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播音员 厂代表——“优化劳动组合”
小陈原本是一家商场的售货员,四年的柜台工作给小陈带来了十分丰富的商品销售经验。然而,每天五六个小时站立,再加上每天紧张而忙乱的工作,她实在是有些厌倦了,她开始幻想舒适安静的工作环境,一份轻松、从容的工作。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商场要在员工中招聘一名专职的播音员,小陈参加了这场竞争,经过初试、复试、笔试、口试,小陈终于凭着她那甜美的声音,坐进了那整洁、安静的广播室。
小陈开始有些陶醉了,每天只是早晚例行公事般地广播几个通知,然后就是用播音机反复广播商场的迎宾词和音乐。她的门外是人头攒动、乱哄哄的大厅,而门里则是她的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她可以在上班的时候看小说,打毛衣,而这一切都是以前当售货员时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后来,商场开始了承包,优化劳动组合,小陈下岗了。
正在这时,她碰上了当售货员时认识的小李。小李是南方某鞋厂的业务员,前些年因为业务上的联系并没有少和小陈打交道,小陈的精明与干练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见面两人一聊,小李为小陈大为感慨了一番,不过小李还是为小陈出了个主意:“既然你在商场干了那么多年,干过销售,又当过播音员,销售经验丰富,声音又甜美,咱们不如合伙在夜市上租个摊位,我负责进货,你负责销售,批零兼营,赚的钱分成。”
小陈考虑了一阵便答应了。
从此在那灯火澜珊的夜市上,小陈甜美的声音开始为她自已的买卖吆喝上了。
由于小李供的货价廉物美,再加上小陈推销有方,生意做得颇为红火。小陈一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在单位半年的工资。
家庭 小卖铺——“优化空间组合”
在一排相同的窗户中间,有一扇装扮得十分出众。在窗户的两边分别写着:“烟酒糖果”、“日杂用品”,这就是一个小卖铺的铺面。
“阿姨,给我来一袋锅巴。”一个小姑娘踮起脚,把钱递进这扇小窗。
正在屋里忙碌的一位中年妇女,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迎了上来。“梅梅呀,这几天怎么没看到你呢?”女主人一边收钱拿货一边和这个小朋友打着招呼。
“我到我姥姥家去了。”
“梅梅,前幾天你爸说你们家冰箱里的汽水快没了,呆会儿让你王叔叔给你们家送一箱去。”一边说着,她又随手拿起一瓶“喜乐”逗引着这个小姑娘,“阿姨这儿进了你喜欢喝的喜乐你要不要买几瓶呀?”
“呆会我妈下班了,我让她给我买。”小姑娘应承着,一蹦一跳地跑了。
女主人又向窗外望了望,赶忙招呼着一个骑车的中年人。“他王大哥,你来一下。”随后转身从货架上拿过一瓶酱油,“小强妈中午上班时说你们家酱油没了,你给顺便捎回去。”
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家庭式小卖铺,它没有什么招牌,只是借着住一楼,窗户临街的便利开了张。左邻右舍成了她们的老主顾,这也的确方便了周围的邻居。大家就在一团和气中做着生意。
在这个家里,经营小铺已经成为一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进货时要男主人出去专门奔波一趟外,平时只要是家里有人在,生意就能照做不误,家里上到年迈的爷爷奶奶,下到上初中的儿子,都能十分老练地招呼着买卖。大家在家里时也不必专门找个人看摊,女主人可以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做着买卖,家里的儿子可以一边在窗边做着作业,一边等着买主的到来。晚上生意也是照做不误。一家人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等着生意,等到晚上十一点钟电视屏幕上打出了“晚安”,一家人准备就寝,于是小铺关门的时候也就到了。一家人洗漱上床,等待着新一天生意的开始。
这家小铺的生意一开始由退休在家的老两口主要照料,后来两位老人的年纪也大了,于是这家的女主人便开始长期在家主管着这个铺面。单位的效益不好,她下岗了,她也不在乎一定要到厂子里去辛辛苦苦地挣几个有限的工资。她照看着铺子,铺子虽小,但是有着众多老主顾的照顾,加之这家人热情周到的服务,生意做得倒也是十分地红火。虽然没有街面上那些个体户挣得那么多,可一家人的生活有这个小铺的补贴,倒也弄了一个小康。
坐地铁 卖报——“优化时间组合”
晚上下班时分的地铁里,人总是挤得满满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还要经受这最后一次煎熬才能回到各自舒服的小家。一天的工作使大家都很疲倦,不少人坐着或依在什么地方打盹。
“晚报,谁要晚报。”随着声音,一个小伙子满身大汗地从人群中间挤过,胸前挂着一个样式很老的黑人造皮革包,包里装着一叠叠的报纸。
他十分困难地在人群中挤着,不时在嘴里招呼着,“晚报,晚报”,其中不时还夹杂着“劳驾,你给让一下”,“对不起,让我过一下”,“真抱歉……”人们纷纷投来厌烦的目光,可是小伙子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吆喝着,并不时停下来收款递报。车到一站,他又匆忙地挤下车,去挤进另一节车厢。
他叫海子,是某个集体厂子的工人,这几年厂子不景气,工资一开始是能拖就拖,后来干脆给大家每月发60元的“基本生活费”。您就回家好好歇着吧,或者干脆就叫“下岗”。
“真没辙”,海子在收工的时候和人聊了起来。“我这人也没有什么本事,过去每天在厂子里抡大锤挣那几百来块,我也挺认命,可就这点钱现在都没指望了。”
“这两年别人可真发了不少,咱是有点眼红,可是咱没什么门路,也没多少本钱,能干大吗?可咱这大小伙子能在家闲着吗?得,人家干大的,我干点小的不行吗?”
“其实我那时在厂子里上班就开始干了。反正厂子里没多少活,去上班也就是闲坐着。那上班歇了,下班还能歇吗?我业余可干过不少行当,收过啤酒瓶子,摆摊卖过香烟,在胡同口修过自行车,夏天帮人卖过西瓜,冬天和人一起烤过羊肉串,现在开始卖报。”
“你也看见了,卖报这活并不轻松,每天这么忙活一阵子也挣不了几个钱,维持个生活吧!‘你问我为什么不干个体?我可没那本事,咱们零敲碎打一下就行了,人总得有个正经工作不是吗?虽然钱挣得不多,可心里踏实,现在在外面挣这点钱,总是挣一次可不知下次能不能挣,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前阵子,到厂子里听说有个大厂要把咱们厂给并了,可能这样厂子里又会有活干了,我也可以正正经经地每天上班了。”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笑容。
“您问这车上卖报的是些什么人?那可真是三教九流,工人,干部,学生……各行各业,其中也有像我这样的下岗工人。有本事的玩大的,没本事的玩小的,煮几个老玉米,腌点泡菜也能出来摆个摊,赚一点是一点吧。”
“得了,我要走了,明起早还要到大钟寺倒点菜去呢!”
海子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而这人群中会有多少个“海子”呢?
(摘自《财富是被逼出来的》)
小陈原本是一家商场的售货员,四年的柜台工作给小陈带来了十分丰富的商品销售经验。然而,每天五六个小时站立,再加上每天紧张而忙乱的工作,她实在是有些厌倦了,她开始幻想舒适安静的工作环境,一份轻松、从容的工作。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商场要在员工中招聘一名专职的播音员,小陈参加了这场竞争,经过初试、复试、笔试、口试,小陈终于凭着她那甜美的声音,坐进了那整洁、安静的广播室。
小陈开始有些陶醉了,每天只是早晚例行公事般地广播几个通知,然后就是用播音机反复广播商场的迎宾词和音乐。她的门外是人头攒动、乱哄哄的大厅,而门里则是她的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她可以在上班的时候看小说,打毛衣,而这一切都是以前当售货员时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后来,商场开始了承包,优化劳动组合,小陈下岗了。
正在这时,她碰上了当售货员时认识的小李。小李是南方某鞋厂的业务员,前些年因为业务上的联系并没有少和小陈打交道,小陈的精明与干练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见面两人一聊,小李为小陈大为感慨了一番,不过小李还是为小陈出了个主意:“既然你在商场干了那么多年,干过销售,又当过播音员,销售经验丰富,声音又甜美,咱们不如合伙在夜市上租个摊位,我负责进货,你负责销售,批零兼营,赚的钱分成。”
小陈考虑了一阵便答应了。
从此在那灯火澜珊的夜市上,小陈甜美的声音开始为她自已的买卖吆喝上了。
由于小李供的货价廉物美,再加上小陈推销有方,生意做得颇为红火。小陈一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在单位半年的工资。
家庭 小卖铺——“优化空间组合”
在一排相同的窗户中间,有一扇装扮得十分出众。在窗户的两边分别写着:“烟酒糖果”、“日杂用品”,这就是一个小卖铺的铺面。
“阿姨,给我来一袋锅巴。”一个小姑娘踮起脚,把钱递进这扇小窗。
正在屋里忙碌的一位中年妇女,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迎了上来。“梅梅呀,这几天怎么没看到你呢?”女主人一边收钱拿货一边和这个小朋友打着招呼。
“我到我姥姥家去了。”
“梅梅,前幾天你爸说你们家冰箱里的汽水快没了,呆会儿让你王叔叔给你们家送一箱去。”一边说着,她又随手拿起一瓶“喜乐”逗引着这个小姑娘,“阿姨这儿进了你喜欢喝的喜乐你要不要买几瓶呀?”
“呆会我妈下班了,我让她给我买。”小姑娘应承着,一蹦一跳地跑了。
女主人又向窗外望了望,赶忙招呼着一个骑车的中年人。“他王大哥,你来一下。”随后转身从货架上拿过一瓶酱油,“小强妈中午上班时说你们家酱油没了,你给顺便捎回去。”
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家庭式小卖铺,它没有什么招牌,只是借着住一楼,窗户临街的便利开了张。左邻右舍成了她们的老主顾,这也的确方便了周围的邻居。大家就在一团和气中做着生意。
在这个家里,经营小铺已经成为一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进货时要男主人出去专门奔波一趟外,平时只要是家里有人在,生意就能照做不误,家里上到年迈的爷爷奶奶,下到上初中的儿子,都能十分老练地招呼着买卖。大家在家里时也不必专门找个人看摊,女主人可以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做着买卖,家里的儿子可以一边在窗边做着作业,一边等着买主的到来。晚上生意也是照做不误。一家人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等着生意,等到晚上十一点钟电视屏幕上打出了“晚安”,一家人准备就寝,于是小铺关门的时候也就到了。一家人洗漱上床,等待着新一天生意的开始。
这家小铺的生意一开始由退休在家的老两口主要照料,后来两位老人的年纪也大了,于是这家的女主人便开始长期在家主管着这个铺面。单位的效益不好,她下岗了,她也不在乎一定要到厂子里去辛辛苦苦地挣几个有限的工资。她照看着铺子,铺子虽小,但是有着众多老主顾的照顾,加之这家人热情周到的服务,生意做得倒也是十分地红火。虽然没有街面上那些个体户挣得那么多,可一家人的生活有这个小铺的补贴,倒也弄了一个小康。
坐地铁 卖报——“优化时间组合”
晚上下班时分的地铁里,人总是挤得满满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还要经受这最后一次煎熬才能回到各自舒服的小家。一天的工作使大家都很疲倦,不少人坐着或依在什么地方打盹。
“晚报,谁要晚报。”随着声音,一个小伙子满身大汗地从人群中间挤过,胸前挂着一个样式很老的黑人造皮革包,包里装着一叠叠的报纸。
他十分困难地在人群中挤着,不时在嘴里招呼着,“晚报,晚报”,其中不时还夹杂着“劳驾,你给让一下”,“对不起,让我过一下”,“真抱歉……”人们纷纷投来厌烦的目光,可是小伙子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吆喝着,并不时停下来收款递报。车到一站,他又匆忙地挤下车,去挤进另一节车厢。
他叫海子,是某个集体厂子的工人,这几年厂子不景气,工资一开始是能拖就拖,后来干脆给大家每月发60元的“基本生活费”。您就回家好好歇着吧,或者干脆就叫“下岗”。
“真没辙”,海子在收工的时候和人聊了起来。“我这人也没有什么本事,过去每天在厂子里抡大锤挣那几百来块,我也挺认命,可就这点钱现在都没指望了。”
“这两年别人可真发了不少,咱是有点眼红,可是咱没什么门路,也没多少本钱,能干大吗?可咱这大小伙子能在家闲着吗?得,人家干大的,我干点小的不行吗?”
“其实我那时在厂子里上班就开始干了。反正厂子里没多少活,去上班也就是闲坐着。那上班歇了,下班还能歇吗?我业余可干过不少行当,收过啤酒瓶子,摆摊卖过香烟,在胡同口修过自行车,夏天帮人卖过西瓜,冬天和人一起烤过羊肉串,现在开始卖报。”
“你也看见了,卖报这活并不轻松,每天这么忙活一阵子也挣不了几个钱,维持个生活吧!‘你问我为什么不干个体?我可没那本事,咱们零敲碎打一下就行了,人总得有个正经工作不是吗?虽然钱挣得不多,可心里踏实,现在在外面挣这点钱,总是挣一次可不知下次能不能挣,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前阵子,到厂子里听说有个大厂要把咱们厂给并了,可能这样厂子里又会有活干了,我也可以正正经经地每天上班了。”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笑容。
“您问这车上卖报的是些什么人?那可真是三教九流,工人,干部,学生……各行各业,其中也有像我这样的下岗工人。有本事的玩大的,没本事的玩小的,煮几个老玉米,腌点泡菜也能出来摆个摊,赚一点是一点吧。”
“得了,我要走了,明起早还要到大钟寺倒点菜去呢!”
海子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而这人群中会有多少个“海子”呢?
(摘自《财富是被逼出来的》)