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用艺术形式展示合肥建设的丰硕成果,记录历史变迁,展现时代风采,由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合肥市书画院承办,合肥一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协办的“历史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合肥市美术家写生创作展”于2020年12月21日隆重开幕。 此次参展的合肥市美术工作者积极投身合肥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从艺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用艺术形式展示合肥建设的丰硕成果,记录历史变迁,展现时代风采,由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合肥市书画院承办,合肥一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协办的“历史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合肥市美术家写生创作展”于2020年12月21日隆重开幕。
此次参展的合肥市美术工作者积极投身合肥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从艺术的视角去体悟现实,用真诚的感情去感受变化。从长丰的马郢、造甲,到肥东的包公镇、白马山;从肥西的小井庄、山南镇,到巢湖坝镇、庐江岱鳌山和矾山老街等,历时三月有余,深入社会发展前沿、重大建设现场、新农村建设一线,用实践历练了“脚力、眼力、腦力和笔力”,以多元的视角记录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百余幅写生和创作作品,主题鲜明,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合肥市美术工作者政治自觉与勇于担当的品质。
用文艺振奋精神、反映时代,是我们的崇高使命;以艺术手段描绘真实的历史,引导人民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是文艺的神圣责任。全市文艺工作者要努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谱写新时代合肥文艺事业发展的华彩篇章,为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做出新的贡献。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
其他文献
韩丹,别署子阳,祖籍安徽萧县。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系,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受教于陈林、王仁华、金沙、张见、何家英等先生。作品多次入選全国性展览并获奖。2018 年《在希望的田野上》入选首届“水墨融情海丝梦”全国中国画展;2019 年《丽人行》获“第七届安徽美术大展”优秀奖,《婆娑世界》入选“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2020 年《花样年华》入选“时代中国”全国美术作品展,《夜宴》入选“厦门全国工笔画
内容提要:宋代钱塘画家苏显祖有“没兴马远”的绰名,后人对它的解读多有可商可议处,尤对“没兴”的解释,或“惊诧”云云,或未能厘清。但不宜盲从,不可不辨。从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以廓清其本来面貌,可为相关书史画论中绰名的解读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路径。 关键词:苏显祖;“没兴马远”;陈惊座;绰名 宋代的苏显祖,是南宋嘉定时期(1208—1224)的宫廷画家,他与“没兴”一词结缘最早见于元夏
书名:战国玺印(分域音序) 著:胡长春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版次:2020年10月第1版 定价:990.00元(全两册) 由于门槛高、内容艰深,古文字这门学问常常给书法界的朋友一种难以触及之感。古文字研究和书法、篆刻创作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汉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使得中华文化绵延至今。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有过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这些文字是古文字学研究的对象,也
徐华 徐华,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8 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2 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华山画院副院长,陕西画院联盟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论文及作品发表于《美术》《文艺评论》《今日中国论坛》《书与画》《艺术生活》《艺术教育》等刊物。出版有《水墨面对面》(获陕西省
翁毓衔 1988年生于广东汕头。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为方楚雄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苏百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一、关于题材 文人根据竹子的生长特征赋予其意蕴,使之成为高尚品格的象征。这种文化意蕴的生成也使竹子成为历代画家偏爱的题材。文人赞竹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比德系统,即如
辛丑暮春吉旦,本是文人畅怀雅集之时,欣闻洪智兄在山东青州宋城举办书法展览,允为今春书坛一件盛事。与洪智兄相识已过一纪,看到他的新作,非常亲切,也特别欣慰。令人羡慕的是其学术研究与书法创作两不误,理论与实践双楫并进,成果丰硕。 我们对古代书法的理解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鲜有将其引入书法文化丰厚的土壤中观照者,于是通常只能认识其有形的结体,而难以深入无形的精神内核。古人说得好,结字必须得形体,得形体不
傅抱石先生创作的“毛泽东诗意画”已经成为时代经典,这是有口皆碑的史实。在这一系列主题创作中,以人民大会堂鸿篇巨制《江山如此多娇》为代表的“毛泽东诗意画”是几代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和时代情怀,成为民族精神与文化象征的符号与标志。红色主题的时代图式与传统笔墨语言的融汇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在傅抱石先生笔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实践,实现了审美境界与社会功用在艺术形式上的和谐统一,在新中国美术
于子淇 于子淇,生于甘肃兰州。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藝术设计系,研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首届何家英高研班。现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张见。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参加2016年“中国精神— 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获典藏奖)、2017年“对岸—中国工笔画的今天和明天·当代青年作品邀请展”、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获奖作品展
内容提要:石涛《带月荷锄归》是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诗歌为依据进行创作的绘画作品。此作品表达的内容和向往田园生活的归隐思想同陶渊明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归隐田园的思想具有相通性。这正是石涛《带月荷锄归》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本文讨论的石涛《带月荷锄归》诗意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诗意图,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以诗人和画家在精神层面上的“归隐”共通性为基础,同时图像也具有如实反映文本内容与主题思想的作
作为故宫建成6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2020年9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而海峡对岸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苏轼作品收藏机构,但未能将藏品借展至北京共襄盛举,实在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苏轼作品中,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前赤壁赋》《归去来兮》等作品,还有不少不为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