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盛,政府和社会不再仅仅停留在发展经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我国在环境检测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相应的实验室也越来越多,污染也相对严重,因此,本文简介了环境监测类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特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199-01
1 环境监测类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特征
1.1 污染物的种类
实验室相对比较独立、分散且种类繁多,其在教学和科研中产生的废气、固体废物、废液对环境已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环境监测类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实验室污染环境主要是在大气、水、声、渣、环境风险方面,主要污染物种类有废气、废水、废渣、药品残渣、有毒有害易爆腐蚀性遗留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制剂,包装物边角料,噪声等。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储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除大气自动监测、噪声监测和放射性污染监测项目外,几乎所有的常规监测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氢化物、苯并芘等。
1.2 环境监测类实验室中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首先来自于化学污染。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等。其次来源于生物性污染,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开展生物性实验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后果。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2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原因
2.1 实验室环境污染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环境监测类实验室所造成的污染在数量与强度方面并不严重,更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大量的残留样品、分析残液等直接倾倒排入环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直接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部分实验室尽管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分类配备废液缸,但实际操作时则形同虚设,往往还是往下水道一倒了之。而废液缸满后如何处理,亦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2 缺乏对实验室污染的监管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条例,也没有有关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出台,其污染治理基本上还未有效开展。故无论是开展标准化站建设还是计量认证考核,往往仅重视监测分析能力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而较少有实验室管理方面的规范要求,加上又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致使目前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方面薄弱,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2.3 缺乏对实验室污染控制的经费投入
目前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經费投入,通常只是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装修等进行预算,而很少有对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的投入进行预算,故造成很多实验室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对实验室污染控制进行投入。
3 控制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排放的途径与措施
3.1 优化分析方法,改进分析措施
监测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质来源主要为样品和试剂,减少使用量是减少排放量根本办法。这就需要改进采样和分析方法。样品的采集,要根据有关资料了解污染物排放的有关情况,制定详细的采样方案根据经验值及所监测项目内容初步估算出所需要样品值,并在保证分析前提下收集有利于实验室分析的样品。同时,开展污染物的实时实地分析方法研究,使污染物在污染现场得到处理和分析,实现测定和减量的双重目标。改进分析方法是减少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的另一重要途径。过去的监测方法往往偏重于方法的灵敏度、检测限等而忽视了方法的潜在危害。寻找无毒试剂的分析方法,可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有毒试剂的使用和排放。用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硫、用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滴定法、电极法等测定氨氮、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应用硝酸根电极法测定硝酸盐氮等,都是减少和避免有毒试剂使用的实例。
3.2 加强环境类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般情况下,只有检测技术人员及其助手才会参与实验项目。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人对技术人员的具体操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技术人员完全是自己在规定要求的条件下独立完成检测工作。在这种个人测试项目中,如果操作技术人员不能完全按照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操作,不但会影响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可能发生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检查体系,就可以有效减少技术人员在操作上的失误,进而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在具体施行监督检查计划的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检查方法,例如:同步检测法、检测巡查法以及定量定性操作检查法,多种检查办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帮助发现更多的操作缺陷和防治污染措施上的漏洞。除了落实监督检查工作之外,还必须将具体的防治污染发生的对策落实到实验室的每项具体实验中。确保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实验操作达到清洁标准。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实验室的卫生清除工作符合标准。
3.3 提高意识,加强学习,制定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要提高环保意识,在各自的职贵围内对实验室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是防止实验室污染的有效途径。对所有实验、生产及操作大员均应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责任、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各实验室要结合自身特点,尽量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定。
3.4 建设绿色实验室,推进实验室的持续发展
在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特定实验要用的高毒性药品一定要用封闭的废液桶收集。改进实验方法或开设微型实验,可以节约药品,减少开支,降低实验室的污染,促进实验室的持续发展。
总结
实验室废弃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性部门,在不断提高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同时,要通过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防止污染环境,对群众健康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 李建英.环境检测类实验室污染及管理分析[J].工业,2017(2).
[2] 王巍.环境检测实验室污染排放与控制管理模式初探[J].源节约与环保,2016(7).
[3] 郑逆.环境监测实验室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J].四川环境.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199-01
1 环境监测类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特征
1.1 污染物的种类
实验室相对比较独立、分散且种类繁多,其在教学和科研中产生的废气、固体废物、废液对环境已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环境监测类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实验室污染环境主要是在大气、水、声、渣、环境风险方面,主要污染物种类有废气、废水、废渣、药品残渣、有毒有害易爆腐蚀性遗留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制剂,包装物边角料,噪声等。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储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除大气自动监测、噪声监测和放射性污染监测项目外,几乎所有的常规监测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氢化物、苯并芘等。
1.2 环境监测类实验室中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首先来自于化学污染。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等。其次来源于生物性污染,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开展生物性实验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后果。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2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原因
2.1 实验室环境污染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环境监测类实验室所造成的污染在数量与强度方面并不严重,更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大量的残留样品、分析残液等直接倾倒排入环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直接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部分实验室尽管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分类配备废液缸,但实际操作时则形同虚设,往往还是往下水道一倒了之。而废液缸满后如何处理,亦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2 缺乏对实验室污染的监管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条例,也没有有关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出台,其污染治理基本上还未有效开展。故无论是开展标准化站建设还是计量认证考核,往往仅重视监测分析能力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而较少有实验室管理方面的规范要求,加上又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致使目前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方面薄弱,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2.3 缺乏对实验室污染控制的经费投入
目前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經费投入,通常只是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装修等进行预算,而很少有对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的投入进行预算,故造成很多实验室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对实验室污染控制进行投入。
3 控制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排放的途径与措施
3.1 优化分析方法,改进分析措施
监测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质来源主要为样品和试剂,减少使用量是减少排放量根本办法。这就需要改进采样和分析方法。样品的采集,要根据有关资料了解污染物排放的有关情况,制定详细的采样方案根据经验值及所监测项目内容初步估算出所需要样品值,并在保证分析前提下收集有利于实验室分析的样品。同时,开展污染物的实时实地分析方法研究,使污染物在污染现场得到处理和分析,实现测定和减量的双重目标。改进分析方法是减少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的另一重要途径。过去的监测方法往往偏重于方法的灵敏度、检测限等而忽视了方法的潜在危害。寻找无毒试剂的分析方法,可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有毒试剂的使用和排放。用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硫、用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滴定法、电极法等测定氨氮、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应用硝酸根电极法测定硝酸盐氮等,都是减少和避免有毒试剂使用的实例。
3.2 加强环境类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般情况下,只有检测技术人员及其助手才会参与实验项目。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人对技术人员的具体操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技术人员完全是自己在规定要求的条件下独立完成检测工作。在这种个人测试项目中,如果操作技术人员不能完全按照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操作,不但会影响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可能发生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检查体系,就可以有效减少技术人员在操作上的失误,进而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在具体施行监督检查计划的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检查方法,例如:同步检测法、检测巡查法以及定量定性操作检查法,多种检查办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帮助发现更多的操作缺陷和防治污染措施上的漏洞。除了落实监督检查工作之外,还必须将具体的防治污染发生的对策落实到实验室的每项具体实验中。确保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实验操作达到清洁标准。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实验室的卫生清除工作符合标准。
3.3 提高意识,加强学习,制定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要提高环保意识,在各自的职贵围内对实验室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是防止实验室污染的有效途径。对所有实验、生产及操作大员均应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责任、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各实验室要结合自身特点,尽量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定。
3.4 建设绿色实验室,推进实验室的持续发展
在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特定实验要用的高毒性药品一定要用封闭的废液桶收集。改进实验方法或开设微型实验,可以节约药品,减少开支,降低实验室的污染,促进实验室的持续发展。
总结
实验室废弃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性部门,在不断提高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同时,要通过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防止污染环境,对群众健康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 李建英.环境检测类实验室污染及管理分析[J].工业,2017(2).
[2] 王巍.环境检测实验室污染排放与控制管理模式初探[J].源节约与环保,2016(7).
[3] 郑逆.环境监测实验室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J].四川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