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三个段子吧!
寒假和老友们在餐厅吃饭。席间曾经的同桌突然问我,“你喜欢柴静,还是闾丘露薇?”我也想没想就说,“都不喜欢!”喜欢是轻微的狂热。而任何程度的狂热都令自我迷失。
期末复习备考时,教学楼的自习室永远供不应求。我站在楼道的拐角处,摇头晃脑地背《荷马史诗》的叙事特点。忽然,头顶不远处传来一男一女的声音。
男同学:“你是学新闻的,你觉得柴静怎么样?”
女同学:“不怎么样!”
男同学:“女人对待女人真是刻薄啊!她可是我们宿舍神仙姐姐般存在的公知。”
一个名人,有人爱,自然有人恨。不然,她不会成为话题。
杂志社面试时,同行的女孩对柴静“表演性的新闻”嗤之以鼻。但她的目的不过是想表现她对社会事件的理性解读。她也是在表演。所以,表演也未尝不可。
谈一谈新闻理想
柴静的故事讲得紧凑,描写得文艺,结论下得果断。她的朋友、同事们认为她是极正义的人,甚至是可以为了正义而牺牲朋友的人。这差不多也是中学时代时我对柴静的印象。那时,柴静并不像现在这么温和。她关注边缘人,倾听边缘人的独自。“以前从来没有人来听我把话说完。”受访者这样感激她。那时,我摘下赵铁林拍摄妓女生活的感受中——“你想采访弱者,就让弱者同情你”,却没有任何关于新闻的理想。我只是突然觉得,震撼自己的表象后边有另外一种想象。这大概就是新闻想要揭露的。
可是,新闻最应该做的是裸裎真相,客观而理性地叙事。《看见》中人们无法无视柴静正在努力地完成这个任务,可她挡不住真晴流露。这种主持方式为她带来声誉,也引来了麻烦。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在国家社会制度不完善时,这种波及范围甚广的新闻传播能给人们带来感动是好事。近代梁启超谈开启民智,现代中国仍然没有做到。老百姓还是老百姓,没有变成公民。法律有时面对棘手的社会边缘问题,仍然措手不及。令人感动的叙事不一定就是滥用的煽情。
有人会说,故事自身就蕴含意味,无所谓“真相”。确实如此,报道角度和镜头特写都会透露出你的立场。态度是无法从叙事中剥离的。
说一说舆论导向
央视是媒体人航母一样的平台。它提供给你强大的语语权和丰富的资源,你就要对得起这样的高度。陈虻称这种高度为“第二落点”。更深刻的切入点,更冷静的镜头控制,更完整的叙事才可能是好新闻。一则新闻,不论是其涵养的多样性,还是其映射的多样性,都应该是丰盛的。选题只是切人的角度。我以为这样的新闻是成熟的。柴静讲完故事后,自己的体会是她的结论。你也可以有你的看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要“看见”自己。
老家的邻居是个不识字的老大爷。他爱听收音机,爱看电视,听的看的都是时政新闻。他爱和我聊天,复述那些激进的观点,这和他挣扎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而有人说,不受电视新闻观点的影响是很难的事,这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于是有些公知,公开宣称自己家里没有电视,自己也好兀,年都不看电视了。他们只是以此标榜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而非引导人们去独立思考。独立说着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柴静在《看见》新书发布会上演讲引用了胡适的一段话,“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们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争独立仍然是奴隶。”独立之精神,虽然不是人之天性,但是人人总有挣脱束缚的本能。
所以,不要说柴静的表演妨碍你认知事件的真相。你既然能认识到她的煽情,你也能看清事情的本真。我们不能哪儿热闹,就跟着瞎起哄。
侃一侃柴静其人
我一直以为柴静是湖南人。个人深以为湖南女孩最突出的特质之一就是好胜。柴静的自我描述中,她选题时的坚持真是令人“皱眉”——怎么会有这么拧巴的人?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她是山西人。曾那么犀利地报道矿难的她,简直是抹黑家乡。而书里,她说,“我是在救她!”
从《东方时空》《新闻观察》再到《看见》,央视这个平台似乎在成全甚至成就柴静的风格。这种迁就令人眼红。所以,如今的捧杀不是不能预见。只是有些可笑的是,抹黑一个人就从私生活抓起的手法真是千年不变,特别当针对女性时。
我欣赏柴静在媒体中“外表温和,内心执着”的形象,甚至赞成其略带表演成分的采访,但还是期待她视角更独特、剖析更理性的新闻作品。
“没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2013年4月12日,永州市中院驳回唐慧要求永州市劳教委行政赔偿的请求。网络视频里,镜头全对准了唐慧的失控。没有媒体从一开始就认真探讨中国的司法该怎么来规范劳教制度和公安部门的施暴。没有媒体会“浪费”资源来陪着中国转型,只会装着有些冷漠学者的嘴脸,观察着别扭着的中国。陈虻在书里一直告诉柴静,要去寻找观众对新闻的欲望:观众需要看到有人文关怀的镜头(不是只要将镜头对准了人,就是人文关怀!)。《看见》在关注人。柴静的行文也有意要隐去自己,让读者被故事本身感动。但只有感动是不够。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
《看见》的消费性是极强的。美女主持的十年记者路上,有不断反省自躬的谦卑和不断苛求自我的倔强。这些会让书很好卖。她还会用些文艺意味十足的名人絮语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可是,这些面对强硬的意识形态框架时,简直就是一块棉花糖,甜蜜地镶嵌其中。她是美丽的装饰,粉饰公知。但正因为她的美丽与温柔,让更多人愿意去不满,甚至试着、装着反思。
中国社会在转型,媒体也在转身。所以,在慌乱中“看见”自己,“没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寒假和老友们在餐厅吃饭。席间曾经的同桌突然问我,“你喜欢柴静,还是闾丘露薇?”我也想没想就说,“都不喜欢!”喜欢是轻微的狂热。而任何程度的狂热都令自我迷失。
期末复习备考时,教学楼的自习室永远供不应求。我站在楼道的拐角处,摇头晃脑地背《荷马史诗》的叙事特点。忽然,头顶不远处传来一男一女的声音。
男同学:“你是学新闻的,你觉得柴静怎么样?”
女同学:“不怎么样!”
男同学:“女人对待女人真是刻薄啊!她可是我们宿舍神仙姐姐般存在的公知。”
一个名人,有人爱,自然有人恨。不然,她不会成为话题。
杂志社面试时,同行的女孩对柴静“表演性的新闻”嗤之以鼻。但她的目的不过是想表现她对社会事件的理性解读。她也是在表演。所以,表演也未尝不可。
谈一谈新闻理想
柴静的故事讲得紧凑,描写得文艺,结论下得果断。她的朋友、同事们认为她是极正义的人,甚至是可以为了正义而牺牲朋友的人。这差不多也是中学时代时我对柴静的印象。那时,柴静并不像现在这么温和。她关注边缘人,倾听边缘人的独自。“以前从来没有人来听我把话说完。”受访者这样感激她。那时,我摘下赵铁林拍摄妓女生活的感受中——“你想采访弱者,就让弱者同情你”,却没有任何关于新闻的理想。我只是突然觉得,震撼自己的表象后边有另外一种想象。这大概就是新闻想要揭露的。
可是,新闻最应该做的是裸裎真相,客观而理性地叙事。《看见》中人们无法无视柴静正在努力地完成这个任务,可她挡不住真晴流露。这种主持方式为她带来声誉,也引来了麻烦。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在国家社会制度不完善时,这种波及范围甚广的新闻传播能给人们带来感动是好事。近代梁启超谈开启民智,现代中国仍然没有做到。老百姓还是老百姓,没有变成公民。法律有时面对棘手的社会边缘问题,仍然措手不及。令人感动的叙事不一定就是滥用的煽情。
有人会说,故事自身就蕴含意味,无所谓“真相”。确实如此,报道角度和镜头特写都会透露出你的立场。态度是无法从叙事中剥离的。
说一说舆论导向
央视是媒体人航母一样的平台。它提供给你强大的语语权和丰富的资源,你就要对得起这样的高度。陈虻称这种高度为“第二落点”。更深刻的切入点,更冷静的镜头控制,更完整的叙事才可能是好新闻。一则新闻,不论是其涵养的多样性,还是其映射的多样性,都应该是丰盛的。选题只是切人的角度。我以为这样的新闻是成熟的。柴静讲完故事后,自己的体会是她的结论。你也可以有你的看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要“看见”自己。
老家的邻居是个不识字的老大爷。他爱听收音机,爱看电视,听的看的都是时政新闻。他爱和我聊天,复述那些激进的观点,这和他挣扎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而有人说,不受电视新闻观点的影响是很难的事,这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于是有些公知,公开宣称自己家里没有电视,自己也好兀,年都不看电视了。他们只是以此标榜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而非引导人们去独立思考。独立说着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柴静在《看见》新书发布会上演讲引用了胡适的一段话,“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们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争独立仍然是奴隶。”独立之精神,虽然不是人之天性,但是人人总有挣脱束缚的本能。
所以,不要说柴静的表演妨碍你认知事件的真相。你既然能认识到她的煽情,你也能看清事情的本真。我们不能哪儿热闹,就跟着瞎起哄。
侃一侃柴静其人
我一直以为柴静是湖南人。个人深以为湖南女孩最突出的特质之一就是好胜。柴静的自我描述中,她选题时的坚持真是令人“皱眉”——怎么会有这么拧巴的人?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她是山西人。曾那么犀利地报道矿难的她,简直是抹黑家乡。而书里,她说,“我是在救她!”
从《东方时空》《新闻观察》再到《看见》,央视这个平台似乎在成全甚至成就柴静的风格。这种迁就令人眼红。所以,如今的捧杀不是不能预见。只是有些可笑的是,抹黑一个人就从私生活抓起的手法真是千年不变,特别当针对女性时。
我欣赏柴静在媒体中“外表温和,内心执着”的形象,甚至赞成其略带表演成分的采访,但还是期待她视角更独特、剖析更理性的新闻作品。
“没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2013年4月12日,永州市中院驳回唐慧要求永州市劳教委行政赔偿的请求。网络视频里,镜头全对准了唐慧的失控。没有媒体从一开始就认真探讨中国的司法该怎么来规范劳教制度和公安部门的施暴。没有媒体会“浪费”资源来陪着中国转型,只会装着有些冷漠学者的嘴脸,观察着别扭着的中国。陈虻在书里一直告诉柴静,要去寻找观众对新闻的欲望:观众需要看到有人文关怀的镜头(不是只要将镜头对准了人,就是人文关怀!)。《看见》在关注人。柴静的行文也有意要隐去自己,让读者被故事本身感动。但只有感动是不够。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
《看见》的消费性是极强的。美女主持的十年记者路上,有不断反省自躬的谦卑和不断苛求自我的倔强。这些会让书很好卖。她还会用些文艺意味十足的名人絮语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可是,这些面对强硬的意识形态框架时,简直就是一块棉花糖,甜蜜地镶嵌其中。她是美丽的装饰,粉饰公知。但正因为她的美丽与温柔,让更多人愿意去不满,甚至试着、装着反思。
中国社会在转型,媒体也在转身。所以,在慌乱中“看见”自己,“没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