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有咒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太过珍稀完美的东西注定遭受天妒,因此那些世所瞩目的宝石身上,似乎总笼罩着神秘的力量。璀璨的光芒背后,隐藏着某些不可测的宿命……
  大自然以鬼斧神工的造化之功,用亿万年的时光砥砺,雕琢出宝石魅惑世人的晶莹瑰丽。世人将宝石看作大自然的恩赐,寄托着美好的祝愿。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许多宝石的璀璨光环之下,似乎潜藏着某种未知的神秘力量,给主人带来无尽的灾难和厄运。是巧合还是超自然?是诅咒还是人心作祟?无论真相如何,那些关于宝石的诅咒传说,已然在世间流传……
  断章取义的真相
  当年轰动全球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今年以3D形式高调回归,再度赚足了世人眼泪。想必大多数人都对女主角Rose佩戴的“海洋之心”项链印象深刻。不过鲜有人知的是,“海洋之心”上所镶嵌的巨大蓝色宝石,其原型却是一颗在3个世纪里带给主人无穷厄运乃至死亡的名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希望蓝钻”。
  这块巨大的深蓝色金刚石,由法国珠宝商塔维密尔于1642年在印度西南部发掘出来。当他把这颗倾世之宝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后,厄运就降临在所有接触到宝石的人身上。首先是路易十四,仅仅戴了一次就患上天花死去;他的后人路易十六经常和王后佩戴此钻,最后夫妻俩双双上了断头台;王后的女友兰伯娜公主随后成了这颗厄运之钻的主人,没多久也被砍了脑袋……
  这颗动人的巨大蓝钻,让多位帝王贵胄死于非命,这足以让人把它与某种诅咒联系在一起。于是,这颗宝钻被视为不祥之物,封存于法国国库中。不过这真的是诅咒吗?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王室成员被革掉性命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把这个归咎于一颗钻石,不免太过牵强。这似乎很能证明蓝钻的诅咒只是好事者的穿凿附会,但当这颗钻石因为国库失窃再现人间,而拥有它的主人纷纷遭遇不幸,诅咒之说再次甚嚣尘上……
  这次遭殃的是伦敦银行家霍普,他以家族的姓氏为这颗名钻改名为“希望”,但这并不能改变霍普家族在不久之后破产的命运:然后是土耳其的苏丹哈密德的亲信左毕德,在苏丹将“希望”赏赐给他不久,就被苏丹亲自处决了;经手这笔交易的商人也难逃劫难,在一次全家旅行中遇到车祸翻下悬崖;最悲惨的也许当属美国邮政的负责人麦克兰,买下“希望”后的第二年,他的儿子死于车祸,伤心欲绝的麦克兰不久也死去,他的女儿后来也因为过量服用安眠药而死。
  这些骇人听闻的案例,似乎都在证明“希望蓝钻”身上的诅咒是真实存在的,但事实上也有人抵御住了“希望”的“邪恶力量”。比如麦克兰的夫人,她就戴着这颗被“诅咒”的钻石安安稳稳地活到生命的终点。而“希望”的下一任主人——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海瑞·温斯顿更是丝毫不受“诅咒”影响,反而事业越做越大。由此可见,所谓诅咒之说也并非毫无破绽,或者只是世人断章取义之后的以讹传讹也说不定。
  冤枉的名钻
  “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这是印度教经文中的一段文字,这里所说的它,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是流血和死亡的祸根,许多拥有它的君主,最终都厄运当头。它就是——光明之山!
  传说光明之山是世上最古老的钻石,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从这颗宝石面世,一直到最后被锁在伦敦博物馆,它一直伴随着腥风血雨。从莫卧儿王朝到波斯帝国,光明之山见证了无数争夺王位的阴谋与暗杀,无数个帝王以攫取它为荣,最终又佩戴着它倒在血泊之中。直到锡克王位的继承人辛格,因为害怕鲜血的诅咒降临在自己身上,遵循古老的经文“唯有上帝或者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把钻石献给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灾难才平息下来。
  不知道是预言真的应验了,还是因为英女王的权柄掌得太牢,总之光明之山自此安静下来。但那条预言以及它所经历过的血淋淋的历史,却伴随着光明之山流转至今。如今的光明之山静静地躺在伦敦塔中,以璀璨的光辉向世人述说着当年的传奇。而事实上,将残酷的王权斗争归咎于一颗钻石带来的厄运是不公平的,相信光明之山若是有思想,必定会大呼冤枉!
  和光明之山“同病相怜”的还有另一颗名钻——摄政王钻石。这颗美丽、优质的钻石曾经多次成为王冠上的主钻,但它最出名的“就业”经历却是作为拿破仑宝剑上的装饰,可惜的是,不久之后拿破仑就在滑铁卢一败涂地。从此以后,“厄运”就成为摄政王钻石的别名,似乎拿破仑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佩戴了摄政王钻石,让这颗绝世名钻情何以堪?
  魔咒还是巧合
  这世上从来不乏巧合,但有些巧合落在名人名物身上,就变成了某种神秘力量引导下的必然。如果这个巧合引发的结果是坏的,那就是神灵降下的诅咒了。而德里紫蓝宝石无疑就是这样一颗被神灵诅咒过的宝石。
  1857年印度兵变期间,骑兵上校W·菲里斯得到了这颗宝石,但当他把这颗宝石带回英国之后,就遭遇了连串厄运,他不但失去了所有金钱,还百病缠身。一位朋友将这块宝石借去把玩了几天,没多久就自杀身亡。顿时,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石成了灾祸的象征。
  1890年,英国科学家爱德华·海伦·艾伦成为这块宝石的新主人,他的两个朋友将宝石借回家观赏之后,也屡屡遭遇倒霉的事情。这让一开始并不相信“魔咒”的爱德华心生恐惧,一狠心将这块无价宝石扔进了伦敦运河。没想到3个月后,这块宝石又离奇回到了他手中。原来一艘挖泥船从运可中捞到这枚宝石,一名商人从船员那儿买下了它,并将它“物归原主”。
  这让爱德华更加坚信宝石带有“魔咒”,终于在1904年,受够“魔咒”阴影的他将德里紫蓝宝石封存了起来。甚至在立下遗嘱将那枚“魔咒宝石”捐给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爱德华还留下一张警示纸条,让人们小心宝石上的诅咒。不过从爱德华得到这颗宝石之后的经历来看,除了那次离奇的失而复得,他并没有遭遇什么“超自然”的事件。而他的那两个因为宝石而倒霉的朋友,至少也是性命无忧。如果非要说德里紫蓝宝石带有“魔咒”,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测,施咒的神灵要么心肠太软,要么法力不够?
  因人而异的诅咒
  神灵和诅咒,这两个词从来都是人们乐于谈论的。而当一块宝石和某位神灵扯上关系,那么他的主人出点什么意外,自然就被归为神灵的诅咒了。举世罕见的黑钻石“创始者之眼”就是这样一颗宝石。传说它曾是印度教神像“梵天”(Brahma,创造之神)的眼睛,被一名贪财的僧侣偷走流落民间,受到亵渎的梵天大神也因此给钻石降下了诅咒。
  当“创始者之眼”刚刚出现在民间时,没有人在意所谓的诅咒。不过当拥有这颗钻石的3位主人,俄国公主纳迪亚和李奥妮拉,以及美国纽约的珠宝商帕里斯,都在得到这颗钻石之后不久跳偻自杀,“创世者之眼”立刻成为珠宝界一颗名钻,人们称它为“邪恶的死亡宝石”。
  诡异的跳偻自杀诅咒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看来神灵的诅咒确实是凡人难以抵挡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颗黑钻虽然价值连城,人们却敬而远之。后来,“创世者之眼”被分割成三块,辗转流入收藏家之手。而目前黑钻石的拥有者佩帝·梅萨斯表示,诅咒已经被破除了,拥有“创始者之眼”感觉良好,并无危险。这真让人欣慰,可见梵天大冲还是挺仁慈的,至少自己的眼珠子切成三块也没怎么生气,还把诅咒给撤销了……
  无独有偶,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随葬珠宝“圣金龟”,传说也附带着法老的“诅咒”。因为从它被盗出开始,每个经手的百姓无一幸免于难。不过这个诅咒比起梵天大神来说就有点弱了。“创始者之眼”诅咒死的不是公主就是富商,而“圣金龟”祸害的几乎个个都是穷人。这种“欺软怕硬”的态度,让人不由想起中国的—句古话——怀璧其罪,那些因为“圣金龟”而丢了性命的人们,似乎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释。
其他文献
展览时间:2015.2.7~5. 10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展览是波兰艺术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亮相。除了肖邦的音乐外,大多数中国人对波兰并不熟悉,这次展览是由华沙国家博物馆带来的近350件艺术品组成,涵盖了绘画、雕塑、装饰艺术和工艺美术品等门类。展览按时间顺序分成6个单元。“中世纪艺术”将呈现15世纪的宗教艺术品,如祭坛绘画和雕塑等;“传统波
发现QUEENSBACK,是在上海新天地创意市集上。这些牛皮手包线条简洁,造型独特,最特别的是它外观的图案似油画般触感温暖,如同冬日里的阳光。后来才知道,花卉、动物、人物,这些古董范儿的图案,全部是手工绣制的。看似普通,每一只却要花费工艺师至少3周的时间来制作。这门工艺叫做“绒绣”。  每个包袋中都有一份说明书:“……绒绣起源于14世纪欧洲皇室,为绣品中的‘皇后’,QUEENSBACK希望通过创新
你见过瓦片做的灯吗?坐过纸风琴座椅吗?穿过皮革碰撞夏布的风衣吗?扫过蝌蚪聚集而成的二维码吗……  (意思)设计展由著名家具设计师朱小杰、侯正光策展,犹如点睛之笔,令第38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CIFF)活色生香,充满趣味。  不一样的小马扎  100个各式各样的小马扎挂在墙壁上,用以表达中国人的100种不同坐姿。贾舒婷的《坐上青花》采用打碎的青花陶瓷片重新组合拼贴,让小马扎富有动感又颇具中国风
微隐,古语意为:精深而隐秘。宋朝叶适《梁父吟》:“嗟圣贤之心兮,余或识其微隐。”  这是一个微时代,微信、微博、微商、微机、微创……  不必深刻,轻微就好。不用太大,微型就好。  微隐,也有了新的含义:轻微的、微型的隐。  隐,大约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深的情怀。王禅隐于鬼谷,才有了纵横天下的鬼谷子;陶渊明归于田园,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远;王维隐居终南,才有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
大多数人将竹子剖开编织的时候,美国青年王大卫则思考着竹子整体的利用,他不仅用整竹做出自行车,还教会更多人用竹子制作自行车。  这位手提自行车,笑嘻嘻的青年中文名叫王大卫,美国人。六年前来到北京,在一家名叫“青年志”的青年文化研究咨询公司工作。2013年,他与团队一起创造了这个位于朗家胡同的“竹子自行车工作室”,还取了个很酷的名字——BBB舰队(Bamboo Bicycles Beijing),意为
◎ 竹刻玩家:罗布  在吴哥窟舞女浮雕的腰间,竹刻的莲花腰牌仿佛随裙裾翩跹,连罗布都看呆了,他问杨礁,那真是我的手艺么?冥冥中,一切事物皆有“被遇见”之缘,哪怕这枚曾经不被看好的竹刻。    罗布和杨礁的家在成都郊外的三圣乡,被杨礁称为“农村”的这个地方鸟语花香,是成都人周末最喜欢去的度假地。星罗棋布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荫下,但很多已经易主,当地的农民出去追求繁华,城里的文人雅士又躲进这里安享闲适,
在广东石湾,陶艺大师潘汾淋算是一个“另类”:其他陶艺大师都普遍创作公仔,他却专门塑造瓜果和昆虫,尤其喜欢蚂蚁。虽然他创作的陶塑蚂蚁仅有米粒大小,但是全都宛如天生,更让人叫绝的是,在放大镜下连蚂蚁的绒毛和牙齿也清晰可见。能把蚂蚁雕塑得如此惟妙惟肖,在石湾仅潘汾淋一人,其“蚁王”之名也由此而来。  于无路处寻大道  石湾陶塑制作已历数千年历史,由于泥、釉的特点,多以制作公仔为主。直到陶艺大师曾良,于传
现在应该怎样定义玻璃艺术呢?  我们所说的玻璃艺术,一般指学院派的玻璃艺术创作,利用精湛的技艺,用玻璃语言还原、解释和激发能够引起人们记忆或者内心深处情感激荡的东西,让材料带来视觉冲击。简而言之,玻璃艺术是一种用光线铸造的诗意。  目前中国的玻璃艺术现状如何?  玻璃艺术正逐渐被大众认知,但中国与国际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才有可能成为巨人。所以我们应该多
作者简介:黄晶,重庆人,现居香港,从事工作为建筑三维数字模拟。平时喜好泥塑制作,用以调节生活节奏。  创意类别:平面设计  创意材质:黏土,电脑软件等  河风轻轻拂过面颊,孩子们嬉笑着、揉捏着手中的泥沙,一座座堡垒在岸旁拔地而起……回想儿时的美好,现今唯能以黏土来代替。“黏土,有一种怀旧的感觉,黏黏的,软软的,让创作的作品带着指纹的印记,带着生命,带着阳光的暖意。”黄晶笑呵呵地说。  黄晶小时候在
世间万事都有两面性,风筝飞得再高,你也得跟着跑;笼子再豪华,笼子里的鸟看你也是在笼子里……对人,对动物都一样。  设计师刘峰在2011年设计了一组名叫“开笼”的作品,用金属镀铜的方式,制作出大大小小的各种鸟笼,可以当做屏风也可以是家居摆设。打开的笼子,可以被看做是用来划定界限的方式,在保护的同时也限定了自由。感受过自由的生命不会愿意被囚禁或被豢养,人类如此,动物亦如此。更何况,大多数动物居住的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