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对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活动形式、教学软件的构成形式和教学管理方式的制约,而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试图从多媒体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运用方法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如何避免偏差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
一、新理念呼唤多媒体教育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来讲课,教师只注重自己的单项传输,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充满说教的意味,师生都不满意。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每轮课的内容几乎相同,没有任何的新鲜感觉,教师不愿意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培养受到了压制,学生难以用自己的头脑单独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学生不愿意学。这样导致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记忆和模仿的层面,创新性无从谈起。以上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技的进步往往能推动教学理念的进步,并为理念的最终实施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思想品德教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好可以为它提供了物质基础。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网络为基础,表现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从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力量,这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于实现和操作的技术支持。尤其是思想品德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做了较大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网络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大千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一扇窗户。网络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将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拓展为开放的社会性学习,成为时代的特征。网络资源极其丰富,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自由地查阅,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拓展学习和理解,这也对我们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们该如何合理应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呢?讲授“情系祖国”一课时,我采用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利用多媒体做了一次展览,如“中国历史人物系列”“中国文化瑰宝系列”“中国名山大川系列”“中国著名建筑系列”等等。学生从整合的这些课件中,既可以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又能从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领略到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从而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1.利用投影,再现真实情景,加深理解。中学生仍然喜欢直观形象的画面,投影教学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投影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的活动,帮助学生记得又快又牢。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投影教学,以达到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例如,在讲《关爱社会》中“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教学时,涉及我国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学生实际接触到的空间较小,而只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因此我选用了“吃穿住行”系列,通过投影图表展示了众多家庭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这就让学生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意义,我又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结合自己的家庭完成图表,这样学生就能具体直观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了。
2.利用影像,声画并茂,突破重点难点。影像中的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神,能充分地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其扣人心弦的声响,就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教《民族精神代代传》时,我运用多媒体剪辑了汶川大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特大灾难中的一些画面,凸显了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纷纷哭了起来,我知道这次的教学超出了预想,因为它打破了对抽象概念的简单说教模式,以鲜活的事实感染了学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只有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使她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多媒体与思想品德课结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凡事都有利就有弊,我们要趋利避害,正确使用多媒体,才能使多媒体和思想品德课程有效结合,发挥最大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恰当运用,主次分明,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师要恰当处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一种传播媒介,运用它的目的是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科学性、目的性和艺术性,分清主次和层次,不能为了美观而伤害到教学内容。
2.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自问世以来,就一直以其图文并茂等形式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形象,在为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学生走入情境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不能代替一切,适当的板书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教师片面夸大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只会让课堂上成欣赏课,欣赏各种图片和画面,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主要是这会使得学生整个大脑中充斥这些画面,抑制了大脑语言中枢,思维得不到锻炼,最终使得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充分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恰当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多媒体和思想品德课结合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
一、新理念呼唤多媒体教育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来讲课,教师只注重自己的单项传输,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充满说教的意味,师生都不满意。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每轮课的内容几乎相同,没有任何的新鲜感觉,教师不愿意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培养受到了压制,学生难以用自己的头脑单独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学生不愿意学。这样导致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记忆和模仿的层面,创新性无从谈起。以上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技的进步往往能推动教学理念的进步,并为理念的最终实施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思想品德教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好可以为它提供了物质基础。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网络为基础,表现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从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力量,这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于实现和操作的技术支持。尤其是思想品德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做了较大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网络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大千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一扇窗户。网络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将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拓展为开放的社会性学习,成为时代的特征。网络资源极其丰富,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自由地查阅,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拓展学习和理解,这也对我们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们该如何合理应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呢?讲授“情系祖国”一课时,我采用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利用多媒体做了一次展览,如“中国历史人物系列”“中国文化瑰宝系列”“中国名山大川系列”“中国著名建筑系列”等等。学生从整合的这些课件中,既可以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又能从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领略到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从而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1.利用投影,再现真实情景,加深理解。中学生仍然喜欢直观形象的画面,投影教学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投影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的活动,帮助学生记得又快又牢。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投影教学,以达到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例如,在讲《关爱社会》中“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教学时,涉及我国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学生实际接触到的空间较小,而只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因此我选用了“吃穿住行”系列,通过投影图表展示了众多家庭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这就让学生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意义,我又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结合自己的家庭完成图表,这样学生就能具体直观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了。
2.利用影像,声画并茂,突破重点难点。影像中的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神,能充分地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其扣人心弦的声响,就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教《民族精神代代传》时,我运用多媒体剪辑了汶川大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特大灾难中的一些画面,凸显了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纷纷哭了起来,我知道这次的教学超出了预想,因为它打破了对抽象概念的简单说教模式,以鲜活的事实感染了学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只有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使她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多媒体与思想品德课结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凡事都有利就有弊,我们要趋利避害,正确使用多媒体,才能使多媒体和思想品德课程有效结合,发挥最大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恰当运用,主次分明,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师要恰当处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一种传播媒介,运用它的目的是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科学性、目的性和艺术性,分清主次和层次,不能为了美观而伤害到教学内容。
2.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自问世以来,就一直以其图文并茂等形式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形象,在为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学生走入情境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不能代替一切,适当的板书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教师片面夸大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只会让课堂上成欣赏课,欣赏各种图片和画面,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主要是这会使得学生整个大脑中充斥这些画面,抑制了大脑语言中枢,思维得不到锻炼,最终使得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充分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恰当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多媒体和思想品德课结合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