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早秋制农田与气象站气象因子比较研究

来源 :杂交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h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1998~1999年两系杂交稻早秋制农田气象因子观测结果,与基地县气象站同期观测结果比较:日均气温降低1.4~2.1℃,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6~25个百分点,风速减少1.1~2.7 m/s。农田日均0 cm泥(水)温较基地日均气温高0.9~1.1℃。提出了母本育性转换期安排温度指标值应较理论值偏高1.5℃左右,以保证母本育性安全;母本育性转换期应以水保温防育性波动;“两个安全期”安排坚持避阴雨低温,不避高温低湿等几项有利于两系杂交稻制种的优质高产措施。
其他文献
对增效调花宝在杂交稻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增效调花宝能显著提高繁殖产量,尤以喷施120 g/hm2的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每穗实粒数、结实
目的探讨体外皮肤移植模型(VSEM)预测移植器官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方法供、受鼠配对后移植卵巢,同时将受鼠淋巴结与供鼠脾淋巴细胞悬液混合培养6~7 d,再加入受鼠耳皮继续
介绍了柴油机厂生产工艺特点,针对各区域不同环境特征和要求,提出了适应生产工艺特点、符合舒适性要求的合理可行的空调通风设计方案.
花优63具有优势强、米质优等特点,199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提出了气力输送闭式管路系统这一新的思路,给出了气力输送闭式管路系统除法特性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气力输送闭式管路系统较 开式管线系统具有能循环利用气流功能、不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