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通过对2016年连云港“反核事件”的过程-事件分析,发现偷换概念诱导舆论 、炮制谣言推波助澜 、情绪煽动炒作,以及“邻避效应”的散播与示范等,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舆论演变的重要动因.在舆论的介入与应对过程中,事件相关方虽然态度积极,但主要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最终无法实现舆论的协调与整合.在对该事件进行还原和反思的基础上,还对议题设置与社会媒体动员 、舆论批判与民意“裹挟”、乌合之众与多数人的暴政 、网络谣言与噪音干扰等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