作,完善了程序功能,实现了程序的汉化和菜单化,并独立编写了约800页的研究报告。以此为教材,他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老师,在全室推广计算机技术。一些老同志和年轻人有畏难情绪,他便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指导。所以当型号相继上马、繁重的任务山一般压过来时,他身边的设计人员都已“利器”在手。CAD的应用,为他们如期供图、高效完成在常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所以有人说,核潜艇绘图由手工转向CAD,张锦岚是开拓者、倡导者,也是领路者。
总结走过的路,张锦岚深知,一名技术人员要成长为骨干,要能独立挑起重担,必须深入巨鲸腹中,到“科技城堡”里爬过千次万次,才能一天天地成长起来。
所以无论到哪里,他都记得并身体力行一句话:造一条艇,培养一批人。
造就一批技术过硬的人才,是核潜艇研制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保证。而现场因为要面对面的处理问题,使技术人员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这为磨砺新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张锦岚将现场作为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想方设法为年轻人创造条件。他经常对老同志讲,一定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让年轻人尽快成长。遇到型号产品全船封舱试气、反应堆装料和物理启动、产品研制工艺阶段转段会议等重大节点,他会事先做好安排,让老同志向青年技术人员讲解型号总体性能、核动力装置物理启动、工艺阶段划分等知识。同时,创造机会,让驻厂同志参加现场的各种学术报告、课题评审、总结会议质量会议等,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特别是在处理技术问题上,张锦岚鼓励年轻人“遇到问题就上”,通过独立处理问题积累经验,提高独挡一面的能力。张锦岚“用尽心机”为现场技术人员提供舞台,使一大批年轻人在工程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在型号研制和管理中起到骨干作用。
如今,当看到每年都有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想想当年的寂寥,张锦岚倍感欣慰。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和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某产品试验特等奖(2项)、某产品试验一等奖(2项)、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使张锦岚的人生变得厚重的,不是这些称号和荣誉,而是漫漫征途中随核潜艇研制事业一起成长的历程。即将叩响五十大门的他,仍疾走如当年,奔波在核潜艇事业之路上。虽然累,但为了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性能更先进的型号产品,为了让祖国说话更有分量,他愿意,一直坚持带头冲在最前方。
如果镜头可以延伸到幕后英雄,一定会聚焦为核潜艇研制事业协力攻关、呕心沥血、一次次圆满完成研究设计任务、将核潜艇交付给部队使用的研究设计人员;如果镜头要在这些研究设计人员里找寻一颗闪亮的新星,一定会聚焦将青春和热血都交给核潜艇研制事业的船舶设计大师、中国核潜艇某型号总设计师、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副所长张锦岚。
评上大师的时候,张锦岚还不到五十岁。浓密的黑发,浑厚的声音,谦逊的微笑,用传统的眼光看,作为大师,他似乎年轻了些。
但三十年为核潜艇研制事业奋斗,由室主任到型号副总师、主管军品研制的副所长、再到总师,寻访张锦岚走过的历程,便能发现,在他身上,可载入核潜艇研制史册的东西很多。
船舶设计大师于他,实至名归。
但很多情况下,他又是无名的。只因选择了核潜艇研制这一赫赫而又无名的伟业,几十年里,张锦岚和他的同事们在名声面前,力争像他们研制的产品一样,深深地潜下去,一声不响。目标只有一个:让祖国说话更有分量!
一
198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工程专业的张锦岚来到核潜艇总体研究所。
那年,他抓住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一代艇首艇深潜试验。年仅25岁的他,得到只有资深专家认可才能享受的“福利”,作为中国核潜艇研制史上最年轻的技术人员,荣列参试人员名单。他不顾危险,两次随艇出海,全程参加实艇变形测量和数据分析,为试验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自己积累了难得的实战经验……
1993年,新一代核潜艇上马,不断自我加压、已成长为技术骨干的张锦岚,挑起了新型号技术攻关的大梁,先后参加过“大尺寸复合材料稀筋导流罩研究”等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主持过型号技术攻关项目“CAD在总体性能及基本结构图中的应用研究”、“建造原则工艺研究”、某型艇结构专业各设计阶段的研究设计工作、某型艇总体设计各阶段的研究设计工作……为核潜艇作战性能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他也由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成长为本专业学科带头人、总体研究室主任。在长期的型号研制工作中,张锦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研究成果,先后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和著作。曾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船舶总公司嘉奖1次、中国舰船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与此同时,张锦岚还先后获中国船舶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舰船研究院“舰船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
二
跟张锦岚合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干将,也是个闯将。
三十年,实干为上,一路向前,没有一刻稍有松懈。
实干的激情和动力,一方面,来自作为09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对核潜艇的敬畏。
很多人从电视画面里看到过巨鲸卧波般劈浪前行的核潜艇,却不一定知道,“集中体现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核潜艇,有各类设备上万台,仪器仪表上万件,大小阀门几千个,是座名副其实的水下科技城堡。”
就是巨鲸腹内这座“科技城堡”的搭建,耗尽了几代09人的青春和心血。作为接力者,张锦岚从不敢掉以轻心;作为决策者,他承担的压力和付出的心血,难以述尽。
新型号上马后,由于多年断线,技术断层,可供借鉴的现成东西不多。科技城堡内一个最小的设备“使坏”,都可能影响甚至破坏整个建造的进度。可以说,型号研制建造过程中,每天都需要新的决断,每天都需要突破过往。张锦岚原本是个喜欢挑战和创新的人,他总是力求用最新的技术、最优的方案解决问题。在某艇技术攻关项目“建造原则工艺研究”中,作为课题组长,他组织相关专业的人员,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了既满足设计要求,又符合总装厂实际的建造方案、主要建造工艺措施,为新型号的顺利研制奠定了基础;在某型艇的建造中,面对“第一次大面积采用一种新型船体材料,第一次三大总段并行建造,第一次在船体分段建造时预先敷设消声瓦”等型号产品研制史上的多个“第一”,时任型号副总师和现场行政负责人的张锦岚,和型号总师一起,向未知领域挑战,攻克了大量的技术难题,有力地保证了型号产品的建造。
2005年,某工程的决战决胜年,在张锦岚和其他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总体所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军方、厂方,实现了09工程史上多个重大节点如期实现的伟大壮举。
决胜归来,来不及喘息。2006年,更重的担子压到张锦岚肩上,他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新型号总设计师。自此,研制节点、产品安全性能、减振降噪、技术故障等问题……千头万绪,他作为总师,一肩挑起。
好在,多年实战,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善于学习,时时不忘关注国外型号产品研制最新动态,他练就了超人的洞察力、预见性和敏感性。2007年,当得知某服役多年的型号产品因从北到南水土不服、出现通海系统管路腐蚀泄露的故障后,他立即敏感地意识到,新型号也可能面临同样问题。他组织人马对尚在建造阶段的新型号进行探伤检查。结果,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所有预埋管路在新环境下几乎全部不合格!他带领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判断危害,防患未然,通过更换材料、细化工艺、优化设计等一系列举措,提前消除了隐患。新的方案和工艺为后续新研产品劈开了一条新路,彻底解决了可能出现的隐患。
时时仰望星空,才能使决断更科学、更准确;每一刻都脚踏实地,与科研人员一起战斗,一起攻堅克难,才能探知更多“水下科技城堡”的奥秘。 从任何一种角度看,这样的日子仍然是苦的。特别是驻厂配建和专项试验的那几年,张锦岚一直守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现场。从春节到年关,他难得回家呆几天。当时的现场,任务空前繁重,三个型号在建,一个型号改换装,同时还有一个型号即将开工。他是副总,也是行政负责人,双重责任压身。每天白天,他上艇勘查,查阅图纸,组织解决施工问题;每天下午下班前,雷打不动地深入一线,参加现场指挥部会议讨论,协调处理当天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带回新任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好不容易开始休息,只要一个电话,他就又带领专业人员出现在现场。
为了赶工期,为了问题不过夜,军、厂、所三方都憋着劲,不将难关攻下来,誓不罢休。
有一天晚上,张錦岚和总师一起到现场指挥部研究管路安装精度问题,军、厂、所三方各持己见,一时难以达成一致。讨论过程中,工厂的师傅“急眼”了,用锁将指挥部的铁门锁上,说,今天不给个说法,谁也不许走!争论一直持续到午夜,最终,各方达成一致,工厂师傅开锁放行,张锦岚和同事们才“获得了自由”,感觉一块压在心头的石头落地了。因为对他来说,研制过程中的问题是不能过夜的。
在某艇专项试验时,某金属波纹管的变形超出了预计值,将影响极限下潜试验的进行。由于试验计划已确定,必须当天提出解决方案。张锦岚和型号总师一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反复上艇现场勘验,深入分析金属波纹管的结构和变形特点。一个一个方案被否决,一个一个新的设想产生,最终研究形成了可行的优化方案。当他和同事们走出会议室时,已是凌晨2点……
也许只有这样的时候,他才能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滋味。
三
如果将张锦岚出差的天数加起来,一年里,估计不会少于200天。
实际上,驻厂结束后,他又变成了“空中飞人”。
因为型号总师之外,他还负责总体所军品科研的全面管理、质量、预研等多项工作。面对更为繁重的任务,为处理好技术问题,协调多方关系,关键时候拍板决策,张锦岚常年奔波于武汉、葫芦岛、大连、成都、哈尔滨等地。最紧张的时候,他白天在现场处理完技术问题,连夜坐车赶往几百公里之距的京城,在北京机场附近找一家小旅馆将就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赶7点的航班回所。
当他精神抖擞地坐在评审会场时,鲜有人知,过去的24小时,他经过了怎样的旅途颠簸。
为了理想和信念,总有一些人,是要牺牲一些个人的东西。
张锦岚自是这些人中的一位。为了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他一直将“小我”置之度外,所以有些东西,他无暇也无心在乎。他在乎的,是作为国家安全重要支撑的核潜艇的明天;是与同事们一起,不断创造中国核潜艇发展史上的新记录。
当然,他从不将这些挂在嘴边,他只是用实际行动在践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正如他对核潜艇研制人才的培养,不是当副所长之后,也不是任总师之后,实际上,早在他还是研究室的主任助理时,他就有些“好为人师”了。
那时候,画图纸还全部是用手工,直尺、三角板是最原始的工具。张锦岚喜欢捣鼓计算机,甚至有些痴迷。他敏感地意识到,CAD的应用必将成为趋势,并带来核潜艇设计史上一场大的变革。他独立完成了“七五”期间CAD工作的完善和移植工作,完善了程序功能,实现了程序的汉化和菜单化,并独立编写了约800页的研究报告。以此为教材,他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老师,在全室推广计算机技术。一些老同志和年轻人有畏难情绪,他便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指导。所以当型号相继上马、繁重的任务山一般压过来时,他身边的设计人员都已“利器”在手。CAD的应用,为他们如期供图、高效完成在常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所以有人说,核潜艇绘图由手工转向CAD,张锦岚是开拓者、倡导者,也是领路者。
总结走过的路,张锦岚深知,一名技术人员要成长为骨干,要能独立挑起重担,必须深入巨鲸腹中,到“科技城堡”里爬过千次万次,才能一天天地成长起来。
所以无论到哪里,他都记得并身体力行一句话:造一条艇,培养一批人。
造就一批技术过硬的人才,是核潜艇研制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保证。而现场因为要面对面的处理问题,使技术人员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这为磨砺新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张锦岚将现场作为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想方设法为年轻人创造条件。他经常对老同志讲,一定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让年轻人尽快成长。遇到型号产品全船封舱试气、反应堆装料和物理启动、产品研制工艺阶段转段会议等重大节点,他会事先做好安排,让老同志向青年技术人员讲解型号总体性能、核动力装置物理启动、工艺阶段划分等知识。同时,创造机会,让驻厂同志参加现场的各种学术报告、课题评审、总结会议质量会议等,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特别是在处理技术问题上,张锦岚鼓励年轻人“遇到问题就上”,通过独立处理问题积累经验,提高独挡一面的能力。张锦岚“用尽心机”为现场技术人员提供舞台,使一大批年轻人在工程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在型号研制和管理中起到骨干作用。
如今,当看到每年都有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想想当年的寂寥,张锦岚倍感欣慰。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和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某产品试验特等奖(2项)、某产品试验一等奖(2项)、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使张锦岚的人生变得厚重的,不是这些称号和荣誉,而是漫漫征途中随核潜艇研制事业一起成长的历程。即将叩响五十大门的他,仍疾走如当年,奔波在核潜艇事业之路上。虽然累,但为了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性能更先进的型号产品,为了让祖国说话更有分量,他愿意,一直坚持带头冲在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