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与中国合伙人保持了良好关系的日本企业家都告诉我,建立信任不是一两天的事。在中国做生意,他们都学会了仔细观察人,并且不会完全依赖中国合伙人,该自己做的事都自己做,让中国伙伴也觉得这个日本人值得合作
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在过去lO年中,常住中国的日本人增加了2.7倍——1999年是4.3228万人,到2009年已经增加到12.7381万人。
随着住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加,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也增加了。我2003年第一次来北京留学的时候,北京只有两家日本人开的美发店,现在已经有至少5家。
更重要的变化是,日本人在中国创办的公司原来的消费对象只是住在中国的日本人,现在的他们的消费对象则不仅是日本人,还有中国人,有的店70%以上的客户都是中国人。还有一些日本老板告诉我,虽然日本客户人数比较多,但消费额中国人却绝对更高一一般日本客人都是一个人来的,中国人则是喜欢带朋友来。他们共同的感觉是: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
在日本经济看不到好转希望的情况下,日本人对中国市场的期待很高。日本的经济杂志开始纷纷刊登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日本人故事特辑。他们报道说,由于中国富裕了,有钱的人多了,对日本高质量商品的兴趣更浓了。
日本媒体当然也报道了在中国做生意的难度,甚至包括有人提出的中国以后可能“崩溃”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心中,对中国的恐惧感也越来越强——隔壁的大国家越来越有钱、有实力,中国有钱人甚至购买了日本的不少土地;也有人说,中国的好日子不会太长。这些都反映了日本人的真实心态。
复杂难懂的中国
真正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怎么看待中国呢?
今年我在日本出版了一本书,名叫《在中国挣钱——在大陆挣钱的日本创业家们》,其中采访了在中国创业的约30个日本人,有被日企派来中国工作的,也有靠自己能力创业的。职业上,有开日本美发店、料理店、IT公司、婚礼策划公司的,也有做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的,消费对象都是中国人。
他们告诉我,在中国创业一方面机会很多,另一方面日本人来开发中国市场又很不容易,尤其是个体创业者,文化差异、人才、资金,还有“关系”,都是问题。
举个例子,不少日本人认为日本产品在中国一定会受欢迎,但其实并不一定。一位日本发型师告诉我,对同一种发型,中国人的感觉和日本人的感觉可能很不一样。
另一方面,日本人觉得好的服务,对中国人来说不一定就是好。一位婚礼咨询公司老板告诉我,他一直追求日本式的完美婚礼,特别要求细节上一丝不苟,比如桌子上的每个摆花都要无可挑剔,红地毯一定要摆得很直。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对公司里的中国职员要求很严格,但中国职员却感觉日本老板没有人情味。而中国客人更注重婚礼的整体质量,只要他们觉得满意,桌子上的花歪了一点也无所谓。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中国企业类似的困难。
比如员工流动性。中国员工很喜欢跳槽,而日本企业的习惯则是长远培养人才,有时会把中国员工派到日本培训,但一些中国职员在从日本培训回来后,很快就跳槽了。
而且,在中国比较不容易要回赊账。有一个日本企业主把一种中国没有的日本产品拿到中国来卖,销售店要求先试卖,说如果卖出去了再把钱给他。但后来,这位日本企业主发现,东西卖出去了,销售商却不愿付钱。
他的律师告诉我,后来为了催收赊账打官司,在法庭还没出结果前,中国销售商的老板就失踪了,他们根本没办法。
还有假冒商品的问题。一家日本咨询公司接待的一位日本客人,希望把日本一种很流行的健康产品销往中国,因此首先想了解中国的市场情况。咨询公司在调查后发现,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了一模一样的产品。再调查后才知道是假冒品。他告诉我,现在在日本流行的东西两三个月后在中国就会有假冒品,有些假冒商甚至已经在中国抢注了商标。
另外,日本创业者们都表示,中国的法律制度对他们而言比较复杂。尽管国家的法律是统一的,但每个地方又有各自的规定,很难把握,政府机关的审批手续也复杂。日本的政府机关同样手续繁杂,但规定一般很统一,比如附件可不可以用复印件这样的细节都有清楚说明。
有一位日本人为了创业来中国,自己去工商局、卫生局等政府机关办理注册手续。区级部门说要先去市级部门办理,而市级部门则说应该先去区级部门办理。跑来跑去,花了一年的时间也办不成,最后放弃了。
此外,规定会突然改变——原来可以的事情,突然之间就不可以或者需要多收钱等等。这些让日本创业者无所适从。
建立信任不是一两天的事
所以现在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一般都会选择中国合伙人。好的中国合伙人,几乎意味着成功一半。
但与此同时,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常常抱怨说,中国的合伙人有时会“骗人”。比如一位日本家具公司老板和他以前的一位中国职员合伙在中国开了家工厂,日本老板投资,产品销往日本和中国市场。但过了不久,日本老板发现,中国合伙人私下开发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自己赚钱。
甚至被中国台伙人“霸占”公司的案例也存在。以前,在中国开饮食店必须是内资,因此一位日本企业家就用了中国合伙人的名字注册公司,尽管钱都是这位日本人投资的,后来中国合伙人就利用这一点把日本老板赶走了。
当然被骗的日本人也有问题。一位在中国工作的日本律师告诉我,日本人的信用方式是把一切和盘托出,不然很“失礼”。所以很多日本人公司把印章和银行折子都交给中国合伙人,导致最后被骗。
也有中国合伙人说,日本人“态度很粗鲁”,看不起中国人。
那些与中国合伙人保持了良好关系的日本企业家都告诉我,建立信任不是一两天的事,他们都是花了漫长的时间,才维持了信任。如果被骗,那么只能怪自己没有眼光、还要修炼。在中国做生意,他们都学会了仔细观察人,并且不会完全依赖中国合伙人,该自己做的事都自己做,让中国伙伴也觉得这个日本人值得合作。
比建立信任更难的事是,一旦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在那些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看来,中国是一个机会很多、但抓住机会又很不容易的国家。他们都说,在中国创业要学习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在文化和社会习惯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能跳脱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非常关键。
引用一位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的话——中国不仅是赚钱的地方,更是锻炼自己的地方。
(作者为旅华作家,今年在日本出版《在中国挣钱——在大陆挣钱的日本创业家们》一书)
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在过去lO年中,常住中国的日本人增加了2.7倍——1999年是4.3228万人,到2009年已经增加到12.7381万人。
随着住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加,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也增加了。我2003年第一次来北京留学的时候,北京只有两家日本人开的美发店,现在已经有至少5家。
更重要的变化是,日本人在中国创办的公司原来的消费对象只是住在中国的日本人,现在的他们的消费对象则不仅是日本人,还有中国人,有的店70%以上的客户都是中国人。还有一些日本老板告诉我,虽然日本客户人数比较多,但消费额中国人却绝对更高一一般日本客人都是一个人来的,中国人则是喜欢带朋友来。他们共同的感觉是: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
在日本经济看不到好转希望的情况下,日本人对中国市场的期待很高。日本的经济杂志开始纷纷刊登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日本人故事特辑。他们报道说,由于中国富裕了,有钱的人多了,对日本高质量商品的兴趣更浓了。
日本媒体当然也报道了在中国做生意的难度,甚至包括有人提出的中国以后可能“崩溃”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心中,对中国的恐惧感也越来越强——隔壁的大国家越来越有钱、有实力,中国有钱人甚至购买了日本的不少土地;也有人说,中国的好日子不会太长。这些都反映了日本人的真实心态。
复杂难懂的中国
真正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怎么看待中国呢?
今年我在日本出版了一本书,名叫《在中国挣钱——在大陆挣钱的日本创业家们》,其中采访了在中国创业的约30个日本人,有被日企派来中国工作的,也有靠自己能力创业的。职业上,有开日本美发店、料理店、IT公司、婚礼策划公司的,也有做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的,消费对象都是中国人。
他们告诉我,在中国创业一方面机会很多,另一方面日本人来开发中国市场又很不容易,尤其是个体创业者,文化差异、人才、资金,还有“关系”,都是问题。
举个例子,不少日本人认为日本产品在中国一定会受欢迎,但其实并不一定。一位日本发型师告诉我,对同一种发型,中国人的感觉和日本人的感觉可能很不一样。
另一方面,日本人觉得好的服务,对中国人来说不一定就是好。一位婚礼咨询公司老板告诉我,他一直追求日本式的完美婚礼,特别要求细节上一丝不苟,比如桌子上的每个摆花都要无可挑剔,红地毯一定要摆得很直。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对公司里的中国职员要求很严格,但中国职员却感觉日本老板没有人情味。而中国客人更注重婚礼的整体质量,只要他们觉得满意,桌子上的花歪了一点也无所谓。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中国企业类似的困难。
比如员工流动性。中国员工很喜欢跳槽,而日本企业的习惯则是长远培养人才,有时会把中国员工派到日本培训,但一些中国职员在从日本培训回来后,很快就跳槽了。
而且,在中国比较不容易要回赊账。有一个日本企业主把一种中国没有的日本产品拿到中国来卖,销售店要求先试卖,说如果卖出去了再把钱给他。但后来,这位日本企业主发现,东西卖出去了,销售商却不愿付钱。
他的律师告诉我,后来为了催收赊账打官司,在法庭还没出结果前,中国销售商的老板就失踪了,他们根本没办法。
还有假冒商品的问题。一家日本咨询公司接待的一位日本客人,希望把日本一种很流行的健康产品销往中国,因此首先想了解中国的市场情况。咨询公司在调查后发现,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了一模一样的产品。再调查后才知道是假冒品。他告诉我,现在在日本流行的东西两三个月后在中国就会有假冒品,有些假冒商甚至已经在中国抢注了商标。
另外,日本创业者们都表示,中国的法律制度对他们而言比较复杂。尽管国家的法律是统一的,但每个地方又有各自的规定,很难把握,政府机关的审批手续也复杂。日本的政府机关同样手续繁杂,但规定一般很统一,比如附件可不可以用复印件这样的细节都有清楚说明。
有一位日本人为了创业来中国,自己去工商局、卫生局等政府机关办理注册手续。区级部门说要先去市级部门办理,而市级部门则说应该先去区级部门办理。跑来跑去,花了一年的时间也办不成,最后放弃了。
此外,规定会突然改变——原来可以的事情,突然之间就不可以或者需要多收钱等等。这些让日本创业者无所适从。
建立信任不是一两天的事
所以现在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一般都会选择中国合伙人。好的中国合伙人,几乎意味着成功一半。
但与此同时,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常常抱怨说,中国的合伙人有时会“骗人”。比如一位日本家具公司老板和他以前的一位中国职员合伙在中国开了家工厂,日本老板投资,产品销往日本和中国市场。但过了不久,日本老板发现,中国合伙人私下开发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自己赚钱。
甚至被中国台伙人“霸占”公司的案例也存在。以前,在中国开饮食店必须是内资,因此一位日本企业家就用了中国合伙人的名字注册公司,尽管钱都是这位日本人投资的,后来中国合伙人就利用这一点把日本老板赶走了。
当然被骗的日本人也有问题。一位在中国工作的日本律师告诉我,日本人的信用方式是把一切和盘托出,不然很“失礼”。所以很多日本人公司把印章和银行折子都交给中国合伙人,导致最后被骗。
也有中国合伙人说,日本人“态度很粗鲁”,看不起中国人。
那些与中国合伙人保持了良好关系的日本企业家都告诉我,建立信任不是一两天的事,他们都是花了漫长的时间,才维持了信任。如果被骗,那么只能怪自己没有眼光、还要修炼。在中国做生意,他们都学会了仔细观察人,并且不会完全依赖中国合伙人,该自己做的事都自己做,让中国伙伴也觉得这个日本人值得合作。
比建立信任更难的事是,一旦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在那些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看来,中国是一个机会很多、但抓住机会又很不容易的国家。他们都说,在中国创业要学习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在文化和社会习惯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能跳脱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非常关键。
引用一位在中国创业的日本人的话——中国不仅是赚钱的地方,更是锻炼自己的地方。
(作者为旅华作家,今年在日本出版《在中国挣钱——在大陆挣钱的日本创业家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